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心电图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心电图机。
背景技术
由于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心肌中的可兴奋细胞的电化学活动会使心肌发生电激动,进而使心脏发生机械性收缩,心脏的这种激动过程所产生的闭合动作电流,在人体容积导体内流动,并传播到全身各个部分,从而使人体不同表面部分产生了电位差的变化。心电图(ECG)就是把人体体表变动着的电位差实时记录下来。
心电电极是医疗器械中一种生物传感器,适用于心电监测时人体信号的采集和记录。为便于患有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类心肌病的患者能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医疗器械厂家生产了多种心电图机供医院或患者使用。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为一次性粘贴心电电极,电极中心部分有导电凝胶材料,粘贴在人体特定部位,使用时会使人感觉到不适,甚至会引起皮肤出现瘙痒等过敏症状;而且这种电极中的导电材料易受环境影响而导致导电性能不稳定,从而影响信号采集和传输。另外,此类电极不能重复使用,不适用于社区和家庭条件下的病人和老人的心电监测。
在中国专利CN 200510102122.2中提供的便携式心电图机,带有弧度的电极片置于心电图机的两侧,双手接触两侧电极即可进行心电测量,使用比较方便,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电极与人体体表的接触面积小,采集的生理信号比较弱且信号不稳定;另外,该心电图机的形状为长方体设计,电极在两侧,使用者双手握持该心电图机测量时,姿势不自然,手臂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此时心电波形会受到较大的肌电干扰,这种干扰有时甚至淹没心电信号,从而造成心电信号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重复使用,且不易受到肌电干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携式心电图机,包括用于采集接触体表面信号的心电电极装置,及用于将所采集的信号转换成心电波形,并显示所述心电波形的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联线,所述心电电极装置通过导联线与所述心电监测装置连接,且所述心电电极装置设有人手把握的把持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的数量为1或2。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为梭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为圆柱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为腰鼓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为椭球体、锥体、棱柱体、哑铃体、葫芦体或螺纹柱体。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分别通过导联线与所述心电监测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彼此通过绝缘部分隔开。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手指配合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心电图机中,所述心电电极装置在沿长度方向的端面上至少设置一个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分别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触点连接所述心电监测装置。
实施本发明的便携式心电图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不需要采用导电凝胶材料使心电电极粘贴在人体特定部位,所以,不会让使用者感觉到不适,而且也避免了粘帖式心电电极不能重复使用、易受环境影响的缺陷,从而保证了信号采集和传输的稳定性;
2.由于在使用时只需手握住心电电极,使用者可轻松地调整姿势以使其姿势呈自然状态,此时心电波形不会受到肌电干扰,从而保证了心电信号不会失真;
3.心电电极的形状为便于手握的形状,增加了心电电极与手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心电电极的信号采集通道,使得心电图机的信号采集能力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
图1C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
图1D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中,该心电电极装置为梭体,且只有一个电极11,其通过触点31与心电监测装置(未示出)相连。
如图1B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中,该心电电极装置为圆柱体,该心电电极装置包括两个电极11、12,两个电极11、12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1隔开,触点31设在心电电极装置沿长度方向上且靠近电极11的端面上,触点32设在心电电极装置沿长度方向上且靠近电极12的端面上,其中,电极11通过触点31与心电监测装置(未示出)相连,电极12通过触点32与心电监测装置相连。
如图1C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中,该心电电极装置为腰鼓体,该心电电极装置包括三个电极11、12、13,电极11和电极12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1隔开,电极12和电极13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2隔开,触点31设在心电电极装置沿长度方向上且靠近电极11的端面上,触点32设在心电电极装置沿长度方向上且靠近电极13的端面上,电极11通过触点31与心电监测装置(未示出)相连,电极13通过触点32与心电监测装置相连,电极12可与触点31或触点32连接,也可在电极12的表面上设置一与心电监测装置相连的触点(未示出)。
如图1D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心电电极装置的主视图中,该心电电极装置为梭体,该心电电极装置设有四个电极11、12、13、14,电极11和电极12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1隔开,电极12和电极13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2隔开,电极13和电极14之间通过绝缘部分23隔开,触点31设在心电电极装置沿长度方向靠近电极11的端面上,电极11通过触点31与心电监测装置(未示出)相连,电极12、13、14可分别与触点31连接,也可分别在其所对应的表面上设置一与心电监测装置相连的触点(未示出),电极11、12、13、14上分别设有与手指相配合的凹槽41、42、43、44,且凹槽41、42、43、44的开口方向一致,使用户在握住心电电极装置时,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刚好落入四个凹槽中。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心电图机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心电图机包括心电电极装置100、心电监测装置200和导联线300,且心电电极装置100通过导联线300与心电监测装置200连接,其中,心电电极装置100用于采集接触体表面信号,心电监测装置200用于处理心电电极装置100所采集信号。在本事实施例中,心电电极装置1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心电电极装置110和心电电极装置120,心电电极装置110、120可为前面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心电电极装置。在使用时,若用户的左手握心电电极装置110(正极),右手握心电电极装置120(负极),这样,两个心电电极装置110、120就可独立地采集双手表面的电信号,所采集的电信号通过导联线300输入心电监测设备200,心电监测设备200对收到的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并将采集的信号转换成心电波形显示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心电电极装置还可为椭球体、锥体、棱柱体、哑铃体、葫芦体或螺纹柱体等,以便于人手把握,且每种形状的心电电极装置都可设置多个电极,触点的个数也可任意设置。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心电电极装置的数量(如单手测时使用一个心电电极装置,双手测时使用两个心电电极装置)、心电电极装置的形状、心电电极装置的大小、心电电极装置的极性(左手握的心电电极装置为正极,右手握的心电电极装置为负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