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摘果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774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77740ACN102077740A21申请号200910226285X22申请日20091201A01D46/24720060171申请人杨周勇地址271500山东省东平县县城龙山大街011号水利局院内72发明人杨周勇焦雪梅杨周伟李娟54发明名称摘果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摘果器,具有支撑杆,剪刀口,支撑弹簧,剪刀把手,剪刀拉绳,布筒,金属布筒口,布筒支撑杆,将剪刀把手一边固定于支撑杆的一头上侧,剪刀把手另一侧系上剪刀拉绳,在剪刀下侧紧挨剪刀固定一布筒支撑杆,布筒支撑杆上设置一总是敞开的金属布筒口,布筒则连接在。
2、金属布筒口上,由于本发明上的剪刀在弹簧的支撑下,剪刀口总是敞开的,所以,当需要摘取果实的时候,就可以将剪刀口对准果蒂,轻拉拉绳,果子被剪下,正好落在布筒口内,然后,顺着布筒缓缓进入容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077743A1/1页21一种摘果器,由支撑杆1,剪刀口2,支撑弹簧3,剪刀把手9,剪刀把手孔8,剪刀拉绳4,布筒7,金属布筒口6,布筒支撑杆5构成,将剪刀把手9一边固定于支撑杆1的一头上侧,剪刀把手9另一侧系上剪刀拉绳4,其特征是在剪刀下侧紧挨剪刀固定一布筒支撑杆5,布筒支撑杆5上设置一总是敞开的金属布筒口。
3、6,布筒7则连接在金属布筒口6。权利要求书CN102077740ACN102077743A1/1页3摘果器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涉及摘果器。0002背景技术树上的果子成熟的时候,人们要想快速顺利地摘取非常麻烦,有时候要攀援到树上,有时候要用梯子,但是,都不能够一次性将果实安全准确地收入筐或其它容器内。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摘果器,能够方便地将果实从树上摘取,并一次性收入容器内。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摘果器,具有支撑杆,剪刀口,支撑弹簧,剪刀把手,剪刀拉绳,布筒,金属布筒口,布筒支撑杆构成,将剪刀把手一边固定于支撑杆的一头上侧,剪刀把手另一侧系上剪刀拉绳,。
4、在剪刀下侧紧挨剪刀固定一布筒支撑杆,布筒支撑杆上设置一总是敞开的金属布筒口,布筒则连接在金属布筒口上,由于本发明上的剪刀在弹簧的支撑下,剪刀口总是敞开的,所以,当需要摘取果实的时候,就可以将剪刀口对准果蒂,轻拉拉绳,果子被剪下,正好落在布筒口内,然后,顺着布筒缓缓进入容器。0005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摘果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0006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发明摘果器的结构,本发明由支撑杆,剪刀口,支撑弹簧,剪刀把手,剪刀把手孔,剪刀拉绳,布筒,金属布筒口,布筒支撑杆构成,将剪刀把手一边固定于支撑杆的一头上侧,剪刀把手另一侧系上剪刀拉绳,在剪刀下侧紧挨剪刀固定一布。
5、筒支撑杆,布筒支撑杆上设置一总是敞开的金属布筒口,布筒则连接在金属布筒口上,由于本发明上的剪刀在弹簧的支撑下,剪刀口总是敞开的,所以,当需要摘取果实的时候,就可以将剪刀口对准果蒂,轻拉拉绳,果子被剪下,正好落在布筒口内。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摘果器,由支撑杆1,剪刀口2,支撑弹簧3,剪刀把手9,剪刀把手孔8,剪刀拉绳4,布筒7,金属布筒口6,布筒支撑杆5构成,将剪刀把手9一边固定于支撑杆1的一头上侧,剪刀把手9另一侧系上剪刀拉绳4,拉绳4穿过剪刀把手孔8到支撑杆1底部,便于操作。在剪刀下侧紧挨剪刀固定一布筒支撑杆5,布筒支撑杆5上设置一总是敞开的金属布筒口6,布筒7则连接在金属布筒口6上,由于本发明上的剪刀在支撑弹簧3的支撑下,剪刀口2总是敞开的,所以,当需要摘取果实的时候,就可以将剪刀口2对准果蒂,轻拉拉绳4,果子被剪下,正好落在布筒口6内,然后,顺着布筒7缓缓进入容器。说明书CN102077740ACN102077743A1/1页4说明书附图CN1020777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