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旋转平开窗.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266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9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1919.7

申请日:

2014.04.04

公开号:

CN105189900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F 11/24申请日:20140404|||公开

IPC分类号:

E05F11/24

主分类号:

E05F11/24

申请人:

FAPIM股份公司

发明人:

塞尔吉奥·帕西尼

地址:

意大利卢卡

优先权:

2013.04.16 IT FI2013A00008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宋融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开窗,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受控打开和可在打开位置锁定悬窗扇以阻止悬窗扇无意返回的平开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窗户壳体,包括:
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第一边框(11a)和第二边框(11b);
可移动悬窗扇(2),所述可移动悬窗扇(2)通过铰链(3)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铰链(3)在所述第一边框(11a)处限定所述悬窗扇(2)关于所述框架(1)的旋转轴线(X),所述第二边框(11b)沿与所述旋转轴线(X)平行的纵向轴线(X′)运行;
装置(5),所述装置(5)用于相对于所述框架(1)锁定或解锁所述悬窗扇(2),所述装置(5)在第一位置或锁定位置和第二位置或解锁位置之间根据所述框架(1)上的所述纵向轴线(X′)可滑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或锁定位置,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与所述悬窗扇(2)接合以防止其打开,在所述第二位置或解锁位置,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脱离接合所述悬窗扇(2)以使其打开;
把手(4),所述把手(4)安装在所述框架(1)上并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
至少一个臂(7),所述至少一个臂(7)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11b)和所述悬窗扇(2)之间,并适于在基本上与所述纵向轴线(X′)平行的关闭构造和基本上与所述纵向轴线(X′)交叉的打开构造之间移动;
对每一个臂(7)的打开或关闭装置(6),所述打开或关闭装置(6)适于在所述打开构造和所述关闭构造之间驱动所述臂(7),这意味着所述悬窗扇(2)相对于所述框架(1)的同时打开或关闭;
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进一步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打开和关闭装置(6)以控制所述臂(7)随滑动超出所述解锁位置的致动;
所述打开或关闭装置(6)包括与所述框架(1)一体的固定元件(8)和与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一体的适于沿所述纵向轴线(X′)相对于所述固定元件(8)平移的可移动元件(9);
所述臂(7)的第一端(70)被枢转地接合在所述固定元件(8)上的约束件(80)内,以及枢转地和可滑动地与所述可移动元件(9)上的槽(91)接合;
所述槽具有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X′)的纵向段(91a)和至少一个从所述纵向轴线(X′)岔开的交叉段(91b);
其中,此外,所述槽(91)和所述固定元件(8)上的所述约束件(80)在所述纵向轴线(X′)方向和横向于其的方向上均未对齐,因此,随着所述把手(4)的第一旋转和接着 发生的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5)直到所述解锁位置的第一平移,所述臂(7)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X′)的构造中保持与所述槽(91)的所述纵向段(91a)接合,而在所述把手(4)的第二旋转和接着发生的所述锁定和解锁装置(5)超过所述解锁位置的第二平移中,由于与所述槽(91)的所述至少一个交叉段(91b)可滑动接合,所述臂(7)向所述打开构造推进,用于所述悬窗扇(2)的受控打开,反之亦然;
所述固定元件(8)上的所述约束件(80)具有球状外围表面(800b),所述臂(7)以球形接头状的方式接合在球状外围表面(800b)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具有茎杆(80a)的销(80),在所述茎杆(80a)上形成具有所述球状外围表面(800b)的扩大部分(80b)。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扩大部分(80b)相对于所述茎杆(80a)的轴线偏心设置,在所述销(80)的头部形成槽(80d)以引入工具来调节所述扩大部分(80b)的位置和因此所述臂(7)在所述关闭构造中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锁定或解锁装置包括在所述把手(4)的控制下沿所述纵向轴线(X′)可滑动的控制杆(5),所述杆在其端部具有适于与保持构件(5b)接合的突起(500a),保持构件与所述可移动悬窗扇(2)一体,在所述锁定位置,每个突起(500a)与相应的保持构件(5b)接合,所述杆(5)的平移导致每个突起(500a)从各自的保持构件(5b)脱离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杆(5)包括支撑所述突起(500a)和由形成在所述第二边框(11b)中的凹槽(110b′)可滑动地引导的滑动件(50a)。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固定元件(8)被固定在所述凹槽(110b′)中以相对所述凹槽(110b′)突出,在所述杆(5)中形成与所述固定元件对应的孔口(50),所述可移动元件(9)通过耦合齿(90a,90b)接合在所述孔口(50)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固定元件(8)包括可滑动地接合在形成于所述可移动元件(9)中的通道(92)中的突起(8c),所述销(80)与所述突起(8c)相关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中在所述突起(8c)的侧面形成台阶状凹槽(80c)以与形成在所述通道(92)的侧面并向所述通道内突出的肋(92a)配合,所述可移动元件(9) 和所述固定元件(8)之间的相互耦合通过板(13)来完成,所述板(13)通过所述销(80)的所述扩大部分(80b)被保持在所述肋(92a)上的邻接位置,因此所述板(13)与每个台阶状凹槽(80c)一起形成引导系统,响应于所述杆(5)的所述平移,所述肋(92a)在所述引导系统中自由滑动。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臂(7)的第二端(72)通过具有与所述窗扇(2)相关联的球状头部(22)的耦合构件(21)连接到所述悬窗扇(2),所述耦合构件(21)在沿所述悬窗扇(2)的自由立柱形成的凹槽(21c)内自由滑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把手(4)被关联到所述第二边框(11b)的内面(111b),所述把手提供弹簧锁定位的运动。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臂(7)和所述可移动元件(9)之间的接合通过与所述臂(7)一体的栓钉(71)实现,所述栓钉可滑动地和枢转地接合在所述槽(91)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槽(91)为C-形,其凹面朝向相对于所述悬窗扇(2)的打开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槽在每个交叉段(91b)和所述纵向段(91a)之间具有弯曲接头(91c)。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把手(4)的所述第一旋转和所述第二旋转对应于连续90℃旋转。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9)与覆盖元件(14)相关联,所述覆盖元件(14)在与所述可移动元件(9)邻接的面上设有与所述槽(91)类似的槽,所述栓钉(71)与所述槽两者均接合。

15.
  一种实现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窗户壳体的安装套件,至少包括:
锁定或解锁所述悬窗扇(2)的所述装置(5);
所述至少一个臂(7);
所述打开或关闭装置(6)。

说明书

纯旋转平开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控打开和可在打开位置锁定悬窗扇以避免其意外关闭的平开窗。本发明还包括实现该窗户的安装套件。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壳体通常用于环境的通风,并且其在内部被关联到网或纱帐。鉴于这些壳体在多层建筑物(如摩天大楼)上频繁使用,这些壳体受到安全要求的限制。具体地,要求悬窗扇以受控方式打开(即它不会由于例如突然刮风而突然打开),且要求其具有有限的远离固定框架的位移角(以不允许人们从悬窗扇探身出去)。另外,要求悬窗扇一旦在最大打开位置就被稳定锁定以使其不能意外关闭(再例如由于突然刮风而关闭)。
已知一些像上面所描述的窗户壳体的例子,国际专利公布WO2011/036639公开了具有固定框架和悬窗扇的壳体,该悬窗扇相对于壳体打开。壳体可以通过把手打开,把手的第一旋转确定了悬窗扇的解锁,而第二及随后的旋转确定了悬窗扇的打开位移。悬窗扇通过铰接装置连接到固定框架,该铰接装置允许悬窗扇相对于固定框架具有旋转平移运动。更详细地,该装置允许分别沿悬窗扇和固定框架的顶部和下横档围绕竖直轴线的旋转平移以使悬窗扇在打开位置与固定框架间隔开以及在最接近铰接装置的边框处朝向房间的外部,壳体安装在房间内。
悬窗扇在打开位置的打开和锁定由通过由变距齿条组成的运动副连接到把手的驱动臂和变距类型的相对小齿轮协助。该小齿轮和齿条啮合,不仅允许悬窗扇的受控打开,而且阻止完全打开时臂的意外运动(因此阻止悬窗扇的无意锁定)。
所描述的壳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因此就制造而言相当昂贵。此外,结构的复杂性使壳体不太适合用于常规的和标准方案,例如传统类型的旋转铰链。而且,应用于WO2011/036639的壳体的打开系统不适合用于很重的壳体上;确实,在该壳体上所使用的铰接装置具有有限的负载能力且当所支撑的重量增加时其值不能增加(以期分配负载)。
从专利CN101131061和US7464619已知进一步的例子。在这两份文件中,描述了用于手动打开悬窗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悬窗扇运动的操纵杆和阻止悬窗扇从打开位置 意外关闭的齿轮机构。
文件GB2183723还描述了使用小齿轮/齿条型的齿轮机构的打开系统。齿轮机构被连接到曲柄把手上,在使用者的手动致动下,曲柄把手驱动齿轮机构使缩放式连杆致动,缩放式连杆打开窗户。
类似已知装置的进一步的例子被德国出版物DE1708449和DE681093公开。
一般而言,所有前面提及的进一步的例子结构上依次复杂且从生产的观点来看昂贵。对用户来说,与传统窗户相比致动麻烦且不舒服,传统窗户即采用抓握更舒适且使用方便的把手传统打开的窗户,从审美角度看,用户也更喜欢传统窗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目前已知的壳体所呈现出的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开窗中的壳体打开和/或关闭的装置及壳体本身,其能够低成本地生产并具有简单结构,也就是利用标准的且在市场上易于找到的部件。
更一般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窗扉,代表可替代目前已知的有效结构。
这些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壳体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基本特征由所附独立权利要求限定。进一步重要的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限定。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由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其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
图1以透视和孤立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其中悬窗扇在最大打开位置;
图2所示为相对于固定框架锁定/解锁悬窗扇的孤立装置;
图2a为图2的锁定/解锁装置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2b为图2a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上述图的壳体的截面图(即当壳体被安装时,根据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壳体被安装在墙上,悬窗扇再次处于最大打开位置;
图3a为通过截面图中所示的球形联轴器连接到悬窗扇的打开臂的一端的放大图;
图3b为图3的细节的放大图,然而其代表的是在图3中没有被剖开的部分的剖视图,以更好地展示打开/关闭悬窗扇的装置,特别是其与固定框架的连接;
图4以纵向截面(即壳体在安装布置中,相对于垂直于地面的表面)显示在关闭位置的壳体与悬窗扇;另外,可以观察到前面提到的锁定/解锁装置操作地连接到悬窗扇的打开/关闭装置;
图5为操作地连接到上述打开臂的上述壳体的打开/关闭装置的正视图(为了更清楚而省略了覆盖元件),打开臂代表在对应于关闭的悬窗扇的位置;
图6所示为在悬窗扇的打开步骤中图5的打开臂和打开/关闭装置;
图7所示为在对应于悬窗扇完全打开的位置的打开/关闭装置和打开臂,其中臂水平布置(即平行于地面);
图8为悬窗扇的打开/关闭装置的爆炸图,其中在前面图中省略的覆盖元件同样可见;
图9所示为壳体的变型,在这种情况下,壳体具有两组前述打开/关闭装置以及相应数目的打开臂;和
图10代表图9的孤立的锁定/解锁悬窗扇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清楚起见,术语“竖直”和“水平”参考地面和因此安装在从地上升高的墙上的壳体的典型工作构造,其中悬窗扇根据围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的旋转运动而相对于固定框架打开。悬窗扇的高度发展对应称作“纵向”的方向,而宽度发展对应“横向”方向。同样地,术语“下”和“上”也参考地面使用以分别表明距离元件更近或更远。然而,这些指示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明显地,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可以具有不同的空间取向(例如开口的窗户的取向)。
更详细地,参考前述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包括适于安装在形成在墙(例如建筑物的围墙)中的孔口中的固定框架1,悬窗扇2通过已知类型的铰链3枢转地连接到固定框架。当壳体在使用中时,铰链3允许悬窗扇2围绕由铰链限定并垂直于地面的X轴线旋转。
具体地,固定框架1由安装成形成矩形构架的中空型材(通常为铝,也可为木材、塑料等)限定,具有两两平行的边。两个横档水平布置,其中一个10a在顶部,一个在下侧,两个边框竖直布置,其中一个为第一边框11a和一个为第二边框11b。沿第一边框11a,通过铰链3围绕X轴线实现悬窗扇2的铰接,而沿第二边框11b实现悬窗扇的锁定和打开。第二边框11b根据明显与X平行的X′纵向轴线运行。
同样地,悬窗扇2也通过限定两个水平横档(相应地一个20a在顶部,一个20b在下部)和两个竖直立柱(其中第一立柱21a与铰链3连接,沿第二立柱21b实现悬窗扇2的锁定和 打开)的型材获得。
在固定框架的第二边框11b上还识别出侧面110b,当壳体处于闭合布置时,侧面110b与悬窗扇2的第二立柱的相应侧面210b并排。
把手4安装在第二边框11b的内面111b(即朝向安装壳体的环境的室内空间的面)。从壳体的关闭布置开始(如后面详细说明),把手首先允许悬窗扇相对于框架的解锁,然后允许其打开。
把手4操作地连接到控制杆5,在第二边框11b上,控制杆可滑动地位于侧面110b上以沿纵向轴线X′滑动。实际上,在侧面110b上形成纵向凹槽110b′,该纵向凹槽110b′在边框的整个长度上运行且滑动件50a可滑动地接合在该纵向凹槽中,为该目的,滑动件具有与凹槽互补的合适的肋。每个滑动件均与控制杆5一体以实现边框和杆之间的可滑动地连接。滑动件与控制杆之间的固定通过各自的突起500a实现,该突起500a穿过形成在杆的互相相反的两端的合适的孔以突出杆的前表面。已知类型的弹簧锁定系统(因此不详细描述)阻止突起脱离接合各自的孔。为了在关闭位置实现悬窗扇的锁定,两个突起500a与各自的固定在可移动悬窗扇的第二立柱21b上,尤其是固定在其侧面210b上的保持构件5b接合。
在闭合的壳体构造中,杆5处于锁定位置,即处于使每个突起500a与相应的保持构件5b接合的位置。由于这样的接合,悬窗扇被阻止打开。响应于把手90°的旋转,杆5根据轴线向上平移直到到达解锁位置(即每个突起500a脱离接合各自的保持构件5b的位置),从而使悬窗扇打开。
现在特别参考图4-8。打开/关闭悬窗扇的装置6操作地与杆5相连。这样的装置进而操作地连接到臂7,臂7通过旋转运动能够以受控的方式驱动悬窗扇的打开或关闭。为此目的,臂7在其互相相反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前述打开/关闭装置6和悬窗扇2相连。
进一步详细地,打开/关闭装置6包括固定到第二边框11b的固定元件8。该固定元件被锁定在纵向凹槽110b′内,并相对于侧面110b突出;因此,在杆3上还形成用于固定元件的通过和容纳的孔口50。此外,固定元件8支撑销80,臂7、尤其是其第一端或下端70枢转地连接到该销80。
除了固定元件8,打开/关闭装置6包括在固定元件8上可滑动且与杆5一体的可移动元件9(从而在相对于固定元件的平移中被驱动)。可移动元件9通过耦合齿90a、90b被精准地无缝接合在孔口50中。
除了与固定元件接合,臂的下端70与可移动元件相连。具体地,可移动元件9上形成槽91,该槽91具有平行于轴线X′且因此按照杆5的滑动方向布置的竖直或纵向直线段91a。 从竖直直线段的至少一端,延伸有至少一个水平岔开段91b,优选直线或横向段(因此相对于轴线X′正交布置),其通过弯部91c与纵向直线段结合。在所述示例中,存在两个横向直线段,所以槽为C-形,其凹面面向房间环境的内部且因此与相对于悬窗扇的打开侧相反。
臂的栓钉71可滑动地及可旋转地接合在槽91中。栓钉从臂的下端70突出,该下端70接近销80且在销80的下面。参考图6,槽91和销80在横向和纵向上均相对于彼此交错或偏离的位置。
以上足够理解壳体的基本操作,详述如下。参考图5,在关闭的壳体布置中,杆5完全降低以便使突起500a接合在各自的保持构件5b中。而且,在这样的位置,可移动元件9(和具体的上耦合齿90a)邻接在固定元件8的顶肩81。在闭合构造中,臂7反而在基本竖直的静止位置,即相对于轴线X'平行布置。
从壳体的该关闭布置开始,为了打开悬窗扇2,用户必须首先旋转把手90°。该第一旋转引起如上所述的杆5的向上的第一平移和悬窗扇2的解锁。同时,杆5的向上平移相对于固定元件8驱动可移动元件9,引起槽91在竖直直线段91的整个长度上相对于栓钉71的滑动。在该运动过程中,臂仍旧固定在静止位置。
把手的进一步90°第二旋转引起杆5的进一步平移(和因此可移动元件9的平移)超出解锁位置直到达到栓钉71邻接在弯部91c上。这样,臂7开始围绕销80旋转(如图6所示)以驱动悬窗扇2的受控打开。
杆5的平移和臂7的同时旋转引起栓钉71在水平直线段91b内滑动直到水平直线段91b的末端,对应于运形停止。在该位置(对应于悬窗扇2的最大打开位置)(图7),臂相对于X′轴线交叉布置,特别是如在本实施例中处于水平构造或与X'轴线正交,可移动元件9(和具体的下耦合齿90b)邻接在固定元件8的下肩82上。
栓钉71在端部停止处的定位和可移动元件在固定元件的下肩上的邻接导致悬窗扇2在最大打开位置的刚性锁定以有效地阻止悬窗扇的意外关闭。另外,把手设置有已知类型的弹簧锁,防止杆5不经意地移动,进一步有利于悬窗扇2的稳定定位。
形成在杆5上的孔口50具有合适的纵向延伸以允许杆的整个平移运行(对应于把手4的全部180°旋转),而没有固定元件8与杆的干涉。
关闭悬窗扇需要沿相反的反向旋转把手;因此,杆5应沿相反的方向(即向下)滑动,首先引起臂7从水平位置直到竖直位置的反向旋转,同时可控地驱动悬窗扇2的关闭。其次,杆的进一步向下滑动引起突起500a接合在各保持构件中,导致悬窗扇在关闭位置的锁定。
现在将结合本发明的一些方面以及具体地参考图8提供该构造方案的清楚的、更加详细 的概述。固定元件8包括基本呈矩形的具有两个相反主面的板状体8a,使元件在凹槽110b′中稳定静止的脚8b,适于可滑动地与从固定元件的任一主面延伸的可移动元件9接合的平行六面体状的突起8c。在板状体8a上,在突起8c的旁边形成孔8d以引入将元件8联接到边框上的螺钉12。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螺钉与细长的凸轮状的反作用板(counter-plate)8e相接合。该反作用板促进固定元件8在前述固定框架的边框的凹槽110b′中的稳定定位;的确,正如从图3b中也可观察到的,通过将螺钉紧固在反作用板上,脚8b间留下的自由空间中的这些旋转件在凹槽中变成交叉布置以邻接唇部110b”,该唇部110b”部分地关闭凹槽的孔口。由于反作用板8e紧固在唇部110b”上,实现固定元件8的稳定安装。
在突起8c的平面上形成孔81c以插入销80。平行六面体状的突起8c在边上也具有台阶状凹槽80c。
可移动元件9依次基本上呈矩形和盘状,其具有相对于固定元件更大的尺寸。在具有前述槽91的可移动元件9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运行的带状通道92。在通道92的长边上,肋92a向通道92的内部突出以与台阶状凹槽80c配合(明显地,当可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互相耦合时)。通过板13实现可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之间的互相锁定,该板13通过销80且具体地通过销80的扩大部分80b被保持在肋92a上方的邻接位置。这样,板13与台阶状凹槽80c一起形成引导系统,响应于杆5的运动,肋92a在该引导系统中自由滑动。
销80具有茎杆80a,在茎杆80a上得到相对于茎杆80a轴偏心的扩大部分80b。茎杆80a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穿过固定元件的孔81c,因此允许销80的稳定锁定。扩大部分反而为具有球状外围表面800b的盘状。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臂7接合在扩大部分80b且具体地围绕扩大部分80b的球状外围表面800b。臂和球状外围表面之间的接合事实上类似于球形接头。臂7的第二端72也实施了这种接合,第二端72通过具有球状头部22的扣子21连接到悬窗扇2的第二立柱21b。如前所述,臂7的相关端与悬窗扇可滑动地连接,为此目的,扣子21在沿第二立柱适当地获得的槽21c中自由滑动,以促进悬窗扇的打开或关闭运动。
因此,臂7应自由适应悬窗扇2的打开运动,因此也能够相对于由茎杆80a限定的销80的轴线不对准运动,如图4所示。
销80的头部具有槽80d以引入调节仪器,如艾伦扳手(没有示出)。这样,销能够旋转以改变扩大部分的位置,因此调节臂在竖直静止构造中的位置并允许任何加工间隙或定位误差的恢复。
可移动元件9由通过螺纹装置如螺钉15安装在其上的覆盖构件14保护。除了保护打开/关闭装置免受灰尘或湿气渗透,该构件还具有美学功能。覆盖构件14在旨在邻接可移动元 件9的面上具有类似于槽91的C-形槽(在图中不可见)以使栓钉71在致动过程中在两个槽中运动并被两个槽限制。这使接触表面的磨损减少。
最后,根据一个显而易见的优选方案,例如臂获到为彼此连接的两段(图8)。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实现了所有前述目的。具体地,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用于驱动悬窗扇的部件能够被布置而不需要对限定固定框架和悬窗扇的型材进行重的和/或复杂的干涉。的确,所有的部件通过简单的螺纹元件均可以被固定到型材,因此,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时间。这样的结果特别是由于在臂7和打开/关闭悬窗扇的装置6的固定元件8之间的特定的球形接头类约束系统。
另外,壳体完全使用常规的和传统的旋转铰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假设铰链的数目可以增加至达到适于维持悬窗扇的重量的数目,该铰链的用途还允许根据本发明的壳体被用于需要大的尺寸及因此高载荷的应用中。
已经描述了向右打开的壳体。然而,对于反向打开方向(即向左)来说,反转臂的旋转方向(将臂翻转)就足够了。同样明显的是,本发明包含设在用于实现所述壳体的安装套件中的装置,其至少包括锁定或解锁悬窗扇2的装置5、至少一个臂7和打开或关闭装置6。
具有多个打开/关闭装置的壳体,因此也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臂。例如,图10显示了具有两个通过各自的前述打开/锁定装置组控制的打开臂的壳体。显而易见的是,杆5应当具有合适数量的孔口50,如图11所示。这种变化对于与可能引起悬窗扇遭受扭曲的风力作用相反的大尺寸和高重量的窗户是特别合适的。另外,通过增加保持构件5b和突起500a,用于锁定悬窗扇的进一步的点也可以被应用,这些点可能在中心位置。
参考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落入如以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限定的本发明构思中。

纯旋转平开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纯旋转平开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纯旋转平开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纯旋转平开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旋转平开窗.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开窗,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受控打开和可在打开位置锁定悬窗扇以阻止悬窗扇无意返回的平开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