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3411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20586.8

申请日:

2014.01.16

公开号:

CN104787417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1/40申请公布日:201507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1/40申请日:20140116|||公开

IPC分类号:

B65D1/40

主分类号:

B65D1/40

申请人:

金韩宁

发明人:

金韩宁

地址:

韩国首尔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代理人:

丁国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构成为,沿着塑料瓶的瓶身部的外周缘相互分隔地形成凸缘部,在分隔的上述凸缘部之间形成切割引导面或者引导槽,从而能够容易地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来将塑料瓶单独或重叠多个后废弃,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瓶的可回收垃圾的体积以及回收费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
包括:
瓶身部(100),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宽的梯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110)和第二本体部(120),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形成塑料瓶的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1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上部,
瓶颈部(1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1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1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
在上述瓶身部(100)的下部的第一本体部(110),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110a)以及第二凸缘部(1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以及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引导面(115);
在上述第二本体部(1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1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120b)以及第四凸缘部(1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125);
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115)以及在第二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1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的瓶身部(100),将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宽的梯形桶状的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按第一本体部(110)或者第二本体部(120)对应地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塑料瓶的体积。

2.
  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
包括:
瓶身部(200),呈中间部比上部和下部凸出的菱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210)和从上述第一本体部(210)一体地延伸的第二本体部(220),以塑料瓶的中间部为基准,上述第一本体部(210)是越 往下部幅度越窄,上述第二本体部(220)则是越往上部幅度越窄,
瓶颈部(2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2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1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
在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相接的位置,即上述瓶身部(200)的中间部,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210a)以及第二凸缘部(2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引导面(215);
在上述第二本体部(2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2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220b)以及第四凸缘部(2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225);
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2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2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使上述瓶身部(200)的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具有相同形状,并将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呈中间部比上部和下部凸出的菱形桶状的相同形状的塑料瓶的体积。

3.
  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
包括:
瓶身部(300),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窄的倒梯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310)和第二本体部(320),上述第一本体部(310)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3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上部,
瓶颈部(3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3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3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
在上述瓶身部(300)上部的第二本体部(320),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310a)以及第二凸缘部(3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 引导面(315);
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3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320b)以及第四凸缘部(3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325);
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3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3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将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窄的倒梯形桶状的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按第一本体部(310)或者第二本体部(320)对应地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塑料瓶的体积。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切割引导面(115、215、315)和第二切割引导面(125、225、325)由槽形成。

说明书

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更详细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构成为,能够容易切割用于贮藏如水或饮料等液状物质的塑料瓶,能够将塑料瓶单独或重叠多个后废弃,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瓶的可回收垃圾体积。
背景技术
一般的情况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thalate,下称“塑料”)瓶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可再利用,烧毁时也几乎不发生有害物质。
并且,上述塑料瓶具有对碳酸气或氧等的阻隔性优秀而能够长期保存内容物不会致其变质的特性,上述塑料瓶比玻璃瓶或金属罐轻,成型性以及透明性优秀,因此广泛使用于矿泉水、饮料、酒类以及液状食品等的贮藏容器。
另一方面,上述塑料瓶通常由塑料等热塑性树脂形成,这种热塑性树脂具有以下性质:一受热就变得柔软或融化,并且,若放入模具或紧贴模具面,则根据模具的形状制成各种形态,冷却就会固化。
利用这种热塑性树脂制作塑料瓶时,例如主要采用注射拉伸中空成型(Injection Stretch Blow Molding)法,注射拉伸中空成型法作为一种制作瓶子等中空产品时采用的成型方法,也可称为吹塑成型(Blow Molding)。这种注射拉伸中空成型法主要适用于热塑性树脂,有挤出中空成型、注射中空成型、拉伸中空成型等。
有关如上所述地利用热塑性树脂制成的以往的塑料瓶,作为一例,在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044663号的背景技术中进行了公开。
如图1所示,上述现有技术的塑料瓶饮料容器10由瓶身11、下部底座部12、上部锥度部13、瓶颈部14以及瓶盖15构成,除瓶盖15之外的剩余部分,以塑料等热塑性透明树脂为原料采用注塑法制成一体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044663号(发明名称:塑料瓶饮料容器),
申请人:乐天铝株式会社(Lotte Aluminium Co.Ltd.),申请日:2008年05月14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塑料瓶由于瓶身内空间所占比例大导致体积非常大,因而废弃时过度消耗垃圾袋,还占用大量储藏空间。
并且,上述现有技术的塑料瓶被回收后将通过各种途径再利用,这时,由于塑料瓶的体积大而需要花费大量回收费以及运输费,而且回收方面也存在不便之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构成为,沿着塑料瓶的瓶身部的外周缘相互分隔地形成凸缘部,在分隔的上述凸缘部之间形成切割引导面或者引导槽,从而能够容易地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来将塑料瓶单独或重叠多个后废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 瓶构成为:包括:瓶身部100,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宽的梯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110和第二本体部120,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形成塑料瓶的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1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上部,瓶颈部1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1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1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在上述瓶身部100的下部的第一本体部110,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110a以及第二凸缘部1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以及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引导面115;在上述第二本体部1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1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120b以及第四凸缘部1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125;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1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1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的瓶身部100,将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宽的梯形桶状的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按第一本体部110或者第二本体部120对应地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塑料瓶的体积。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构成为,包括:瓶身部200,呈中间部比上部和下部凸出的菱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210和从上述第一本体部210一体地延伸的第二本体部220,以塑料瓶的中间部为基准,上述第一本体部210是越往下部幅度越窄,上述第二本体部220则是越往上部幅度越窄,瓶颈部2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2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1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在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相接的位置,即上述瓶身部200的中间部,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210a以及第二凸缘部2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引导面215;在上述第二本体部2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2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220b以及第四凸缘部2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220b 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225;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2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2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使上述瓶身部200的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具有相同形状,并将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呈中间部比上部和下部凸出的菱形桶状的相同形状的塑料瓶的体积。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构成为,包括:瓶身部300,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窄的倒梯形桶状,具有第一本体部310和第二本体部320,上述第一本体部310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3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上部,瓶颈部3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300的上端,在上述瓶颈部3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在上述瓶身部300上部的第二本体部320,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310a以及第二凸缘部320a,在上述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切割引导面315;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330之间,沿着外周缘以相互分隔的方式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320b以及第四凸缘部330a,在上述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之间形成有第二切割引导面325;借助在上述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3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325,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将呈从上部到下部幅度变窄的倒梯形桶状的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按第一本体部310或者第二本体部320对应地以相紧贴的方式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减少塑料瓶的体积。
本发明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构成为,沿着塑料瓶的瓶身部的外周缘相互分隔地形成凸缘部,在分隔的上述凸缘部之间形成切割引导面或者引导槽,从而能够容易地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来将塑料瓶单独或重叠多个后废弃,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 塑料瓶的可回收垃圾的体积以及回收费用。
除上述目的之外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实施例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普通塑料瓶的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图5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切割引导面的另一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进行详细说明。
在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声明,若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混淆本发明的要旨,将会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包括瓶身部100和瓶颈部130,上述瓶身部100呈从上端到下端幅 度变宽的梯形桶状,上述瓶颈部1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100的上端,在瓶颈部1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以便通过瓶盖(未图示)开闭瓶。
具体地,上述瓶身部100包括第一本体部110和第二本体部120,上述第一本体部11形成塑料瓶的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1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上部。
这时,在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瓶身部100下部,沿着作为外部周围的外周缘凸出地形成的第一凸缘部110a以及第二凸缘部120a,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上述第一凸缘部1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第一切割引导面115。
而且,在第二本体部1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130之间,沿着外周缘凸出地形成有第三凸缘部120b以及第四凸缘部130a,上述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上述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第二切割引导面125。
在此,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第二本体部120、第一凸缘部110a、第一切割引导面115、第二凸缘部120a、第三凸缘部120b、第二切割引导面125、第四凸缘部130a以及瓶颈部130是通过注塑法形成一体。
因此,借助在第一凸缘部1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1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1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125,利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的瓶身部,将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按第一本体部110或者第二本体部120对应地相叠,以便废弃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瓶的体积。
以下,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 料瓶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包括瓶身部200和瓶颈部230,上述瓶身部200呈中间部比上部和下部凸出的如坛子状的菱形筒状,上述瓶颈部2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200的上端,在瓶颈部2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以便通过瓶盖开闭瓶。
具体地,上述瓶身部200包括第一本体部210和从第一本体部210一体地延伸的第二本体部220,以塑料瓶的中间部为基准,第一本体部210是越往下部幅度越窄,第二本体部220则是越往上部幅度越窄。
这时,在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相接的位置,即瓶身部200的中间部,沿着外周缘凸出地形成第一凸缘部210a以及第二凸缘部220a,上述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第一切割引导面215。
而且,在第二本体部2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230之间,沿着外周缘凸出地形成第三凸缘部220b以及第四凸缘部230a,上述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第二切割引导面225。
在此,上述第一本体部210、第二本体部220、第一凸缘部210a、第一切割引导面215、第二凸缘部220a、第三凸缘部220b、第二切割引导面225、第四凸缘部230a以及瓶颈部230通过注塑法形成一体。
因此,借助在第一凸缘部210a和第二凸缘部2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2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220b和第四凸缘部2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225,利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使瓶身部200的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具有相同形状并重叠,就算是一个塑料瓶,在废弃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
以下,参照图3对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的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包括瓶身部300和瓶颈部330,上述瓶身部300呈从上端到下端幅度变窄的如杯子的倒梯形桶状,上述瓶颈部3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瓶身部300的上端,在瓶颈部330的外周缘形成有螺纹,以便通过瓶盖开闭瓶。
具体的,上述瓶身部300包括第一本体部310和第二本体部320,上述第一本体部310形成塑料瓶的中间部和下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从上述第一本体部310一体地延伸,形成塑料瓶的上部。
这时,在上述第二本体部320的瓶身部300的上部,沿着外周缘凸出地形成有第一凸缘部310a以及第二凸缘部320a,上述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第一切割引导面315。
而且,在第二本体部320的上部和上述瓶颈部330之间,沿着外周缘凸出地形成有第三凸缘部320b以及第四凸缘部330a,上述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相互分隔0.7mm至3mm左右,以便在第 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a之间形成第二切割引导面325。
在此,上述第一本体部310、第二本体部320、第一凸缘部310a、第一切割引导面315、第二凸缘部320a、第三凸缘部320b、第二切割引导面325、第四凸缘部330a以及瓶颈部330通过注塑法形成一体。
因此,借助在第一凸缘部310a和第二凸缘部32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3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320b和第四凸缘部330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325,利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将形状相同的多个塑料瓶重叠,以便废弃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
另一方面,对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进行的说明中,说明并图示出的是在第一凸缘部110a、210a、310a和第二凸缘部120a、220a、230a之间形成的第一切割引导面115、215、315以及在第三凸缘部120b、220b、320b和第四凸缘部130a、230a、330a之间形成的第二切割引导面125、225、325由平面形成,但也可如图5所示,形成如槽一样凹陷形成,以便更深地收容切割刀具等。
而且,上述的对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进行的说明中,说明并图示出的是第一凸缘部110a、210a、310a、第二凸缘部120a、220a、230a、第三凸缘部120b、220b、320b、第四凸缘部130a、230a、330a分别形成三角形状的突出部,但是也可形成半圆或者四角形。
作为参考,图5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切割引导面以槽的形态形成的一例的图。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发明的 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和变形,而这种变更和变形当然属于本发明。

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切割引导部的塑料瓶,其构成为,沿着塑料瓶的瓶身部的外周缘相互分隔地形成凸缘部,在分隔的上述凸缘部之间形成切割引导面或者引导槽,从而能够容易地用切割刀具等切割工具切割塑料瓶,来将塑料瓶单独或重叠多个后废弃,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瓶的可回收垃圾的体积以及回收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