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液体充氧方法及实现这种方法的仪器。 1987年以来我国开始用紫外线照射及充氧自体血回输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的多种疾病,特别是对于脑血管病的疗效十分显著,对于内、外科以及妇科的一些炎症也有显著的疗效。该方法是:(1)将加入了抗凝剂的病员静脉血200至250ml注入石英玻璃罐内;(2)将石英玻璃罐放到紫外线辐射血疗机的托盘上,让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透过石英玻璃辐射在血液的表面上,并维持一定时间,同时向石英玻璃罐内血液表面上方充入氧气,氧气量为8升/分;(3)将石英玻璃罐内的血液注入采输血袋内,回输给病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石英玻璃罐经严格清冼消毒后,再次注入另一病员的血液,反复使用。
实行上述方法的紫外线辐射血疗机主要由上方的紫外线灯和下方的石英玻璃罐组成,即紫外线灯与石英玻璃罐必须在一条铅垂线上,血疗机有一个定时器,控制紫外线辐射血液的时间。
上述充氧方法及血疗机的缺点是:
1、盛病员血液的石英玻璃罐反复消毒使用,易传播血源性疾病(如乙肝、爱滋病等);
2、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可诱发人体DNA的修复与合成,产生致畸、致突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的光产物并导到皮肤癌的发生。这一点已由实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参阅“第二届全国血液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监床应用研讨会资料汇编”,P19、P27;所以用紫外线辐射血液导致人件细胞诱变地可能性不能排除。
3、石英玻璃罐价格昂贵,消毒程序复杂,使用中易破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上的缺点,提出一种不用紫外线辐射血液的医用液体充氧方法及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特点。
本发明所称医用液体是:人体静脉血液、氯化钠注射液,其它静脉输注液体。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让氧气(O2)从医用臭氧发生器中通过、在臭氧发生器中部分氧转变为臭氧(O3),再将氧气及臭氧的混合气体通过输气管道输入可充氧的医用液体容器中,让氧气及臭氧溶于容器中的医用液体。
图1是本发明的仪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医用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图。
图3是医用臭氧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结构原理图。
图5是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的另一实施例。
图6是医用液体充氧槽结构图。
参照图1,本发明所称的医用液体充氧方法是:
1、让氧气(O2)经氧气进气管7、氧气进气咀5进入臭氧发生罐3、3正对紫外线灯1的侧面为石英玻璃、进入臭氧发生罐3内的氧气在紫外线的辐射下部分转变为臭氧(O3);
2、让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经气体输出咀6、气体输出管8进入医用液体充氧容器内;
3、在医用液体充氧容器中,让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从充氧孔57、35冒出,与医用液体直接接触,在医用液体内部及上表面,同时对医用液体充氧。
参照图1,所说的医用液体充氧仪器包括一臭氧发生器,所说的臭氧发生器内配置一紫外线灯1,在与紫外线灯1的同一水平线上配置一至少正对着紫外线灯1的侧面是石英玻璃的臭氧发生罐3,臭氧发生罐3上开有氧气进气咀5及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输出咀6,气体输出咀通过气体输出管8,多通接头8A(图中为三通接头)与若干个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及医用液体充氧槽的气体输入管56、36相连通,采输血袋及充氧槽的个数根据使用场合或充氧需求来确定(图中仅表示各一个采输血袋和充氧槽)。
参照图2,所说的医用臭氧发生器包括一箱体、箱体腔底板9的内侧上通过螺钉2B固定有支架2,通过螺钉26B固定有支架26,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槽4;支架2上通过绝缘夹固定有紫外线灯1,支架26A上固定有通风扇26,定位槽4上固定有至少一面是石英玻璃的臭氧发生罐3,臭氧发生罐3与紫外线灯1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是臭氧发生罐3正对着紫外线灯1的一面为石英玻璃;1A、1B是紫外线灯1的两根电源线,与控制箱18中的电源总线相连接;臭氧发生罐3上设有进气口5、出气口6、进气口5、出气口6上分别配置有医用橡胶管7、8,医用橡胶管8上配置有三通接头8A及其分支管8C、8D。分支管8C、8D可分别与一医用液体充氧槽及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的气体输入管36、56相连通。
箱体的靠近紫外线灯1的侧面板27上开有进风口14;靠近通风扇26的侧面板上开有出风口28;靠近臭氧发生罐3的侧面板10上开有进风口14,为了便于臭氧发生罐3取出消毒或安装定位,侧面板10可为活动式的,可以用铰接方式固定在底板9上,也可以用磁钢13的磁力将侧面板10固定在上盖24、底板9上;侧面板10的上面设有两个U型槽11用于医用橡胶管7、8的定位;12是固定于侧面板10上的定位卡,输液器挂架16的两支脚17可插入定位卡12中定位,挂架16有若干挂钩15可同时挂若干个医用液体储存器(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定位卡12也可固定在上盖24上,上盖24上可固定4个直角定位块25以用于充氧医用容器的定位。
箱体另一侧面板23上配置一控制柜18,控制柜18的前面板上配置有两充氧定时器19、20,蜂呜器19A、20A,紫外线灯电源开关22、紫外线灯触发按钮21、指示灯29。
参照图3,控制柜18内配置一电源总线开关31及彼此并联的通风扇26接线,紫外线灯1接线、两充氧定时器19、20、指示灯29;紫外线灯上串联有镇流器30,并联有触发按钮21。
参照图4、5,所说的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包括一袋体52,悬挂血袋的挂钩孔51、挂钩孔5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袋体52的上部有至少一根进入袋体的医用液体48输入输出管53和一根气体输出管59,管54是备用医用液体输入输出管,管54、53均可作为气体输出管使用。注明病员性名、病因等信息的不干胶牌58位于袋体的下边。袋体52的上部有至少一根气体输入管56,可通过分支管8D与三通头8A相连通,气体输入管56为伸入袋体腔内底部的单管,单管伸入腔体内的管壁50上开有若干充氧孔57,气体进入管56的下部有封头49并固定在袋体底边上。气体进入管56也可为进入袋体内腔的至少两根分支管,每个分支管的管壁50上有若干充氧孔57,分支管的下部有封头49并固定在袋体52的底边上。管子上部有上封头55。
参照图6,所说的医用液体充氧槽包括一槽体60,槽体60的下部配置有出液咀61,侧壁上有容积刻度线37,供注入或放出医用液体时计量参考用,敝口上开有一固定气体输入管36的U型开口38,为能充分充氧,气体输入管36的下部34可与槽体60底部接触,下部34上开有充氧孔35,端部设有封头39;槽体60的敝口是配置一下防尘盖43,下防尘盖的中部进气孔40,两端开有出气孔41,下防尘盖43上面配置一上防尘盖42,上防尘盖42对应于U型开口38的部位开有对称的上U型开口45;另外,图中44、46为通孔,可穿入螺栓使下防尘盖与上防尘盖42固定为一体形成防尘盖33。
使用时,首先在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注入血液或医用液体充氧槽内注入医用液体,通过定时器19、20预定充氧时间,进气咀5通过医用橡胶管7与氧气瓶的氧气输出咀相连通;然后打开氧气阀,让氧气进入臭氧发生罐3,同时打开电源,则紫外线灯1、通风扇26同时工作,紫外线灯1发出的紫外光通过石英玻璃,使臭氧发生罐内的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O3),氧气及臭氧混合物经出气咀8、三通接头8A、分支管8C和气体输入管36进入医用液体充氧槽内,与其内的医用液体相混合;同样,氧气及臭氧混合物经出气咀8、三通接头8A,分支管8D和气体输入管56进入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与其内的医用液体相混合。充过氧的医用液体可由出液咀61放出;充过氧的血液可由输入输出管53放出,医用液体充氧槽内多余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可由防尘盖上的出气孔跑出;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中多余的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可由出气管59排出也可由输入输出管53、或54排出。
仪器实施例:
紫外线灯1工作电压220V,功率100-500W,发出的紫外光波长248-573nm,石英玻璃壁厚1-3mm,紫外线灯1与臭氧发生罐3的距离为35-55cm,进风孔直径为2-4mm,箱体及控制柜18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侧面板23由金属制成,可以防止控制柜18内的电子元件因长期受紫外线辐射而加速老化,医用橡胶管8A为三通接头,可向两个医用液体容器中充氧,只向一个医用液体容器充氧时,可用止血钳夹住医用橡胶管8C、8D中的任一根,充氧时间由定时器19、20控制。
袋体52用医用塑料制成空腔体,充氧孔57的孔经为0.1-2.0mm。
槽体60可用透明玻璃、陶瓷制成,充氧孔35孔径φ=0.1-2.0mm,下部34呈分枝状分布以利于医用液体充分吸氧,防尘盖33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下防尘盖43的HE长度大于槽体MN长度,下防尘盖43的ES宽度等于槽体31的PN宽度,下尘盖的高度是上防尘盖42高度YZ的1/2-3/4,上、下防尘盖42、43套装在一起时,ZB线与ZB线重合组成防尘盖33。
使用上述仪器按以下方法操作:
方法实施例1:
(1)使用小型医用液体充氧槽容积5000ml,每次槽内注入4000ml医用液体-氯化钠注射液;输给医用臭氧发生器的氧气量为:5-8L/min,紫外线照射时间10-30分钟。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对医用液体充氧时间10-30分钟。充氧后的氯化钠注射液血液气体分析典型数据见表一。
(2)将充氧后的氯化钠注射液按200ml/人的剂量输给病员。4000ml医用液体可供20名病员同时使用。
方法实施例2:
(1)在一次性使用可充氧采输血袋中注入加有抗凝剂的静脉血,以静脉血量占采输血袋容积1/2为宜。
(2)向医用臭氧发生器输入氧气,氧气量:2.5-5.0l/min,紫外线灯辐射时间5-10分钟,将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经气体输出管8输到采输血袋气体进入管56。
(3)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在采输血袋内对静脉血充氧5-10分钟,充氧后的静脉血血液与气体分析数据典型值见表一,将充氧后的静脉血输给病员,采输血袋随即消毁。
表一是医用液体血液气体分析测试数据。在表一中:
(1)静脉血指未充氧静脉血;
(2)紫外线方法指静脉血在石英玻璃罐内经紫外线辐射同时充氧;
(3)医用液体充氧方法指医用臭氧发生器中的氧气及臭氧混合气体经气体输出管充入医用液体;
(4)充氧氯化钠注射液指经充氧方法充过氧的氯化钠注射液;
(5)未充氧氯化钠注射液指正常氯化钠注射液。
表1中例1、2、3是取三名病员静脉血分别经紫外线方法,充氧方法充氧后,侧得血液气体分析数据。比较这三例血液气体分析测试数据可以看出:
(1)本发明所说的医用液体充氧方法可使病员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氧分压、氧饱合度、氧含量明显上升,这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医用液体充氧方法所得数据可以达到紫外线方法所得数据水平。
表1中例4的前三组数据是三份未充氧氯化钠注射液血液气体分析测试数据,后三组数据是三份氯化钠注射液经充氧方法充氧后测得的血液气体分析测试数据。对比列4前三组与后三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
经充氧方法充氧的氯化钠注射液的氧分压、氧饱合度、氧含量比未充氧的氯化钠注射液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氧分压、氧饱合及可达到经紫外线方法充氧的血液的血液气体分析数据水平。
高含氧(O2及O3)的氯化钠溶液经静脉输入病员体内后,血细胞吸收其中的氧,使血液中的氧分压、氧饱合及氧含量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这就使病变组织细胞能在充分给氧的条件下,加强有氧代谢,促进病变组织恢复,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
使用本发明所称的医用液体充氧方法及相应的仪器,其显著的特点在于:
1、由于使用一次性可充氧采输血袋,所以完全排除了传播血源性疾病(乙肝、爱滋病)的可能性。
2、在本发明中紫外线不辐射医用液体,完全排除了由于紫外线辐射而造成的致畸致突诱发人体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性。
3、将现行的对人体静脉血充氧扩展到对氯化钠注射液,人体静脉血及其它静脉输注液体充氧。这将使医用液体充氧方法能够在医院的各科室内普遍推广使用,而不需成立专门的血液治疗中心。
4、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不必对大量价格昂贵、易碎的石英玻璃罐进行严格、复杂的清洗、消毒,可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图中标号说明:
1-紫外线灯 2-紫外线灯支架
2B-螺钉 3-臭氧发生罐
4-定位槽 5-氧气进气咀
6-气体输出咀 7-氧气进入管
8-气体输出管 8A-三通接头
8B、8C-分枝管 9-底板
10-右侧板 11-U型槽
12-定位卡 13-磁钢
14-进风口 15-挂钩
16-输液器挂架 17-支脚
18-控制柜 19-定时器
19A-蜂呜器 20-定时器
20A-蜂呜器
21-紫外线灯触发按钮
22-紫外线灯电源开关
23-侧面板 24-上盖
25-直角定位块 26-通风扇
26A-固定支架 26B-螺钉
27-左侧板 28-出风口
29-指示灯 30-镇流器
31-总线开关 32-医用液体
33-防尘盖 34-下部
35-充氧孔 36-气体输入管
37-容积刻度线 38-U型开口
39-堵头 40-进气孔
41-出气孔 42-防尘上盖
43-防尘下盖 44-通孔
45-上U型开口 46-通孔
47- 48-医用液体
49-封头 50-管壁
51-挂钩孔 52-袋体
53-医用液体输入输出管 54-备用输入输出管
55-上封头 56-气体输入管
57-充氧孔 58-不干胶牌
59-气体输出管 60-槽体
61-出液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