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剂型是颗粒剂。
背景技术
肾盂肾炎以女子多见,属中医淋症范畴,它是肾盂或肾实质的炎症性疾病,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不易根治,极易复发。当前,已知对肾盂肾炎的治疗多采用激素加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如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应用这些药物有时药效不明显,或出现过敏反应,或对肾脏有一定损害,并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或进入细胞内,使抗生素失去杀菌能力。同时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较慢,并且蛋白尿、洁尿培养的转阴时间比较慢,对病人的健康恢复不理想,而且容易复发,由于不断的病情复发,使逐渐萎缩衰竭,而必须做肾透析,甚至危机生命。中成药方面,也少有对肾盂肾炎有较高疗效的中成药。
因此,本发明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为治疗法则,以金银花、木通、黄芩、栀子、大黄、菟丝子、枸杞子、泽泻、山药、甘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按比例,经水提取、干燥、粉碎制成了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颗粒剂,并且经药理实验证实了本发明对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炎疗效显著,有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肾盂肾炎疗效显著、能使该疾病得到彻底治疗的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并提供了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
金银花80~190份 木通50~120份 黄芩30~90份
栀子45~100份 大黄30~80份 菟丝子60~120份
枸杞子20~75份 泽泻70~140份 山药20~70份
甘草40~80份
而所述各中药材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
金银花150份 木通95份 黄芩65份
栀子80份 大黄55份 菟丝子90份
枸杞子45份 泽泻100份 山药45份
甘草60份
其制备方法是:
取各药材,混合,加水煎煮2~5次,每次加水6~12倍量,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70%(V/V),冷藏静置过夜,取上清夜,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8(60~8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甜菊素或蔗糖粉及淀粉或糊精或乳糖适量,混匀,以60~90%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的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液黄赤或腰痛、少腹疼痛;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药理实验研究:
采用的主药方是:金银花150g,木通95g,黄芩65g,栀子80g,大黄55g,菟丝子90g,枸杞子45g,泽泻100g,山药45g,甘草60g,按照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颗粒剂。
1试验材料
1.1样品及试剂该中药颗粒剂;戊巴比妥钠,配成15mg/ml备用;氟哌酸。
1.2仪器日本MA-4210型尿分析仪。
1.3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普通肉汤37℃培养12h后,菌量达107/ml,用于感染动物。
1.4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50g,动物饲养室条件:(20±1)℃,相对湿度60%~70%,自由饮水采食。
2试验方法与结果
2.1试验方法
SD大鼠,体重200±50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5mg/kg麻醉。俯卧固定,背侧切开,充分暴露右肾,采用0.25ml容量卡介苗注射器(4号针头)于肾实质部,分3处接种107/ml菌液60μl。术后置于代谢笼中单独饲养。收集术后24h的新鲜尿样,以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记数尿样中白细胞数,每立方毫米尿样中的白细胞数在100个以上者,视为细菌性肾炎模型成功。
将模型鼠按尿液中的白细胞数及性别随机分为4组:该中药颗粒剂48.36,16.12g/kg剂量组,氟哌酸(0.02g/kg)组及模型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未感染细菌者)。
动物分组完毕后,即灌胃给予相应受试药物,模型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每天给药前收集尿样,计数尿样中的白细胞数;并分别收集受试各组动物给药后1,2,3,5,7d的尿样,采用日本MA-4210型尿分析仪对尿样中以下指标作半定量测定:糖(GLU)、尿蛋白(PRO)、隐血(BLD)、酮体(KET)、胆红质(BIL)以及尿胆原(URO)。尿分析的结果按以下标准转计为分数值:“-”计1分,“+”计2分,“++”计3分,“+++”计4分,“++++”计5分,求出各组的平均分数值。采用非参法进行统计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记数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给药组与模型组的差异。上述统计处理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
2.2试验结果
2.2.1该中药颗粒剂对细菌性肾炎大鼠尿液中白细胞的影响
本试验中的大鼠细菌性肾炎能自行恢复,该中药颗粒剂两个剂量组的恢复要明显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给药后第2,3,4,5,6,7d,该中药颗粒剂两个剂量组大鼠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5,P<0.01),结果见表1。
表1该中药颗粒剂对肾盂肾炎大鼠尿液白细胞的影响(x±s,n=8)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2该中药颗粒剂对细菌性肾炎大鼠尿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该中药颗粒剂两个剂量组,于给药后第3天与模型组相比,尿液中隐血明显减少(P<0.05,P<0.01);其余各项指标,给药各组及模型组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2。
表2灌服该中药颗粒剂后第3天对大鼠尿液糖、尿蛋白、隐血、酮体、胆红质、尿胆原
的影响(x±s,n=8,以分计)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总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3天后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尿中的隐血量,证明了该中药颗粒剂对大鼠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例基于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但不限于以下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以下配比的中药材原料组方:
金银花80g 木通50g 黄芩30g
栀子45g 大黄30g 菟丝子60g
枸杞子20g 泽泻70g 山药20g
甘草40g
其制备方法是:
取各药材,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40%(V/V),冷藏静置过夜,取上清夜,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8(6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甜菊素约0.8g,糊精约94g,混匀,以90%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
采用以下配比的中药材原料组方:
金银花150g 木通95g 黄芩65g
栀子80g 大黄55g 菟丝子90g
枸杞子45g 泽泻100g 山药45g
甘草60g
其制备方法是:
取各药材,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V/V),冷藏静置过夜,取上清夜,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6(7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蔗糖粉约76g,淀粉约165g,混匀,以75%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3:
采用以下配比的中药材原料组方:
金银花190g 木通120g 黄芩90g
栀子100g 大黄80g 菟丝子120g
枸杞子75g 泽泻140g 山药70g
甘草80g
其制备方法是:
取各药材,混合,加水煎煮4次,每次加水12倍量,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V/V),冷藏静置过夜,取上清夜,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80℃)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蔗糖粉约94g,淀粉和乳糖(比例为5∶2)的混合物约226g,混匀,以60%地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