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3651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4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9556.0

申请日:

2009.05.18

公开号:

CN101554143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0518授权公告日:20110518终止日期:201205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陶启友; 郭根喜; 古恒光; 黄小华; 胡 昱

地址:

51030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宣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解离网衣所系沉子:根据水流方向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网衣下方设有的其中一个沉子,然后再解除该沉子两侧的其余沉子;(2)解开主系箱绳:解开系于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上的主系箱绳;(3)根据水流方向先确定第一次收紧网的位置和渔获操作位置;(4)解开位于网箱上与所述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一侧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第二次收紧网衣。(5)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并在所述的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6)解开位于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处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收紧网衣。在起网操作过程中,所需人员少,渔获时间短,有效降低渔获伤残或死亡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解离网衣所系沉子:根据水流方向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网衣下方设有的其中一个沉子,然后再解除该沉子两侧的其余沉子;
在所述网箱扶手管的顶部所在水平面上,设所述顺流区和逆流区的分界线为X轴,X轴为通过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圆心的一条径向线,设通过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圆心并与所述X轴相垂直的另一条径向线为Y轴,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形成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位于所述的顺流区,另一个交点位于所述的逆流区;本步骤中,首先解离位于所述顺流区的交点正下方的沉子,然后以该沉子为中心,分两边同时由近及远依次解除位于其两侧的其余沉子;
(2).解开主系箱绳:解开系于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上的主系箱绳;
(3).根据水流方向先确定第一次收紧网的位置和渔获操作位置:在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所在区域,解开2~3根系于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然后顺流收起网衣并将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的外侧,直至网衣呈拉紧状态;
将渔获操作位置,即将收鱼船停靠的位置设在不与其它网箱相邻的网箱外侧,并且,让收鱼船的船身与水流方向平行;
(4).解开位于网箱上与所述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一侧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第二次收紧网衣;
(5).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并在所述的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由渔获操作位置的对侧向渔获操作位置方向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然后,收紧网衣上缘纲,将收紧后的网衣上缘纲固定在网箱扶手管上,并在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
(6).解开位于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处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收紧网衣:解开纲绳后,收紧步骤(5)中所述的网衣上缘纲并将其固定在是网箱扶手管上,在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即可进行渔获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还一并解除网衣上的附属设施,仅保留网衣顶部设有的用于与网箱扶手管相连的纲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将所述的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的外侧时,可以将网衣外翻至网箱主浮管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述的步骤(3)中,所解开的纲绳包括步骤(1)中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处的纲绳以及与其相邻的纲绳。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以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为分界线,网箱扶手管被分成两半,其中一半网箱浮手管与渔获操作位置相邻,另一半网箱扶手管与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两半网箱扶手管均跨越所述的逆流区和顺流区,本步骤中,按照先逆流区后顺流区的顺序依次解开所述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但保留位于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所述逆流区形成的交点处的钢绳。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解开网箱扶手管上的每一根纲绳时,都同时外翻收紧网衣。

说明书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鱼起网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用深水网箱由网箱框架系统、网衣系统、锚泊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四大部分组成。我国深水网箱的研制与养殖应用,起步于1999年,针对深水网箱养殖的配套设施,尚处于单项产品原型的研制阶段,离深水网箱养殖产业配套技术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在配套渔获设施尚未能大面积应用的今天仍以手工起网操作为主。全国因网箱渔获超长时间操作致鱼伤残或死亡的约占深水网箱箱养殖量的2-3%,主要是由于渔获时间较长,导致较为密集的鱼易相互擦伤或缺氧死亡;每年因渔获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万元。另外,现有的收鱼起网方法还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操作不当容易跑鱼,从而导致操作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主要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圆形深水网箱,在起网操作过程中,所需人员少,起网位置易控,渔获时间短,有效降低渔获伤残或死亡率,网衣收起程度可依网中鱼的多少和水流大小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离网衣所系沉子:根据水流方向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网衣下方设有的其中一个沉子,然后再解除该沉子两侧的其余沉子,从而使网衣在水流下较为舒展,易于操作。
其中,一半网衣的外壁与水流方向正对,将该部分网衣所在的区域定义为逆流区;同理,另一半网衣的内壁与水流方向正对,则将该部分网衣所在的区域定义为顺流区;在所述网箱扶手管的顶部所在水平面上,设所述顺流区和逆流区的分界线为X轴,X轴为通过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圆心的一条径向线,设通过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圆心并与所述X轴相垂直的另一条径向线为Y轴,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形成两个交点A、H,其中一个交点A位于所述的顺流区,另一个交点H位于所述的逆流区;本步骤中,首先解离位于所述顺流区的交点A正下方的沉子,然后以该沉子为中心,分两边同时由近及远依次解除位于其两侧的其余沉子。
(2).解开主系箱绳:解开系于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上的主系箱绳。
(3).根据水流方向先确定第一次收紧网的位置和渔获操作位置:在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A所在区域,解开2~3根系于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然后顺流收起网衣并将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的外侧,直至网衣呈拉紧状态。
将渔获操作位置,即将收鱼船停靠的位置设在不与其它网箱相邻的网箱外侧,此时,收鱼船紧贴于网箱,将船头、航尾固定,并且,让收鱼船的船身与水流方向平行。
(4).解开位于网箱上与所述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一侧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第二次收紧网衣。
(5).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并在所述的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由渔获操作位置的对侧向渔获操作位置方向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然后,收紧网衣上缘纲,将收紧后的网衣上缘纲固定在网箱扶手管上,并在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
(6).解开位于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处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收紧网衣。
本步骤中,解开纲绳后,收紧步骤(5)中所述的网衣上缘纲并将其固定在是网箱扶手管上,使网衣的俯视网口进一步缩小,在渔获操作位置外翻收紧网衣即可进行渔获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还一并解除网衣上的附属设施,仅保留网衣顶部设有的用于与网箱扶手管相连的纲绳。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3)中,将所述的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的外侧时,可以将网衣外翻至网箱主浮管上。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3)中,所解开的纲绳包括步骤(1)中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A处的纲绳以及与其相邻的纲绳。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4)中,以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为分界线,网箱扶手管被分成两半,其中一半网箱浮手管与渔获操作位置相邻,另一半网箱扶手管与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两半网箱扶手管均跨越所述的逆流区和顺流区,本步骤中,按照先逆流区后顺流区的顺序依次解开所述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但保留位于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顶部外缘相交后在所述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处的钢绳。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4)中,解开网箱扶手管上的每一根纲绳时,都同时外翻收紧网衣,从而防止网衣过度堆叠,操作费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渔获操作方位依水流而定,有效借助于水流的作用力,省时省力,可减少海上工作的盲目性,保证渔获方位的准确,起网操作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2).操作的每一步可控、简便,操作安全有保证。
(3).操作校正方法简单易行,且在渔获的过程中也可依网中鱼的多少随时调整,大大减少渔获时间,提高渔获成活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所需操作人员少,渔获效率高,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网箱主构架及网箱的结构立体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1的俯视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步骤3的俯视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箱排布与渔获操作位置的俯视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步骤4的俯视示意简图;
图6是本发明步骤5的俯视示意简图;
图7是本发明步骤6的俯视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适合应用于上端设有圆形主构架的深水网箱,而圆形主构架的具体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0810028994.2的发明申请公开的一种无阀升降式深水网箱的主构架,目前,国内使用的网箱80%为上述结构的网箱。
本发明的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离网衣所系沉子:根据水流方向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网衣3下方设有的其中一个沉子4,然后再解除该沉子4两侧的其余沉子,从而使网衣3在水流下较为舒展,易于操作。
本步骤中,深水网箱为上端面为圆形的网箱,位于网箱圆周回转面上的网衣3会受到水流的作用力,其中,一半网衣的外壁与水流方向正对,而操作者一般都是在网衣3外围进行操作,因此,将该部分网衣所在的区域定义为逆流区;同理,另一半网衣的内壁与水流方向正对,则将该部分网衣所在的区域定义为顺流区。
在网箱扶手管2的顶部所在水平面上,设顺流区和逆流区的分界线为X轴,X轴为通过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圆心O的一条径向线,设通过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圆心O并与X轴相垂直的另一条径向线为Y轴,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形成两个交点A、H,其中一个交点A位于顺流区,另一个交点H位于逆流区;本步骤中,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交点A正下方的沉子4,然后以该沉子4为中心,分两边沿图2所示箭头方向同时由近及远依次解除位于其两侧的其余沉子,本实施例中,网衣3下方共系有12个均匀分布的沉子。
(2).解开主系箱绳:主系箱绳将网衣3固定在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1上,本步骤中,解开系于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1上的主系箱绳。
本步骤中,还一并解除网衣上的附属设施,仅保留网衣3顶部设有的用于与网箱扶手管2相连的纲绳。
网衣上的附属设施包括密网、指示牌等。密网一般设在网衣3顶部外缘至水下1米处,且紧贴于网衣3,主要是防止浮性的小颗粒饲料随水流流出网衣3。
(3).根据水流方向先确定第一次收紧网的位置和渔获操作位置:在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A所在区域,解开2~3根系于网箱扶手管2上的纲绳,然后顺流收起网衣3并将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2的外侧,直至网衣3呈拉紧状态。
选择在顺流区进行上述操作,比较省力,拉网也比较容易。解开纲绳的具体数量是根据网箱扶手管2上纲绳的具体位置和水流方向而定的,解开纲绳后便于下面操作时的网衣外翻。将网衣翻至网箱扶手管2的外侧时,可以将网衣3外翻至网箱主浮管上,外翻的网衣依重力堆叠在内、外圆浮管1、6之间,便于操作人员在上面通过。先解除纲绳还可以避免外翻网衣3后压住纲绳而不好解开。
本实施例中,纲绳共12根,均匀分布于网箱扶手管2的圆周上,每根纲绳所在网箱主浮管2上的位置点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的圆心O之间形成12条径向线,相邻径向线之间的夹角均为30度。其中四根纲绳所在位置点分别对应于步骤(1)中的X轴、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而形成的四个交点。本步骤中,共解开3根纲绳,所解开的纲绳包括步骤(1)中所述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A处的纲绳,还包括与其相邻的其它两根纲绳,其它两根纲绳分别位于上述交点A处的纲绳的左右两侧,即其它两根纲绳所在网箱主浮管2上的二位置点C、B与网箱主浮管2顶部外缘的圆心O之间形成的径向线,均与Y轴夹角为30度。
本步骤中,将渔获操作位置5,即将收鱼船停靠的位置设在不与其它网箱相邻的网箱外侧,此时,收鱼船紧贴于网箱,便于起鱼操作,将船头、航尾固定,从而保证收鱼船固定不动,并且,让收鱼船的船身与水流方向平行。
实际使用时,网箱一般为4个一组,呈“田”字形排布,“田”字的其中两条侧边与放置海域的水流方向平行。网箱之间通过连接绳相连,相邻网箱之间的区域称为网箱内侧,此区域不好停船,而“田”字形区域以外的网箱外部区域称为网箱外侧,此区域能为收鱼船提供足够的停靠及操作空间,因此,将渔获操作位置5设在网箱外侧。本实施例中,将渔获操作位置5设在如图4中所示的网箱右侧。
(4).解开位于网箱上与渔获操作位置5相对一侧的网箱扶手管2上的纲绳,并第二次收紧网衣。
以步骤(1)中所述的Y轴为分界线,网箱扶手管2被分成两半,其中一半网箱浮手管21与渔获操作位置5相邻,即靠近渔获操作位置5,另一半网箱扶手管22与渔获操作位置5相对,即远离渔获操作位置5;两半网箱扶手管21、22均跨越逆流区和顺流区,本步骤中,按照先逆流区后顺流区的顺序依次解开网箱扶手管22上的纲绳,但保留位于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处的钢绳。
本步骤中,共解开4根网箱扶手管2上的纲绳,此4根钢绳所在的4个位置点D、E、F、G位于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顺流区形成的交点A左侧的位置点C和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之间,四个位置点D、E、F、G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分布在网箱扶手管2上。首先解开位于逆流区的位置点G处的纲绳,然后沿水流方向依次解开其余三个位置点F、E、D处的另外三条纲绳。
解开网箱扶手管2上的每一根纲绳时,都同时外翻收紧网衣,从而防止网衣过度堆叠,操作费力。在整个过程中,解开系于网箱扶手管2上的每根纲绳后,网衣上缘纲都要绷紧,使外翻的网衣最终堆叠在位于顺流区的位置点C至位置点B之间的区域内。
(5).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3,并在渔获操作位置5外翻收紧网衣:由渔获操作位置5的对侧向渔获操作位置5方向拉顺外翻堆叠在顺流区的的网衣,拉顺后网衣会在靠近收鱼船的一侧形成集鱼区,便于起鱼。然后,收紧网衣上缘纲,使渔获操作位置5对侧的网衣上缘纲绷紧成由交点H至位置点C的一条直线。由于网衣上缘纲的一部分堆叠在网箱主浮管上,因此,收紧后的网衣俯视网口变小。本步骤中,还将收紧后的网衣上缘纲固定在网箱扶手管2的位置点C处,这样操作比较方便,并在渔获操作位置5外翻收紧网衣。
(6).解开位于Y轴与网箱扶手管2顶部外缘相交后在逆流区形成的交点H处的网箱扶手管2上的纲绳,并收紧网衣3。
本步骤中,解开纲绳后,收紧步骤(5)中所述的网衣上缘纲并将其固定在是网箱扶手管2上,使网衣3的俯视网口进一步缩小,在渔获操作位置5外翻收紧网衣3即可进行渔获操作。
参见图7,拉紧位置点C与网箱扶手管2上位于交点H右侧并与交点H相邻的位置点I之间的网衣上缘纲即可在网箱右边进行收鱼操作。
若无水流影响及网衣中鱼量较少,上述步骤(4)~(6)步可一次性操作到位。
另外,本操作方法还包括对网衣的收紧较正:随着网中鱼被收起而减少,为方便起鱼,需要对网衣的拉紧程度和网口铺开面积进行灵活调节,直至方便网中鱼收完为止。
上述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解开一根纲绳,即解开位于网箱扶手管上位置点C处固定的网衣上缘纲或位置点I处的纲绳,这样网口面积更小,鱼更集中,更好操作。但是,上述这种做法不适合鱼多的情况,会导致缺氧死鱼。本发明特别适合周长为40米的深水网箱,网箱上设有12~18个沉子,网箱扶手管纲绳设有12~18根,对于沉子或扶手管纲绳多于12个的情况,操作方法与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类似。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深水网箱渔获起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解离网衣所系沉子:根据水流方向首先解离位于顺流区的网衣下方设有的其中一个沉子,然后再解除该沉子两侧的其余沉子;(2)解开主系箱绳:解开系于网箱主浮管的内圆浮管上的主系箱绳;(3)根据水流方向先确定第一次收紧网的位置和渔获操作位置;(4)解开位于网箱上与所述渔获操作位置相对一侧的网箱扶手管上的纲绳,并第二次收紧网衣。(5)拉顺外翻堆叠的网衣,并在所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