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果品生长保护袋 本发明是用于绿色果品在生长期的一种保护袋。
从有关大量文献报道及目前果农使用状况,发现果品在生长期的套袋技术,主要还是采用纸袋和蜡光纸袋,这种纸袋用后产生不少问题,首先是果子生长期与未套袋时的生长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使果子生长期见不到阳光,果子色度降低,例如苹果颜色不是鲜艳红润,由于低袋的亲水性差,所以果子水分不饱满,整个降低了果实品质;其次在果子成熟前一个月要摘袋,从而也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使果子在这个月内外露,仍有病虫害的侵入和农药残留,这样一来降低了果品的商品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上述材料不同的果品生长期保护袋,使之具有封闭性、透光性、透气性及亲水性等特点,从而能大大的提高果品的商品率。
本发明是由下列方案来实现:它由聚乙烯醇(PVA)材料配制加工而成。在其材料内还可以加有少量的(9%~23%)的聚乙烯,使保护袋有更好的韧性,并强化了刚性。
PVA结晶体比重为1.31~1.34,填充比重为0.27~0.30,密度48~64×10-5KG/cm3。它的主要用途是纤维,系属于合成纤维之中最具亲水的一种纤维物质,将聚乙烯醇做成薄膜而有着特有的性质,如较佳的透明性、光泽、非带电性、非结露性、强韧性、较佳的印刷性、维小的气体透过性、耐有机药品性。利用它的特性已开发了聚乙烯醇室外用薄膜,其特点为:(1)亲水性,可以吸湿,透湿性较佳,是聚氯乙烯的15倍。(2)保温性优良,夜间地面放出的能量(红外线)的透过率只有聚氯乙烯的2/3。(3)透光性、散光性良好,太阳光易于通过。(4)耐候性好,可以长时间在室外使用。广泛用于农业和其他野外作业。
利用聚乙烯醇薄膜制做果品生长期保护袋可有效的防止果品生长期间的病虫害、菌害、鼠害及药害,它是透明的,便于观察果子整个生长过程;透光性能优良,套袋后可使袋内外温差2~3℃,有利于促进果品光合作用,果品糖份积累多,酸甜适口;具有良好地透气性,薄膜的分子空间比CO2的分子直径略大,水果呼出的O2与CO2分子可无阻地进行气体交换,保证了果品在套袋后仍能正常生长,亲水性好,晚间空气湿度增大,水分很快被果袋吸收,使袋内温度降低;使袋内保持一定湿度,保证果品含水量高;年间在阳光的充分照射下,袋内温度升高,最大的好处是可利用袋内外自然形成的温差,刺激果品生长,使果子个大、色艳、表面光洁,含糖量高,商品果率可达80~90%。还可利用套袋自然形成的包装,可以方便的长途运输,也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3月不变质。
下面列举几个试验数据对聚乙烯醇薄膜果品生长保护袋进行更进一步说明:
陕西宝鸡峡灌溉试验站,该站栽植苹果8.4亩,其中1.4亩在96年进行套袋试验,从五月中旬开始套袋,1亩是套聚乙烯醇薄膜袋,0.4亩是套纸袋,与剩余7亩未套袋相比较,从收获产量分析,套聚乙烯醇薄膜袋亩产量增长20~30%,套纸袋亩产增长10%左右;商品果率差异很大,未套袋的果子表面不光滑、斑点多、虫害果子多,商品果率只有65%左右;而套用聚乙烯醇膜袋果子色艳、表面无斑点、基本无虫害、含糖量提高了3~4%、比套袋提前15天成熟,商品果率达90%左右;套纸袋果子光合作用差,袋子保水性差,所以色泽不如用聚乙烯醇膜套袋的果子色艳,含糖量和水份分别低于3~4%,直径小于0.5公分左右,另外套纸袋果子有提前一个月脱袋的过程,所以在这一个月内还需对果子喷药,防虫害侵袭。这样一来果子表皮有药品污染,从而降低了商品果率。从经济效益分析,套袋果子比不套果子每公斤售价高出0.5~0.8元,套聚乙烯醇薄膜袋每公斤要高出0.7元以上,亩产高出2800元以上。
陕西省礼泉县水利局韩中武,做过试验,当年由于雨水过胜,当地地势低险,所以湿度大,菌感严重,但发现套聚乙烯醇果袋的苹果无一损伤,没有套袋的基本上生菌而变质,有的果农当年是绝收。
白水县窑河镇石小红,做过试验,给直径为2公分的果子套有聚乙烯醇薄膜保护袋,直径为3公分的果子无套袋,到收获期发现套袋果子直径是8.5公分,无套袋果直径不到8公分。
由以上试验更充分证明聚乙烯醇果品生长袋具备有封闭性、透光性、透气性和微量渗水性等特点。
由于聚乙烯醇(PVA)材料性能的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热可塑性,性质接近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为了加强其韧性和强度(刚性)在聚乙烯醇材料内混入少量的聚乙烯(可取9%~23%),以免套袋受高温后下垂托长而变形。
生长保护袋的生产过程:取原料聚乙烯醇100份、低分子聚乙烯10份,其工艺流程是:混料(搅拌)→滚压成膜→滚压拉伸→冲压制成袋→修剪→包装。在使用时,果子套袋是由人工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