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300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8507.4

申请日:

2008.11.03

公开号:

CN101720805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2C 29/02公开日:20100609|||公开

IPC分类号:

A22C29/02

主分类号:

A22C29/02

申请人:

董恒则

发明人:

董恒则

地址:

221400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镇新华小区1号楼1单元3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涉及一种淡水产品螯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螯虾捕捉后,冲洗、去头,再将肚皮膜剪开、除掉至尾部,剔除肠腺,保留虾壳,再经速冻即可。该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螯虾壳加工所存在的不足,使加工制成品既好看又好吃,提高了螯虾的经济价值,满足了对外出口的需要。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水产加工行业,可望收到显著的经济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螯虾捕捉后,冲洗、去头,再将肚皮膜剪开、除掉至尾部,剔除肠腺,保留虾壳,再经速冻即可。

说明书


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螯虾(Iangostino)的水产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

    在我国的江苏、浙江一带盛产一种淡水虾——螯虾。这种虾从美国引进,繁衍快,自然生长,稻田、池塘都是其栖息地,同时也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这种虾被捕捉后,不经加工处理保持其原壳而进入市场,这样的原壳虾食用时需去头,剥壳,较为麻烦,其经济价值也比较低。有些情况下,这种虾被捕捉后,经过去头、剥壳的加工处理,冷冻成虾蛇后方进入市场。经这种方法处理过的虾仁,虽食用起来较为方便,但因虾仁脱离虾壳,失掉了食用虾时虾外形的感观效果,特别是在对外出口时不易被外商所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螯虾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螯虾加工所存在的不足,使加工制成品既好吃又好看,提高了螯虾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将螯虾捕捉后,冲洗、去头,再将肚皮膜剪开、除掉至尾部,剔除肠腺,保留虾壳,再经速冻即可。

    本发明所具有地优点和积极效果有这样两点:第一,用该方法加工的制成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虾体原来的外形,达到了既好吃又好看的效果,可以代替价值昂贵的龙虾尾;第二,用该方法所加工的制成品食用较为方便,不需去头,食用时虾壳极易脱落。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阐述:

    将螯虾捕捉后,冲洗、去头,再将肚皮膜剪开、除掉至尾部,剔除肠腺,保留虾壳,再经速冻即可。食用时可以看到虾仁上的外壳,食虾仁时虾壳极易脱落。

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用螯虾加工成带壳虾仁的方法,涉及一种淡水产品螯虾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螯虾捕捉后,冲洗、去头,再将肚皮膜剪开、除掉至尾部,剔除肠腺,保留虾壳,再经速冻即可。该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螯虾壳加工所存在的不足,使加工制成品既好看又好吃,提高了螯虾的经济价值,满足了对外出口的需要。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水产加工行业,可望收到显著的经济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屠宰; 肉品处理; 家禽或鱼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