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2658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4488.1

申请日:

2009.05.26

公开号:

CN101633037A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1/16

主分类号:

B22D11/16

申请人: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增武

地址:

030003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街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思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I.开浇后快速起步,5min内达到工艺规定的目标拉速;II.二冷水使用弱冷,比水量控制在0.76±0.01L/Kg;III.恒拉速操作;IV.连铸过程使用轻压下,压下量为2mm~5mm;V.铸坯拉出二冷室后铸坯温度大于900℃,使铸坯在矫直时避开该钢脆性区700~900℃;VI.对红铸坯实施缓慢冷却操作,将缓冷坑内的温度升到300±20℃,铸坯全部放入坑内后止火,扣盖缓冷不少于48小时。本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连铸出的铸坯表面和皮下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开浇后快速起步,5min内达到工艺规定的目标拉速; II.二冷水使用弱冷,比水量控制在0.76±0.01L/Kg; III.恒拉速操作; IV.连铸过程使用轻压下,压下量为2mm~5mm; V.铸坯拉出二冷室后铸坯温度大于900℃,使铸坯在矫直时 避开该钢脆性区700~900℃; VI.对红铸坯实施缓慢冷却操作,将缓冷坑内的温度升到300 ±20℃,铸坯全部放入坑内后止火,扣盖缓冷不少于48小时。

说明书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具体讲是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

    背景技术

    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具有很好的低温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在-196℃超低温度下,低温韧性优于奥氏体不锈钢,另外,这种钢的冷加工性、焊接性、抗裂纹扩展性也都很好,是制造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理想材料。

    现有的连铸方法,含镍8.5%~10%(一般通称9%Ni钢)低温压力容器用钢在凝固时出现γ初晶,容易沿晶界析出磷、硫、氮化合物,引起晶界脆化产生表面和皮下裂纹,即使将钢中磷、硫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氮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连铸出的铸坯表面和皮下仍然有裂纹,而且结晶器内50%以上钢液表面结有冷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连铸方法在连铸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时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坯表面和皮下无裂纹的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通过采用开浇后快速起步、二冷水使用弱冷、恒拉速、使用轻压下、高温出坯和红坯实施缓冷的方法,不但可消除结晶器内钢液表面所结的冷钢,提高铸坯表面质量,而且还能消除连铸坯表面和皮下的裂纹。

    本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9%Ni钢)的连铸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开浇后快速起步,5min内达到工艺规定的目标拉速。

    II.二冷水使用弱冷,比水量控制在0.76±0.01L/Kg。

    III.恒拉速操作。

    IV.连铸过程使用轻压下,压下量为2mm~5mm。

    V.铸坯拉出二冷室后铸坯温度大于900℃,使铸坯在矫直时避开该钢脆性区700~900℃。

    VI.对红铸坯实施缓慢冷却操作,将缓冷坑内的温度升到300±20℃,铸坯全部放入坑内后止火,扣盖缓冷不少于48小时。

    采用本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不但可消除结晶器内钢液表面所结的冷钢,提高铸坯表面质量,铸坯振痕深度小于2mm,而且还能消除连铸坯表面和皮下裂纹。具体对比见表1:

    表1

      方法  结晶器内钢液  表面结冷钢情况  铸坯振痕深度  表面裂纹和皮  下裂纹率  现有连铸方法  50%以上钢液  表面结有冷钢  ≥2mm  100%  本连铸方法  无  <2mm  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含镍8.5%~1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直弧型连铸机上进行的,该连铸机弧形半径为9m,冶金长度27.3m,工作拉速0.8~1.35m/min,在二冷室采用气雾冷却方式,装有结晶器电磁搅拌,具有动态轻压功能;钢种为9%Ni钢,其成品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见表2。

    表2

      元素  C  Si  Mn  P  S  Ni  Cr  Al  标准  <0.06%  ≤0.35%  0.30-0.80%  ≤0.005%  ≤0.002%  8.50-10.00%  ≤0.20%  ≥0.02%

    本钢种生产工艺路线:

    铁水预处理→转炉→转炉→LF→RH→连铸→缓冷

    本实施例重点对连铸过程进行说明,其它工序按常规方法操作。浇铸时有关技术参数如下:

    1.9%Ni连铸坯上叉臂前情况见表3:

    表3

      C  Si  Mn  P  S  Ni  Cr  Al  N  钢水量  温度  0.04%  0.26%  0.68%  0.002%  0.001%  9.33%  0.02%  0.03%  0.0026%  195t  1555℃

    2.铸坯规格200mm×1900mm×6000±50mm;结晶器下口宽面长1918mm,窄面长200mm;锥度1.3%;一冷水两宽面流量分别为4300L/min和4296L/min,两窄面流量分别410L/min和411L/min。

    3.上叉臂镇静8min;大包开浇前向中包内吹氩气5min。

    本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地实施例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I.开浇后快速起步:0.3m/min→0.6m/min→0.8m/min→0.95m/min,4.5min达到工艺规定的目标拉速0.95m/min。

    II.二冷水使用弱冷,比水量为0.77L/Kg;使用电磁搅拌,其参数:电流1290A,频率3.0Hz,搅拌方式15s-0-15s。

    III.中包温度为1521~1526℃,0.95m/min恒拉速操作,一般将振幅控制在:3.80±0.2mm,振频控制在:150±3次/min。本实施例的振幅3.86mm,振频151次/min。

    IV.连铸过程使用轻压下,压下量为2.5mm。

    V.铸坯拉出二冷室后铸坯温度为903℃,此炉钢连铸时间为73min。

    VI.对红铸坯实施缓慢冷却操作,将缓冷坑内温度升到300℃,铸坯全部放入坑内后止火,扣盖缓冷48小时。

    说明:9%Ni这个钢种名是由其钢中Ni含量目标值为9%起名的。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连铸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I.开浇后快速起步,5min内达到工艺规定的目标拉速;II.二冷水使用弱冷,比水量控制在0.760.01L/Kg;III.恒拉速操作;IV.连铸过程使用轻压下,压下量为2mm5mm;V.铸坯拉出二冷室后铸坯温度大于900,使铸坯在矫直时避开该钢脆性区700900;VI.对红铸坯实施缓慢冷却操作,将缓冷坑内的温度升到30020,铸坯全部放入坑内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