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9120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1636.7

申请日:

2002.12.28

公开号:

CN1512199A

公开日:

2004.07.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5/02;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G02B5/02; G02F1/13357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昌岳; 陈杰良; 林明辉; 刘铭萱; 余泰成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该导光板包括一光入射面、一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光反射面。其中该光反射面设有多个散射网点,该散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因而改变散射网点的细微结构从而增强每一散射网点的散射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光板,包括一用于接收光线的光入射面、一用于输出 自该光入射面进入导光板的光线的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 的光反射面,其中该反射面设有多个散射网点,其特征在于:该散 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粒子 为单一粒径的微细球粒,其粒径大小介于1微米至10微米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散射网点 的大小相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散射网点 的大小随与光源距离的变化而规则变化。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为平板 型或楔型。
6: 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至少一光源与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 板包括至少一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光入射面、一用于输出自 该光入射面进入导光板的光线的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 光反射面,该至少一光源位于对应光入射面的一侧,该光反射面设 有多个散射网点,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 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散射 粒子为单一粒径的微细球粒,其粒径大小介于1微米至10微米之间。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光源装 置包括一反射板,位于导光板的光反射面一侧。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光源装 置包括一扩散板,位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一侧。

说明书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具有较强散射能力的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没有发光特性,为达到显示效果,必须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辉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现有的面光源装置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及棱镜板组成。其中,光源可设置于导光板一侧或二相对侧并将光线发射至导光板。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的传输方向,以提高面板的辉度及面板辉度的均匀性,是面光源装置中关键的组件。导光板的制作一般可分为印刷式和非印刷式。印刷式的制程为平板基板射出成形后,利用网印(Screen Printing)技术于导光板光反射面印刷油墨以形成点状的散射网点(Dot Pattern),该原理是利用散射网点的散射性质来破坏全反射效应,使光线经散射网点散射后由导光板光出射面均匀射出。

    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光板12,该导光板12包括一光入射面121、一光出射面122及一与光出射面122相对的光反射面123,该光反射面123上分布多个散射网点124。

    图2为图1中II部分的放大图,其中,该散射网点124是将钛白(TiO2)或者沉降性的硫酸钡(BaSO4)等反射率高的颗粒125印制在导光板12的光反射面123上,然后进行硬化(Curing)固定而形成。但是,该散射网点124的微细结构中,因颗粒125提供的反射面有限,其对光线地散射能力不强,进而使得该导光板12的均匀度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出光均匀度较差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散射能力较强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良好的出光均匀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用于接收光线的光入射面、一用于输出自该光入射面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的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光反射面。其中该光反射面设有多个散射网点,该散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

    本发明提供的面光源装置包括至少一光源及一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用于接收光源发出之光线的光入射面、一用于输出自上述光入射面进入导光板之光线的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光反射面。该至少一光源位于对应光入射面一侧,该光反射面设有多个散射网点,该散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在网印该散射网点时向网印油墨中加入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使得散射网点的微细结构中形成多个微小的球形反射面,这样从散射网点反射出来的光束比没有加入该光学散射粒子而反射出来的光束均匀度要高,进而使得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的均匀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导光板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导光板II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导光板的散射网点微细结构对光线作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导光板对光线作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是本发明面光源装置2的剖面图,该面光源装置2包括一光源21、一导光板22、一反射板23及一扩散板24。其中导光板22包括一用于接收来自光源21的光线的光入射面221、一用于输出自光入射面221进入导光板22的光线的光出射面222、一光反射面223及多个散射网点224,其中该多个散射网点224是通过网印技术印制在光反射面223上。该导光板22为楔型,也可为平板型。光源21位于导光板22光入射面221一侧,反射板23与扩散板24分别设置于导光板22的光反射面223与光出射面222的一侧。

    请配合参照图4,是本发明导光板22的散射网点224的微细结构对光线作用示意图。于网印导光板22的散射网点224时,在网印油墨(未标示)中加入光学散射粒子225,该光学散射粒子由PMMA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其他高反射率的粒子。其中,该网印油墨为IR(Infra-Red,红外线)基材,该光学散射粒子225为单一粒径(MonoDisperse)的微细球粒(Micro Sphere),其粒径大小介于1微米至10微米之间,该光学散射粒子225具有球状反射面。

    将具有球状反射面的光学散射粒子225加入网印油墨中,每一个散射网点224的微细结构中就增加多个小的球状表面截面的反射面。入射光线15入射到光学散射粒子225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151的反射角度变得非常散乱,从而使反射光线151出射的角度非常散乱。而由于散射网点224结构中光学散射粒子225数目很多,所以从散射网点224整体发射出来的反射光线151的散射效果比无光学散射粒子225的散射效果要佳。

    请配合参照图5,是本发明导光板对光线作用示意图。其中因为各散射网点224均具有较强的散射能力,多个散射网点224的结合即可实现导光板22的整体散射能力,使得出射光线16自光出射面222均匀射出,进而提高导光板22及面光源装置2的均匀度。其中散射网点224的光散射能力及出光均匀性和该散射网点224的几何大小无关,仅与每一散射网点224内的光学散射粒子225的大小、浓度、折射系数以及所采用的油墨材料的折射系数有关。本发明导光板22的散射网点224大小可以一样,或随与光源距离的不同而规则变化。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该导光板包括一光入射面、一光出射面及一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光反射面。其中该光反射面设有多个散射网点,该散射网点具多个反射面为球面的由PMMA材料制成的光学散射粒子,因而改变散射网点的细微结构从而增强每一散射网点的散射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