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本色黄精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上色或去色技术领域。 黄精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自古以来作为保健营养食物。早在唐代《食疗本草》中已有记载。在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黄精:甘、平、无毒。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与老少代粮,谓之米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精中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有机部分含黄精素、淀粉、糖(黄精多糖A、B、C;黄精低聚糖A、B、C)及赖氨酸等11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机部分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锰、铁、锶、铬及常量元素磷、钙、镁、钾等。黄精中没有检测出有害元素铅、砷、镉等。其中锌、铁、锰、锶等含量较高,具有补肾、补血,利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功效,铬具有促进胰岛素活性的作用。而钾、钙、镁、磷则具有键脑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动物试验证明,动物耐缺氧能力有明显提高。因此,黄精及其制品是珍贵的保健营养食品,也是运动员和高原边防战士的理想食品。
传统的黄精食品是黑色。在《本草纲目》中,用九蒸九晒方法加工而成。目前,国内少数地区有黄精黑色食品流通市场(如安徽九华山地区)。1988年,安徽省保健食品协会曾组织中西医药、营养、食品等方面专家学者对黑色黄精食品进行鉴定。专家们在肯定黄精食品的价值的同时,建议组织研制黄精本色食品,以适应世界食品发展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本色黄精的加工方法,在保持野生植物黄精的营养价值和原味的前提下,加工成本色黄精,改变了传统加工黄精后的黑色,使加工后的黄精保持原有的黄白、晶莹半透明的色泽,从而使黄精食品更易为消费者接受,减少了原来的九蒸、九晒工艺的流程时间,节省能源。
本发明包括桃栋、清洗、去皮与切片工艺,本发明地特征在于然后依次进行下列工艺:
a.硬化工艺:在温度为10-25℃的CaCl2·2H2O的水溶液中浸泡,CaCl2·2H2O水溶液的百分浓度为0.1%-0.4%;
b.护色工艺:在百分浓度为0.1-0.5%矾水溶液中预煮,放入冷水中冷却、漂清,然后置入含有0.1%抗坏血酸片(V.C)溶液(百分浓度0.1%-0.2%的V.C溶液)的0.1%-0.3%柠檬酸水溶液中,在10-25℃温度下浸泡。
为了使用本色黄精加工食品,本发明在护色工艺后,还可增加糖制工艺,在百分浓度为50-70%的糖水中煮。为了保证糖水渗入本色黄精,最好进行三次糖煮,每次15-30分钟。
硬化工艺中,在氯化钙溶液中最佳浸泡时间为10-16小时。
护色工艺中,在矾水溶液中预煮的时间最好为30-50分钟,在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的时间最佳为10-20小时。
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成的本色黄精保持了黄精原有的黄白、半透明的色泽,晶莹可爱,并且保留了黄精的所有营养成份。用以制造多种黄精保健食品,在色、香、味和造型上均突破了原来黑色黄精食品的局限,可促进黄精食品的市场开发。本色黄精食品已由安徽省批准生产(批准文号<92>皖食准字第02号)。用本发明的方法也减少了原来黄精的加工工艺流程,大大节省了能源。
用本发明加工的本色黄精加上其它原料,可制成各种黄精系列食品,如黄精类密饯、饮料、糕点、果浆、糖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