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1911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7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5748.0

申请日:

2014.06.19

公开号:

CN104041959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1D 13/08申请日:20140619授权公告日:20150617终止日期:201606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13/08申请日:20140619|||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3/08

主分类号:

A41D13/08

申请人:

王茂俊

发明人:

王茂俊

地址: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神坛行政村东风自然村2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双层袖布的两端设有扎紧部,扎紧部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双层袖布围绕呈圆筒状,双层袖布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外为弹性缓冲区,弹性缓冲区内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其制作工艺包括:1)制备原材料、2)制备弹性缓冲体、3)缝制弹性缓冲区、4)成形缝纫、5)封端。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工艺步骤安排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防护性能好等优点,方便生产制造,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对老年人的胳膊起到保护作用,灵活性较高,穿戴舒适,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1),所述双层袖布(1)的两端设有扎紧部(1c),所述扎紧部(1c)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袖布(1)围绕呈圆筒状,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1a),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1a)外为弹性缓冲区(1b);
所述弹性缓冲区(1b)内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2);
所述弹性缓冲体(2)包括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所述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均包括混合体(202)、包裹在混合体(202)外侧的软管(201)、用于封住软管(201)端部的端堵层(205),所述端堵层(205)的中部与混合体(202)相粘接,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体(2)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体(2)的高度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置部(1a)的面积占双层袖布(1)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堵层(205)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体(202)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

6.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
1)制备原材料:
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
b)将双层袖布(1)裁成指定的尺寸;
c)将软管(201)截断成指定的长度;
2)制备弹性缓冲体(2):
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201);
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204)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203)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
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201)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201)的中间部位;
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205)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201)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
3)缝制弹性缓冲区(1b):
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1)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
b)一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
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1)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
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
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
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 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2);
i)N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1)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
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
5)封端:将双层袖布(1)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3)后缝纫封端。

说明书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套袖,具体的说是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贯穿整个21世纪。目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去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将突破2亿,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伴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不断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腿脚不便,在雨雪天气极易因摔跤而造成手臂、腿部的骨折,而老年人一旦骨折,由于其身体素质没有年轻人好,恢复起来相对较慢。目前仍然缺少一种供老年人穿戴在胳膊上,并利用自身的缓冲性能实现对老年人胳膊防护的装置,以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生产制造成本低的、防护性能好的,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的装置及其对应的制作工艺,即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所述双层袖布的两端设有扎紧部,所述扎紧部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所述双层袖布围绕呈圆筒状,在穿戴时,可以撑开弹性扎紧绳,从而将胳膊伸入到双层袖布内并穿出,所述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设置空置部能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胳膊的转动,所述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外为弹性缓冲区。
所述弹性缓冲区内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 从而能够在胳膊受到振动冲击时,利用弹性缓冲体自身的弹性缓冲性能实现对振动冲击力的耗散,以削弱对胳膊的损伤,且采用多排的结构布置,从而对胳膊起到全面的防护。
所述弹性缓冲体包括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利用这种软硬交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弹性缓冲体过硬而导致的穿戴不适、胳膊活动不灵活,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在穿戴使用时的缓冲减振性能,避免因为过软而导致的缓冲减振性能差,所述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均包括混合体、包裹在混合体外侧的软管、用于封住软管端部的端堵层,所述端堵层的中部与混合体相粘接,所述端堵层的边缘处与软管的端部固连,这样即可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混合体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而引发的皮肤感染等问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所述的弹性缓冲体呈圆柱状结构,由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与胳膊的长度方向相同,利用所述弹性缓冲体的高度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平行,这样可使弹性缓冲体极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所述的空置部的面积占双层袖布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这样能够确保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胳膊能够随意的转动,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
所述的端堵层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的端部固连。
所述的混合体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利用硅胶和胶粉的弹性从而能够使混合体具备缓冲减振的性能。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
1)制备原材料:
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
b)将双层袖布裁成指定的尺寸;
c)将软管截断成指定的长度;
2)制备弹性缓冲体:
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
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
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的中间部位;
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采用碎布作为端堵层,能够在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受压变扁后,端堵层可以同步变扁,不会对缓冲运动造成影响,能够牢牢的将橡胶粉与硅胶封闭起来,若采用塑料材料作为端堵层,容易在缓冲的过程中端堵层发生破裂,使得橡胶粉与硅胶洒出并接触到人体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感染;
3)缝制弹性缓冲区:
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在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扎紧部,在双层袖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空置部;
b)一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
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体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
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
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缓冲体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
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
i)N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 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1)排弹性缓冲体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
完成步骤3)后,即实现了弹性缓冲体在弹性缓冲区上的布置了连接,从而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弹性缓冲体对外界的冲击进行耗散,防止或者减少冲击对胳膊的损害。
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
5)封端:将双层袖布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后缝纫封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工艺步骤安排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防护性能好等优点,方便生产制造,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对老年人的胳膊起到保护作用,灵活性较高,穿戴舒适,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1)中裁出的双层袖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a)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d)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g)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j)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混合体安装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缓冲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弹性缓冲体安装在双层袖布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1,所述双层袖布1的两端设有扎紧部1c,所述扎紧部1c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3,所述双层袖布1围绕呈圆筒状,在穿戴时,可以撑开弹性扎紧绳3,从而将胳膊伸入到双层袖布1内并穿出,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1a,设置空置部1a能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胳膊的转动,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1a外为弹性缓冲区1b。
所述弹性缓冲区1b内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2。从而能够在胳膊受到振动冲击时,利用弹性缓冲体2自身的弹性缓冲性能实现对振动冲击力的耗散,以削弱对胳膊的损伤,且采用多排的结构布置,从而对胳膊起到全面的防护。
所述弹性缓冲体2包括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利用这种软硬交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弹性缓冲体过硬而导致的穿戴不适、胳膊活动不灵活,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在穿戴使用时的缓冲减振性能,避免因为过软而导致的缓冲减振性能差,所述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均包括混合体202、包裹在混合体202外侧的软管201、用于封住软管201端部的端堵层205,所述端堵层205的中部与混合体202相粘接,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这样即可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混合体202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而引发的皮肤感染等问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所述的弹性缓冲体2呈圆柱状结构,由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与胳膊的长度方向相同,利用所述弹性缓冲体2的高度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平行,这样可使弹性缓冲体2极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所述的空置部1a的面积占双层袖布1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这样能够确保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胳膊能够随意的转动,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
所述的端堵层205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
所述的混合体202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利用硅胶和胶粉的弹性从而能 够使混合体具备缓冲减振的性能。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
1)制备原材料:
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
b)将双层袖布1裁成指定的尺寸;
c)将软管201截断成指定的长度;
2)制备弹性缓冲体2:
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201;
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204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203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
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201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201的中间部位;
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205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201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采用碎布作为端堵层205,能够在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受压变扁后,端堵层205可以同步变扁,不会对缓冲运动造成影响,能够牢牢的将橡胶粉与硅胶封闭起来,若采用塑料材料作为端堵层205,容易在缓冲的过程中端堵层205发生破裂,使得橡胶粉与硅胶洒出并接触到人体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感染;
3)缝制弹性缓冲区1b:
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1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在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扎紧部1c,在双层袖布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空置部1a;
b)一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
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1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 体2的横向限位;
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
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
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2;
i)N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一1)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
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
完成步骤3后,即实现了弹性缓冲体2在弹性缓冲区1b上的布置了连接,从而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弹性缓冲体2对外界的冲击进行耗散,防止或者减少冲击对胳膊的损害。
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
5)封端:将双层袖布1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3后缝纫封端。
按照上述工艺步骤实施后,即可制成如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
在实际使用时,老年人将双层袖布1的一端的扎紧部1c撑开,接着将手臂伸入到双层袖布1内并从另一端的扎紧部1c伸出,适当转动双层袖布1,使空置部1a朝向肘关节的内侧,这样可以在利用弹性缓冲体2防护的同时保证胳膊能够灵活转动;当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发生摔跤、碰撞等意外时,即外界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弹性缓冲体2上时,可以利用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配合实现对冲击力的最大程度的耗散,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减振作用,避免或者减少冲击力对老年人胳膊的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195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1959A21申请号201410285748022申请日20140619A41D13/0820060171申请人王茂俊地址238300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神坛行政村东风自然村2172发明人王茂俊54发明名称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双层袖布的两端设有扎紧部,扎紧部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双层袖布围绕呈圆筒状,双层袖布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外为弹性缓冲区,弹性缓冲区内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

2、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其制作工艺包括1制备原材料、2制备弹性缓冲体、3缝制弹性缓冲区、4成形缝纫、5封端。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工艺步骤安排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防护性能好等优点,方便生产制造,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对老年人的胳膊起到保护作用,灵活性较高,穿戴舒适,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1959ACN104041959A1/2页21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1,所述双层袖布1的两端设有扎紧部1C,所述扎紧部1C内包裹。

3、有弹性扎紧绳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袖布1围绕呈圆筒状,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1A,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1A外为弹性缓冲区1B;所述弹性缓冲区1B内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2;所述弹性缓冲体2包括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所述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均包括混合体202、包裹在混合体202外侧的软管201、用于封住软管201端部的端堵层205,所述端堵层205的中部与混合体202相粘接,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4、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体2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体2的高度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置部1A的面积占双层袖布1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堵层205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体202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6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1制备原材料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B将双层袖布1裁成指定的尺。

5、寸;C将软管201截断成指定的长度;2制备弹性缓冲体2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201;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204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203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201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201的中间部位;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205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201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3缝制弹性缓冲区1B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1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B一次摆。

6、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1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权利要求书CN104041959A2/2页3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

7、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2;IN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1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

8、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5封端将双层袖布1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3后缝纫封端。权利要求书CN104041959A1/5页4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套袖,具体的说是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背景技术0002中国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贯穿整个21世纪。目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去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将突破2亿,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

9、三分之一。伴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不断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腿脚不便,在雨雪天气极易因摔跤而造成手臂、腿部的骨折,而老年人一旦骨折,由于其身体素质没有年轻人好,恢复起来相对较慢。目前仍然缺少一种供老年人穿戴在胳膊上,并利用自身的缓冲性能实现对老年人胳膊防护的装置,以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的伤害。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生产制造成本低的、防护性能好的,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的装置及其对应的制作工艺,即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及其制作工艺。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

10、005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所述双层袖布的两端设有扎紧部,所述扎紧部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所述双层袖布围绕呈圆筒状,在穿戴时,可以撑开弹性扎紧绳,从而将胳膊伸入到双层袖布内并穿出,所述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设置空置部能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胳膊的转动,所述双层袖布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外为弹性缓冲区。0006所述弹性缓冲区内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从而能够在胳膊受到振动冲击时,利用弹性缓冲体自身的弹性缓冲性能实现对振动冲击力的耗散,以削弱对胳膊的损伤,且采用多排的结构布置,从而对胳膊起到全面的防护。0007所述弹性缓冲体包括软缓冲体。

11、和硬缓冲体,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利用这种软硬交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弹性缓冲体过硬而导致的穿戴不适、胳膊活动不灵活,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在穿戴使用时的缓冲减振性能,避免因为过软而导致的缓冲减振性能差,所述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均包括混合体、包裹在混合体外侧的软管、用于封住软管端部的端堵层,所述端堵层的中部与混合体相粘接,所述端堵层的边缘处与软管的端部固连,这样即可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混合体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而引发的皮肤感染等问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0008所述的弹性缓冲体呈圆柱状结构,由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与胳膊的长度方向相同,利用所述弹性缓冲体的高度方向。

12、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平行,这样可使弹性缓冲体极说明书CN104041959A2/5页5大程度的发挥作用。0009所述的空置部的面积占双层袖布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这样能够确保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胳膊能够随意的转动,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0010所述的端堵层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的端部固连。0011所述的混合体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利用硅胶和胶粉的弹性从而能够使混合体具备缓冲减振的性能。0012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00131制备原材料0014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0015B将双层袖布裁成指定的尺寸;0016C将软管。

13、截断成指定的长度;00172制备弹性缓冲体0018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0019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0020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的中间部位;0021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采用碎布作为端堵层,能够在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受压变扁后,端堵层可以同步变扁,不会对缓冲运动造成影响,能够牢牢的将橡胶粉与硅胶封闭起来,若采用塑料材料作为端堵层,容易在缓冲的过程中端堵层发生破裂,使。

14、得橡胶粉与硅胶洒出并接触到人体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感染;00223缝制弹性缓冲区0023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在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扎紧部,在双层袖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空置部;0024B一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0025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26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

15、体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0027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0028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缓冲体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29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说明书CN104041959A3/5页6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0030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和硬缓冲体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0031IN次推管用推。

16、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硬缓冲体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1排弹性缓冲体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32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的横向限位;0033完成步骤3后,即实现了弹性缓冲体在弹性缓冲区上的布置了连接,从而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弹性缓冲体对外界的冲击进行耗散,防止或者减少冲击对胳膊的损害。0034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的长度方向;00355封端将双层袖布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后缝纫封端。00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工艺步骤安排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防护性能好等优点,方便生产制造,能防止或者减轻老年人胳膊受到伤害,对老年人的胳膊起到保护作用,灵活性较高,穿戴舒适,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38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1中裁出的双层袖布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A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0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D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1图4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G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2图5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3中J工序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3图6为本发明的软管的。

18、结构示意图;0044图7为本发明的混合体安装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缓冲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46图9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47图10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8图11为本发明的弹性缓冲体安装在双层袖布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0050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包括双层袖布1,所述双层袖布1的两端设有扎紧部1C,所述扎紧部1C内包裹有弹性扎紧绳3,所述双层袖布1围绕呈圆筒状,在穿戴时,可以撑开弹性扎紧绳3,从而将胳膊伸入到双层袖布1内并穿出,所。

19、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设有空置部1A,设置空置部1A能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胳膊的转动,所述双层袖布1的外圆面上除空置部1A外为弹性缓冲区1B。0051所述弹性缓冲区1B内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多排弹性缓冲体2。说明书CN104041959A4/5页7从而能够在胳膊受到振动冲击时,利用弹性缓冲体2自身的弹性缓冲性能实现对振动冲击力的耗散,以削弱对胳膊的损伤,且采用多排的结构布置,从而对胳膊起到全面的防护。0052所述弹性缓冲体2包括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所述位于同排的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利用这种软硬交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

20、够避免因为弹性缓冲体过硬而导致的穿戴不适、胳膊活动不灵活,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在穿戴使用时的缓冲减振性能,避免因为过软而导致的缓冲减振性能差,所述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均包括混合体202、包裹在混合体202外侧的软管201、用于封住软管201端部的端堵层205,所述端堵层205的中部与混合体202相粘接,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这样即可封闭式的结构,避免了混合体202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而引发的皮肤感染等问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0053所述的弹性缓冲体2呈圆柱状结构,由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与胳膊的长度方向相同,利用所述弹性缓冲体2的高度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

21、度方向平行,这样可使弹性缓冲体2极大程度的发挥作用。0054所述的空置部1A的面积占双层袖布1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20,这样能够确保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胳膊能够随意的转动,不会对老年人的运动造成影响。0055所述的端堵层205由碎布叠加而成,所述端堵层205的边缘处通过缝纫的方法与软管201的端部固连。0056所述的混合体202由橡胶粉和硅胶混合制成,利用硅胶和胶粉的弹性从而能够使混合体具备缓冲减振的性能。0057一种缓冲保护型套袖的制作工艺,所述的工艺步骤包括00581制备原材料0059A将橡胶块打磨成细粉状,制成橡胶粉;0060B将双层袖布1裁成指定的尺寸;0061C将软管201截断成指定的长。

22、度;00622制备弹性缓冲体20063A选取橡胶粉、硅胶和软管201;0064B配比对于硬缓冲体204中采用的橡胶粉与硅胶的混合的体积比为11,对于软缓冲体203中采用的橡胶粉占硅胶体积的12;0065C将橡胶粉与硅胶按照对应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料注入到软管201内,使混合料处于软管201的中间部位;0066D封管采用碎布堆叠整齐,形成端堵层205后粘在硅胶上,接着将碎布的边缘处缝在软管201的端口上,即制成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采用碎布作为端堵层205,能够在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受压变扁后,端堵层205可以同步变扁,不会对缓冲运动造成影响,能够牢牢的将橡胶粉与硅胶封闭起。

23、来,若采用塑料材料作为端堵层205,容易在缓冲的过程中端堵层205发生破裂,使得橡胶粉与硅胶洒出并接触到人体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感染;00673缝制弹性缓冲区1B0068A纵向成条利用缝纫机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出多排平行的边界,构成多条平行且紧靠的通道,在双层袖布1的四周留有缝纫余量,在双层袖布1的说明书CN104041959A5/5页8长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扎紧部1C,在双层袖布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留有缝纫余量,主要是作为空置部1A;0069B一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0070C一次推管用推管依次。

24、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双层袖布1的边缘处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71D一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前后两侧同时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0072E二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0073F二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一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74G二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

25、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二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0075HN次摆管将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204相邻交替布置并且排成一排,记为第N排弹性缓冲体2;0076IN次推管用推管依次将排布好的软缓冲体203、硬缓冲体204挤推进对应的通道内,挤推至接近第N一1排弹性缓冲体2时停止,保证挤推行程相同;0077JN次横向限位用缝纫机在挤推后的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后侧进行缝纫,缝纫方向与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完成对第N排弹性缓冲体2的横向限位;0078完成步骤3后,即实现了弹性缓冲体2在弹性缓冲区1B上的布置了连接,从而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弹性缓冲体2对外界的冲击进行耗散,防止或者减少。

26、冲击对胳膊的损害。00794成形缝纫手工将双层袖布1的两个侧向边缘堆叠在一起后缝纫,缝纫方向沿着双层袖布1的长度方向;00805封端将双层袖布1的端部向内折叠,并塞入弹性扎紧绳3后缝纫封端。0081按照上述工艺步骤实施后,即可制成如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0082在实际使用时,老年人将双层袖布1的一端的扎紧部1C撑开,接着将手臂伸入到双层袖布1内并从另一端的扎紧部1C伸出,适当转动双层袖布1,使空置部1A朝向肘关节的内侧,这样可以在利用弹性缓冲体2防护的同时保证胳膊能够灵活转动;当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发生摔跤、碰撞等意外时,即外界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弹性缓冲体2上时,可以利用软缓冲体203和硬缓冲体。

27、204配合实现对冲击力的最大程度的耗散,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减振作用,避免或者减少冲击力对老年人胳膊的损坏。008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041959A1/7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2/7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03/7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14/7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25/7页13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36/7页14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47/7页15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41959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