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34369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2886.0

申请日:

2010.02.10

公开号:

CN101756421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43B 13/14申请公布日:201006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3B 13/14申请日:20100210|||公开

IPC分类号:

A43B13/14

主分类号:

A43B13/14

申请人:

黄堆城

发明人:

黄堆城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178龙景公寓2号楼51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罗晓林;李志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鞋面及鞋底。所述鞋底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设有凸起的弧形弹性垫块,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厚度差为0~2厘米,且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为0.5~4厘米,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为0.1~3厘米。本发明通过在鞋底上表面装设弹性垫块,抬脚的时候更加省力,起到助力的作用,有效缓解行走过程中产生的疲劳,使人们在行走的时候更加轻松,舒适省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鞋面及鞋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设有凸起的弧形弹性垫块(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轻松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厚度差为0~2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轻松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为0.5~4厘米,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为0.1~3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轻松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上开有气孔(3)。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行走轻松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与鞋底为一体结构。

说明书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行走的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鞋都有,品种功能越来越多,穿着舒适、轻便的鞋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人们穿着鞋行走,鞋子将人脚的后蹬力传递给地面,同时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给人脚,从而推动人前进。现在的鞋由于其鞋底结构的限制,在人的行走及跳跃过程中通常只起到保护脚部及传递力的作用,而不能对人的运动过程产生助力。鞋底的上表面通常都为平面结构或类似高跟鞋的结构,在人的运动过程中对足部蹬地力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没有对反作用力和人的重力势能进行储存和利用。有些则在鞋底的底面增加弹性材料,虽然有较好的减震作用,但依然不能起到较好的助力作用。另外,在夏天比较炎热的时候,穿着运动鞋或皮鞋等,脚也容易出汗,感觉不舒服,容易产生臭味。另外,现有的鞋结构,人们在行走或奔跑的过程中,需要脚掌不断向地面施加较大的力,不利于长时间行走或奔跑,容易使人感到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人们行走或奔跑过程中脚掌无须用力,并有效缓解疲劳及利于保持鞋内部干燥的行走轻松的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鞋面及鞋底,所述鞋底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设有凸起的弧形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厚度差为0~2厘米。
所述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为0.5~4厘米,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为0.1~3厘米。
进一步改进,在弹性垫块上开有气孔。
本发明另一实现方式,弹性垫块与鞋底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鞋底结构的改进,在鞋底的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装设弧形的弹性垫块,在人们行走的过程中,足后部向地面蹬力后,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传递到鞋上,储存在弹性垫块上,以及人体行走或奔跑过程中产生的重力势能也储存在弹性垫块上,当抬起脚后跟时,弹性垫块储存的能量产生助力,脚掌无须用力,即可轻松、省力、快捷的行走或奔跑,助力效果明显,可以使人行走的更远,奔跑的更快,还能有效降低长时间行走带来的疲劳感。另外,由于弹性垫块上开有气孔,当脚往下压的时候,产生气体,可保持鞋内的干燥,尤其是夏天炎热的时候,使脚不易出汗。本发明的鞋底结构既可用于平时的拖鞋、休闲鞋,也可用于运动鞋、旅游鞋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鞋底结构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鞋底结构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行走轻松的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鞋面及鞋底1,所述鞋底1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设有凸起的弧形弹性垫块2。该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1内侧端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1外侧端的厚度,厚度差为0~2厘米,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1内侧端的厚度为0.5~4厘米,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1外侧端的厚度为0.1~3厘米,在弹性垫块2上开有气孔3,弹性垫块2受到踩压时从气孔3挤压出空气,有利于保持鞋内部的干燥。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现方式,弹性垫块2与鞋底1设为一体结构。在前述所述鞋的结构基础上,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出具体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描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设为0.5厘米,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设为0.1厘米,该弹性垫块2两端的厚度差为0.4厘米。
实施例二,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设为2厘米,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设为1厘米,该弹性垫块2两端的厚度差为1厘米。
实施例三,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设为4厘米,弹性垫块2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设为2厘米,该弹性垫块2两端的厚度差为2厘米。
本发明不仅有助于人们行走,还有效缓解行走带来的疲劳。本发明与现有的鞋相比,在鞋底增加了弹性垫块,人们在行走的时候,脚后跟先着地,即脚后跟向地面产生一作用力,地面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传递到鞋上,由于脚底足弓部分与弹性垫块直接接触,在脚前掌还未着地前,地面传递到鞋的反作用力储存在弹性垫块上,使脚掌无须出力即可轻松、省力、快捷的行走或奔跑,不易疲劳。另外,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重力势能,由于弹性垫块的作用,该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行的助力,由于这个转化而来的助力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人们使用,使人们在日常行走及奔跑运动更加轻松省力,并且在长距离行走或奔跑下不易疲劳。本发明结构简单,助力明显,效果显著,可广泛用于拖鞋、旅游鞋、运动鞋及其他户外鞋中使用。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行走轻松的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行走轻松的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鞋面及鞋底。所述鞋底上表面对应足弓位置设有凸起的弧形弹性垫块,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厚度差为02厘米,且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内侧端的厚度为0.54厘米,该弹性垫块位于鞋底外侧端的厚度为0.13厘米。本发明通过在鞋底上表面装设弹性垫块,抬脚的时候更加省力,起到助力的作用,有效缓解行走过程中产生的疲劳,使人们在行走的时候更加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鞋类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