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31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2312A21申请号201410315987622申请日20140704A61B17/56200601A61B17/2820060171申请人彭国光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秀丽湖9号1506房72发明人彭国光74专利代理机构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6代理人杨启成54发明名称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57摘要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子钳体包括手柄、钳头,其特征在于钳头向下弯曲的同时向内弯曲,钳头由铰接点开始到自由端,其截面尺寸逐步变小,在其中一子钳体的钳头的自由端设置有侧面为扩。
2、宽板面的夹头。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暴露视野充分、避开周围血管神经、夹持并辅助游离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骨折块表面受力均匀而不会夹碎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312ACN104042312A1/1页21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子钳体包括手柄、钳头,其特征在于钳头向下弯曲的同时向内弯曲,钳头由铰接点开始到自由端,其截面尺寸逐步变小,在其中一子钳体的钳头的自由端设置有侧面为扩宽板面的夹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
3、于钳头向下弯曲的弧度与髁突矢状关节面的弧面的弧度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钳头向下弯曲的的圆弧的直径在5070MM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夹合时,两钳头外侧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钳头上的板面上设置有数个凸出物,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设置有数个凸出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钳头上的板面上设置有数个凸出物,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设置有数个凸出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板面所设置的凸出物为锥状。
4、物。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板面所设置的凸出物为锥状物。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所设置的凸出物呈刀刃状。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所设置的凸出物呈刀刃状。权利要求书CN104042312A1/2页3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0002背景技术髁突矢状骨折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945,其治疗一直是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重点和难点,若治疗不当,极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强直等相关并发症。髁突矢状骨折治疗难度较其他颌面部骨折大的原因是手术操作视野。
5、狭小,位于面侧深区,位置较深,医生不能够在直视条件下解剖复位髁突;发生髁突矢状骨折后游离的髁突内侧矢状骨折块向内、前、下方移位至面侧深区位置,由于缺乏合适的手术器械,医生只能用神经剥离子、弯曲的止血钳、ALIS钳等器械根据临床经验采用盲探/半盲探办法寻找游离的髁突内侧矢状骨折块;捕获游离的髁突内侧矢状骨折块后,由于没有合适器械夹持,用弯钳或类似器械在复位过程中往往造成骨折块的“二次骨折”,形成更多小的骨碎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由于有翼外肌的牵拉,游离的髁突内侧矢状骨折块很难弯钳复位,常常需要将肌腱切断使骨折块彻底游离而复位,这意味着剥离了髁突的血供,造成了术后髁突的吸收;在髁突周围及面侧深区存。
6、在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如面神经总干及分支、面后静脉、颌内动脉等,操作中使用不恰当的器械很容易造成解剖结构的损伤,致使髁突矢状骨折手术并发症几率较颌面部其他手术高,如颌内动脉大出血、面瘫等。0003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恢复正常光滑的关节面和下颌升支高度。为了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需要将前、内、下方移位的游离髁突矢状骨折块解剖复位,并用加压螺钉或微型钛板内固定。0004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暴露视野充分、避开周围血管神经、夹持并辅助游离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骨折块表面受力均匀而不会夹碎的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子钳体包括手柄。
7、、钳头,其特别之处在于钳头向下弯曲的同时向内弯曲,钳头由铰接点开始到自由端,其截面尺寸逐步变小,在其中一子钳体的钳头的自由端设置有侧面为扩宽板面的夹头。0006使用时,先在髁突矢状关节面的后面的组织剖开,通过本发明的弯曲的钳头绕过髁突矢状关节面后面的关节窝内,将掉落的髁突矢状关节碎骨夹住,并移回到髁突矢状关节面上,然后。用钉子将其与髁突矢状关节复合固定。0007本发明采用钳头向下弯曲的同时向内弯曲,这样,就能有效地利用髁突矢状关节面与头盖骨间的间隙,伸入关节窝内将掉落的碎骨夹住并沿该间隙将该碎骨移回到髁突矢状关节面上的原有的位置上,采用其中一钳头的自由端所设置的侧面为扩宽板面的夹头,另一钳头自。
8、由端保持细的端面,夹持时,另一钳头的细的端面对着碎骨的断面,其中一钳头上的扩宽的板面对着碎骨的外表面,细的端面能适应不规则的断面,扩宽的板面充分地与光滑的外表面接触,既能有效地将碎骨夹紧,同时,宽大的板面的接触面又能有效地将夹持力分散到碎骨的外表面,避免将碎骨夹碎。钳头由铰接点开始到自由端,其截面尺寸逐步变小,既使钳头容易伸入关节窝内,同时也避免了伸入的钳头影响视线。采用钳头向内弯曲,说明书CN104042312A2/2页4可减少钳头张开时的宽度。0008为了防止碎骨从钳头上滑落,其中一钳头上的板面上设置有数个凸出物,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设置有数个凸出物。0009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
9、暴露视野充分、避开周围血管神经、夹持并辅助游离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骨折块表面受力均匀而不会夹碎的优点。0010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点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髁突内侧矢状骨折块复位的示意图。0011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1,子钳体1包括手柄1A、钳头1B,其特别之处在于钳头1B向下弯曲的同时向内弯曲,钳头1B由铰接点开始到自由端,其截面尺寸逐步变小,在其中一子钳体1B的钳头的自由端设置有侧面为扩宽板面1C的夹头1D。0012这里,钳头1B向下弯曲的弧度与髁突矢状关节面2的弧面的弧度对应。钳头1B向下弯曲。
10、的的圆弧的直径在5070MM间。0013夹合时,两钳头1B外侧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0014为了防止碎骨3从钳头1B上滑落,其中一钳头1B上的板面1C上设置有数个凸出物4,另一钳头1B自由端的细的端面设置有数个凸出物5。0015板面1C所设置的凸出物4为锥状物。0016另一钳头自由端的细的端面所设置的凸出物5呈刀刃状。0017如图3所示,本发明利用髁突矢状关节面2与头盖骨6间的间隙7,伸入关节窝8内将掉落的碎骨3夹住并沿该间隙7将该碎骨3移回到髁突矢状关节面2上的原有的位置上。说明书CN104042312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42312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2312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423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