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4579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9683.1

申请日:

2009.03.26

公开号:

CN101843262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65/18申请公布日:2010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65/18申请日:200903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5/18(2009.01)I; A01P7/04; A01P7/02; A01N25/04

主分类号:

A01N65/18

申请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胡冠芳; 刘敏艳; 李玉奇; 余海涛; 张新瑞; 李建军; 赵峰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植物源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本发明的原料配方为蓖麻油27.5-37.5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将蓖麻种子粉碎、加入溶剂,浸渍提取多次后合并提取液,液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得蓖麻油母液,再向蓖麻油母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后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该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工业化生产,使用该乳剂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有效降低瓜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以重量为基础的配方为:蓖麻油27.5-37.5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溶剂选用甲醇或乙醇或正丁醇或异丙醇或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或二甲基亚砜(DMSO)或二甲基甲酰胺(DMF)或环己酮中的一种、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乳化剂选用2201或1601或0201B或0203B或127或103或700#或500#或OP-10中的一种、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渗透剂选用渗透剂BX或渗透剂JFC或氮酮或噻酮或渗透剂T或有机硅渗透剂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抗冻剂选用乙二醇或丙二醇或尿素或硫酸铵或甘油或氯化钠或氯化钙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蓖麻种子粉碎至30-50目,加入溶剂,浸渍提取多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72小时,合并提取液,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
(2)常温条件下在蓖麻油母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说明书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蚜虫[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L.)、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等]、红蜘蛛[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duval)、截形叶螨T.truncates Ehara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等]是危害瓜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其造成的危害逐年严重。首先高温可使其发生基数增加,发生世代增多,而保护地在冬季成了害虫大量越冬和繁殖的场所。其次,在保护地栽培中,害虫天敌往往被隔离在外,失去控制作用而使害虫繁殖更加迅速。由于其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生产上需要多次防治才能奏效。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其对某些化学农药(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吡虫啉等)产生抗药性,田间防效显著降低。蚜虫和红蜘蛛等小型害虫目前已成为生产上难以防治的对象。
目前我国登记的植物源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苦参碱、烟碱、鱼藤酮、除虫菊素等10余种,用于防治蚜虫的有效成分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烟碱、藜芦碱、除虫菊素等5种,用于防治红蜘蛛的有效成分只有苦参碱、烟碱和鱼藤酮3种,能够兼防蚜虫和红蜘蛛的有效成分也是上述3种。而苦参碱、烟碱和鱼藤碱因其原料受种植区域所限,资源有限,价格高昂。
蓖麻油是从蓖麻中提取的油脂,在-18℃-500℃性质稳定。蓖麻的种植适用性十分广泛,我国富产蓖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产地主要集中在新疆、东北等地,在我国南方也有大量种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蓖麻油的衍生产品很多,应用范围很广,蓖麻油本身就是一种优良广谱的天然杀虫剂,采用蓖麻油作为各类农药的载体,不仅对人畜无害,无环境污染,还可倍增所配伍农药的药效。现在蓖麻油已经广泛应用于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地上枝叶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蝼蛄等地下根茎害虫,如传统方法中将老蓖麻叶摘下阴干,堆积妥存,这中间要注意防潮、防霉、防雨、防晒。使用时碾成粉末,拌入20倍的土杂肥中,撒施地面耕入土中,对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良好的效果。也可将蓖麻种子去皮、炒熟、捣碎,混入有机肥中一起施在葡萄秧根部,每株施2000~3000克,可杀死根部所有的地下害虫,并能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葡萄锈病。又或者将蓖麻根切碎,每公斤加水约1000毫升,煮30分钟过滤,过滤液按1∶5的比例加水稀释后,喷洒在蔬菜、花卉及农作物上,可杀死蚜虫和螨类。但以上方法只限于简单的粗加工,不适合大规模使用,且对于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防治尚未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兼防瓜菜类作物蚜虫和红蜘蛛的植物源生物农药乳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列以重量为基础的技术方案实现:蓖麻油27.5-37.5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
溶剂选用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环己酮中的一种、多种。
乳化剂选用2201、1601、0201B、0203B、127、103、700#、500#、OP-10中的一种、多种。
渗透剂选用渗透剂BX、渗透剂JFC、氮酮、噻酮、渗透剂T、有机硅渗透剂中的一种。
抗冻剂选用乙二醇、丙二醇、尿素、硫酸铵、甘油、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蓖麻种子粉碎至30-50目,加入溶剂,浸渍提取多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72小时,合并提取液,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
(2)常温条件下在蓖麻油母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具有如下功效:可以兼防危害瓜菜类作物的蚜虫和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乳剂稀释400倍液药后第1天对棉蚜和红蜘蛛(朱砂叶螨)的防效分别为82.94%和81.83%,药后第3天的防效分别为89.62%和83.62%,药后第7天的防效分别为77.62%和76.34%,优于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对棉蚜的防效。蓖麻油乳剂的主要原料来源于可人工大面积种植的植物,有效地解决了国内植物源农药主导产品苦参碱类农药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的矛盾。
与传统农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药效好,见效快,本发明农药3天内对瓜果类蚜虫的药效为89.62%,对红蜘蛛的药效为83.62%。
2、本发明农药易于保存,方便大规模生产。
3、蓖麻油属于生物提取物,较化学农药相比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危害低。
4、本发明还具有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以配制1kg乳剂为例,其具体配方及配制方法如下:
实施例1
蓖麻油27.5份,溶剂20份(甲醇5份,乙醇5份,正丁醇6份,异丙醇4份),乳化剂15份(2201为8份,1601为4份,0201B3份),渗透剂0.5份(渗透剂BX0.5份),抗冻剂1份(乙二醇1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3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3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30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2
蓖麻油32.5份,溶剂35份(苯10份,甲苯10份,二甲苯7份,二甲基亚砜(DMSO)8份),乳化剂25份(0203B10份,127为10份,103为5份),渗透剂2份(氮酮2份),抗冻剂3份(尿素3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4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4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6、50、60、70小时,合并4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35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3
蓖麻油37.5份,溶剂50份(二甲基甲酰胺(DMF)20份,环己酮30份),乳化剂30份(700#10份,500#10份,OP-10为10份),渗透剂3份(渗透剂T 3份),抗冻剂5份(氯化钙5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5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5、40、50、60、70小时,合并5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40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4
蓖麻油27.5份,溶剂20份(甲醇5份,乙醇5份,正丁醇6份,异丙醇4份),乳化剂15份(2201为8份,1601为4份,0201B3份),渗透剂0.5份(有机硅渗透剂0.5份),抗冻剂1份(丙二醇1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3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3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30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5
蓖麻油32.5份,溶剂35份(苯10份,甲苯10份,二甲苯7份,二甲基亚砜(DMSO)8份),乳化剂25份(0203B10份,127为10份,103为5份),渗透剂2份(JFC2份),抗冻剂3份(硫酸铵3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4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4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6、50、60、70小时,合并4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35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6
蓖麻油37.5份,溶剂50份(二甲基甲酰胺(DMF)20份,环己酮30份),乳化剂30份(700#10份,500#10份,OP-10为10份),渗透剂3份(噻酮3份),抗冻剂5份(氯化钠5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5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5、40、50、60、70小时,合并5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40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实施例7
蓖麻油37.5份,溶剂50份(二甲基甲酰胺(DMF)20份,环己酮30份),乳化剂30份(700#10份,500#10份,OP-10为10份),渗透剂3份(渗透剂T 3份),抗冻剂5份(甘油5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蓖麻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提5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5、40、50、60、70小时,合并5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蓖麻油母液。回收溶剂备用。
2、在20℃条件下将40份蓖麻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瓜果类作物蚜虫及红蜘蛛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植物源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本发明的原料配方为蓖麻油27.5-37.5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将蓖麻种子粉碎、加入溶剂,浸渍提取多次后合并提取液,液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得蓖麻油母液,再向蓖麻油母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后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混合均匀后即得蓖麻油乳剂成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