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30712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3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0570.X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101575778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5B 73/04公开日:20091111|||公开

IPC分类号:

D05B73/04; D05B81/00

主分类号:

D05B73/04

申请人:

株式会社森本制作所

发明人:

御堂政久; 村上智纪; 松崎博史; 细川真人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008.5.8 JP 2008-12203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永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能够使手不接触打环器线并安全和容易地开启开闭盖。开闭盖(10)围绕合页可开闭转动地安装于在打环器周边形成的缝纫机底座(5)的开口空间部。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之间,设置对开闭盖(10)开启施力的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和对抗着该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将开闭盖(10)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关闭锁定机构(21)。关闭锁定机构(21)包括设置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的锁定孔(26)、和设置在缝纫机底座(5)侧并具有与锁定孔(26)能够卡合脱离的钩部(27a)的操作手柄(27)。操作手柄(27)以枢轴为中心可摆动地设置,而且分别将上述钩部设置在一端部上,将推压按钮(27b)设置在另一端部上。在操作手柄(27)上设有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在缝纫机底座上设置收容打环器的开口空间部,开闭该开口空间部的开闭盖以合页为转动中心、能够跨越关闭上述开口空间部的关闭位置和开启上述开口空间部的开启位置开闭转动地安装在上述缝纫机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闭盖的与合页相反侧的自由端侧和上述缝纫机底座侧之间,设置了对上述开闭盖始终开启施力的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和对抗着该弹簧部件的开启施力将上述开闭盖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关闭锁定机构,上述关闭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开闭盖的自由端侧和缝纫机底座侧中任一侧上的锁定孔、和设置在另一侧上并具有与上述锁定孔能够卡合脱离的钩部的操作手柄,上述操作手柄以枢轴为中心可摆动地设置,而且以在上述开闭盖的自由端侧或缝纫机底座侧的外部露出的方式分别将上述钩部设置在成为作用点的一端部上,将推压按钮设置在成为力点的另一端部上,在上述操作手柄上设有始终对操作手柄转动施力的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以使钩部与锁定孔卡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闭盖的自由端侧和上述缝纫机底座侧之间设置具有吸收缓和上述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振动的防振橡胶的防振装置。

说明书

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存在手挂在通过打环器的打环器线上的风险,并能够以安全和容易的方式开启开闭盖的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上述开闭盖开闭在打环器周边形成的缝纫机底座的开口空间部。
背景技术
这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专利文献1披露了下述结构:由开闭盖(专利文献1中称作“十字板”)对在打环器周边形成的缝纫机底座的前面侧开口空间部进行开闭。相对于缝纫机底座围绕支轴可开闭转动地安装开闭盖,通过将固定在与开闭盖的支轴相反侧的自由端侧的内部下面的板簧,卡合在设置在缝纫机底座侧的卡止销上,保持开闭盖的关闭状态,开启开闭盖时,通过推压上述板簧前端的指触部,解除上述板簧和上述卡止销的卡合,由此,使开闭盖围绕支轴转动,能够开启上述开口空间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7280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中,在将打环器线通过打环器时等开启开闭盖时,必须将手从开闭盖的面前侧插入开闭盖的内部,推压板簧的指触部,此时,由于手与已经通过其它打环器的打环器线接触或拉挂,因此,存在容易拉断打环器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通过在开闭盖的外侧且能够自动地半开所述开闭盖地进行开闭盖的开启操作,能够使手不接触打环器线,安全和容易地开启所述开闭盖。
如果参照图1~图13所示附图标记说明技术方案1那样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的话,则在缝纫机底座5上设置收容打环器6的开口空间部S,开闭该开口空间部S的开闭盖10以合页18为转动中心、跨越将开口空间部S关闭的位置和开启的位置、能够开闭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底座5上,在开闭盖10的与合页18相反侧的自由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之间,设置了始终对开闭盖10开启施力的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和对抗着该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将开闭盖10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关闭锁定机构21,关闭锁定机构21包括设置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中任一侧上的锁定孔26、和设置在另一侧上并具有能够与锁定孔26卡合脱离的钩部27a的操作手柄27,操作手柄27以枢轴30为中心可摆动地设置,而且以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或缝纫机底座5侧的外部露出的方式分别将所述钩部27a设置在成为作用点的一端部上,将推压按钮27b设置在成为力点的另一端部上,在操作手柄27上设有始终对操作手柄27转动施力的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以使钩部27a与锁定孔26卡合。
在上述结构的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中,在开启开闭盖10时,推压操作手柄27的推压按钮27b,但是,由于该推压按钮27b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或缝纫机底座5侧的外部露出,因此,能够避免此时操作推压按钮27b的手与通过开闭盖10内的打环器6的打环器线T接触。而且,一旦通过上述那样利用推压按钮27b的推压操作,使操作手柄27摆动,使钩部27a从锁定孔26脱离,则由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的施力,开闭盖10自动地半开,并离开打环器6,因此,即使随后将手放在开闭盖10上并将开闭盖10全部打开时,也能够防止该手与通过打环器6的打环器线T接触。
如技术方案2那样,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开闭装置能够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和缝纫机底座5侧之间设置具有吸收缓和开闭盖10的振动的防振橡胶33、35的防振装置32。一旦如此,则能够可靠地吸收缓和开闭盖10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开闭盖的外侧且能够自动地将开闭盖半开地进行开闭盖的开启操作,因此,能够安全和轻易地开启开闭盖,不担心开启开闭盖时手与打环器线接触拉断打环器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关闭开闭盖的状态下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双重环缝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在开闭盖的半开状态下表示相同的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相同缝纫机的缝纫机底座的剖面图。
图4是盖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
图6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
图7是开闭盖的防振装置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平面图。
图9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平面图。
图10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
图11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
图12是盖开闭装置的关闭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12(a)表示锁定状态,图12(b)表示锁定解除状态。
图13是盖开闭装置的关闭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13(a)表示锁定之前的状态,图13(b)表示锁定中途的状态。
图14是与图12(a)相应的表示其他实施例的盖开闭装置的关闭锁定机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5缝纫机底座  6打环器  10开闭盖  10B开闭盖的自由端侧18合页  20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  21关闭锁定机构  26锁定孔27操作手柄  27a钩部  27b推压按钮  30枢轴  31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  32防振装置  33、35防振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在关闭开闭盖的状态下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双重环缝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在开闭盖的半开状态下表示相同的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相同缝纫机的缝纫机底座的剖面图。图4是盖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图6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图7是开闭盖的防振装置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平面图。图9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平面图。图10是在关闭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图11是在半开状态下表示开闭盖的自由端侧的立体图。图12是盖开闭装置的关闭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12(a)表示锁定状态,图12(b)表示锁定解除状态。图13是盖开闭装置的关闭锁定机构的剖面图,图13(a)表示锁定之前的状态,图13(b)表示锁定中途的状态。
如图1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在借助上下轴承(图示略)沿上下方向可往复运动地支承在缝纫机臂1的前端部的针杆(图示略)的下端部上,通过针座2安装有多根针3。缝纫机带轮4设置在缝纫机臂1的基端下部的右外侧位置上,同时,在缝纫机臂1的基端下部,相对于缝纫机臂1在平行状态下向左侧方延伸设置缝纫机底座5。如图3所示,在该缝纫机底座5的前端部上形成有上面和前后面敞开的开口空间部S,下文所述的打环器6、图外的布料进给机构等构成缝的部件被收容在开口空间部S内。
开口空间部S的开口后面由后盖(图中未示)覆盖,敞开上面的后半部由上盖7覆盖,敞开上面的前半部和敞开前面由成为本发明对象的开闭盖10覆盖。将针板11等设置在上盖7上。
如图2和3所示,打环器驱动轴12与布料进给方向(后方向)Y垂直并能往复驱动转动地被支承在缝纫机底座5的开口空间部S内,与多根针3对应的多个打环器6的各个基端部6A通过打环器台13安装在该打环器驱动轴12上,伴随着与针3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步的打环器驱动轴12的往复驱动转动,打环器6将具有打环器线通过孔14的前端部6B侧设于比基端部6A更靠上位置,并且在开口空间部S的内部,跨越布料进给方向Y的规定的摆动范围进行往复驱动摆动。由该往复驱动摆动的打环器6和分纱器16进行规定的双重环缝,所述分纱器16安装在分纱器轴15上并钩住打环器6的打环器线T使其靠近针线方向,所述分纱器轴15与针3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步地在与布料进给方向Y垂直的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
下面将介绍开闭盖10的开闭装置。如图1、图4~7所示,开闭盖10的固定侧端部(左端部)10A通过合页轴19枢轴支承地连接在合页18上,合页18由螺钉17等固定在缝纫机底座5的前端侧壁面5S附近的前侧外部上,由此,跨越以铰接轴19为转动中心、将开口空间部S的敞开上面的前半部和敞开前面关闭的位置(参照图1和图5)和开启的位置(参照图2和图6),沿前后方向可开闭转动地安装开闭盖10。
如图4、图5和图12(a)所示,在开闭盖10的与合页18相反侧的自由端侧(右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之间,设置有用于始终对开闭盖10开启施力的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以及对抗着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将开闭盖10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关闭锁定机构21。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形成为V字状,由螺钉22等将其一端的臂部20a固定在开闭盖10上,另一方面,将另一端的臂部20b推压抵接在弹簧承受壁部23上,该弹簧承受壁部23设置在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的前端面,由该推压抵接作用,开闭盖10始终沿开启方向(前方向)被转动施力。
如图4、图5和图12(a)所示,关闭锁定机构21包括:在锁定板25上开口的锁定孔26,该锁定板25由螺钉24等固定于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下面;杠杆式操作手柄27,该操作手柄27具有设置在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上的相对于锁定孔26能卡合脱离的钩部27a。操作手柄27以枢轴30为转动中心可上下摆动地枢轴安装在由螺钉28等固定在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上的手柄支持台29上。以露出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的外部的方式分别在成为操作手柄27的作用点的前端部上设置上述钩部27a,在成为力点的后端部上设置推压按钮27b。推压按钮27b可以设置得如图12(a)所示那样从上盖7的上面稍微突出,或如图14所示那样设置得与上盖7的上面齐平。将由扭转螺旋弹簧等构成的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卷装在操作手柄27的枢轴30上,由该弹簧部件31的弹力,操作手柄27在钩部27a与锁定孔26卡合的方向上围绕枢轴30被转动施力。
如图4、图7所示,将用于吸收缓和开闭盖10的振动的防振装置32与上述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并排设置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的前端面之间。防振装置32包括:防振弹簧34,该防振弹簧34具有主要用于吸收缓和开闭盖10的前后振动的防振橡胶33;防振橡胶支架36,该防振橡胶支架36具有主要用于吸收缓和开闭盖10的上下振动的防振橡胶35。防振弹簧34由螺母37等将基端部紧固在开闭盖10侧上,并在前端设有防振橡胶33,如果关闭开闭盖10,则防振橡胶33与缝纫机底座5的前端面抵接。防振橡胶支架36由螺钉38等固定在开闭盖10上,在前端设有防振橡胶35,如果关闭开闭盖10,则防振橡胶35与设置在缝纫机底座5侧的上盖7的上述弹簧承受壁部23的下面抵接。
下面介绍盖开闭装置的动作。
在开闭盖10关闭状态下,如图8和10所示,虽然通过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的臂部20b与缝纫机底座5侧的弹簧承受壁部23推压抵接,开闭盖10沿开启方向被施力,但是如图12(a)所示,由于关闭锁定机构21的操作手柄27的钩部27a卡合在锁定孔26内,对抗着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将开闭盖10锁定保持在关闭位置。
当使打环器线通过打环器6时等而开启开闭盖10时,如图12(b)所示,通过推压操作推压按钮27b,使操作手柄27对抗着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的弹力围绕枢轴30摆动,钩部27a从锁定孔26脱离。一旦如此,则如图9和11所示,由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作用,开闭盖10围绕合页18仅自动地半开一定角度。在半开后,由手指向面前侧拉动而将开闭盖10完全开启。
上述那样地推压操作推压按钮27b时,由于推压按钮27b在缝纫机底座5侧的外部露出,因此,能够避免此时对推压按钮27b进行操作的手与开闭盖10内的通过打环器6的打环器线T接触。另外,一旦经由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的施力,开闭盖10自动半开,由于开闭盖10离开打环器6,此后即使将手放在所述开闭盖10上并将开闭盖10完全开启时,也能够防止该手与通过打环器6的打环器线T接触。因此,能够安全和轻易地开启开闭盖10,不担心开启开闭盖10时手与打环器线T接触拉断打环器线T。
在关闭开闭盖10时,如果向后方推回开启的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则如图13(a)所示,锁定板25的后端部与设置在操作手柄27的钩部27a上的锥部27c抵接,进一步向后方推压开闭盖10,由此如图13(b)所示,锁定板25的后端部滑过锥部27c,一旦使操作手柄10对抗着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的弹力沿反锁定方向转动,在钩部27a与锁定孔26匹配时,通过利用转动施力用弹簧部件31的转动施力,操作手柄10沿锁定方向转动,钩部27a能够卡合在锁定孔26内,锁定保持在初始的关闭位置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于关闭锁定机构21来说,分别在缝纫机底座5侧也就是上盖7侧设置操作手柄27,在开闭盖10侧上设置锁定孔26,但是与此相反,也可以分别将操作手柄27设置在开闭盖10侧,将锁定孔26设置在缝纫机底座5侧也就是上盖7侧。此时,将操作手柄27的推压按钮27b设置得露出在开闭盖10的外部。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缝纫机底座5设有上盖7的缝纫机为对象,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在缝纫机底座5上不设有上盖7的缝纫机。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打环器6为立摆打环器,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适用于横摆打环器,而且,除了双重环缝缝纫机之外,不言而喻,只要是具有打环器的缝纫机,将本发明应用在这种缝纫机中,均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盖开闭装置,能够使手不接触打环器线并安全和容易地开启开闭盖。开闭盖(10)围绕合页可开闭转动地安装于在打环器周边形成的缝纫机底座(5)的开口空间部。在开闭盖(10)的自由端侧(10B)和缝纫机底座(5)侧之间,设置对开闭盖(10)开启施力的开启施力用弹簧部件(20)、和对抗着该弹簧部件(20)的开启施力将开闭盖(10)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关闭锁定机构(21)。关闭锁定机构(21)包括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