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治疗药,特别是指通过脊椎穴位的保健治疗药。 目前市场上“内病外治”的保健治疗用品种类繁多,如神功元气袋等,这类保健治疗用品大都注重从整体的角度调节人体机能,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人体保健的针对性相对较差,治疗不彻底或效果不很明显,另外还存在选择的穴位少、用法单一、配方单一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保健治疗药,以克服现有同类产品的不足。
本发明设计的保健治疗药为一种脊穴保健治疗药,与现有的保健用品不同,该药包括寒性药包和温性药包两部分,寒性药包中含有羌活、白芷、浮萍、夏枯草、煅磁石,各组分所占重量比为:
羌活 10-18%
白芷 13-20%
浮萍 10-20%
夏枯草 10-16%
煅磁石 30-60%
各组分之和为100%。
温性药包中含有蚕沙、细辛、小茴香、仙茅、铁粉、氯化钾,各组分所占重量比为:
蚕沙 10-20%
细辛 4-8%
小茴香 5-15%
仙茅 10-20%
铁粉 20-30%
氯化钾 20-30%
各组分之和为100%。
本发明脊穴保健治疗药的制备方法是,将寒性药包中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状,温性药包中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状,再分别将两类药装入布袋。
该药中寒性药包适用于各种阳证,以泻为主;温性药包适用于各种阴证,以补为主,两种药包混合使用,可根据不同病症将药包放置于不同的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神经系统的作用,达到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人体的调节。寒、温性药包使用的数量因病而异,因症而异,从而加强了对疾病治疗的针对性。此外,本发明除了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进行保健。如果配合使用脊穴保健治疗袋,可以方便地将寒、温性药包固定在穴位处。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强,疗效显著;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民间中草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脊穴保健治疗药,第一步,先制备寒性药包,取羌活10%,白芷18%,浮萍10%,夏枯草15%,煅磁石47%,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装入布袋;第二步,制备温性药包,取蚕沙10%,细辛7%,小茴香5%,仙茅20%,铁粉29%,氯化钾29%,将各组分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装入布袋。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寒性药包各组分比例为:
羌活18%,白芷13%,浮萍18%,夏枯草10%,煅磁石51%;温性药包各组分比例为:蚕沙20%,细辛4%,小茴香15%,仙茅11%,铁粉25%,氯化钾25%。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制备方法相同,寒性药包各组分比例为:
羌活15%,白芷17%,浮萍15%,夏枯草14%,煅磁石39%;温性药包中各组分比例为:蚕沙15%,细辛6%,小茴香10%,仙茅15%,铁粉27%,氯化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