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05434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9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5705.5

申请日:

2002.12.03

公开号:

CN1505221A

公开日:

2004.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18; B29C45/14; H01R4/24; //B29L31:36

主分类号:

H01R43/18; B29C45/14; H01R4/24; //B29L31:36

申请人:

彭元晖

发明人:

彭元晖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楼仙英;陈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以及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接中部,并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同时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即可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 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 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以及 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 接中部,并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同时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从而 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固定卡 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式插座具有一座体凹 槽,以容纳该第一端子座之该固定卡榫。
4: 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 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 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 接中部;以及 同时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 即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从而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固定卡 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6: 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与一电路,其特征 在于:包含: 一第一及第二端子; 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以及 一连接中部,其介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之中,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 端子座,该连接中部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为一体成型,而且该第一及第二 端子座无缝隙地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紧密相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固定卡 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式插座具有一分离凹 槽,以利于该卡合式插座与一模块固定装置相分离。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卡榫,以卡固一线夹于其上,且该线夹具有一 平坦底部,以接合该卡合式插座; 该第二端子座具有一第二卡榫,以配合该第一卡榫卡固该线夹于该第一 及第二端子座上; 该第一及第二卡榫分别位于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之一前端及后端,以加 强卡固该线夹之一第一及第二凹槽。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中部具有多数个空心 格,以节省一成型材料,而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利用一塑料射出机来提供该 成型材料而制得,且该成型材料即为一液态塑料。
11: 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与一电路,其特 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及第二端子;以及 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其为一体成型,并无缝隙地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 紧密相接。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连接中部,其 介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之中,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且该连接中 部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为一体成型。

说明书


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方法上的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以及注入一成型材料等。借助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方法,即能加快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生产速度。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s,IDCs)都用二排端子来连接导线,而二排端子则被固定在二个端子座中,该二端子座可以90度垂直或180度平行于一印刷电路版,而分别应用在一种卡合式插座(Keystone Jack)的底座后方或上方空间较大。请参阅图1,可见到发明第117,079号“组合网络插座的方法”中之一双排卡合式端子座10的作法,其技术内容是先将一双排IDC的塑料外槽11及内槽12分别射出成型,接着再使用人工或自动设备将八个端子13贴附在内槽12上,然后再将具有八根端子13的内槽12对准外槽11上的八个预留孔14,最后借助外槽11上的一卡榫15以卡固内槽12的一凹洞16中。而当端子13在做高频信号传输时,在端子13此导电体与其附近的空气之间,即会有一电容(Capacitance)形成。

    请参阅图2,可见经过上述的四个工序后,所完成的双排卡合式端子座10,其与一印刷电路板20相结合的情形,此时的双排端子座10是与印刷电路板20呈一种90度垂直的结合状态。由于其是一种卡接结合内槽12与外槽11二者为一体的制作方式,必须要经过分别形成内、外槽12,11、紧附端子13于内槽12、将端子13对准预留孔14及卡合内、外槽12,13等四个步骤,其八根端子13的衔接内槽12的方式不仅麻烦,亦有在端子座10内不够稳固的缺点。至于一般常见的与双排端子座10相配合地二个彼此独立的有齿的单排线夹(图中未示出)的设计,其原则是使用免工具(Toolless)的打线方式,比较需要人工来用力,且其施工方式是:先将八根股线471(详见图4)分别在IDC上排列整齐,再将该二单排线夹分别在双排端子座10上方用力压入,接着就因该二线夹之压入,而得以将八根线471压入IDC中。

    因此,如何改善端子与端子座两者的互相结合的问题,经发明人致于实验、测试及研拟后,终于获得一个双排刺破型端子座的制造方法,除了有效解决先前技术的缺点外,亦能大幅的加快双排IDC的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技术问题是利用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接中部的共同成型时,即同时将双排端子座中的端子进行胶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在第一端子座上的一固定卡榫,以卡固该双排端子座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运用双排端子座上的第一及第二卡榫,以卡固一线夹于该双排端子座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方法上的步骤系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以及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接中部,并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同时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即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较佳者,该方法中的第一端子座具有一固定卡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较佳者,该方法中的卡合式插座具有一座体凹槽,以容纳该第一端子座之该固定卡榫。

    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本发明即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接中部,以及同时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即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当然,该方法中的第一端子座可以具有一固定卡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今再按照一种装置的观点来看,本发明即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之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与一电路,其包含一第一及第二端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以及一连接中部,其介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之中,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该连接中部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为一体成型,而且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无缝隙地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紧密相接。

    当然,该结构的第一端子座可以具有一固定卡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较佳者,该结构的卡合式插座具有一座体凹槽,以容纳该第一端子座之该固定卡榫。

    较佳者,该结构的卡合式插座具有一分离凹槽,以利于该卡合式插座之与一模块固定装置(SIP)相分离。

    当然,该结构的第一端子座可以具有一第一卡榫,以卡固一线夹于其上,且该线夹具有一平坦底部,以接合该卡合式插座。

    当然,该结构的第二端子座可以具有一第二卡榫,以配合该第一卡榫卡固该线夹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上。

    较佳者,该结构的第一及第二卡榫系分别位于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之一前端及后端,以加强卡固该线夹之一第一及第二凹槽。

    较佳者,该结构的连接中部具有多个空心格,以节省一成型材料。

    当然,该结构的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可以利用一塑料射出机来提供该成型材料而制得,且该成型材料即为一液态塑料。

    又按照一主要技术的观点来看,本发明乃为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与一电路,其包含一第一及第二端子,以及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其为一体成型,并无缝隙地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紧密相接。

    当然,该结构更可以包括有一连接中部,其介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之中,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且该连接中部系与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为一体成型。

    较佳者,该结构的连接中部具有多个空心格,以节省一成型材料。

    较佳者,该结构的第一及第二端子座系利用一塑料射出机来提供该成型材料而制得,且该成型材料即为一液态塑料。

    当然,该结构的第一端子座可以具有一固定卡榫,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上。

    当然,该结构的卡合式插座可以具有一座体凹槽,以容纳该第一端子座的该固定卡榫。

    本发明经由上述构想的解说,即能观察到所运用的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确实能在双排端子座的成型阶段即同时胶结其中的端子,并具有加快其生产速度的特色。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得借助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而得到一更加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双排卡合式端子座的组合过程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双排卡合式端子座于组合完成后再与一印刷电路板进行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排刺破型端子座的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制造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双排端子座成型后再与电路板、导线及卡合式插座进行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卡合式插座与一模块固定装置的衔接过程示意图;

    图6是与图4的双排端子座相配合的线夹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7是图4双排端子座的反面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双排卡合式端子座,11-外槽,12-内槽,13-端子,14-预留孔,15-卡榫,16-凹洞,20-双端子座,30-射出成型装置,31-第一端子,32-第二端子,40-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端子座,41-第一端子座,42-第二端子座,43-连接中部,44-固定卡榫,45-卡合式插座,46-座体凹槽,47-导线,471-股线,48-电路,49-第一卡榫,491-前端,492-后端,50-分离凹槽,51-模块固定装置,60-线夹,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63-平坦底部,70-第二卡榫,71-空心格。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显示出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40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30,提供四根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将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送入射出成型装置30内,以及注入一成型材料至射出成型装置30内,形成如图4所示的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与一连接中部43,并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同时包覆及结合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以便射出结合成型双排刺破型连接器40。

    该方法中的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具有一固定卡榫44,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45上。卡合式插座45具有二座体凹槽46,以容纳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的固定卡榫44。

    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本发明即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40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30,提供四根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注入一成型材料至射出成型装置30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与一连接中部43,以及同时将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送入射出成型装置30内,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即包覆及结合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此即为一种非先送端子31、32到射出成型装置30内的型式),从而射出结合成型双排刺破型连接器40。当然,此时的方法中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可以具有一固定卡榫44,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45上。

    今再按照一种装置的观点来看,本发明即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IDC)40的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47与一电路48(详见附图4),其包含一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以及一连接中部43,其介于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之中,用以连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连接中部43与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为一体成型,而且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无缝隙地与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紧密相接。

    该结构的第一端子座41可以具有一固定卡榫44,以卡固于一卡合式插座45上。卡合式插座45具有一座体凹槽46,以容纳第一端子座41的固定卡榫44。卡合式插座45具有如图5所示的一分离凹槽50,以利于卡合式插座45与一模块固定装置(Snap In Plate,SIP)51相分离。第一端子座41可以具有一第一卡榫49(详见图4),以卡固如图6所示的一线夹60于其上,且该线夹具有一平坦底部63,以接合卡合式插座45,如此即可先将八根线471分别用一手工具打入IDC上,然后再用一斜口钳将多出的线头部份剪掉,再套上线夹60来保护八根股线471于其内而不外露,自能避免其受干扰或伤害。而第二端子座42可以具有一第二卡榫70,以配合第一卡榫49卡固线夹60于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上。第一及第二卡榫49、70分别位于双排刺破型连接器40的一前端491及后端492,以加强卡固线夹60的一第一及第二凹槽61、62。

    连接中部43具有如图7所示的多个空心格71,以节省一成型材料。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可以利用一塑料射出机来提供该成型材料而制得,且该成型材料即为一液态塑料。又因双排端子座40的成品为一体成型,八根端子31、32及双排端子座41、42结合紧密,没有空隙,大可减少端子31、32外露于空气的面积,避免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及盐分的侵入。故不似图1的端子13如此松动,当可改善通讯时的网络特性(Performance)值(包括串音值Cross-talk及衰减值等),亦可将同步性及稳定性均予同步提升。又按照一主要技术的观点来看,本发明为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40的结构,应用于连接一导线47与一电路48,其包含一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以及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其为一体成型,并无缝隙地与第一及第二端子31、32紧密相接。此时的结构更可以包括有一连接中部43,其介于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之中,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且连接中部43与第一及第二端子座41、42为一体成型。至于此种可不采用连接中部43的实施例的其它细节,亦可如前一实施例所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能以一崭新的方式,借助双排端子座在成型时的液态胶结能力,使其同时进行结合固定八根端子的动作,而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端子对准预留孔及内、外槽组合等二个工序。并且所选用的一体成型模式,能大幅的加快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作业速度,而极适合工业上的生产制造。凡熟习本技艺的人士,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构思而进行的变动或修饰,皆就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刺破型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其步骤包含:提供一射出成型装置,提供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将该第一及第二端子送入该射出成型装置内,以及注入一成型材料至该射出成型装置内,形成一第一及第二端子座与一连接中部,并以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座同时包覆及结合该第一及第二端子,即可射出结合成型该双排刺破型连接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