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消毒机.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32771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4402.0

申请日:

2010.09.14

公开号:

CN102017941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M 17/00申请公布日:2011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M 17/00申请日:20100914|||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7/00

主分类号:

A01M17/00

申请人:

农业技术矢崎株式会社

发明人:

前田胜善; 高山恭生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2009.09.14 JP 2009-21212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黄永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容易进行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的土壤消毒机。土壤消毒机(1)具备: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可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36·36...);将顶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多个药液泵(36·36...)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53·53...),其中,多个药液泵(36·36...)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设于前后方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土壤消毒机,其具备 : 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能够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 ; 将顶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所述多个药液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 入爪,其中, 所述多个药液泵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排设置于前后方向。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 所述药液泵具备 : 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杆 ; 与所述调节杆连动移动的针板, 在支承所述药液泵的泵壳的上面设置能够确认所述针板的位置的刻度盘。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调节杆朝向机体外方突出设置。
4: 如权利要求 2 或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 所述药液泵具备 : 压送药液的压送装置 ; 通过摆动曲柄的摆动运动驱动所述压送装置的驱动装置, 所述针板固定在所述曲柄的支点轴上。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针板通过以不和所述压送装置干涉的 方式被折弯的一体的部件形成。

说明书


土壤消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拖拉机牵引,用于向栽培园艺作物或蔬菜等的农场注入药液的土 壤消毒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了被拖拉机牵引,用于向栽培园艺作物或蔬菜等的农场注入药液的 土壤消毒机的技术。 作为这种消毒机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土壤消毒机,在机体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并设于左右方 向,具备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多个泵和将从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 在这种构成中,能够将从泵压送的药液从设置在药液注入爪的下端部的喷出口注入农 场。
     但是,在可调节喷出量地构成泵的情况下,由于该泵并设在土壤消毒机的左右 方向大致中央部,因此操作员需要从土壤消毒机的左方或者右方探出身体进行调节泵的 喷出量的操作,从而存在不易进行该调节操作的缺点。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平 8-173004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情况而创立的,提供容易进行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的土壤消毒机。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为如上,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即,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壤消毒机,其具备 :
     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可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 ;
     将尖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所述多个药液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 液注入爪,其中,
     所述多个药液泵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设于前后方向。
     第二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
     所述药液泵具备 :
     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杆、
     与所述调节杆连动移动的针板,
     在支承所述药液泵的泵壳的上面设置可确认所述针板的位置的刻度盘。
     第三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所述调节杆朝向机体外方突设。
     第四方面的的土壤消毒机中,
     所述药液泵具备 :
     压送药液的压送装置、
     通过摆动曲柄的摆动运动驱动所述压送装置的驱动装置,
     所述针板固定在所述曲柄的支点轴上。
     第五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所述针板通过以不和所述压送装置干涉的方式被折 弯的一体的部件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实现如以下所示的效果。
     第一方面中,通过使药液泵在机体的左右一侧并设于前后方向,操作员能够从 机体的侧方进行药液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或维修管理等。 因此,不需要以在机体的上方探 出身体等的不合适的姿势勉强操作,能够使操作容易,且效率良好地进行。
     第二方面中,能够容易地确认针板在刻度盘的什么位置,能够使药液的喷出量 的调节操作精度良好且容易地进行。 另外,由于刻度盘设置在上面,所以能够缩窄药液 泵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第三方面中,容易从机体的侧方进行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能够使操作容 易且高效地进行。
     第四方面中,通过将指示部固定于摆动曲柄的摆动的支点轴,不影响摆动曲柄 的摆动运动或操作杆的转动等,能够正确地指示操作杆的位置。
     第五方面中,通过避免针板和压送装置之间的干涉,能够防止各部件的损伤, 同时,能够容易且廉价地构成该针板。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背面立体图 ;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正面立体图 ; 图 3 是表示连结部、支承部、及药液注入部的立体图 ; 图 4 是表示药液压送部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 图 5 是表示药液压送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 图 6 是表示泵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 ; 图 7 是泵单元的背面局部剖面图 ; 图 8 是表示覆盖操作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 图 9 是表示覆盖支承机构的构成的背面概略图 ; 图 10 是表示更换薄膜筒管时的覆盖支承机构的形态的背面概略图 ;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侧面概略图 ; 图 12 是表示滚压操作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土壤消毒机 10 连结部 20 支承部 30 药液压送部 33 泵壳 35c 刻度盘 36 药液泵 37 压送装置 40 驱动装置41 42 43 44 50 53 60 70摆动曲柄 支点轴 调节杆 针板 药液注入部 药液注入爪 覆盖操作部 覆盖支承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 1 及图 2 对本发明的土壤消毒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 1 的 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土壤消毒机 1 通过拖拉机 200 牵引,将药液注入农场后,在该农场上铺张 ( 覆 盖 ) 覆盖薄膜 65a。 土壤消毒机 1 主要具备连结部 10、支承部 20、药液压送部 30、药液 注入部 50、覆盖操作部 60。
     在拖拉机 200 所具备的耕耘装置 201 上连结有连结部 10,在该连结部 10 的前上 方配置支承部 20。 在连结部 10 及支承部 20 的左端部配置贮存用于消毒农场的药液的药 液容器 23 · 23。 另外,在支承部 20 的右端部配置用于压送贮存在药液容器 23 · 23 内 的药液的药液压送部 30。 在支承部 20 的右端部附近在药液压送部 30 的左方配置用于确 认有无药液压送部 30 进行的药液的喷出的确认表 24。
     在连结部 10 的下方配置药液注入部 50。 在药液注入部 50,沿左右方向并设将 通过药液压送部 30 送出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 53 · 53...。 在后方配置的药 液容器 23、药液压送部 30、确认表 24、及药液注入部 50 通过构成药液的流路多根管连 接。
     在连结部 10 的后方配置覆盖操作部 60。在覆盖操作部 60 的左右两端前部分别配 置在农场上筑沟的筑沟轮 64 · 64。 车轮 63 · 63 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筑沟轮 64 · 64 的后方。 在车轮 63 ·63 的后方分别配置覆盖支承机构 70 ·70,其可转动地支承卷绕覆 盖薄膜 65a 而构成的薄膜筒管 65。 在覆盖支承机构 70 · 70 的后方分别配置覆盖按压轮 66 · 66,其按压铺张于农场的覆盖薄膜 65a。 另外,在覆盖按压轮 66 · 66 的后方分别 配置覆土轮 67 · 67,其在铺张于农场的覆盖薄膜 65a 的两端上被覆土。
     在这样构成的土壤消毒机 1 中,在后方配置的药液容器 23 内的药液通过药液压 送部 30,经由确认表 24 向药液注入爪 53 · 53... 供给。 药液注入爪 53 · 53... 一边将前 端插入农场内一边将通过药液压送部 30 供给的药液向农场注入。
     另外,在注入有药液的农场铺张从薄膜筒管 65 供给的覆盖薄膜 65a。 该覆盖薄 膜 65a 的左右两端由覆盖按压轮 66 · 66 按压。 然后,通过覆土轮 67 · 67 在该覆盖薄 膜 65a 的左右两端被覆土,从而能够在农场铺张覆盖薄膜 65a。
     这样,由于通过覆盖薄膜 65a 防止注入农场的药液的发散,从而通过该药液能够 有效地进行农场内的杀菌及消毒。
     然后,使用图 3 对连结部 10 的构成进行说明。 连结部 10 主要具备连结部件 11、高度调节杆 17。
     连结部件 11 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 连结部件 11 主要具备主框架 12、副 框架 13 · 13、嵌合部件 14、杆支承部件 15、调节框架 16 · 16。
     主框架 12 为方形的管部件。 主框架 12 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
     副框架 13 · 13 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 副框架 13 · 13 的后端在主框架 12 的左右大致中央附近,固设在主框架 12 上。
     嵌合部件 14 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侧面看大致 C 字状而形成的部件。 嵌合部件 14 将开放侧朝向前方设置。 另外,嵌合部件 14 的后端固设在副框架 13 · 13 的前端。
     杆支承部件 15 形成为箱状。 杆支承部件 15 在主框架 12 的左右大致中央,固设 在主框架 12 的后面。 在杆支承部件 15 上形成贯通其上下的贯通孔 15a。
     调节框架 16 · 16 为圆柱状的部件。 调节框架 16 · 16 的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 向配置,从杆支承部件 15 的左右两侧部朝向下方延设。
     高度调节杆 17 由板材、棒材等构成。 在高度调节杆 17 的下部形成螺纹部 17a, 在高度调节杆 17 的上部形成操作部 17b。 高度调节杆 17 的下部插通于杆支承部件 15 的 贯通孔 15a,被保持在规定的上下方向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连结部 10 中,使嵌合部件 14 的开放部与横架在耕耘装置 201 的后 部的梁杆 202 嵌合,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由此能够使连结部 10 与耕耘装置 201 连结。
     然后,对支承部 20 的构成进行说明。 支承部 20 主要具备支承框架 21、支承板 22 · 22。
     支承框架 21 为方形的管部件。 支承框架 21 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
     支承板 22 ·22 为左右一对板状的部件。 支承板 22 ·22 的后端部通过螺栓、螺 母与副框架 13 · 13 的前端部紧固联接。 支承板 22 · 22 的前端在与夹持部件 22a · 22a 之间夹持支承框架 21,由此被固设在支承框架 21 上。
     然后,使用图 4 至图 7 对药液压送部 30 的构成进行说明。 药液压送部 30 主要 具备泵支承部件 31、泵单元 32、电动机 47、泵安装部件 48。
     泵支承部件 31 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正面看大致 C 字状而形成的部件。 泵支承 部件 31 将开放侧朝向下方配置,其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
     泵单元 32 将两台药液泵 36 ·36 并设单元化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土壤消毒 机 1 具备三个泵单元 32。 泵单元 32 在泵支承部件 31 的上面并设于前后方向。
     电动机 47 为用于驱动药液泵 36 的动力源。 电动机 47 固设于配置在最前方的泵 单元 32 的前部。 电动机 47 的上方通过将板状的部件折弯形成的电动机罩 47a 覆盖。 另 外,电动机 47 也可以为固设于配置在最后方的泵单元 32 的后部的构成,不限定其安装位 置。
     如图 4 所示,泵安装部件 48 将泵支承部件 31 安装在支承框架 21 上。 泵安装部 件 48 主要具备嵌合部件 48a、安装部件 48b、螺栓部 48c · 48c...、夹持部件 48d。
     嵌合部件 48a 是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侧面看大致 C 字状而形成的部件。 嵌合部 件 48a 将开放侧朝向下方配置,其形状以能够和支承框架 21 嵌合的方式形成。
     安装部件 48b 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 安装部件 48b 立设于嵌合部件 48a 的 上面,通过螺栓、螺母等与泵支承部件 31 可紧固联接地构成。
     螺栓部 48c · 48c... 为棒状的部件,在嵌合部件 48a 的周围 4 个位置朝向下方突 设。 在螺栓部 48c · 48c... 的下部形成螺纹部。
     夹持部件 48d 为板状的部件。 夹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 在夹持 部件 48d 的前后两端部形成贯通其上下的贯通孔 48e · 48e。
     对使用这样构成的泵安装部件 48,将药液压送部 30 固定在支承框架 21 上的方 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安装部件 48b · 48b 和泵支承部件 31 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联 接。 然后,在支承框架 21 的右端部附近,使嵌合部件 48a 嵌合于该支承框架 21。 最 后,在夹持部件 48d 的贯通孔 48e · 48e 插通螺栓部 48c · 48c...,通过使螺母与螺栓部 48c · 48c... 紧固联接,在嵌合部件 48a 和夹持部件 48d 之间夹持支承框架 21。 这样, 药液压送部 30 在使泵单元 32 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固定在支承框架 21 的右端部附 近。 另外,不使用泵安装部件 48,在使泵单元 32 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将药 液压送部 30 固定在支承框架 21 上。
     如图 5 至图 7 所示,泵单元 32 主要具备泵壳 33、药液泵 36 · 36。
     如图 5 所示,泵壳 33 为泵单元 32 的主要的构造体。 泵壳 33 主要具备基体 34、 罩体 35。 基体 34 为与泵支承部件 31 连结的部件。 基体 34 由多块板材构成,基体 34 的 底面通过螺栓等固定在支承部件 31 上。
     罩体 35 从上方覆盖基体 34,和该基体 34 一起形成箱状的部件。 在罩体 35 的右 侧面的前后两端附近,朝向右方分别突设管状的导杆 35a · 35a。 在罩体 35 的上面,使 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地形成有指针导孔 35b · 35b。 另外,在罩体 35 的上面,沿指针 导孔 35b · 35b 配设按规定间隔刻上刻度的刻度盘 35c · 35c。
     如图 5 至图 7 所示,药液泵 36 通过来自外部的动力驱动,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 送。 药液泵 36 对于各泵单元 32 各设置两个。 药液泵 36 主要具备压送装置 37、驱动装 置 40。
     如图 6 及图 8 所示,压送装置 37 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送。 压送装置 37 主要具 备隔膜泵 38、连结杆 39。
     隔膜泵 38 具备由弹性材料组成的隔膜 38a、从上下夹持该隔膜 38a 的阀安装部件 38b 及隔膜安装部件 38c。 另外,在阀安装部件 38b 的上部突设吸入口 38d 及喷出 38e。
     连结杆 39 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 连结杆 39 的上端与固定在隔膜 38a 的大致中 央的连结销 38f 连结。 连结销 38f 可滑动地插通支承于固定在泵壳 33 的侧面的销支承撑 条 38g 的纵孔 38h 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压送装置 37 具备隔膜泵 38,但只要为柱塞泵等的往复驱 动型的泵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 5 至图 7 所示,驱动装置 40 将电动机 47 的动力传递至压送装置 37,驱动该 压送装置 37。 驱动装置 40 主要具备摆动曲柄 41、支点轴 42、调节杆 43、针板 44、驱动 轴 45、偏心凸轮 46。
     如图 6 及图 7 所示,摆动曲柄 41 为大致椭圆形状的板材。 摆动曲柄 41 使长度 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 在摆动曲柄 41 的右端侧形成长孔 41a,在摆动曲柄 41 的左端侧 形成椭圆状孔 41b。 在摆动曲柄 41 的右上部,通过枢支轴 41c 及止动件 41d 连结有连结
     杆 39。 支点轴 42 为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 支点轴 42 的一端侧插通于摆动曲柄 41 的长 孔 41a,经由支点轴承 42a 被长孔 41a 导向。
     调节杆 43 为将具有六角形截面的棒材折弯形成的部件。 调节杆 43 的左端经由 导杆 35a 在向泵壳 33 内侧插通、向支点轴 42 的另一端侧插通的状态下被固定。 调节杆 43 的右端在泵壳 33 的外侧,朝向下方折弯形成杆操作部 43b。 在导杆 35a 的上部拧入固 定螺栓 43a。 通过拧紧固定螺栓 43a,将该固定螺栓 43a 的下端与调节杆 43 抵接,能够 使调节杆 43 的左右方向位置固定。
     针板 44 为将板材折弯形成的部件。 针板 44 的下端固定于在支点轴 42 的一端形 成的平坦的安装部 42b。 针板 44 通过为了固定在安装部 42b 而垂设的安装部 44a、在安装 部 44a 的上端位置向左斜上方弯曲延出设置的延设部 44b、在延设部 44b 的上端位置向上 方弯曲立设的指示部 44c 构成,在指示部 44c 的顶端形成尖的指针 44d。 指针 44d 插通于 泵壳 33 的指针导孔 35b。 由于使针板 44 这样折弯形成,从而能够避免和位于支点轴 42 的上方的隔膜泵 38 之间的干涉,能够防止各部件的损伤。 另外,指针 44d 指示了刻在刻 度盘 35c 上的刻度。 由此,能够将指针 44d 的位置根据刻在刻度盘 35c 上的刻度进行确 认。 另外,通过由一体的部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块板材形成针板 44,能够使针 板 44 容易地、且廉价地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刻度盘 35c 上刻上刻度,但也 可以设为事先将印刷有刻度的封印贴在刻度盘 35c 上的构成。
     如图 5 及图 7 所示,驱动轴 45 使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插通于摆动曲柄 41 的椭圆状孔 41b。 驱动轴 45 的前端与电动机 47 的输出轴连结。 另外,遍及各泵单元 32 地横设驱动轴 45,多个药液泵 36 · 36... 以共有一根驱动轴 45 的方式构成。
     偏心凸轮 46 为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 偏心凸轮 46 在偏心的位置形成沿轴心方 向贯通的贯通孔 46a,将驱动轴 45 插通于该贯通孔 46a。 偏心凸轮 46 和驱动轴 45 通过 键 46b 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 偏心凸轮 46 经由驱动轴承 46c 被摆动曲柄 41 的椭圆状孔 41b 导向,该驱动轴承 46c 通过固定部件 46d 以不从椭圆状孔 41b 拔出的方式固定。
     在这样构成的药液泵 36 中,如图 7 所示,通过从电动机 47 传递的动力,偏心 凸轮 46 以驱动轴 45 为中心转动。 通过偏心凸轮 46 的转动,摆动曲柄 41 的左端上下摆 动,伴随该摆动运动,摆动曲柄 41 的右端以支点凸轮为支点上下摆动。 摆动曲柄 41 的 摆动运动经由连结杆 39 传递至隔膜 38a,使该隔膜 38a 上下运动。 隔膜泵 38 在隔膜 38a 向下方运动时从吸入口 38d 吸入药液,在隔膜 38a 向上方运动时从喷出口 38e 压送药液, 这样,药液泵 36 能够通过电动机 47 的动力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送。
     另外,在通过药液泵 36 调节药液的压送量 ( 喷出量 ) 的情况下,首先,松开固 定螺栓 43a 使其从调节杆 43 离开。 由此,由于调节杆 43 沿导杆 35a 可左右方向移动, 所以操作员把持杆操作部 43b,将调节杆 43 沿左右方向推拉滑动操作。 伴随调节杆 43 的 滑动操作,支点轴 42 一边被摆动曲柄 41 的长孔 41a 导向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同时,针 板 44 一边被指针导孔 35b 导向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 此时,针板 44 的指针 44d 确认指 示刻度盘 35c 的哪个位置,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调节。 将调节杆 43 操作至所期望的位置 后,再拧紧固定螺栓 43a,固定调节杆 43。 通过这样调节支点轴 42 的左右方向位置,能 够调节相对于摆动曲柄 41 的左端的上下摆动幅度的右端的上下摆动幅度,进而能够调节
     药液泵 36 引起的药液的压送量 ( 喷出量 )。
     另外,如图 1 及图 2 所示,通过将药液压送部 30 配置在机体右侧的外缘部,能 够从机体的右侧进行药液压送部 30 的药液的压送量 ( 喷出量 ) 的调节、维修管理。 更详 细而言,在机体右侧的外缘部将药液泵 36 沿前后方向并设,通过将调节杆 43 朝向右方 突设,立于机体右侧的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节杆 43 的操作、药液压送部 30 的维修 管理。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将药液压送部 30 配置在机体右侧,将药液容器 23 ·23 配置在机体左侧,能够使机体左右的重量差最大限度地减小。 由此,能够防止机 体左右方向的倾斜。
     进而,操作员通过在泵单元 32 的上部配置的针板 44 及刻度盘 35c,能够从上方 容易地确认调节杆 43 的位置,和在泵壳 33 的侧面设置针板 44、刻度盘的情况不同,没有 必要特意绕侧方确认药液喷出量的设定值,容易读出刻度因而能够使药液的压送量的调 节操作精度高且容易进行。 再另外,通过将针板 44 固定在支点轴 42,从而针板 44 不会 因摆动曲柄 41 的摆动运动或调节杆 43 的转动而发生倾倒,能够读出正确的调节杆 43 的 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为将药液压送部 30 配置在机体右侧的构成,但本 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配置在机体左侧的构成。 该情况下,优选将药液容器 23 · 23 配置在机体右侧。
     然后,使用图 1 至图 3,对药液注入部 50 的构成进行说明。 药液注入部 50 主要 具备爪框架 51、可动框架 52、药液注入爪 53 · 53...。
     爪框架 51 为方形的管部件。 爪框架 51 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
     可动框架 52 相对于连结部 10 上下可动地支承爪框架 51。 可动框架 52 主要具备 箱状部件 52a、导向部件 52b、夹持部件 52c。
     箱状部件 52a 为将板状的部件组合而构成的箱状的部件。 在箱状部件 52a 的后 端部形成贯通其上下面的贯通孔 52d。 在贯通孔 52d 上形成螺纹部。
     导向部件 52b 为左右一对的圆形状的管部件。 导向部件 52b 使长度方向朝向上 下方向分别固设在箱状部件 52a 的后端左右。
     夹持部件 52c 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的部件。 夹持部件 52c 在与箱状部件 52a 之间夹持爪框架 51 的状态下,通过螺栓或螺母等与箱状部件 52a 紧固联接,能够支承 爪框架 51。
     药 液 注 入 爪 53 · 53... 一 边 将 顶 端 插 入 农 场 内 一 边 注 入 药 液。 药 液 注 入 爪 53 ·53... 的上端经由爪安装部件 53a ·53a... 固定在爪框架 51 上,遍及爪框架 51 的左右 并设六个药液注入爪 53 · 53...。 通过任意地调节在爪安装部件 53a · 53a... 上安装爪框 架 51 时的左右方向位置,能够任意地设定药液注入爪 53 · 53... 之间的距离。 在药液注 入爪 53 的后侧面下部固设药液注入喷嘴 53b,该药液注入喷嘴 53b 将通过药液压送部 30 压送的药液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药液注入爪 53 ·53... 为遍及爪框架 51 的左右共具备六个 的构成,但药液注入爪 53 · 53... 的个数不限于此。 另外,虽然药液注入爪 53 · 53... 为 在左右方向并设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相邻的药液注入爪 53 · 53... 彼此在 前后方向上错开任意的距离量配置的构成。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相邻的药液注入爪53 ·53... 间的距离变大,使在该药液注入爪 53 ·53... 间通过土壤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减 小土壤消毒机 1 从该土壤受到的抵抗力。
     在这样构成的药液注入部 50 中,在可动框架 52 的导向部件 52b 上分别可滑动地 插通连结部 10 的调节框架 16 ·16。 另外,在可动框架 52 的贯通孔 52d 内拧入高度调节 杆 17 的螺纹部 17a。 在该状态下转动操作高度调节杆 17 时,与该高度调节杆 17 螺纹接 合的可动框架 52 沿上下方向移动,进而药液注入爪 53 · 53... 沿上下方向移动。 这样, 通过使高度调节杆 17 转动,能够将药液注入爪 53 ·53... 的高度调节到所期望的高度,能 够调节向农场注入的药液的深度。
     然后,使用图 8 至图 10 对覆盖操作部 60 的构成进行说明。 覆盖操作部 60 主要 具备操作框架 61、车轮框架 62、车轮 63、筑沟轮 64、覆盖支承机构 70、薄膜筒管 65。 另外,由于覆盖操作部 60 的构成为左右大致对称,因此以下只对机体左侧进行说明。
     如图 8 所示,操作框架 61 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 操作框架 61 的一端 ( 前 端 ) 固定在支承框架 21 的左端附近。 操作框架 61 相对于支承框架 21 可调节左右方向位 置地构成。 操作框架 61 的另一端向后方延设。
     车轮框架 62 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 车轮框架 62 的一端 ( 上端 ) 固定在 操作框架 61 的前端附近。 车轮框架 62 相对于操作框架 61 可调节上下方向位置地构成。 车轮框架 62 的另一端向下方延设。 车轮 63 可转动地支承于车轮框架 62 的下端。
     筑沟轮 64 经由筑沟框架 64a 支承于车轮框架 62。 筑沟轮 64 可转动地支承于筑 沟框架 64a,筑沟框架 64a 可变更安装角度地支承于车轮框架 62。
     如图 8 及图 9 所示,覆盖支承机构 70 可转动地支承薄膜筒管 65。 覆盖支承机构 70 主要具备薄膜框架 71、薄膜杆 72、制动器 73、薄膜支承部件 74、制动弹簧 75、制动 弹簧 76。
     薄膜框架 71 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 薄膜框架 71 主要具备横框架 71a、纵 框架 71f · 71f。
     横框架 71a 为方形的管部件。 横框架 71a 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 在横 框架 71a 的左右中央上部形成连通横框架 71a 的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 71b,在该贯通孔 71b 的上部固设螺母 71c。 通过将旋钮螺栓 71d 拧入螺母 71c,能够将旋钮螺栓 71d 的下端穿 过贯通孔 71b,突出于横框架 71a 的内部。 将圆棒折弯成正面看大致 C 字状而形成的弹 簧悬挂部件 71e 固设在横框架 71a 的右端下部。
     纵框架 71f · 71f 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 纵框架 71f · 71 的后端分别固设 在横框架 71a 的左右端部附近,纵框架 71f · 71f 的前端支承于车轮框架 62 的下端。
     薄膜杆 72 将圆柱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 薄膜杆 72 的后端与左侧的纵框架 71f 连 结,薄膜杆 72 的前端与车轮框架 62 的上下中途部连结。 通过薄膜弹簧 72a 给予薄膜杆 72 规定的施力,使薄膜杆 72 的位置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制动器 73 为方形的管部件。 在制动器 73 的左右中央上部形成连通制动器 73 的 内部和外部的螺纹孔 73a。 通过将旋钮螺栓 73b 拧入螺纹孔 73a,能够使旋钮螺栓 73b 的 下端突出到制动器 73 的内部。 将圆棒折弯成正面看为大致 C 字状而形成的弹簧悬挂部件 73c 固设在制动器 73 的下部。
     薄膜支承部件 74 由各种板材、棒件等构成。 薄膜支承部件 74 主要具备滑动部 件 74a、薄膜撑条 74b、薄膜安装轮 74c。
     滑动部件 74a 为方形的棒材。 滑动部件 74a 从左方插通于制动器 73 及横框架 71a。 滑动部件 74a 在插通于制动器 73 的状态下通过拧入旋钮螺栓 73b,使旋钮螺栓 73b 的下端与滑动部件 74a 抵接,滑动部件 74a 相对于制动器 73 不能滑动,另外,滑动部件 74a 在插通于横框架 71a 的状态下,通过拧入旋钮螺栓 71d,使旋钮螺栓 74d 的下端与滑 动部件 74a 抵接,从而滑动部件 74a 相对于横框架 71a 不能滑动。
     薄膜撑条 74b 为板状的部件。 薄膜撑条 74b 的上端固设在滑动部件 74a 的左端, 薄膜撑条 74b 的下端朝向下方延设。
     薄膜安装轮 74c 为支承薄膜筒管 65 的部件。 薄膜安装轮 74c 可转动地支承于薄 膜撑条 74b 的下端右侧面。
     制动弹簧 75 为横架在旋钮螺栓 71d 和旋钮螺栓 73b 之间的拉伸弹簧。 通过制动 弹簧 75 的施力,制动器 73 总是向接近于横框架 71a 的方向施力。 另外,通过总是向旋 钮螺栓 71d 及旋钮螺栓 73b 施加制动弹簧 75 的施力,能够防止旋钮螺栓 71d 和旋钮螺栓 73b 的松动。 制动弹簧 76 为横架在弹簧悬挂部件 73c 和弹簧悬挂部件 71e 之间的拉伸弹簧。 通过制动弹簧 76 的施力,制动器 73 总是向接近于横框架 71a 的方向施力。 这样,通过使 用制动弹簧 75 及制动弹簧 76 从上下两侧对制动器 73 施力,能够防止制动器 73 的倾斜, 且能够使该制动器 73 相对于滑动部件 74a 平滑地滑动。
     薄膜筒管 65 是以成为管状的方式卷绕覆盖薄膜 65a 构成的部件。 薄膜筒管 65 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左右的薄膜安装轮 74c · 74c,由此可转动地支承于覆盖支承机构 70。
     下面,在覆盖支承机构 70 中,对于设定薄膜筒管 65 的中心位置的方法进行说 明。
     为将覆盖薄膜 65a 可靠地铺张于垄整体,需要使覆盖薄膜 65a 的中心位置和垄的 中心位置吻合。 该情况下,首先,松开旋钮螺栓 71d 及旋钮螺栓 73b。 由此,薄膜支承 部件 74 从薄膜框架 71 及制动器 73 独立,能够自如地沿左右方向滑动。
     然后,使薄膜支承部件 74 左右滑动,以使薄膜筒管 65 的中心位置和垄的中心位 置一致的方式调节薄膜支承部件 74 的位置。 此时,由于制动器 73 通过制动弹簧 75 及制 动弹簧 76 以接近于薄膜框架 71 的方式施力,因而总是保持与横框架 71a 相抵接的位置。
     调节薄膜支承部件 74 的位置后,拧入旋钮螺栓 71d 及旋钮螺栓 73b。 由此,薄 膜支承部件 74 相对于薄膜框架 71 及制动器 73 不能滑动,进而决定薄膜筒管 65 的中心位 置。
     下面,使用图 9 及图 10,对在覆盖支承机构 70 中更换薄膜筒管 65 的方法进行说 明。
     在卷绕于薄膜筒管 65 的覆盖薄膜 65a 用完的情况下,需要更换为新的薄膜筒管 65。 该情况下,首先,仅松开旋钮螺栓 71d。 由此,薄膜支承部件 74 从薄膜框架 71 独 立,可自如地沿左右方向滑动。 但是,由于制动器 73 固定在薄膜支承部件 74 上,所以 若薄膜支承部件 74 滑动,则该制动器 73 与该薄膜支承部件 74 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
     然后,如图 10 所示,使薄膜支承部件 74 向左方滑动,从用完覆盖薄膜 65a 的薄
     膜筒管 65 分离薄膜安装轮 74c,将该薄膜筒管 65 更换成新的薄膜筒管 65。
     和新的薄膜筒管 65 更换后,通过制动弹簧 75 及制动弹簧 76 的施力使薄膜支承 部件 74 向右方滑动,通过薄膜安装轮 74c 支承薄膜筒管 65( 参照图 9)。 该情况下,由于 制动器 73 通过制动弹簧 75 及制动弹簧 76 向右方施力,所以制动器 73 向右方移动至与横 框架 71a 抵接,薄膜支承部件 74 与该制动器 73 一起自动向右方滑动。 即,操作员不仅 能够使薄膜支承部件 74 向右方滑动,还能安装薄膜筒管 65。 另外,由于制动器 73 保持 固定于薄膜支承部件 74 的状态,所以薄膜支承部件 74 能够回到在更换薄膜筒管 65 之前 调节薄膜筒管 65 的中心位置的位置。
     将薄膜支承部件 74 向右方滑动后,拧入旋钮螺栓 71d。 由此,薄膜支承部件 74 相对于薄膜框架 71 不能滑动,从而可靠地将薄膜筒管 65 支承在规定的位置。
     这样,松开旋钮螺栓 71d,使薄膜支承部件 74 向左方滑动来更换薄膜筒管 65 后,再拧紧旋钮螺栓 71d,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能够实现薄膜筒管 65 的更换。
     下面,使用图 11 及图 12 对土壤消毒机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即土壤消毒机 101 进行 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 101 和第一本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 1 的不同点在于, 代替覆盖操作部 60 具备滚压操作部 80 及接地检测部 90。 滚压操作部 80 压紧通过药液注入部 50 注入有药液的农场。 滚压操作部 80 主要 具备滚压框架 81、滚压托架 82、滚压辊 83、刮土器 84。
     滚压框架 81 由各种板材或管件等构成。 滚压框架 81 的一端 ( 前端 ) 通过夹持 部件 81a 夹持主框架 12,由此被固定在该主框架 12 的左右中央附近。 滚压框架 81 的另 一端 ( 后端 ) 向后方延设。
     滚压托架 82 将圆柱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 滚压托架 82 正面看形成为上下倒 U 字状。 固定在滚压托架 82 的左右中央部的安装部 82a 通过支承轴 82b 支承于滚压框架 81 的后端部的左右中央部,由此,相对于滚压框架 81 可摆动地支承滚压托架 82。 滚压托架 82 的左右两端朝向下方延设。
     滚压辊 83 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可转动地支承于滚压托架 82 的左右两端之间。
     刮土器 84 为方形的管部件。 刮土器 84 以和滚压辊 83 接近的方式横架在滚压辊 83 的后方。
     在这样构成的滚压操作部 80 中,滚压辊 83 一边在农场上滚动,一边压紧通过药 液注入部 50 注入有药液的农场。 这样,由于通过压紧农场防止注入该农场的药液向大气 中的发散,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通过该药液的农场内的杀菌及消毒。
     接地检测部 90 检测土壤消毒机 101 是否接地于农场。 接地检测部 90 主要具备 接地托架 91、板簧 92、限位开关 93。
     接地托架 91 为将板状的部件组合而构成的箱状的部件。 接地托架 91 从爪框架 51 朝向前方突设。
     板簧 92 为将板材折弯而形成的部件。 板簧 92 的上端被可转动地支承于接地托 架 91。
     限位开关 93 在板簧 92 的上端后方固定于接地托架 91。 限位开关 93 配置于在板 簧 92 向后方转动至规定角度的情况下可接触的位置。 另外,限位开关 93 与未图示的控
     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药液压送部 30 的电动机 47 连接,根据限位开关 93 的检测信 号,能够切换电动机 47 的驱动或者停止。
     在这样构成的接地检测部 90 中,在通过拖拉机 200 的未图示的升降装置使耕耘 装置 201 下降的情况下,板簧 92 的下端与农场接触,由此使该板簧 92 向后方转动。 由 此,板簧 92 的上端部与限位开关 93 接触,该限位开关 93 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 置。 该控制装置接受限位开关 93 的检测信号,通过驱动电动机 47 压送药液,注入农场。
     在通过拖拉机 200 的升降装置使耕耘装置 201 上升的情况下,通过板簧 92 的下 端从农场离开,该板簧 92 向前方转动。 由此,板簧 92 的上端部从限位开关 93 离开,该 限位开关 93 停止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 该控制装置由于没有收到限位开关 93 的检测信号,所以通过停止电动机 47 而停止药液的压送。
     这样,通过使用接地检测部 90,能够自动切换药液的压送和停止,能够实现操 作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通过滚压辊 83 压紧通过药液注入部 50 注入有药液的农场的情况 下,若由该滚压辊 83 进行的农场的滚压不充分,则注入该农场的药液会向大气中发散。 于是,通过使用接地检测部 90,从而在由滚压辊 83 进行的农场的滚压不充分的情况下, 能够自动停止药液的压送,能够防止药液向大气中的发散。

土壤消毒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土壤消毒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土壤消毒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消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消毒机.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7941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7941ACN102017941A21申请号201010284402022申请日20100914200921212620090914JPA01M17/0020060171申请人农业技术矢崎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前田胜善高山恭生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黄永杰54发明名称土壤消毒机57摘要本发明提供容易进行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的土壤消毒机。土壤消毒机1具备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可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3636;将顶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多个药液泵363。

2、6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5353,其中,多个药液泵3636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设于前后方向。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12页CN102017953A1/1页21一种土壤消毒机,其具备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能够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将顶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所述多个药液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其中,所述多个药液泵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排设置于前后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药液泵具备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杆连动移动的针板,在支承所述药。

3、液泵的泵壳的上面设置能够确认所述针板的位置的刻度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调节杆朝向机体外方突出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药液泵具备压送药液的压送装置;通过摆动曲柄的摆动运动驱动所述压送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针板固定在所述曲柄的支点轴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消毒机,其中,所述针板通过以不和所述压送装置干涉的方式被折弯的一体的部件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11页3土壤消毒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被拖拉机牵引,用于向栽培园艺作物或蔬菜等的农场注入药液的土壤消毒机的技术。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开了。

4、被拖拉机牵引,用于向栽培园艺作物或蔬菜等的农场注入药液的土壤消毒机的技术。作为这种消毒机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土壤消毒机,在机体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并设于左右方向,具备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多个泵和将从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在这种构成中,能够将从泵压送的药液从设置在药液注入爪的下端部的喷出口注入农场。0004但是,在可调节喷出量地构成泵的情况下,由于该泵并设在土壤消毒机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因此操作员需要从土壤消毒机的左方或者右方探出身体进行调节泵的喷出量的操作,从而存在不易进行该调节操作的缺点。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73004号公。

5、报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情况而创立的,提供容易进行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的土壤消毒机。0007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为如上,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0008即,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壤消毒机,其具备0009在压送消毒用的药液的同时,可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多个药液泵;0010将尖端插入农场内,同时,将从所述多个药液泵压送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其中,0011所述多个药液泵在至少左右一侧的外缘部上并设于前后方向。0012第二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0013所述药液泵具备0014调节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杆、0015与所述调节杆连动移动的针板,0016在支承所述药液泵的泵壳的上面设置可确。

6、认所述针板的位置的刻度盘。0017第三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所述调节杆朝向机体外方突设。0018第四方面的的土壤消毒机中,0019所述药液泵具备0020压送药液的压送装置、0021通过摆动曲柄的摆动运动驱动所述压送装置的驱动装置,0022所述针板固定在所述曲柄的支点轴上。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2/11页40023第五方面的土壤消毒机中,所述针板通过以不和所述压送装置干涉的方式被折弯的一体的部件形成。0024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实现如以下所示的效果。0025第一方面中,通过使药液泵在机体的左右一侧并设于前后方向,操作员能够从机体的侧方进行药液泵的喷出量的调节或维修管理。

7、等。因此,不需要以在机体的上方探出身体等的不合适的姿势勉强操作,能够使操作容易,且效率良好地进行。0026第二方面中,能够容易地确认针板在刻度盘的什么位置,能够使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精度良好且容易地进行。另外,由于刻度盘设置在上面,所以能够缩窄药液泵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0027第三方面中,容易从机体的侧方进行药液的喷出量的调节操作,能够使操作容易且高效地进行。0028第四方面中,通过将指示部固定于摆动曲柄的摆动的支点轴,不影响摆动曲柄的摆动运动或操作杆的转动等,能够正确地指示操作杆的位置。0029第五方面中,通过避免针板和压送装置之间的干涉,能够防止各部件的损伤,同时,能够容易且。

8、廉价地构成该针板。附图说明0030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背面立体图;0031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正面立体图;0032图3是表示连结部、支承部、及药液注入部的立体图;0033图4是表示药液压送部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0034图5是表示药液压送部的构成的立体图;0035图6是表示泵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0036图7是泵单元的背面局部剖面图;0037图8是表示覆盖操作部的构成的立体图;0038图9是表示覆盖支承机构的构成的背面概略图;0039图10是表示更换薄膜筒管时的覆盖支承机构的形态的背面概略图;0040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土。

9、壤消毒机的整体构成的侧面概略图;0041图12是表示滚压操作部的构成的立体图。0042符号说明00431土壤消毒机004410连结部004520支承部004630药液压送部004733泵壳004835C刻度盘004936药液泵005037压送装置005140驱动装置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3/11页5005241摆动曲柄005342支点轴005443调节杆005544针板005650药液注入部005753药液注入爪005860覆盖操作部005970覆盖支承机构具体实施方式0060下面,使用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土壤消毒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10、。0061土壤消毒机1通过拖拉机200牵引,将药液注入农场后,在该农场上铺张覆盖覆盖薄膜65A。土壤消毒机1主要具备连结部10、支承部20、药液压送部30、药液注入部50、覆盖操作部60。0062在拖拉机200所具备的耕耘装置201上连结有连结部10,在该连结部10的前上方配置支承部20。在连结部10及支承部20的左端部配置贮存用于消毒农场的药液的药液容器2323。另外,在支承部20的右端部配置用于压送贮存在药液容器2323内的药液的药液压送部30。在支承部20的右端部附近在药液压送部30的左方配置用于确认有无药液压送部30进行的药液的喷出的确认表24。0063在连结部10的下方配置药液注入部。

11、50。在药液注入部50,沿左右方向并设将通过药液压送部30送出的药液注入农场的多个药液注入爪5353。在后方配置的药液容器23、药液压送部30、确认表24、及药液注入部50通过构成药液的流路多根管连接。0064在连结部10的后方配置覆盖操作部60。在覆盖操作部60的左右两端前部分别配置在农场上筑沟的筑沟轮6464。车轮6363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筑沟轮6464的后方。在车轮6363的后方分别配置覆盖支承机构7070,其可转动地支承卷绕覆盖薄膜65A而构成的薄膜筒管65。在覆盖支承机构7070的后方分别配置覆盖按压轮6666,其按压铺张于农场的覆盖薄膜65A。另外,在覆盖按压轮6666的后方分别。

12、配置覆土轮6767,其在铺张于农场的覆盖薄膜65A的两端上被覆土。0065在这样构成的土壤消毒机1中,在后方配置的药液容器23内的药液通过药液压送部30,经由确认表24向药液注入爪5353供给。药液注入爪5353一边将前端插入农场内一边将通过药液压送部30供给的药液向农场注入。0066另外,在注入有药液的农场铺张从薄膜筒管65供给的覆盖薄膜65A。该覆盖薄膜65A的左右两端由覆盖按压轮6666按压。然后,通过覆土轮6767在该覆盖薄膜65A的左右两端被覆土,从而能够在农场铺张覆盖薄膜65A。0067这样,由于通过覆盖薄膜65A防止注入农场的药液的发散,从而通过该药液能够有效地进行农场内的杀菌及。

13、消毒。0068然后,使用图3对连结部10的构成进行说明。连结部10主要具备连结部件11、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4/11页6高度调节杆17。0069连结部件11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连结部件11主要具备主框架12、副框架1313、嵌合部件14、杆支承部件15、调节框架1616。0070主框架12为方形的管部件。主框架12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0071副框架1313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副框架1313的后端在主框架12的左右大致中央附近,固设在主框架12上。0072嵌合部件14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侧面看大致C字状而形成的部件。嵌合部件14将开放侧朝向前方。

14、设置。另外,嵌合部件14的后端固设在副框架1313的前端。0073杆支承部件15形成为箱状。杆支承部件15在主框架12的左右大致中央,固设在主框架12的后面。在杆支承部件15上形成贯通其上下的贯通孔15A。0074调节框架1616为圆柱状的部件。调节框架1616的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配置,从杆支承部件15的左右两侧部朝向下方延设。0075高度调节杆17由板材、棒材等构成。在高度调节杆17的下部形成螺纹部17A,在高度调节杆17的上部形成操作部17B。高度调节杆17的下部插通于杆支承部件15的贯通孔15A,被保持在规定的上下方向位置。0076在这样构成的连结部10中,使嵌合部件14的开放部与横架。

15、在耕耘装置201的后部的梁杆202嵌合,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由此能够使连结部10与耕耘装置201连结。0077然后,对支承部20的构成进行说明。支承部20主要具备支承框架21、支承板2222。0078支承框架21为方形的管部件。支承框架21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0079支承板2222为左右一对板状的部件。支承板2222的后端部通过螺栓、螺母与副框架1313的前端部紧固联接。支承板2222的前端在与夹持部件22A22A之间夹持支承框架21,由此被固设在支承框架21上。0080然后,使用图4至图7对药液压送部30的构成进行说明。药液压送部30主要具备泵支承部件31、泵单元32、电动机47、泵。

16、安装部件48。0081泵支承部件31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正面看大致C字状而形成的部件。泵支承部件31将开放侧朝向下方配置,其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0082泵单元32将两台药液泵3636并设单元化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土壤消毒机1具备三个泵单元32。泵单元32在泵支承部件31的上面并设于前后方向。0083电动机47为用于驱动药液泵36的动力源。电动机47固设于配置在最前方的泵单元32的前部。电动机47的上方通过将板状的部件折弯形成的电动机罩47A覆盖。另外,电动机47也可以为固设于配置在最后方的泵单元32的后部的构成,不限定其安装位置。0084如图4所示,泵安装部件48将泵支承部件31安装在。

17、支承框架21上。泵安装部件48主要具备嵌合部件48A、安装部件48B、螺栓部48C48C、夹持部件48D。0085嵌合部件48A是将板状的部件折弯成侧面看大致C字状而形成的部件。嵌合部件48A将开放侧朝向下方配置,其形状以能够和支承框架21嵌合的方式形成。0086安装部件48B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安装部件48B立设于嵌合部件48A的上面,通过螺栓、螺母等与泵支承部件31可紧固联接地构成。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5/11页70087螺栓部48C48C为棒状的部件,在嵌合部件48A的周围4个位置朝向下方突设。在螺栓部48C48C的下部形成螺纹部。0088夹持部件4。

18、8D为板状的部件。夹持部件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在夹持部件48D的前后两端部形成贯通其上下的贯通孔48E48E。0089对使用这样构成的泵安装部件48,将药液压送部30固定在支承框架21上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部件48B48B和泵支承部件31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联接。然后,在支承框架21的右端部附近,使嵌合部件48A嵌合于该支承框架21。最后,在夹持部件48D的贯通孔48E48E插通螺栓部48C48C,通过使螺母与螺栓部48C48C紧固联接,在嵌合部件48A和夹持部件48D之间夹持支承框架21。这样,药液压送部30在使泵单元32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固定在支承框架21的右端部附近。

19、。另外,不使用泵安装部件48,在使泵单元32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下,也能够将药液压送部30固定在支承框架21上。0090如图5至图7所示,泵单元32主要具备泵壳33、药液泵3636。0091如图5所示,泵壳33为泵单元32的主要的构造体。泵壳33主要具备基体34、罩体35。0092基体34为与泵支承部件31连结的部件。基体34由多块板材构成,基体34的底面通过螺栓等固定在支承部件31上。0093罩体35从上方覆盖基体34,和该基体34一起形成箱状的部件。在罩体35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附近,朝向右方分别突设管状的导杆35A35A。在罩体35的上面,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地形成有指针导孔35B35B。

20、。另外,在罩体35的上面,沿指针导孔35B35B配设按规定间隔刻上刻度的刻度盘35C35C。0094如图5至图7所示,药液泵36通过来自外部的动力驱动,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送。药液泵36对于各泵单元32各设置两个。药液泵36主要具备压送装置37、驱动装置40。0095如图6及图8所示,压送装置37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送。压送装置37主要具备隔膜泵38、连结杆39。0096隔膜泵38具备由弹性材料组成的隔膜38A、从上下夹持该隔膜38A的阀安装部件38B及隔膜安装部件38C。另外,在阀安装部件38B的上部突设吸入口38D及喷出38E。0097连结杆39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连结杆39的上端与固定在隔膜。

21、38A的大致中央的连结销38F连结。连结销38F可滑动地插通支承于固定在泵壳33的侧面的销支承撑条38G的纵孔38H内。009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压送装置37具备隔膜泵38,但只要为柱塞泵等的往复驱动型的泵即可,没有特别限定。0099如图5至图7所示,驱动装置40将电动机47的动力传递至压送装置37,驱动该压送装置37。驱动装置40主要具备摆动曲柄41、支点轴42、调节杆43、针板44、驱动轴45、偏心凸轮46。0100如图6及图7所示,摆动曲柄41为大致椭圆形状的板材。摆动曲柄41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在摆动曲柄41的右端侧形成长孔41A,在摆动曲柄41的左端侧形成椭圆状孔41B。在。

22、摆动曲柄41的右上部,通过枢支轴41C及止动件41D连结有连结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6/11页8杆39。0101支点轴42为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支点轴42的一端侧插通于摆动曲柄41的长孔41A,经由支点轴承42A被长孔41A导向。0102调节杆43为将具有六角形截面的棒材折弯形成的部件。调节杆43的左端经由导杆35A在向泵壳33内侧插通、向支点轴42的另一端侧插通的状态下被固定。调节杆43的右端在泵壳33的外侧,朝向下方折弯形成杆操作部43B。在导杆35A的上部拧入固定螺栓43A。通过拧紧固定螺栓43A,将该固定螺栓43A的下端与调节杆43抵接,能够使调节杆43。

23、的左右方向位置固定。0103针板44为将板材折弯形成的部件。针板44的下端固定于在支点轴42的一端形成的平坦的安装部42B。针板44通过为了固定在安装部42B而垂设的安装部44A、在安装部44A的上端位置向左斜上方弯曲延出设置的延设部44B、在延设部44B的上端位置向上方弯曲立设的指示部44C构成,在指示部44C的顶端形成尖的指针44D。指针44D插通于泵壳33的指针导孔35B。由于使针板44这样折弯形成,从而能够避免和位于支点轴42的上方的隔膜泵38之间的干涉,能够防止各部件的损伤。另外,指针44D指示了刻在刻度盘35C上的刻度。由此,能够将指针44D的位置根据刻在刻度盘35C上的刻度进行确。

24、认。另外,通过由一体的部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块板材形成针板44,能够使针板44容易地、且廉价地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刻度盘35C上刻上刻度,但也可以设为事先将印刷有刻度的封印贴在刻度盘35C上的构成。0104如图5及图7所示,驱动轴45使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置,插通于摆动曲柄41的椭圆状孔41B。驱动轴45的前端与电动机47的输出轴连结。另外,遍及各泵单元32地横设驱动轴45,多个药液泵3636以共有一根驱动轴45的方式构成。0105偏心凸轮46为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偏心凸轮46在偏心的位置形成沿轴心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6A,将驱动轴45插通于该贯通孔46A。偏心凸轮46和驱动轴。

25、45通过键46B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偏心凸轮46经由驱动轴承46C被摆动曲柄41的椭圆状孔41B导向,该驱动轴承46C通过固定部件46D以不从椭圆状孔41B拔出的方式固定。0106在这样构成的药液泵36中,如图7所示,通过从电动机47传递的动力,偏心凸轮46以驱动轴45为中心转动。通过偏心凸轮46的转动,摆动曲柄41的左端上下摆动,伴随该摆动运动,摆动曲柄41的右端以支点凸轮为支点上下摆动。摆动曲柄41的摆动运动经由连结杆39传递至隔膜38A,使该隔膜38A上下运动。隔膜泵38在隔膜38A向下方运动时从吸入口38D吸入药液,在隔膜38A向上方运动时从喷出口38E压送药液,这样,药液泵36能够通。

26、过电动机47的动力进行药液的吸入及压送。0107另外,在通过药液泵36调节药液的压送量喷出量的情况下,首先,松开固定螺栓43A使其从调节杆43离开。由此,由于调节杆43沿导杆35A可左右方向移动,所以操作员把持杆操作部43B,将调节杆43沿左右方向推拉滑动操作。伴随调节杆43的滑动操作,支点轴42一边被摆动曲柄41的长孔41A导向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同时,针板44一边被指针导孔35B导向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此时,针板44的指针44D确认指示刻度盘35C的哪个位置,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调节。将调节杆43操作至所期望的位置后,再拧紧固定螺栓43A,固定调节杆43。通过这样调节支点轴42的左右方向位置。

27、,能够调节相对于摆动曲柄41的左端的上下摆动幅度的右端的上下摆动幅度,进而能够调节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7/11页9药液泵36引起的药液的压送量喷出量。0108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通过将药液压送部30配置在机体右侧的外缘部,能够从机体的右侧进行药液压送部30的药液的压送量喷出量的调节、维修管理。更详细而言,在机体右侧的外缘部将药液泵36沿前后方向并设,通过将调节杆43朝向右方突设,立于机体右侧的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节杆43的操作、药液压送部30的维修管理。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将药液压送部30配置在机体右侧,将药液容器2323配置在机体左侧,能够使机。

28、体左右的重量差最大限度地减小。由此,能够防止机体左右方向的倾斜。0109进而,操作员通过在泵单元32的上部配置的针板44及刻度盘35C,能够从上方容易地确认调节杆43的位置,和在泵壳33的侧面设置针板44、刻度盘的情况不同,没有必要特意绕侧方确认药液喷出量的设定值,容易读出刻度因而能够使药液的压送量的调节操作精度高且容易进行。再另外,通过将针板44固定在支点轴42,从而针板44不会因摆动曲柄41的摆动运动或调节杆43的转动而发生倾倒,能够读出正确的调节杆43的位置。01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为将药液压送部30配置在机体右侧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配置在机体左侧的构成。该情况下。

29、,优选将药液容器2323配置在机体右侧。0111然后,使用图1至图3,对药液注入部50的构成进行说明。药液注入部50主要具备爪框架51、可动框架52、药液注入爪5353。0112爪框架51为方形的管部件。爪框架51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0113可动框架52相对于连结部10上下可动地支承爪框架51。可动框架52主要具备箱状部件52A、导向部件52B、夹持部件52C。0114箱状部件52A为将板状的部件组合而构成的箱状的部件。在箱状部件52A的后端部形成贯通其上下面的贯通孔52D。在贯通孔52D上形成螺纹部。0115导向部件52B为左右一对的圆形状的管部件。导向部件52B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

30、向分别固设在箱状部件52A的后端左右。0116夹持部件52C为将板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的部件。夹持部件52C在与箱状部件52A之间夹持爪框架51的状态下,通过螺栓或螺母等与箱状部件52A紧固联接,能够支承爪框架51。0117药液注入爪5353一边将顶端插入农场内一边注入药液。药液注入爪5353的上端经由爪安装部件53A53A固定在爪框架51上,遍及爪框架51的左右并设六个药液注入爪5353。通过任意地调节在爪安装部件53A53A上安装爪框架51时的左右方向位置,能够任意地设定药液注入爪5353之间的距离。在药液注入爪53的后侧面下部固设药液注入喷嘴53B,该药液注入喷嘴53B将通过药液压送部30。

31、压送的药液喷出。0118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药液注入爪5353为遍及爪框架51的左右共具备六个的构成,但药液注入爪5353的个数不限于此。另外,虽然药液注入爪5353为在左右方向并设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相邻的药液注入爪5353彼此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任意的距离量配置的构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相邻的药液注入爪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8/11页105353间的距离变大,使在该药液注入爪5353间通过土壤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减小土壤消毒机1从该土壤受到的抵抗力。0119在这样构成的药液注入部50中,在可动框架52的导向部件52B上分别可滑动地插通连结部10的调节框架。

32、1616。另外,在可动框架52的贯通孔52D内拧入高度调节杆17的螺纹部17A。在该状态下转动操作高度调节杆17时,与该高度调节杆17螺纹接合的可动框架52沿上下方向移动,进而药液注入爪5353沿上下方向移动。这样,通过使高度调节杆17转动,能够将药液注入爪5353的高度调节到所期望的高度,能够调节向农场注入的药液的深度。0120然后,使用图8至图10对覆盖操作部60的构成进行说明。覆盖操作部60主要具备操作框架61、车轮框架62、车轮63、筑沟轮64、覆盖支承机构70、薄膜筒管65。另外,由于覆盖操作部60的构成为左右大致对称,因此以下只对机体左侧进行说明。0121如图8所示,操作框架61由。

33、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操作框架61的一端前端固定在支承框架21的左端附近。操作框架61相对于支承框架21可调节左右方向位置地构成。操作框架61的另一端向后方延设。0122车轮框架62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车轮框架62的一端上端固定在操作框架61的前端附近。车轮框架62相对于操作框架61可调节上下方向位置地构成。车轮框架62的另一端向下方延设。0123车轮63可转动地支承于车轮框架62的下端。0124筑沟轮64经由筑沟框架64A支承于车轮框架62。筑沟轮64可转动地支承于筑沟框架64A,筑沟框架64A可变更安装角度地支承于车轮框架62。0125如图8及图9所示,覆盖支承机构70可转动地支承。

34、薄膜筒管65。覆盖支承机构70主要具备薄膜框架71、薄膜杆72、制动器73、薄膜支承部件74、制动弹簧75、制动弹簧76。0126薄膜框架71由各种板材、管部件等构成。薄膜框架71主要具备横框架71A、纵框架71F71F。0127横框架71A为方形的管部件。横框架71A的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配置。在横框架71A的左右中央上部形成连通横框架71A的内部和外部的贯通孔71B,在该贯通孔71B的上部固设螺母71C。通过将旋钮螺栓71D拧入螺母71C,能够将旋钮螺栓71D的下端穿过贯通孔71B,突出于横框架71A的内部。将圆棒折弯成正面看大致C字状而形成的弹簧悬挂部件71E固设在横框架71A的右端下部。

35、。0128纵框架71F71F为左右一对的板状的部件。纵框架71F71的后端分别固设在横框架71A的左右端部附近,纵框架71F71F的前端支承于车轮框架62的下端。0129薄膜杆72将圆柱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薄膜杆72的后端与左侧的纵框架71F连结,薄膜杆72的前端与车轮框架62的上下中途部连结。通过薄膜弹簧72A给予薄膜杆72规定的施力,使薄膜杆72的位置保持在规定范围内。0130制动器73为方形的管部件。在制动器73的左右中央上部形成连通制动器73的内部和外部的螺纹孔73A。通过将旋钮螺栓73B拧入螺纹孔73A,能够使旋钮螺栓73B的下端突出到制动器73的内部。将圆棒折弯成正面看为大致C字状。

36、而形成的弹簧悬挂部件73C固设在制动器73的下部。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9/11页110131薄膜支承部件74由各种板材、棒件等构成。薄膜支承部件74主要具备滑动部件74A、薄膜撑条74B、薄膜安装轮74C。0132滑动部件74A为方形的棒材。滑动部件74A从左方插通于制动器73及横框架71A。滑动部件74A在插通于制动器73的状态下通过拧入旋钮螺栓73B,使旋钮螺栓73B的下端与滑动部件74A抵接,滑动部件74A相对于制动器73不能滑动,另外,滑动部件74A在插通于横框架71A的状态下,通过拧入旋钮螺栓71D,使旋钮螺栓74D的下端与滑动部件74A抵接,从而滑。

37、动部件74A相对于横框架71A不能滑动。0133薄膜撑条74B为板状的部件。薄膜撑条74B的上端固设在滑动部件74A的左端,薄膜撑条74B的下端朝向下方延设。0134薄膜安装轮74C为支承薄膜筒管65的部件。薄膜安装轮74C可转动地支承于薄膜撑条74B的下端右侧面。0135制动弹簧75为横架在旋钮螺栓71D和旋钮螺栓73B之间的拉伸弹簧。通过制动弹簧75的施力,制动器73总是向接近于横框架71A的方向施力。另外,通过总是向旋钮螺栓71D及旋钮螺栓73B施加制动弹簧75的施力,能够防止旋钮螺栓71D和旋钮螺栓73B的松动。0136制动弹簧76为横架在弹簧悬挂部件73C和弹簧悬挂部件71E之间的拉。

38、伸弹簧。通过制动弹簧76的施力,制动器73总是向接近于横框架71A的方向施力。这样,通过使用制动弹簧75及制动弹簧76从上下两侧对制动器73施力,能够防止制动器73的倾斜,且能够使该制动器73相对于滑动部件74A平滑地滑动。0137薄膜筒管65是以成为管状的方式卷绕覆盖薄膜65A构成的部件。薄膜筒管65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左右的薄膜安装轮74C74C,由此可转动地支承于覆盖支承机构70。0138下面,在覆盖支承机构70中,对于设定薄膜筒管65的中心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0139为将覆盖薄膜65A可靠地铺张于垄整体,需要使覆盖薄膜65A的中心位置和垄的中心位置吻合。该情况下,首先,松开旋钮螺栓71D及。

39、旋钮螺栓73B。由此,薄膜支承部件74从薄膜框架71及制动器73独立,能够自如地沿左右方向滑动。0140然后,使薄膜支承部件74左右滑动,以使薄膜筒管65的中心位置和垄的中心位置一致的方式调节薄膜支承部件74的位置。此时,由于制动器73通过制动弹簧75及制动弹簧76以接近于薄膜框架71的方式施力,因而总是保持与横框架71A相抵接的位置。0141调节薄膜支承部件74的位置后,拧入旋钮螺栓71D及旋钮螺栓73B。由此,薄膜支承部件74相对于薄膜框架71及制动器73不能滑动,进而决定薄膜筒管65的中心位置。0142下面,使用图9及图10,对在覆盖支承机构70中更换薄膜筒管65的方法进行说明。0143。

40、在卷绕于薄膜筒管65的覆盖薄膜65A用完的情况下,需要更换为新的薄膜筒管65。该情况下,首先,仅松开旋钮螺栓71D。由此,薄膜支承部件74从薄膜框架71独立,可自如地沿左右方向滑动。但是,由于制动器73固定在薄膜支承部件74上,所以若薄膜支承部件74滑动,则该制动器73与该薄膜支承部件74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0144然后,如图10所示,使薄膜支承部件74向左方滑动,从用完覆盖薄膜65A的薄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0/11页12膜筒管65分离薄膜安装轮74C,将该薄膜筒管65更换成新的薄膜筒管65。0145和新的薄膜筒管65更换后,通过制动弹簧75及制动弹簧76的。

41、施力使薄膜支承部件74向右方滑动,通过薄膜安装轮74C支承薄膜筒管65参照图9。该情况下,由于制动器73通过制动弹簧75及制动弹簧76向右方施力,所以制动器73向右方移动至与横框架71A抵接,薄膜支承部件74与该制动器73一起自动向右方滑动。即,操作员不仅能够使薄膜支承部件74向右方滑动,还能安装薄膜筒管65。另外,由于制动器73保持固定于薄膜支承部件74的状态,所以薄膜支承部件74能够回到在更换薄膜筒管65之前调节薄膜筒管65的中心位置的位置。0146将薄膜支承部件74向右方滑动后,拧入旋钮螺栓71D。由此,薄膜支承部件74相对于薄膜框架71不能滑动,从而可靠地将薄膜筒管65支承在规定的位置。

42、。0147这样,松开旋钮螺栓71D,使薄膜支承部件74向左方滑动来更换薄膜筒管65后,再拧紧旋钮螺栓71D,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能够实现薄膜筒管65的更换。0148下面,使用图11及图12对土壤消毒机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即土壤消毒机101进行说明。0149本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101和第一本实施方式的土壤消毒机1的不同点在于,代替覆盖操作部60具备滚压操作部80及接地检测部90。0150滚压操作部80压紧通过药液注入部50注入有药液的农场。滚压操作部80主要具备滚压框架81、滚压托架82、滚压辊83、刮土器84。0151滚压框架81由各种板材或管件等构成。滚压框架81的一端前端通过夹持部件81A夹。

43、持主框架12,由此被固定在该主框架12的左右中央附近。滚压框架81的另一端后端向后方延设。0152滚压托架82将圆柱状的部件折弯而形成。滚压托架82正面看形成为上下倒U字状。固定在滚压托架82的左右中央部的安装部82A通过支承轴82B支承于滚压框架81的后端部的左右中央部,由此,相对于滚压框架81可摆动地支承滚压托架82。滚压托架82的左右两端朝向下方延设。0153滚压辊83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可转动地支承于滚压托架82的左右两端之间。0154刮土器84为方形的管部件。刮土器84以和滚压辊83接近的方式横架在滚压辊83的后方。0155在这样构成的滚压操作部80中,滚压辊83一边在农场上滚动,一。

44、边压紧通过药液注入部50注入有药液的农场。这样,由于通过压紧农场防止注入该农场的药液向大气中的发散,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通过该药液的农场内的杀菌及消毒。0156接地检测部90检测土壤消毒机101是否接地于农场。接地检测部90主要具备接地托架91、板簧92、限位开关93。0157接地托架91为将板状的部件组合而构成的箱状的部件。接地托架91从爪框架51朝向前方突设。0158板簧92为将板材折弯而形成的部件。板簧92的上端被可转动地支承于接地托架91。0159限位开关93在板簧92的上端后方固定于接地托架91。限位开关93配置于在板簧92向后方转动至规定角度的情况下可接触的位置。另外,限位开关93与。

45、未图示的控说明书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1/11页13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与药液压送部30的电动机47连接,根据限位开关93的检测信号,能够切换电动机47的驱动或者停止。0160在这样构成的接地检测部90中,在通过拖拉机200的未图示的升降装置使耕耘装置201下降的情况下,板簧92的下端与农场接触,由此使该板簧92向后方转动。由此,板簧92的上端部与限位开关93接触,该限位开关93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接受限位开关93的检测信号,通过驱动电动机47压送药液,注入农场。0161在通过拖拉机200的升降装置使耕耘装置201上升的情况下,通过板簧92的下。

46、端从农场离开,该板簧92向前方转动。由此,板簧92的上端部从限位开关93离开,该限位开关93停止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该控制装置由于没有收到限位开关93的检测信号,所以通过停止电动机47而停止药液的压送。0162这样,通过使用接地检测部90,能够自动切换药液的压送和停止,能够实现操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在通过滚压辊83压紧通过药液注入部50注入有药液的农场的情况下,若由该滚压辊83进行的农场的滚压不充分,则注入该农场的药液会向大气中发散。于是,通过使用接地检测部90,从而在由滚压辊83进行的农场的滚压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停止药液的压送,能够防止药液向大气中的发散。说明书CN10201。

47、7941ACN102017953A1/12页1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2/12页15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3/12页1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4/12页1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5/12页18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6/12页1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7/12页20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8/12页21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9/12页22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0/12页2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1/12页24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CN102017953A12/12页25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01794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