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微循环障碍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治疗微循环障碍的中药制剂,属于医药制品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现代医学对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多采用扩张血管、抗凝血、稀释血液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复发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微循环障碍发生的机理,根据微循环障碍发生与中医的“气”和“血”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血以流通为贵”的中医理论,研制出对微循环障碍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下列中药用量按每一种中药成人用量计算,其制剂的有效成份主要是用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的: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
其中药处方为(按成人剂量):
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水蛭1.5-10g,丹参12-30g,枸杞12-30g,杜仲12-30g,木瓜12-30g,紫苑10-20g,款冬花10-20g,蛤蚧一对。
对上述处方稍加调整,还可用作预防和治疗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的多种疾病的中药制品(按成人剂量):
配方(1):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水蛭1.5-10g可用作甲襞微循环障碍的中药。
配方(2):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丹参12-30g,可用作防治冠心病、血管痉挛性头痛、偏头痛的中药。
配方(3):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枸杞12-30g,杜仲12-30g,为补肾药,可用于抗衰老。
配方(4):黄芪30-250g,川芎12-24g,当归12-24g,红花12-24g,白芍12-24g,水蛭1.5-10g,紫苑10-20g,款冬花10-20g,蛤蚧一对,可用作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中药。
对上述各配方,可分别制成多种中药剂型,包括口服液、酒剂、冲剂或片剂。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下列中药用量按每一种中药成人用量计算,其制剂的有效成份主要是用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的: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
其中药处方为(按成人剂量):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水蛭10g,丹参30g,枸杞30g,杜仲30g,木瓜30g,紫苑20g,款冬花20g,蛤蚧一对。
经调整后的中药配方为(按成人剂量):
配方(1):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水蛭10g。
配方(2):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丹参30g。
配方(3):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枸杞30g,杜仲30g。
配方(4):黄芪6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2g,白芍12g,水蛭10g,紫苑20g,款冬花20g,蛤蚧一对。
对上述各中药配方,可分别制成以下多种中药剂型,其制备方法是:
(1)口服液
除水蛭外,将药物研为粗粉,用60%的乙醇按渗滤法制成流侵膏。取药渣及水蛭(碎)加水浸过药面,煎煮三次,每次半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状,加三倍量95%的乙醇沉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与前述流浸膏合并,并回收乙醇。按1g生药配制1ml药液的比例,加适量水至配制量,加入0.3%的苯甲酸钠防腐剂,密闭待用。
(2)酒剂
去水蛭,将药物切碎,置入瓷坛或大口瓶中,按生药与白酒1∶10的比例,加50-60%的白酒适量密封,常温暗处放置14天以上,吸上清液,药渣压榨,榨出液与上清液混合,过滤澄清,密封待用。
(3)冲剂
将诸药粉碎成粗粉,用五倍量60%乙醇,按渗滤法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并按生药与膏液1∶4比例缩成膏状,加入适量的糖细粉,过14-16目筛,制成颗粒,凉干或低温干燥,分装待用。
(4)片剂
取上等干净诸药,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剩余粗渣用冷水没药,浸泡半小时,煎煮二次,每次半小时,滤过并合并滤液,浓缩,放诸药粉,加适量25%的贻糖汁,压片,上糖衣待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防治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经31例病人的临床试用观察,统计分析,对改善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效果,其总有效率达96.8%。它对改善甲襞微循环障碍的各项指标效果明显(祥见附表1、2、3、4)。
2、服用方便,制成多种中药剂型,适于不同病种、不同病员对用药的需要,既可作为治疗药,也可用作预防药。
3、价格便宜,加工容易,成本低,效益好。
附应用资料
附表1 服药前后积分值显著性检验结果
指 标 t值 p值差异显著性
管袢形态 3.826 <0.01 * *
血液流态 5.739 <0.01 * *
袢周状态 4.698 <0.01 * *
总积分值 4.325 <0.01 * *
说明:*--表示显著
**--表示极显著(下同)
附表2服药前后甲襞微循环计数指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指 标t 值p 值差异显著性
形态管袢长 3.829 <0.01 * *
管径输入支 3.174 <0.01 * *
输出支 2.345 <0.05 *
袢 项 0.036 >0.06
袢 项 3.269 <0.012 * *
形态发夹形 4.349 <0.01 * *
交叉形 0.692 >0.06
畸 形 0.996 >0.06
流态流速线 粒 11.364 <0.01 * *
粒 线 3.767 <0.01 * *
粒 流 6.169 <0.01 * *
红细胞聚积 轻 3.827 <0.01 * *
中 6.730 <0.01 * *
重 1.001 >0.05
白色微栓 1.000 >0.06
白细胞数 2.072 <0.06 *
袢周状态 出血 1.660 >0.06
血管运动性 1.729 >0.06
汗腺导管 0 >0.06
附表3 服药前后血色情况显著性检验结果
指 标 服药前 服药后 合 计
暗 红 16(8) 0(8) 16
淡 红 15(23) 31(23) 46
合计 31 31 62
p=0.0000022(用精确检验法)
附表4 服药前后渗出情况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渗 出服药前 服药后 合 计
有14(7) 0(7) 14
无17(24) 31(24) 48
合计 31 31 62
p<0.01(用精确检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