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31987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0853.3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号:

CN104042853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896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申请日:201406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 A61K36/888; A61K36/9064; A61P31/14; A61K35/64(2006.01)N;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

申请人:

梁开光

发明人:

梁开光

地址:

557599 贵州省丹寨县兴仁镇卓佐村7组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七叶一枝花、白蔹、紫花地丁、夏枯草、一枝蒿等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无毒副作用,治疗腮腺炎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材制成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18-23份、白蔹12-17份、紫花地丁12-17份、夏枯草15-20份、一枝蒿18-23份、八仙草18-23份、三七18-23份、肿节风12-17份、大叶狼豆柴叶12-17份、喜树果18-23份、石灰12-17份、五倍子18-23份和白附子18-2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20份、白蔹15份、紫花地丁15份、夏枯草18份、一枝蒿20份、八仙草20份、三七20份、肿节风15份、大叶狼豆柴叶15份、喜树果20份、石灰15份、五倍子20份和白附子2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三颗针6份、淫羊藿8份、马鞭草8份、合欢花6份、肉桂10份、紫云菜12份、当归15份、巴戟天7份、葶苈子6份、桂枝15份、粪箕笃10份、菟丝子9份、芡实6份和豆蔻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散剂或软膏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强,常在幼儿园与小学流行,以5-15岁较为多见。本病以腮腺肿大及疼痛、发热为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中药材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18-23份、白蔹12-17份、紫花地丁12-17份、夏枯草15-20份、一枝蒿18-23份、八仙草18-23份、三七18-23份、肿节风12-17份、大叶狼豆柴叶12-17份、喜树果18-23份、石灰12-17份、五倍子18-23份和白附子18-23份。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20份、白蔹15份、紫花地丁15份、夏枯草18份、一枝蒿20份、八仙草20份、三七20份、肿节风15份、大叶狼豆柴叶15份、喜树果20份、石灰15份、五倍子20份和白附子20份。
最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三颗针6份、淫羊藿8份、马鞭草8份、合欢花6份、肉桂10份、紫云菜12份、当归15份、巴戟天7份、葶苈子6份、桂枝15份、粪箕笃10份、 菟丝子9份、芡实6份和豆蔻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散剂或软膏剂。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对于本发明中的使用的一些术语的解释如下:
一枝蒿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金草
八仙草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的全草。
大叶狼豆柴叶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
喜树果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
紫云菜拉丁学名Strobilanthes oliganthus Miq.Championella oligantha(Miq.)Bremek.
粪箕笃拉丁学名Stephania longa Lour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无毒副作用,治疗腮腺炎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七叶一枝花20克、白蔹15克、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8克、一枝蒿20克、八仙草20克、三七20克、肿节风15克、大叶狼豆柴叶15克、喜树果20克、石灰15克、五倍子20克和白附子20克,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凡士林250克,搅拌均匀即得软膏剂1,分装到10个软管中。
实施例2:
称取七叶一枝花20克、白蔹15克、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8克、一枝蒿20克、八仙草20克、三七20克、肿节风15克、大叶狼豆柴叶15克、喜树果20克、石灰15克、五倍子20克、白附子20克、三颗针6克、淫羊藿8克、马鞭草8克、合欢花6克、肉桂10克、紫云菜12克、当归15克、巴戟天7克、葶苈子6克、桂枝15 克、粪箕笃10克、菟丝子9克、芡实6克和豆蔻5克,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凡士林250克,搅拌均匀即得软膏剂2,分装到10个软管中。
实验例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5-13岁;均于发病3-5d后来就诊。所有患儿均检查血、尿常规以及尿淀粉酶,符合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陈玲玲,李春华,陈宝川,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流行性腮腺炎2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3-94.),并排除急性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软膏剂1来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将一管软膏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治疗3天。
观察组使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软膏剂2来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将一管软膏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治疗3天。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领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有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领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未完全消失;无效:用药3-5d体温仍不稳定,腺体肿大无消退,或病情恶化出现合并症。
疗效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n(%)]

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较χ2=10.73,P<0.05
在治疗中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85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2853A21申请号201410290853322申请日20140626A61K36/896200601A61K36/888200601A61K36/9064200601A61P31/14200601A61K35/64200601A61K33/0620060171申请人梁开光地址557599贵州省丹寨县兴仁镇卓佐村7组25号72发明人梁开光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七叶一枝花、白蔹、紫花地丁、夏枯草、一枝蒿等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

2、组成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无毒副作用,治疗腮腺炎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853ACN104042853A1/1页21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材制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1823份、白蔹1217份、紫花地丁1217份、夏枯草1520份、一枝蒿1823份、八仙草1823份、三七1823份、肿节风1217份、大叶狼豆柴叶1217份、喜树果18。

3、23份、石灰1217份、五倍子1823份和白附子182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20份、白蔹15份、紫花地丁15份、夏枯草18份、一枝蒿20份、八仙草20份、三七20份、肿节风15份、大叶狼豆柴叶15份、喜树果20份、石灰15份、五倍子20份和白附子2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三颗针6份、淫羊藿8份、马鞭草8份、合欢花6份、肉桂10份、紫云菜12份、当归15份、巴戟天7份、葶苈子6份、桂枝15份、粪箕笃10份、菟丝子9份、芡实6份和豆蔻5份。5根据权。

4、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散剂或软膏剂。权利要求书CN104042853A1/2页3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强,常在幼儿园与小学流行,以515岁较为多见。本病以腮腺肿大及疼痛、发热为特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中药材制成的。0。

5、005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1823份、白蔹1217份、紫花地丁1217份、夏枯草1520份、一枝蒿1823份、八仙草1823份、三七1823份、肿节风1217份、大叶狼豆柴叶1217份、喜树果1823份、石灰1217份、五倍子1823份和白附子1823份。0006更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七叶一枝花20份、白蔹15份、紫花地丁15份、夏枯草18份、一枝蒿20份、八仙草20份、三七20份、肿节风15份、大叶狼豆柴叶15份、喜树果20份、石灰15份、五倍子20份和白附子20份。0007最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三颗针6份、淫羊藿8份、马。

6、鞭草8份、合欢花6份、肉桂10份、紫云菜12份、当归15份、巴戟天7份、葶苈子6份、桂枝15份、粪箕笃10份、菟丝子9份、芡实6份和豆蔻5份。0008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散剂或软膏剂。000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对于本发明中的使用的一些术语的解释如下0010一枝蒿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金草0011八仙草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的全草。0012大叶狼豆柴叶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0013喜树果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果实。0014紫云菜拉丁学名STROBILANTHESOLIGANTHUSMIQCHAMPIONELLAOLIGANT。

7、HAMIQBREMEK0015粪箕笃拉丁学名STEPHANIALONGALOUR0016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简单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无毒副作用,治疗腮腺炎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0017实施例1说明书CN104042853A2/2页40018称取七叶一枝花20克、白蔹15克、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8克、一枝蒿20克、八仙草20克、三七20克、肿节风15克、大叶狼豆柴叶15克、喜树果20克、石灰15克、五倍子20克和白附子20克,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凡士林250克,搅拌均匀即得软膏剂1,分装到10个软管中。0019实施例20020称取七叶。

8、一枝花20克、白蔹15克、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8克、一枝蒿20克、八仙草20克、三七20克、肿节风15克、大叶狼豆柴叶15克、喜树果20克、石灰15克、五倍子20克、白附子20克、三颗针6克、淫羊藿8克、马鞭草8克、合欢花6克、肉桂10克、紫云菜12克、当归15克、巴戟天7克、葶苈子6克、桂枝15克、粪箕笃10克、菟丝子9克、芡实6克和豆蔻5克,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凡士林250克,搅拌均匀即得软膏剂2,分装到10个软管中。0021实验例0022一般资料0023选择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513岁;均于发病35D后来就诊。所有患儿均检查血、尿常。

9、规以及尿淀粉酶,符合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陈玲玲,李春华,陈宝川,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流行性腮腺炎2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394,并排除急性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24对照组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软膏剂1来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将一管软膏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治疗3天。0025观察组使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软膏剂2来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将一管软膏剂均匀涂抹于患处,治疗3天。0026疗效判断标准0027显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领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有效用药35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及领下腺局部肿胀、疼痛未完全消失;无效用药35D体温仍不稳定,腺体肿大无消退,或病情恶化出现合并症。0028疗效记录7D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029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00300031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较21073,P0050032在治疗中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书CN10404285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