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车辆.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3145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4484.X

申请日:

2013.10.11

公开号:

CN104853976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1/00申请日:20131011|||公开

IPC分类号:

B62D1/00

主分类号:

B62D1/00

申请人:

克里希纳·戈文达

发明人:

克里希纳·戈文达

地址:

南非格雷顿

优先权:

2012/07653 2012.10.11 Z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代理人:

杨文娟; 臧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车辆(10),尤其是用于例如农业/林业等崎岖不平的地面。车辆(10)通常具有底盘架(24)和沿底盘架(24)纵向间隔的一对轴(14,20),轴(14,20)绕通常垂直于底盘纵向轴线的轴线(A,D)以相对或相反的方式枢转。车辆(10)具有相对于使用时与其可替换的在前轴(14)上安装的支撑架(206)。车辆(10)还具有可安装至支撑架(206)并相对于车辆(10)可移动的工作设备(204),其中使用时,在操作员的控制下,支撑架(206)和工作设备(204)适于绕第一枢转轴线(A)与第一轴(14)一起转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辆,包括:
沿所述车辆纵向轴线延伸的底盘架;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底盘架基本上横向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其中所述第一轴配置成绕垂直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纵向隔开,并配置成绕横向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将所述第一轴连接至所述第二轴的联动装置,用于以相对的方式枢转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
由操作员操作的转向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转向控制装置是可操作的以控制所述第一轴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经由所述联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二轴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相反地枢转;
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固定地安装的支撑架;以及
可安装至所述支撑架并相对于所述车辆可移动的工作设备,其中在使用时,在操作员的控制下,所述转向控制装置使所述支撑架和工作设备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一起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
安装至所述第一轴和所述底盘架的第一致动器元件,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可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安装至所述第二轴和所述底盘架的第二致动器元件,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可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转动;以及
连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的连接装置,并且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从而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在使用时以相对的方式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选自链条、绳索或导线之一的加长元件,所述加长元件对角地连接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的左侧部分至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的右侧部分,以及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的右侧部分至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的左侧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 动器元件为圆形盘状转台形状,所述转台具有周向延伸凹槽并且所述细长元件可限制性位于其中。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具有操作支撑表面的平台主体,用于支撑驾驶室外壳座椅和操作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平台主体可安装至所述底盘架上并可连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使得所述底盘架夹在所述平台主体和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中,并且使得所述平台主体在使用时可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平台主体为圆形盘状,并且与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具有相似的形状和/或直径。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支撑架至少部分抵靠在所述平台主体上。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轴的一对平行间隔开的侧架壁,在所述侧架壁顶端并在其间横向延伸的顶架,以及在所述侧架壁的侧面端之间横向延伸的后架壁,其中所述工作设备可连接至所述顶架上设置的耳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工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加长铰接臂,所述臂具有在使用时绕与所述第一轴的纵向轴线平行的轴线可转动连接至所述支撑架的近端,使得所述臂置于操作者的前面。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工作设备可液压致动,并包括负载移动或负载承载装置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工作设备举起的负载重量的配重。

11.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转向控制装置连接至邻近其外周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的液压致动器,使得所述液压致动器的致动导致所述平台主体,从而所述第一致动元件一起转动。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为非转向轴。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为差动轴,并且其中每个轴包括在其对端部分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装置。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用于所述车辆运行的动力源。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差速器传动装置直接连接的液压驱动装置,从而驱动所述车辆的所有车轮。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轴相对于绕所述车辆的所述纵向轴线可转动移动的所述底盘可转动安装。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架包括可转动安装至所述第二轴的纵向伸出柄。

18.
  一种车辆,包括:
沿所述车辆纵向轴线延伸的底盘架;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一差动轴,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底盘架基本上横向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其中所述第一轴配置成绕垂直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二差动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纵向隔开,并配置成绕横向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安装至所述第一轴和所述底盘架的第一致动器元件,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可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安装至所述第二轴和所述底盘架的第二致动器元件,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可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转动;
连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的连接装置,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从而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在使用时以相对的方式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轴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在一个方向上的枢转导致所述第二轴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在相反方向上的枢转;
可由操作员操作的转向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转向控制装置是可操作的以控制所述第一轴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经由所述联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二轴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相反地枢转;
具有操作支撑表面的平台主体,用于支撑驾驶室外壳座椅和操作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平台主体可安装至所述底盘架上并可连接至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使得所述底盘架夹在所述平台主体和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中,并且使得所述平台主体在使用时可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转动,其中,在操作员的控制下,所述转向控制装置使所述平台主体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 所述第一轴一起转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支撑架和与其操作连接的工作设备,所述支撑架可连接至或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平台主体和/或所述第一轴。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用于运行车辆的动力源。

说明书

工作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车辆,尤其是在崎岖的越野地面上使用的四轮驱动工作车辆。
背景技术
工作车辆,例如装载机、拖拉机等农用车辆通常各自具有底座,底座包括连接至例如借助发电机或包括内燃机的驱动装置等被驱动的车轮的底盘。其被驱动的车轮使农用车辆在例如与种植园、农场、田地等关联的崎岖越野地面的表面上在常规使用中以常规的方式穿越。
包括常规车辆驱动布置的车辆很难在例如岩石表面或障碍物的倾斜表面上越过。就此而言,应理解,驱动布置的至少一个车轮配置成可借助与其关联的转向布置进行转向,例如,使车辆转向绕过障碍物。然而,问题在于,例如常规转向布置不适于穿越某些类型的地面。
为了导航和/或穿越特定类型的地面,一些车辆驱动布置包括全轮驱动布置或限滑差速器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它们不适合所有的情况。
就此而言,应理解,一些驱动布置包括具有中心定位车轮的底盘,使底盘越过障碍物等。然而,这些车轮例如在继续生长的树桩、甘蔗田垄(field lines)上等变得紧凑。
此外,许多工作车辆具有用于承载或移动负载的工作设备,例如装载机具有设置在其负载床上的工作设备,在车辆纵向轴线的一侧并横向于该轴线操作设备。就此而言,如果工作车辆碰巧到达特定的工作场所,设备需要举起或移动很重的负载,在装载/举起期间会存在工作车辆的重心可能偏移的风险,这会导致工作车辆在使用中倾覆,这是不合意的,因此(在相反侧)需要支腿或稳定器。
尽管现有技术的车辆解决了部分问题,例如US 6,659,215描述的车辆具有相对设置的可枢转轴。然而,现有技术的车辆没有解决此处公开的本发明解决的所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工作车辆和/或提供一种不同的工作车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作车辆,包括:
沿车辆纵向轴线延伸的底盘架;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一轴,第一轴相对于底盘架基本上横向于车辆纵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其中第一轴配置成绕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一轴纵向隔开,并配置成绕横向于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将第一轴连接至第二轴的联动装置,用于以相对的方式枢转第一轴和第二轴,从而在使用时,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一个方向的枢转导致第二轴绕第二枢转轴线(绕底盘架)在相反方向的枢转;
可由操作员操作的转向控制装置,其中转向控制装置可操作地控制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经由联动装置,控制第二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相对于第一轴固定地安装的支撑架;以及
可安装至支撑架并相对于车辆可移动的工作设备,其中使用时,在操作员的控制下,转向控制装置使支撑架和工作设备与绕第一枢转轴线的第一轴一起转动。
应理解,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第一方向的可枢转移动可导致第二轴绕第二枢转轴线在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往复可枢转移动,反之亦然。第一方向可为绕枢转轴线的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为绕各自枢转轴线的逆时针方向。换言之,第一轴和第二轴可借助联动装置绕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反向转动。
所述联动装置可包括:
安装至第一轴和底盘架的第一致动器元件,第一致动器元件可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安装至第二轴和底盘架的第二致动器元件,第二致动器元件可绕第二 枢转轴线转动;以及
连接至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的连接装置,并且使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从而第一轴和第二轴在使用时以相对的方式转动。
连接装置可包括选自链条、绳索或导线之一的加长元件,该加长元件对角连接第一致动器元件的左侧部分至第二致动器元件的右侧部分,以及连接第一致动器元件的右侧部分至第二致动器元件的左侧部分。
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可以为圆形盘状转台的形式,具有周向延伸型锻凹槽,其中其中,借助适当的定位构造,加长元件被限制性地定位。加长元件可配置成以“8”字形围绕转台将其连接。
车辆可包括具有操作支撑表面的平台主体,用于支撑驾驶室外壳座椅和操作员控制装置(controls),其中平台主体安装至底盘架上并连接至第一致动器元件,使得底盘架夹在平台主体和第一致动器元件之间,并且使得平台主体在使用时可绕第一枢转轴转动。
平台主体可为圆形盘状,并且与第一致动器元件具有相似的直径。
支撑架可至少部分抵靠在平台主体上。
支撑架可包括连接至第一轴的一对平行间隔开的侧架壁,在侧架壁顶端之间横向延伸的顶架,以及在侧架壁的侧面端之间横向延伸的后架壁,其中工作设备可连接至在顶架上设置的耳轴。
工作设备可包括至少一个加长铰接臂,该臂具有在使用时绕与第一轴的纵向轴线平行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架的近端,使得该臂置于操作者的前方。
工作设备可液压致动,并可包括负载移动或负载承载装置。
转向控制装置可连接至邻近其外周与平台主体连接的液压致动器,,使得液压致动器的致动使平台主体,从而第一致动元件转动。
第一轴和第二轴可为非转向轴。
第一轴和第二轴可为差动轴,并且其中每个轴包括在其对端部分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装置。
车辆可包括用于车辆运行的动力源。
车辆可包括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差速器传动装置直接连接的液压驱 动装置,从而驱动车辆的所有车轮。
第二轴相对于绕车辆的纵向轴线可转动移动的底盘可转动安装。
底盘架可包括,经由第二致动元件,可转动安装至第二轴的纵向伸出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使用的工作车辆,该车辆包括:
沿车辆纵向轴线延伸的底盘架;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一差动轴,第一轴相对于底盘架基本上横向于车辆纵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其中第一轴配置成绕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可连接至至少一个车轮的第二差动轴,第二轴与第一轴纵向隔开,并配置成绕横向于车辆纵向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移动;
安装至第一轴和底盘架的第一致动器元件,第一致动器元件可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安装至第二轴和底盘架的第二致动器元件,第二致动器元件可绕第二枢转轴线转动;
连接至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的连接装置,使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从而第一轴和第二轴在使用时以相对的方式转动,使得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一个方向上的枢转引起第二轴绕第二枢转轴线在相反方向上的枢转;
可由操作员操作的转向控制装置,其中转向控制装置是可操作的以控制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的枢转,并经由联动装置,控制第二轴绕第二枢转轴线相反地枢转;
具有操作支撑表面的平台主体,用于支撑驾驶室外壳座椅和操作员控制装置,其中平台主体可安装至底盘架上并可连接至第一致动器元件,使得底盘架夹在平台主体和第一致动器元件中,并且使得平台主体在使用时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其中,在操作员的控制下,转向控制装置使平台主体与第一轴绕第一枢转轴线转动。
车辆可包括支撑架和与其可操作地连接的工作设备,支撑架可连接至或至少部分连接至平台主体和/或第一轴。车辆包括用于车辆运行的动力源。
所述设备可包括多个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可被分别分组或以交替的方式设置,例如,可将多个间隔的第一轴分组,并可将多个第二轴分组;或将多个成对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以交替的方式设置。
底盘架可包括具有相对较窄宽度的加长底盘架,以使第一轴和第二轴相对于其在很大程度上枢转。
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可邻近第一轴和第二轴各自与底盘之间的各自连接界面设置。
连接元件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元件之间以“8”字形设置的柔性绳索或链条环,使得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元件在其各自末端环部分与连接元件接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联动装置可包括机械联动,例如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的齿轮布置,以引起此处所述的第二轴的往复移动。
车辆可包括车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特定元件,尤其是其转向或驱动布置的部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特定元件,尤其是其转向或驱动布置的部件的另一个示意性平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特定元件,尤其是其转向或驱动布置的部件在使用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特定元件,尤其是其转向或驱动布置的部件的另一个示意性平面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为图7中更详细的车辆前部透视图;
图9为图7中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为图7中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11为图7中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 的车辆的后部或第二驱动布置;以及
图12为图7中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在使用时的示意性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为解释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公开内容。
参考附图的图1,尽管为基本上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车辆一般用附图标记10表示。车辆10可为穿越崎岖或不平地面的车辆。车辆10可以是借助适当引擎或动力单元推进的、自动推进的,或被牵引以使车辆穿越地面。虽然不限于此,车辆10通常可特别适用于农业实施中,例如农用车辆,使其可穿越与种植园(农作物、林业等)关联的崎岖不平的地面。
车辆10具有基本上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2的驱动布置,第一驱动装置12具有经由例如常规轮毂等适当常规连接装置在其纵向间隔端部连接至车轮16的细长第一轴14。设备10也包括第二个类似的第二驱动装置18,第二驱动装置18也包括在其纵向间隔端部连接至车轮22的加长第二轴20。应注意,车轮16和22可以是车辆使用的常规橡胶包覆(clad)车轮。
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可以基本上相似,并且类似于常规车辆具有的常规布置。轴14、20可包括长度大约为1.9米的加长杆。轴14、20可以为差动轴。此外,轴14、20可以为具有内置传动装置的非转向轴。
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可为车辆10的前轴和后轴。
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均以可枢转方式连接至加长底盘架24,尤其是其端部。第一轴14相对于底盘24在邻近第一轴14和底盘24的连接区域以第一顺时针方向B和第二逆时针方向C绕第一枢转轴线或枢转点A可枢转地移动。类似地,第二轴20相对于底盘24在第一顺时针方向B和第二逆时针方向C(在俯视图中)绕第二枢转轴线或枢转点D可枢转。应理解,当车辆10在直路上行驶时,轴14、20基本平行并横向于底盘24。然而,轴14、20可相对于底盘24(视情况而定,在方向B和C)以介于0度和45度之间的角度z枢转。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A、D可以基本垂直于车辆10的纵向轴线。
底盘24可成型的或和成尺寸的使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相对于其在很大 程度上枢转,从而当车辆10被驱动或牵引时,使得车辆10在使用时具有基本较大的转弯半径(在E内侧,例如1米,和在F的外侧)。特别地,底盘24可包括大约为3米的加长杆,并且可有利地提供大约为0.4754米的非压实(un-compacted)区域S。
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经由联动装置26有利地彼此连接。联动装置26将第一轴14连接至第二轴20,以便以相对的方式枢转,使得第一轴14绕第一枢转轴线A在一个方向,方向B或C枢转,导致第二轴20绕第二枢转轴线D可以分别视情况而定的方向C或B在相反方向相应枢转。
当在一个方向全锁时,第一布置12和第二布置18的轴14、20大约以70度和100度之间,优选大约为89度的角度G分开。车辆10轴14、20在中心线或底盘24的轴线以下移动时,尤其在不平的地面,车辆会变得非常不稳定,89度为最大转弯角度。
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联动装置26包括固定连接至第一轴14的第一盘状圆形可转动转台制动器元件28,固定连接至第二轴20的类似的第二可转动圆形转台制动器元件30,以及可连接至制动器元件28、30的连接元件32,使第一布置12和第二布置18进行上述以基本上为同步或往复的方式的相对运动。元件28、30通常可绕第一轴线A和第二轴线D转动,从而配置成使第一制动器元件12和第二制动器元件18以相应其转动绕第一轴线A和第二轴线D枢转。
就此而言,连接元件32可包括钢缆,绳或链条环,均与可选的联动元件以“8”字形设置在第一致动器元件28和第二致动器元件30之间,使得第一致动器元件28和第二致动器元件30在其各自末端环部分与连接元件32接合。基本上,元件32将第一元件28的左侧连接至第二元件30的右侧,以及也将第一元件32的右侧连接至第二元件30的左侧,从而产生预期的相对转动。应注意,连接元件32无需形成“8”字形,但可以简单地附接在转台28、30的侧面部分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元件28、30可包括为了与链条或绳索32(未示出)接合的齿部,使得元件32的移动引起元件28、30的移动。元件28、30可各自包括周向延伸的凸缘,凸缘在其间限定沟道或凹槽,从而在其中牢固并紧贴地容纳元件32。在后面、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凹槽可以是型锻 的,并且元件28、30可限定固定或定位元件以定位元件32,在其中优选以钢丝绳的形式。
在上述方式中,钢丝绳32可固定在元件28、30的周围,并可具有所需的长度和公差,使第二轴20响应于第一轴14的移动,产生相应的相对移动。就此而言,应理解,致动器元件28在箭头B方向上的移动(轴14以顺时针转动)导致链条32至少在方向H上被牵引,从而导致致动器元件30在在方向C上转动,引起第二轴20在与第一轴14枢转的方向B相反的方向C上绕轴线D转动。
尽管没有讨论或说明,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联动装置26可包括机械联动,例如在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之间设置的齿轮装置,以使第二轴20以所需的方式产生相对移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正如下面所述,驾驶室外壳座椅和操作员控制装置可位于或邻近于第一布置12或轴14,尤其是在元件28的顶部,使得例如借助悬臂提供的操作区域34可直接处于操作员的视线中,并且可在M点和N点之间沿着Q线以响应于第一布置12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而移动。
应理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仅第一轴14可被操作员控制以围绕轴点A转动或枢转,例如通过操作转台28的转向控制装置,继而导致如上文所述的第二轴20的反向转动。可替代地,或此外,元件32可以由与车辆10关联的转向控制装置控制,以便以此处所描述的方式控制布置12、18。
当车辆10向前移动并旋转轴14、20时,车辆10也可有利地允许或提供非压实区域。
应注意,轴18、20经由元件28和、30安装至底盘架24上。为此,元件28和30可纵向间隔并邻近底盘24的端部安装。
在图2中,上面描述的车辆10与以不同转弯位置提供的第一布置14和第二布置20示出。
特别地,第一轴14在方向C以全锁方式枢转,引起元件28相应转动,从而在方向J上牵引绳索32,使元件30转动并绕轴线D在方向B以相对的方式枢转绳索。
以此方式转动第一轴14导致图1示出的区域34在方向Q上移动到图2 中示出的位置。应理解,绳索32(或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齿轮)可在轴14、20和枢转轴线之间设置特定的定时。致动器,尤其是例如气体缸或流体缸的液压缸等液压致动器(未示出)可邻近绳索32和/或底盘24设置,从而以与动力转向机制类似的方式液压辅助车辆10的转向。为此,气缸可以例如以常规的方式通过车辆10的转向控制装置控制。
为此,应注意,转向控制装置可以类似于常规转向控制装置,例如将操作员操作操纵杆或转向盘的转向运动转换成直接操作液压缸。可替代地,应注意,转向控制装置可借助在远程控制单元和车辆10中设置的适当的处理器以及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远程操作。
在图3中,示出了与上述车辆10类似的车辆10的侧视图。车辆10的侧视图更详细地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布置12。由于第二驱动布置18基本类似于第一驱动布置18,参考第一布置12做出的评述基本适应于第二布置18。
第一驱动布置18包括拉杆支架38和滑动差速器或差速锁装置40。应理解,经由差速器中小齿轮传动的差速转向轴线是垂直的,与元件28和液压驱动相同。
应注意,车辆10没有传动轴驱动,借助与差速器40的传动装置直接相连的液压驱动单元被驱动。
在图4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50一般用附图标记50表示。在适合或必要时,上面使用的相同部件的附图标记可在随后的说明书中使用。
车辆50通常由动力装置(未示出),例如内燃、电动、混合动力引擎等提供动力。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可以常规方式驱动液压泵,从而将液压回路中的液压流体在一两个液压马达之间来回泵送。至少一个液压马达经由相关的差速器的传动装置与第一轴14和/或第二轴20操作连接,从而为车辆50提供四轮驱动。
如上所述,车辆50包括全轮驱动装置。然而,仅第一轴14可被驱动。可替代地,或此外,车辆50包括限滑差速器。此外,车辆50可包括转向控制装置(未示出)以控制第一轴14的转动或枢转,从而使车辆在使用时的转弯。转向控制装置可包括齿条和齿轮类型的转向装置,液压转向装置等,以 接收上述来自操作员的输入。
车辆50可以包括驾驶室52,邻近于,尤其在第一轴14之上安装。驾驶室52可提供其中可设置操作员座椅的空间。这样,操作员可有利地邻近可被控转动的前轮布置12,从而当操作员操作车辆时可具有直接的视线,并且第二轴20基本上追随第一轴14。
车辆50的控制装置,例如转向、加速、换挡和制动控制等常规控制可以常规的方式设置在驾驶室中。
这样一种包括可控悬臂54的工作设备,可连接至驾驶室52或也位于第一轴14的适当支撑架,并可在至少方向R上绕轴线P枢转。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理解,悬臂54可在三维空间中转动。悬臂54可设置配重,用于平衡悬臂负载移动或承载的重量。这使得设备54能够举起较大的负载。
悬臂54可为铰接的并悬于驾驶室之上,使其总是处于操作员的视线中。此外,由于悬臂54安装在前轴14上,按此处描述的方式使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转向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10的重心,因此可以举起更多的重量。
车辆50可用于农作物喷施、空投森林培育(drop siviculture)或作为装载机使用。牵拉用具有利地牵拉顺应轨道的轮廓的用具,而不用投机取巧。
应理解,图3示出了具有通过减速箱(以降低速度)连同差速锁的液压马达的两轮驱动布置。然而,在图4中,差速器与以直角给出的动力输出驱动倒置。这有利地实现了万向驱动是基本上直的而没有弯曲。虽然轴14、20可以转动,但是该主要驱动柄可与底盘24处于相同的平面。应注意,该布置有利地实现了4×4或4×2布置。
应注意,在一些实例中,驱动轴可被提供并连接至主动力传送单元。
车辆10可包括具有减速箱42的液压驱动。
在图5中,示出了车辆50在使用时在箭头W的方向沿着路径60被驱动。路径60可通常处于崎岖地面上,例如借助常规车辆很难穿越的农田。
当以常规方式驱动时,操作员控制,尤其是使车辆50转向,例如通过使第一轴14绕轴线A在箭头C的方向逆时针枢转来克服障碍或非常难走的地面。第一轴14的转向使转台元件28也相应地转动,导致在元件28周围的链条或绳索32被牵引并在方向H上运动。绳索32的运动导致元件30在顺时针方向B转动,这相应地导致第二布置18以相应和直接而不是相对或相反的 方式在方向B转动。这在一部分陡坡上是可以重复的,即,操作员可以操作转向装置,从而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在各自第一和第二锁定位置之间可替代地移动第一轴14,其中第一锁定位置为在第一顺时针方向B上锁定的第一布置12,以及第二锁定位置为在第二逆时针方向C上锁定的第一布置12。因此,响应于此处所述的第一布置12的移动,第二布置18以相对的方式也在各自第一和第二锁定位置之间被相应地移动。
应注意,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在顺时针方向B和逆时针方向C上的连续相对枢转运动有利地使车辆50沿着路径60以蜥蜴状S形运动,有利地有助于越过难走的地面。以此方式操作车辆50合宜地降低了车辆陷入并困于该地面的风险。
在图6中,示出了代表车辆100的一部分的另一个示意图。示出的车辆100就理论上来讲包括反转齿轮104、106,引起布置12、18以上文描述的方式在区域102、108周围相对移动。车轮104、106可包括彼此接合的互补的齿部,以提供本发明所期望的功能性。
在图7至图1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车辆通常用附图标记200表示。尽管更详细地示出,应理解,车辆200基本类似于以上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别地,相同的部件用之前提供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予以识别。此外,应理解,上述各种元件的描述将基本上延伸至图7至图12的评述。
无论如何,正如可以从图7和图8中更清楚地看到,车辆200包括安装到底盘架24上的平台主体201。平台主体201基本上为圆形盘状,并且与第一致动器元件28轴向连接(例如,经由适当的连接件之间焊接接头,该焊接接头穿过轴向焊接至元件28和主体201的底盘架),使得平台主体201和元件28夹住底盘架24,并且相对于底盘24作为单个单元绕第一轴线A可转动地移动。应注意,平台主体201也是一个转台并限定了以突出方式在底盘架24上设置的操作支撑表面。这样,平台主体201抵靠在底盘上并提供了底座,用于连接或至少部分连接驾驶室(未示出),驾驶室容纳转向控制装置、座椅以及例如操作员驱动控制等其他控制装置。这有助于分配驾驶室等以及用工作设备204举起的负载的重量。换言之,平台主体201和元件28一起充当大型轴承,以承担移动的轴向负载,如下所述。
车辆200也包括支撑架206,支撑架206安装至第一轴14并且部分处于平台主体201之上,借助平台主体201和第一轴14,至少部分分配底盘架24的重量。通过直接焊接将架206连接至第一轴14,或者可将支撑架206完全安装在平台主体201上以实现各种配置。然而,重要的是,支撑架可连同第一轴14作为单个单元一起转动或枢转,原因如下所述。
未完全示出的架206具有安装在第一轴14之上的间隔开的平行侧架壁,在侧架壁前端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的前支柱,在侧架壁的后端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的一对平行后横撑,以及在侧架壁之间的中间位置上的侧架壁之间横向延伸的中间横撑206.1,其中横撑206.1定位于抵靠平台主体201,从而进一步增强车辆200的负载承载能力。架206也具有连接至架206顶部的顶架部分206.2,顶架部分206.2提供用于连接工作设备204的装置,例如耳轴。
驾驶室以及驾驶室通常容纳的部件可设置在架206中和/或其周围。应注意,驾驶室的观察口可以俯瞰车辆200的工作或操作区域,即,设备204的操作空间或区域。
工作设备204包括至少一个负载移动铰接臂,该铰接臂具有近端部分204.1和可与其转动连接的远端部分204.2。近端部分204.1连接至顶架部分206.2,并且设备204相对于顶架部分206.2绕基本平行于第一轴14的纵向轴线并基本横向于车辆200的纵向轴线的轴线可转动地移动。这样,设备204使用时位于驾驶室中的操作员的头上,如果在驾驶室的观察口俯瞰邻近车辆前面的区域时,至少远端部分204.2总是在其前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驾驶室的观察口通常处于由顶架部分206.2、侧架壁的前端和前支柱框住的架206的前部。因此,利用此处描述的结构,经设备204从表面举起的负载通常总是基本上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第一轴14的纵向轴线,增加了起重稳定性,而不需要例如装载机等常规工作车辆在举起重载荷时为了防止倾翻所需要的支腿稳定器或较宽的轨道宽度。使装置204有效安装到第一底盘这一特征也解决了常规车辆具有位于主底盘的负载移动装置的问题。此外,在使用时,当经安装在第一轴14上的设备204举起负载时,第一轴14和第二轴20的相反移动可使车辆200的重心发生偏移,提供了较大的稳定性,并借助设备204降低了车辆200在举起重载荷时发生倾翻的风险。
应理解,转向控制装置经由适当的操作杆和/或转向盘布置接收如上所述 的操作员输入,可操作图8中用212标记也可以在图9中看到的液压致动器。液压致动器212以液压缸的形式安装在底盘24上并具有执行臂,该执行臂以可移动活塞形式尤其或基本上邻近其侧部或偏心地液压连接至平台主体201,使得执行臂依直线的往复移动使平台主体201相应地绕第一轴线A成角度或转动地移动。由此,平台主体201的转动反过来导致第一致动器元件28转动,从而导致如上所述的第一轴14相应的转动以及第二轴20以相对或相反的方式转动。
特别地转到图9,应注意车辆200可包括引擎214的动力源,配置成例如以上述的方式驱动车轮210或驱动适合的液压泵(也位于底架上),从而将液压回路中的液压流体传递到两个液压马达上,液压马达各自直接连接至各驱动布置12、18各自的差速器传动装置,从而以四轮驱动方式操作车辆的车轮。
在图9中,应理解,车辆200可配备基本位于支撑架206和/或设备204的后部的配重216(示意地示出),用于平衡经设备204举起的重负载。配重216取决于要举起的负载重量可拆卸的连接至车辆。
此外,应理解,设备204的远端部分204.2的远端可配备有一对卡爪、爪钩、铲斗或其他适合的负载承载和/或接合装置218,使设备204能够接合和/或举起和/或移动目标负载。
设备204只是大致地而非详细地被示出,并且因此,应理解,设备204经控制装置液压操作,例如,该控制装置置于未示出的驾驶室中。在原型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员座椅设置在平台主体201上,并且控制装置通常设置在其周围。设备204可借助上述液压回路,经由例如类似于装载机等使用的单独的常规液压制动机构进行操作。
特别参照附图的图10至图12,应注意,转台30可转动安装至底盘架24,使得第二轴20相对于底盘24绕车辆200的纵向轴线可枢转地移动。底盘架24可包括纵向伸出柄210(图10和图12)经由第二致动元件30和适当的连接装置320,可转动安装至第二轴20。
这样,第二轴20可在使用时绕柄210振荡,如图12所示,其示出了第二轴20绕底盘24,尤其是柄210可转动地移动。
使用时,参照之前的附图,以类似的方式使用车辆200。
应注意,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理解,支撑架206可与部分驾驶室一体成型。然而,如前所述,这些和其他变化不会背离此处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尤其是车辆的S形运动以及此处所述的车辆,能够方便地使车辆在陡峭的地面上移动,并具有很大程度的牵引力。第一轴14在全锁位置之间的转弯有利地覆盖了大约在3.5至5米之间的区域。车辆10、50、100、200在越过陡峭倾斜的岩石路面时,可结合全轮/4×4(可选择性地操作)驱动,至少第一布置12在全锁位置(第一和第二锁定位置)的第一和第二方向之间进行转向。当车辆10、50、100、200的中心线以棘轮的方式向前移动时,产生的S形运动有利地优于常规4×4运动。车辆10、50、100、200使其以大约为一米的转弯半径转弯,不用投机取巧。此处所述的本发明在车辆上实现的有利之处在于,任何具有常规农业背景的驾驶员都能够驱动并操作该机器,而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凭借上述相对的往复移动布置,牵引力和可操作性得到改善,车辆10、50可包括附接在车头的可拆卸连接件,以及例如大型种植园森林培育所用的与其可操作性连接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单元。应注意,此处所述车辆为3米高车辆,其转弯半径为1米。经传动装置控制的此处所述车辆的车轮的驱动,由此减轻车轮空转对尤其是森林里的再生长区域不合意的挖掘。从一侧到另一侧转动转向装置可产生蜥蜴状运动。
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可适用于军用和农用设备。

工作车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作车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作车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车辆.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车辆(10),尤其是用于例如农业/林业等崎岖不平的地面。车辆(10)通常具有底盘架(24)和沿底盘架(24)纵向间隔的一对轴(14,20),轴(14,20)绕通常垂直于底盘纵向轴线的轴线(A,D)以相对或相反的方式枢转。车辆(10)具有相对于使用时与其可替换的在前轴(14)上安装的支撑架(206)。车辆(10)还具有可安装至支撑架(206)并相对于车辆(10)可移动的工作设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