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8751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0725.7

申请日:

1996.01.26

公开号:

CN1134301A

公开日:

1996.10.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1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王克勤;

发明人:

王克勤

地址: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德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足止咳灵,它是由丹参(10—20)、桔梗(5—9)、麻黄(8—16)、苏叶(3—6)、地龙(3—6)、茜草(4—8)经分别加醋(丹参、麻黄)、加盐(地龙、桔梗)共炒后,分别研碎混匀后而成,使用中加水浸足,可治疗咳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洗足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成的散剂。 丹参    10-20份    桔梗5-9份 麻黄    8-16份     苏叶3-6份 地龙    3-6份      茜草4-8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一种洗足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各原 料的重量配比是, 丹参    12-17份    桔梗5-7份 麻黄    12-15份    苏叶3-5份 地龙    4-5份      茜草5-7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足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各原 料的重量配比是, 丹参    14份    桔梗6份 麻黄    13.6份  苏叶4.5份 地龙    4.5份   茜草5.4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足止咳灵,其特征在于, (1)先取丹参,麻黄拌醋后在40℃-60℃共炒3-8 分钟,研碎成60目-120目粉,丹参与醋的重量配比为10∶ 2.5-3.5; (2)将地龙、桔梗加盐后在40℃-60℃共炒5-8分 钟,研碎成60目-120目粉,地龙与盐的重量配比为10∶ 6-8; (3)取苏叶草烘干研碎成60目-120目粉; (4)将上述全部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匀后,灭菌处理1 0-30分钟,即可得到本发明洗足止咳灵。

说明书


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

    咳嗽是一处反射性的动作,也是保护性动作,借以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炎症对呼吸道的刺激通常经由迷走神经传到咳嗽中枢,反射地引起咳嗽。而炎症多来自在气温较低或天气突然变冷时人们受寒感冒引起的。伴随着咳嗽还有鼻塞、流清鼻涕等,严重的还伴有发烧。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打针、吃药、针炙、刮痧等等,有些人不喜欢打针、吃药,特别是婴幼儿,又哭又闹,影响治疗。另外有些人吃药后易呕吐,疗效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点,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理论提供一种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结合内病外治之理论,经多年临床研究,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反复试验而成。其理论根据是,人体三阴三阳十二经,循人体内外、脏腑之表里,盖源于两踝。足是人体经络开源之处,对药物吸性快、疗效广。以中药洗足,以治表的方法达到治疗内部疾病的目的。因为中医理论认为有其表必有其里,通过洗足可调节其内平衡。

    本发明洗足止咳灵是由下列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丹参    10-20份    桔梗5-9份

    麻黄    8-16份     苏叶3-6份

    地龙    3-6份      茜草4-8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丹参    12-17份    桔梗5-7份

    麻黄    12-15份    苏叶3-5份

    地龙    4-5份      茜草5-7份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丹参    14份      桔梗  6份

    麻黄    13.6份    苏叶  4.5份

    地龙    4.5份     茜草  5.4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先取丹参,麻黄拌醋后在40℃-60℃共炒3-8分钟,研碎成60目-120目粉,丹参与醋的重量配比为10∶2.5-3.5;

    2、将地龙、桔梗加盐后在40℃-60℃共炒5-8分钟,研碎成60目-120目粉,地龙与盐的重量配比为10∶6-8;

    3、取苏叶、茜草烘干研碎成60目-120目粉;

    4、将上述全部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匀后,灭菌处理10-30分钟,即可得到本发明洗足止咳灵。

    使用方法是用洗足止咳灵一袋50克,加水1600-2400毫升,浸泡30-60分钟后煮沸5-10分钟,自然降温至可放入双脚,浴足20-40分钟,用温水冲去脚上药液,擦干,每日浴足两次,有效率达85%以上。

    在本发明药物中,丹参活血,促使止咳药吸收;麻黄止咳平喘,解表发汗;地龙止咳,解除支气管痉挛;桔梗引药上行,止咳理肺;苏叶解表,扩张皮下血管,协助药物吸收;茜草活血、凉血、镇咳。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它开辟了一种新的给药途径,尤其对儿童,可避免打针或吃药之苦,为一种深受广大儿童病人及家长欢迎的新的治疗方法,对于风寒及风热感冒皆适用,起到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效果。

    本发明药物曾用动物做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表明,未见毒性反应,未见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亦未见过敏反应。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止咳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曾分别做112例、50例系统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112例总结:

    病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门诊患者;年龄分组、疾病分类、及病程和见下表1-3

                表1    112例患者年龄分组

    年龄    <5    6-10    11-20    21-30    31-40 41-60例数    48     14        8       14       16     12

                表2    112例疾病分类疾病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慢性气管炎  慢喘支气管炎

       伴气管炎    伴气管炎    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例数      86           20          2           3百分数   76.8%      17.8%       1.9         3.5

                表3    112例治疗前病程病症    <3天    3-7天    7-14天    >14例数      75      27        7        3

    上述患者都有咳嗽,其中86例(占76.8%)有鼻流涕,58例(占51.8%)有37℃-38℃低热,18例(占16.1%)有咽痛;男性35例,女性77例。

    效果,53例治疗后3天内发烧、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消失而痊愈,治愈率47.3%;43例治疗后10天内鼻塞、咳嗽减轻,痰量明显减少为有效,有效率38.%,16例治疗后症状不见好转而列为无效,占14.3%,故总有效率为85.7%。

    临床观察50例总结

    病情:单纯性外感风寒引起的三大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咳嗽为主症、年龄分组、疾病及病程见下表4-6。

                  表4    50例患者年龄分组

    年龄  <5   6-10  11-20   21-35例数    6    10    12      22

                  表5    50例患者疾病疾病分类    风寒感冒无低烧    风寒感冒低烧例              数40             10

                  表6    50例治疗前病程病症  <3天    3-5天    6-8天例数    25      20        5效果:30例3-5天治愈,占60%;16例3-5天有效,占32%;4例无效,占8%;总有效率为92%。

    实施例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丹参    16份    桔梗5份

    麻黄    14份    苏叶4份

    地龙    5份     茜草5.2份

    将丹参、麻黄拌5份醋后在40℃共炒4分钟,研成80目粉末;把地龙、桔梗加3.5份盐后在50℃共炒5分钟,研成80目粉末;取苏叶、茜草烘干,研碎成60目粉末,将上述全部粉末混匀后灭菌处理15分钟,即为本发明洗足止咳灵。

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足止咳灵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足止咳灵,它是由丹参(1020)、桔梗(59)、麻黄(816)、苏叶(36)、地龙(36)、茜草(48)经分别加醋(丹参、麻黄)、加盐(地龙、桔梗)共炒后,分别研碎混匀后而成,使用中加水浸足,可治疗咳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