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85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856A21申请号201410420667722申请日20140825A61K36/90200601A61K36/896200601A61P15/0020060171申请人赵红丽地址264300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大道中段298号72发明人赵红丽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苍术525份、红花菜1030份、红藤1040份、龙胆草520份、木香520份、泽泻525份、党参1030份、虎杖525份、土茯苓1040份、萆薢520份、蛇床子。
2、525份、败酱草1040份、香附525份、延胡索1030份、莲子1040份、芡实1040份、川牛膝520份、金钱草1040份、萹蓄525份、椿皮1030份、旱莲草525份、山茱萸1030份、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其治疗带下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856ACN104173856A1/1页21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苍术525份、红花菜1030份、红藤1040份、龙。
3、胆草520份、木香520份、泽泻525份、党参1030份、虎杖525份、土茯苓1040份、萆薢520份、蛇床子525份、败酱草1040份、香附525份、延胡索1030份、莲子1040份、芡实1040份、川牛膝520份、金钱草1040份、萹蓄525份、椿皮1030份、旱莲草525份、山茱萸1030份、甘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苍术15份、红花菜20份、红藤30份、龙胆草10份、木香10份、泽泻15份、党参20份、虎杖15份、土茯苓30份、萆薢10份、蛇床子15份、败酱草30份、香附15份、延胡索20份、莲子30份、芡实30份、。
4、川牛膝10份、金钱草30份、萹蓄15份、椿皮20份、旱莲草15份、山茱萸20份、甘草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73856A1/3页3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带下症是指带下量多,绵绵不断,在色、质、气味方面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量多为主,带下色白、质稀、味腥,或色黄、质稠如涕如脓,且连绵不断,伴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或伴有阴部痒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去根,会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如盆腔炎、。
5、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严重的会出现阴道癌、子宫癌、宫颈癌等绝症,众多得癌症的中年女性,都是由于年轻时没有重视白带异常引起的。目前,治疗带下症的药物由西药和中成药制剂,西药的疗效快,但易复发,且有副作用。而中成药制剂疗效差,疗程长。0003祖国医学认为,带下症多因脾虚肝郁,湿热下注,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所致。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带下症的发病机理,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益肾的治法,进行辩证的组方配伍,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带下症存在易复发、副作用大及中成药制剂存在疗效差、疗程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
6、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苍术525份、红花菜1030份、红藤1040份、龙胆草520份、木香520份、泽泻525份、党参1030份、虎杖525份、土茯苓1040份、萆薢520份、蛇床子525份、败酱草1040份、香附525份、延胡索1030份、莲子1040份、芡实1040份、川牛膝520份、金钱草1040份、萹蓄525份、椿皮1030份、旱莲草525份、山茱萸1030份、甘草515份。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苍术15份、。
7、红花菜20份、红藤30份、龙胆草10份、木香10份、泽泻15份、党参20份、虎杖15份、土茯苓30份、萆薢10份、蛇床子15份、败酱草30份、香附15份、延胡索20份、莲子30份、芡实30份、川牛膝10份、金钱草30份、萹蓄15份、椿皮20份、旱莲草15份、山茱萸20份、甘草10份。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红花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的功效;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
8、说明书CN104173856A2/3页4通淋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虎杖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健脾胃、利关节的功效;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祛风散寒,燥湿杀虫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香附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宽中的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的功效;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萹蓄具。
9、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椿皮具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的功效;旱莲草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对带下症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0。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
10、一步说明。0011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苍术15G、红花菜20G、红藤30G、龙胆草10G、木香10G、泽泻15G、党参20G、虎杖15G、土茯苓30G、萆薢10G、蛇床子15G、败酱草30G、香附15G、延胡索20G、莲子30G、芡实30G、川牛膝10G、金钱草30G、萹蓄15G、椿皮20G、旱莲草15G、山茱萸20G、甘草10G。0012实施例2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苍术10G、红花菜30G、红藤15G、龙胆草20G、木香5G、泽泻25G、党参15G、虎杖20G、土茯苓10G、萆薢15G、蛇床子5G、败酱草40G、香附10G、。
11、延胡索30G、莲子15G、芡实35G、川牛膝5G、金钱草40G、萹蓄10G、椿皮30G、旱莲草5G、山茱萸25G、甘草12G。0013实施例3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苍术20G、红花菜15G、红藤25G、龙胆草5G、木香15G、泽泻10G、党参25G、虎杖5G、土茯苓35G、萆薢12G、蛇床子20G、败酱草15G、香附25G、延胡索10G、莲子35G、芡实10G、川牛膝20G、金钱草25G、萹蓄10G、椿皮25G、旱莲草10G、山茱萸30G、甘草8G。0014实施例4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苍术5G、红花菜30G、红藤10G、龙胆草15G、木。
12、香12G、泽泻20G、党参10G、虎杖25G、土茯苓15G、萆薢20G、蛇床子10G、败酱草25G、香附5G、延胡索15G、莲子10G、芡实25G、川牛膝15G、金钱草10G、萹蓄25G、椿皮10G、旱莲草20G、山茱萸15G、甘草5G。0015实施例5说明书CN104173856A3/3页5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苍术25G、红花菜10G、红藤40G、龙胆草12G、木香20G、泽泻5G、党参30G、虎杖10G、土茯苓40G、萆薢12G、蛇床子25G、败酱草10G、香附20G、延胡索25G、莲子40G、芡实15G、川牛膝12G、金钱草35G、萹蓄5G、椿皮15G、旱莲。
13、草25G、山茱萸10G、甘草15G。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带下症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年龄2050岁。0018二、诊断依据、带下量多,绵绵不绝,或颜色呈黄、青绿、黄白、赤黄相兼,质地清稀或粘稠,气味腥臭秽浊;、多伴有腰膝酸。
14、软,小腹坠痛,阴部瘙痒等症;、妇科检查可见阴道炎或宫颈炎等阳性体征。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0020四、疗效标准1治愈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均恢复正常,诸症消失;2有效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及诸症减轻;3无效带下诸症无变化。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56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0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0022六、典型病例病例1张某,女,23岁。带下量多,气味腥臭,且粘稠有豆腐渣样分泌物,伴阴部有灼热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
15、红等症状。曾服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及诸症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诸症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0023病例2常某,女,34岁。带下量多,绵绵不绝,白带量多,颜色黄白,质地清稀,并伴有腰膝酸软,小腹坠痛,阴部瘙痒等症。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及诸症消失,痊愈。0024病例3隋某,女,41岁。患带下症近1年,白带量多色黄,质清稀,伴阴部干涩不适,头晕耳鸣,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腹胀、腹痛等症状。诊见舌质淡,苔白腻。曾用外用洁尔阴泡腾片等治疗,但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患者带下减少,带下色白,头昏、腹胀、腹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诸症消失,痊愈。说明书CN10417385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