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蒸火疗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中医药的外敷药剂, 具体涉及一种熏蒸火疗药剂及其制备方 法, 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 人们的祖先在烘火取暖的基础 上, 发现用兽皮、 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头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同时可消除某些疼痛, 通过反复实 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慰法和灸火。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某部位受到 刺激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疾痛, 从而发明了经络, 进而形成了经络穴位学说, 这是中医外 治法的最早起源。 《内经》 日: “病于内, 表于外” , 即病在脏腑, 但反应在体表, 并可以通过对 体表的治疗达到治愈脏腑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治途径是经络穴位, 它是人体气血运行, 内联 脏腑, 外络肢端, 沟通内外贯彻上下的通道, 当机体因某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受损时, 在体 表相应部位会出现如 : 疼痛、 肿胀、 过敏或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反之肢体出现异常也会通 过经络反应到脏腑, 出现心跳、 气促、 腹胀、 腹泻等脏腑功能紊乱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熏蒸火疗药剂, 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 的诸多不足之处。该发明适用于的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一种熏蒸火疗药剂, 属于中医药的外敷药剂, 其特征在 于, 其配方为 :
寒 雀 粪 45-55 克、 曲 蛇 95-105 克、 百 倍 45-55 克、 除 毒 草 195-205 克、 延胡索 145-155 克、 自然铜 25-35 克、 盖子虫 45-55 克、 川劳 95-105 克、 红花尾子 45-55 克、 接骨木 115-125 克、 马枣子 45-55 克、 风仙花 15-25 克、 野花椒 45-55 克、 两头尖 145-155 克、 刺楸 95-105 克、 石松子 45-55 克、 榆蘑 25-35 克、 神草 55-65 克、 山药 45-55 克、 良枣 75-85 克 ; 上述药材用木炭火铁锅使用 500 毫升的粮食酒 55-65℃炒制 ; 8-10 公斤艾蒿酒。
进一步, 所述配方为 : 寒雀粪 50 克、 曲蛇 100 克、 百倍 50 克、 除毒草 200 克、 延胡索 150 克、 自然铜 30 克、 盖子虫 50 克、 川劳 100 克、 红花尾子 50 克、 接骨木 120 克、 马枣子 50 克、 风仙花 20 克、 野花椒 50 克、 两头尖 150 克、 刺楸 100 克、 石松子 50 克、 榆蘑 30 克、 神草 60 克、 山药 50 克、 良枣 80 克 ; 上述药材用木炭火铁锅使用 500 毫升粮食酒 60℃炒制 ; 8公 斤艾蒿酒。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 一种熏蒸火疗药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药材准备, 寒雀粪 45-55 克、 曲蛇 95-105 克、 百倍 45-55 克、 除毒草 195-205 克、 延胡索 145-155 克、 自然铜 25-35 克、 盖子虫 45-55 克、 川劳 95-105 克、 红花尾子 45-55 克、 接骨木 115-125 克、 马枣子 45-55 克、 风仙花 15-25 克、 野花椒 45-55 克、 两头尖 145-155 克、 刺楸 95-105 克、 石松子 45-55 克、 榆蘑 25-35 克、 神草 55-65 克、 山药 45-55 克、 良枣 75-85
克; (2) 药材炒制, 将步骤 (1) 的药材用木炭火铁锅在高温下使用 500 毫升纯粮食酒炒 制 55-65℃ ;
(3) 药材浸泡, 然后把步骤 (2) 炒制好的药材倒入 10-15 公斤的空玻璃瓶中, 随后 用 8-10 公斤艾蒿酒倒入瓶中, 封好瓶口, 泡制 30-100 天后, 即得熏蒸火疗药剂。
使用方法 : 配合热敷和火疗技术使用。
张氏熏蒸火疗的准备工作 : 火疗被、 隔水膜、 火疗巾、 毛巾、 按摩膏、 用消毒容器加 热 60-70 度热水、 燃烧熏蒸液、 20 毫升针管 9 支、 2 毫升针管 2 支、 点火器 1 个。
熏蒸火疗药剂使用液的配比 : 95%医用酒精 500ML 配 20ML 的熏蒸火疗药剂。
制作然烧火疗巾的方法 : 无论大小部位燃烧火疗巾必须是四层, 要求中央湿度大、 四周湿度小。
按摩的手法有 : 推、 揉、 拿、 捏、 拔、 点、 压、 滚、 震、 颤、 摇、 敲、 拍、 击、 叩。
按摩手法是针对治病、 保健的主要手段, 其熟练程度及适当地应用, 对治疗和保健 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效果, 就要熟练掌握手法的操作技巧。手法的要点在于持 久、 有力、 均匀、 柔和, 要有渗透作用。
本发明是集施火的温热反射原理、 激潜原理、 贴敷疗法及内服中成药药理作用, 配 合人体特定穴位反应的一种综合疗法, 其作用机理 : 机体不同穴位具有不同功能, 对相同穴 位的不同刺激可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 选择不同的刺激手段会出现不同的效应。人体是一 个具有巨大抗病潜力的有机体, 这种潜力可由特定穴位的不同刺激而被激发。本发明是通 过点按、 敷贴和温热效应对特定穴位的良性刺激来激发, 调动人体的抗病潜力, 而起到防病 和保健强身的一种自然疗法, 是信息激潜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之一。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 :
1、 经络学说
人体是一和谐的统一体, 经络是脏腑功能调节的重要通路, 腧穴是其中关键性的 枢纽。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即人体以脏腑为中心, 通过经络把五 脏六腑、 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结构上相互关 联, 功能上相互为用, 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内外通达、 气血运畅、 阴阳平衡, 无不与经络息 息相关。 经络的这种特殊功能正是火疗中的相关治疗措施及药物能够奏效的途径。 正如 《理 渝骈文》 所说 : “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 然而病之在各有其位、 各有其名、 各有其形……, 就病 而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 不见脏腑, 恰直达脏腑也。 ”
2、 以现代医学透皮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 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络, 与消化道相比透皮吸收更有 效、 更安全, 是目前流行的新途径。它通过角质层、 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三个途径吸收外界 物质 ( 药物、 热量、 红外线等 ), 其吸收过程包括二个时相。①穿透相 : 药物分子及其它能量 通过表皮角质层进入细胞外间质 ( 主要产生局部作用 )。②吸收相 : 药物分子及其它能量, 通过皮肤微循环, 以细胞外液迅速扩散入血液循环 ( 产生局部和全身作用 )。此外, 皮肤附 属器中的汗毛囊皮脂腺也是药物吸收的通道, 尤其是一些高分子物质。
3、 以机体的温热反应
据临床研究表明 : ①火疗施术过程中, 在感受传线和感传区域出现高温, 且感觉走
向与腧穴位置及疾病部位有关, 说明是通过穴位温热效应反射原理及经络起作用。②施术 后皮肤内外温度明显升高, 说明火疗的温煦作用具有较强的渗透力, 可更好的促进药物的 吸收而发挥功能。
4、 从敷贴药物成份
中药本身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 ①直接渗透, 通过动脉通道由角质层转运和皮质层 转运而被吸收。②中药的水合作用。③表面活性剂作用。④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药物 成份本身的四个特点使本发明在毛孔完全张开的作用下会更迅速, 更彻底完成吸收过程, 使药物疗效倍增。
5、 从开穴疗法的激潜原理
人体的抗病潜力可因适当的刺激而被激发, 对特定穴位的特定刺激可以引发特定 的生理反应而激发出特定的抗病潜力。火疗中的点、 按、 揉、 摩就是基于这一机理产生特定 的生理反应, 来预防和调解机体的病理现象。协同敷贴施火及内服药物的综合功能而发挥 保健的治病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品采用艾蒿酒泡制提纯技术, 适用于亚健康人群 ; 易疲劳者、 肾虚胃寒者、 颈椎 病、 肩周炎、 腰椎病、 腰肌劳损、 关节炎、 痛经、 腹痛等作用。
本发明弘扬了针灸之长, 又避免了灼肤之苦, 无创伤、 无疼痛、 操作简便、 疗效快 捷、 方法新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 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1 熏蒸火疗药剂的制备
(1) 药材准备, 包括 : 寒雀粪 50 克、 曲蛇 100 克、 百倍 50 克、 除毒草 200 克、 延胡索 150 克、 自然铜 30 克、 盖子虫 50 克、 川劳 100 克、 红花尾子 50 克、 接骨木 120 克、 马枣子 50 克、 风仙花 20 克、 野花椒 50 克、 两头尖 150 克、 刺楸 100 克、 石松子 50 克、 榆蘑 30 克、 神草 60 克、 山药 50 克、 良枣 80 克 ;
(2) 药材炒制, 将步骤 (1) 的药材用木炭火铁锅在高温下 (80-120℃ ) 使用 500 毫 升纯粮食酒炒制 60℃ ;
(3) 药材浸泡, 然后把步骤 (2) 炒制好的药材倒入 10 公斤的空玻璃瓶中, 随后用 8 公斤艾蒿酒倒入瓶中, 封好瓶口, 泡制 100 天后使用。
其中, 艾蒿酒是将艾蒿洗净, 沥干, 泡在粮食酒中, 每公斤粮食酒中泡 0.1-1 公斤 艾蒿, 泡制 30-100 天后即可使用。
实施例 2 熏蒸火疗药剂的制备
(1) 药材准备, 寒雀粪 55 克、 曲蛇 105 克、 百倍 55 克、 除毒草 205 克、 延胡索 155 克、 自然铜 35 克、 盖子虫 55 克、 川劳 105 克、 红花尾子 55 克、 接骨木 125 克、 马枣子 55 克、 风仙 花 25 克、 野花椒 55 克、 两头尖 155 克、 刺楸 105 克、 石松子 55 克、 榆蘑 35 克、 神草 65 克、 山 药 55 克、 良枣 85 克 ;
(2) 药材炒制, 将步骤 (1) 的药材用木炭火铁锅在高温下 (120-150℃ ) 使用 500毫升纯粮食酒炒制 65℃ ;
(3) 药材浸泡, 然后把步骤 (2) 炒制好的药材倒入 15 公斤的空玻璃瓶中, 随后用 10 公斤艾蒿酒倒入瓶中, 封好瓶口, 泡制 100 天后使用。
实施例 3 熏蒸火疗药剂的制备
(1) 药材准备, 寒雀粪 45 克、 曲蛇 95 克、 百倍 45 克、 除毒草 195 克、 延胡索 145 克、 自然铜 25 克、 盖子虫 45 克、 川劳 95 克、 红花尾子 45 克、 接骨木 115 克、 马枣子 45 克、 风仙 花 15 克、 野花椒 45 克、 两头尖 145 克、 刺楸 95 克、 石松子 45 克、 榆蘑 25 克、 神草 55 克、 山 药 45 克、 良枣 75 克 ;
(2) 药材炒制, 将步骤 (1) 的药材用木炭火铁锅在高温下 (120-180℃ ) 使用 500 毫升纯粮食酒炒制 55℃ ;
(3) 药材浸泡, 然后把步骤 (2) 炒制好的药材倒入 10 公斤的空玻璃瓶中, 随后用 8 公斤艾蒿酒倒入瓶中, 封好瓶口, 泡制 60 天后使用。
实施例 4
本发明适用范围及功能特点 : 本品采用艾蒿酒泡制提纯技术, 适用于亚健康人群 ; 易疲劳者、 肾虚胃寒者、 颈椎病、 肩周炎、 关节炎、 腰椎病、 腰肌劳损、 痛经、 腹痛等。 对腰肾部、 腹部等具有扶正固本、 滋阴助阳、 强筋壮骨、 温经散寒、 舒经活血、 化瘀 止痛、 祛风除湿、 跌打损伤、 月经不调、 利尿通淋等作用。
对于上述各类病症, 本发明各选用 50 例患者临床观察, 并选用病史、 病情、 年龄、 行呗及原始治疗方法相当的疾病患者为对照组 : 其中男性 20 例, 女性 32 例, 年龄 30-65 岁, 采用一般综合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6 个月 ) 本发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其中对于颈椎病、 肩周炎、 关节炎、 腰椎病、 腰肌劳损类, 有效率 90%以上 ; 对于易 疲劳者、 肾虚胃寒者类有效率 96% ; 对于痛经、 腹痛类有效率 94%。
另外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 其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对肝、 肾功能无影响, 无毒副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