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9809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9236.5

申请日:

2013.09.09

公开号:

CN104173939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906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陈欣变更后:陈欣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34号现代逸城5号楼413室变更后:66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翠峰西路6号西苑小区2-2-6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309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16; A61P15/14; A61K35/36(2006.01)N;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陈欣

发明人:

陈欣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34号现代逸城5号楼41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主要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份,山慈菇13份,土贝母13份,山楂13份,穿山甲13份,漏芦23份,郁金23份,莪术23份,皂角刺28份,鳖甲28份,栝楼28份,薤白28份,西洋参33份,王不留行33份,红花33份,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能够有效缓解由乳癖引起的气血不畅,能够舒筋活血,对乳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份,山慈菇13份,土贝母13份,山楂13份,穿山甲13份,漏芦23份,郁金23份,莪术23份,皂角刺28份,鳖甲28份,栝楼28份,薤白28份,西洋参33份,王不留行33份,红花33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20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①文火炒8-13分钟(优选10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②过90-110目筛(优选100目筛)。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③静置23-28小时(优选25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⑤烘1.3-1.8小时(优选1.5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⑤过13-18目筛(优选15目筛)。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⑥干燥温度为70-90℃(优选80℃)。

说明书

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案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2013104050522;原案申请日2013.9.9,原案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尤其是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乳癖(lump in breast),中医病症名,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胀痛或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增长缓慢,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兼见肿块和胀痛每因喜怒而消长者,证属气滞痰凝;若每于月经来前加重,月经过后减轻者,则为冲任失调。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或刺痛,每随喜怒而消长,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乳癖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躁,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
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
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舌苔薄白、脉弦滑。
4.肾虚血瘀:乳房结块日久,刺痛或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伴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不孕等症。舌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
在现有治疗乳癖的方法中,中国专利CN:200910229341.10于2009年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方”,由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郁金、全蒌、漏芦、夏枯草、土贝母、仙茅、仙灵脾、炮山甲为原料制成,主要的剂型是汤剂,对于治疗乳癖的效果并不如颗粒剂理想,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乳癖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携带方便,作用效果明显,能很快的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0-20份,山慈菇10-20份,土贝母10-20份,山楂10-20份,穿山甲10-20份,漏芦20-30份,郁金20-30份,莪术20-30份,皂角刺25-35份,鳖甲25-35份,栝楼25-35份,薤白25-35份,西洋参30-40份,王不留行30-40份,红花30-40份。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优选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18份,山慈菇13-18份,土贝母13-18份,山楂13-18份,穿山甲13-18份,漏芦23-28份,郁金23-28份,莪术23-28份,皂角刺28-33份,鳖甲28-33份,栝楼28-33份,薤白28-33份,西洋参33-38份,王不留行33-38份,红花33-38份。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更佳优选的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5份,山慈菇15份,土贝母15份,山楂15份,穿山甲15份,漏芦25份,郁金25份,莪术25份,皂角刺30份,鳖甲30份,栝楼30份,薤白30份,西洋参35份,王不留行35份,红花35份。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①  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20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①文火炒8-13分钟(优选10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②过90-110目筛(优选100目筛)。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③静置23-28小时(优选25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⑤烘1.3-1.8小时(优选1.5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⑤过13-18目筛(优选15目筛)。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⑥干燥温度为70-90℃(优选80℃)。
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食用时,在饭后1小时后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日3次,每次10克。
该中药颗粒剂对乳癖的效果显著,不仅活血化瘀,还能舒筋活血,调理气血,改善患者长期因乳癖带来的病痛,且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香附:辛微苦甘,平。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实热性痈肿,痈肿疔毒,瘰疬结核,无名肿毒。
土贝母:苦,凉。散结毒,消痈肿。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穿山甲: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功效: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经闭、乳汁不通、止血、症痂积聚。
漏芦:苦咸,寒。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郁金:辛苦,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
皂角刺: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栝楼:甘苦,寒。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薤白:味辛;苦;性温。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
西洋参: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
王不留行:苦,平。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红花:经血不调,产后腹痛,症瘕,外伤瘀血肿痛,痈疽肿痛等症。
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基于中医中药治疗乳癖的原理。选用的中药药材均有活血化瘀,舒筋活血,理气和中的功效,且造价低廉,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乳癖较为理想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0克,山慈菇10克,土贝母10克,山楂10克,穿山甲10克,漏芦20克,郁金20克,莪术20克,皂角刺25克,鳖甲25克,栝楼25克,薤白25克,西洋参30克,王不留行30克,红花30克。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其特征在于: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典型病例一 杨XX,女,27岁,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12年6月发病,症状:常常出现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躁,舌淡苔薄白,脉弦的症状。有时还心情烦闷,刺痛感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不愿意说话常常发脾气,得知此药后开始服用,服用3天后症状开始减轻,服用7天时痊愈,痊愈后又食用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巩固1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20克,山慈菇20克,土贝母20克,山楂20克,穿山甲20克,漏芦30克,郁金30克,莪术30克,皂角刺35克,鳖甲35克,栝楼35克,薤白35克,西洋参40克,王不留行40克,红花40克。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②    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3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0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克,山慈菇13克,土贝母13克,山楂13克,穿山甲13克,漏芦23克,郁金23克,莪术23克,皂角刺28克,鳖甲28克,栝楼28克,薤白28克,西洋参33克,王不留行33克,红花33克。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③    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8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9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3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3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3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实施例4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8克,山慈菇18克,土贝母18克,山楂18克,穿山甲18克,漏芦28克,郁金28克,莪术28克,皂角刺33克,鳖甲33克,栝楼33克,薤白33克,西洋参38克,王不留行38克,红花38克。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④  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3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1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8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8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8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9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典型病例二  张XX,女,30岁,河南郑州人,2012年12月发病,症状: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的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服用本发明颗粒剂5天痊愈,痊愈后又服用本发明颗粒剂2个疗程无复发。
实施例5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5克,山慈菇15克,土贝母15克,山楂15克,穿山甲15克,漏芦25克,郁金25克,莪术25克,皂角刺30克,鳖甲30克,栝楼30克,薤白30克,西洋参35克,王不留行35克,红花35克。
⑤ 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0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
②将步骤①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0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
③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15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
④将步骤②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
⑤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5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④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5目筛,制成湿颗粒;
⑥将步骤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8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
 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食用时,在饭后1小时后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日3次,每次10克。
实验例  目的在于验证一下本中药颗粒剂对治疗乳癖是否具有疗效。
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诊断依据,共200例乳癖患者,平均年龄为30岁。随机划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在实验之前的一天,记录病人的身体状况,每天查看一下患者身体症状,确保给药组和对照组情况基本一致。给药组每天食用本产品实施例5所得中药颗粒剂,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查看患者身体状况,做好记录。结果如下表1:
表1:

疗效分析:给药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使用7天时大多数病人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患处明显感觉有好转,病人情绪好转,用药10天时病人基本痊愈,停药一段时间未见反复,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对照组服药后治愈效果明显,但是停药后94%的患者又复发。
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在治疗乳癖上,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5%,比口服西药有效率高出28%,治愈率高出20%,且能够彻底去除病根,使患者真正的痊愈;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负担。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见效快,能够达到迅速缓解病人痛苦的目的,且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

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939A21申请号201410439236522申请日20130909201310405052220130909A61K36/9066200601A61K9/16200601A61P15/14200601A61K35/36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陈欣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34号现代逸城5号楼413室72发明人陈欣54发明名称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主要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份,山慈菇13份,土贝母。

2、13份,山楂13份,穿山甲13份,漏芦23份,郁金23份,莪术23份,皂角刺28份,鳖甲28份,栝楼28份,薤白28份,西洋参33份,王不留行33份,红花33份,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能够有效缓解由乳癖引起的气血不畅,能够舒筋活血,对乳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9ACN104173939A1/1页21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份,山慈菇13份,土。

3、贝母13份,山楂13份,穿山甲13份,漏芦23份,郁金23份,莪术23份,皂角刺28份,鳖甲28份,栝楼28份,薤白28份,西洋参33份,王不留行33份,红花3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30小。

4、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20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文火炒813分钟(优选1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过90110目筛(优选100目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静置2328小时(优选25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5、其特征是步骤烘1318小时(优选15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过1318目筛(优选15目筛)。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干燥温度为7090(优选80)。权利要求书CN104173939A1/7页3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0001本案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2013104050522;原案申请日201399,原案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尤其是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0003背景技术0004乳癖LUMPINBREAST,中医病症名,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

6、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0005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

7、,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0006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胀痛或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增长缓慢,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兼见肿块和胀痛每因喜怒而消长者,证属气滞痰凝;若每于月经来前加重,月经过后减轻者,则为冲任失调。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或刺痛,每随喜怒而消长,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0007乳癖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

8、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0008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躁,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0009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0010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舌苔薄白、脉弦滑。说明书CN104。

9、173939A2/7页400114肾虚血瘀乳房结块日久,刺痛或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伴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不孕等症。舌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0012在现有治疗乳癖的方法中,中国专利CN20091022934110于2009年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方”,由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郁金、全蒌、漏芦、夏枯草、土贝母、仙茅、仙灵脾、炮山甲为原料制成,主要的剂型是汤剂,对于治疗乳癖的效果并不如颗粒剂理想,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发明内容0013针对现有治疗乳癖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携带方便,作用效果明显,能很快的起到活血化。

10、瘀的作用,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0015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020份,山慈菇1020份,土贝母1020份,山楂1020份,穿山甲1020份,漏芦2030份,郁金2030份,莪术2030份,皂角刺2535份,鳖甲2535份,栝楼2535份,薤白2535份,西洋参3040份,王不留行3040份,红花3040份。0016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优选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18份,山慈菇1318份,土贝母1。

11、318份,山楂1318份,穿山甲1318份,漏芦2328份,郁金2328份,莪术2328份,皂角刺2833份,鳖甲2833份,栝楼2833份,薤白2833份,西洋参3338份,王不留行3338份,红花3338份。0017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更佳优选的配比,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5份,山慈菇15份,土贝母15份,山楂15份,穿山甲15份,漏芦25份,郁金25份,莪术25份,皂角刺30份,鳖甲30份,栝楼30份,薤白30份,西洋参35份,王不留行35份,红花35份。0018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

12、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0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3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20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

13、0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说明书CN104173939A3/7页50019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文火炒813分钟(优选10分钟)。0020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过90110目筛(优选100目筛)。0021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静置2328小时(优选25小时)。0022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烘1318小时(优选15小时)。0023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过1318目筛(优选15目筛)。0024上述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干燥温度为7090(优选80)。0025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食用时,在饭后1小时后服用,用温开水冲服,。

14、一日3次,每次10克。0026该中药颗粒剂对乳癖的效果显著,不仅活血化瘀,还能舒筋活血,调理气血,改善患者长期因乳癖带来的病痛,且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0027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香附辛微苦甘,平。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0028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实热性痈肿,痈肿疔毒,瘰疬结核,无名肿毒。0029。

15、土贝母苦,凉。散结毒,消痈肿。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0030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0031穿山甲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功效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经闭、乳汁不通、止血、症痂积聚。0032漏芦苦咸,寒。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0。

16、033郁金辛苦,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0034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0035皂角刺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0036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0037栝楼甘苦,寒。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0038薤白味辛;苦;性温。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0039西洋参甘、微苦,。

17、凉。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说明书CN104173939A4/7页60040王不留行苦,平。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0041红花经血不调,产后腹痛,症瘕,外伤瘀血肿痛,痈疽肿痛等症。0042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基于中医中药治疗乳癖的原理。选用的中药药材均有活血化瘀,舒筋活血,理气和中的功效,且造价低廉,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乳癖较为理想的药物。具体实施方。

18、式004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0044实施例1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0克,山慈菇10克,土贝母10克,山楂10克,穿山甲10克,漏芦20克,郁金20克,莪术20克,皂角刺25克,鳖甲25克,栝楼25克,薤白25克,西洋参30克,王不留行30克,红花30克。0045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其特征在于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8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

19、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0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0046典型病例一杨XX,女,27岁,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12年6月发病,症状常常出现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

20、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躁,舌淡苔薄白,脉弦的症状。有时还心情烦闷,刺痛感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不愿意说话常常发脾气,得知此药后开始服用,服用3天后症状开始减轻,服用7天时痊愈,痊愈后又食用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巩固1个月,停药至今无复发。0047实施例2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20克,山慈菇20克,土贝母20克,山楂20克,穿山甲20克,漏芦30克,郁金30克,莪术30克,皂角刺35克,鳖甲35克,栝楼35克,薤白35克,西洋参40克,王不留行40克,红花40克。0048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5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

21、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20目说明书CN104173939A5/7页7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30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2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20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

22、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0049实施例3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3克,山慈菇13克,土贝母13克,山楂13克,穿山甲13克,漏芦23克,郁金23克,莪术23克,皂角刺28克,鳖甲28克,栝楼28克,薤白28克,西洋参33克,王不留行33克,红花33克。0050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8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9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

23、,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3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3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3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7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0051实施例4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香附18克,山慈菇18克,土贝母18克,山楂18克,穿山甲18克,漏芦28克,郁金28克,莪。

24、术28克,皂角刺33克,鳖甲33克,栝楼33克,薤白33克,西洋参38克,王不留行38克,红花38克。0052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3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1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28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说明书CN。

25、104173939A6/7页8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8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8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9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0053典型病例二张XX,女,30岁,河南郑州人,2012年12月发病,症状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的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服用本发明颗粒剂5天痊愈,痊愈后又服用本发明颗粒剂2个疗程无复发。0054实施例5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26、制备而成香附15克,山慈菇15克,土贝母15克,山楂15克,穿山甲15克,漏芦25克,郁金25克,莪术25克,皂角刺30克,鳖甲30克,栝楼30克,薤白30克,西洋参35克,王不留行35克,红花35克。0055将山楂、穿山甲、鳖甲、王不留行用文火炒10分钟,炒至散发出香味后晾凉,取出晒干待用;将步骤所得物与郁金、山慈菇、西洋参、红花、皂角刺、薤白共研成细末过100目筛,得混合药末备用;将土贝母、漏芦、香附、莪术、栝楼,加水煎煮2次,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1,把过滤后的滤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15小时,得滤液2,把滤液1与滤液2混合再煎1小时,静置15小时,再次过滤,得滤液备用;将步骤中所。

27、得混合药末倒入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冷藏30小时,浓缩至稠膏状;取适量糖粉在60下烘15小时,置于容器内,加入步骤中所得稠膏状物搅拌混匀,调制成软硬度为手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软材过15目筛,制成湿颗粒;将步骤制成的湿颗粒烘干干燥,干燥的温度为80,冷却后即得该中药颗粒剂。0056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食用时,在饭后1小时后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日3次,每次10克。0057实验例目的在于验证一下本中药颗粒剂对治疗乳癖是否具有疗效。0058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诊断依据,共200例乳癖患者,平均年龄为30岁。随机划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005。

28、9在实验之前的一天,记录病人的身体状况,每天查看一下患者身体症状,确保给药组和对照组情况基本一致。给药组每天食用本产品实施例5所得中药颗粒剂,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查看患者身体状况,做好记录。结果如下表1表1说明书CN104173939A7/7页9疗效分析给药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使用7天时大多数病人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患处明显感觉有好转,病人情绪好转,用药10天时病人基本痊愈,停药一段时间未见反复,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对照组服药后治愈效果明显,但是停药后94的患者又复发。0060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在治疗乳癖上,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5,比口服西药有效率高出28,治愈率高出20,且能够彻底去除病根,使患者真正的痊愈;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负担。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见效快,能够达到迅速缓解病人痛苦的目的,且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乳癖的中药颗粒剂。说明书CN1041739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