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200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0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8484.3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740430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99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霍秀菊变更后:霍秀菊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德路1号变更后: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西洋北路268号民生小区6号楼1-3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4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霍秀菊

发明人:

霍秀菊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德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3-20;蚤休9-16;白花蛇舌草15-18;苦苣7-13;竹茹11-15;半边莲8-16;薏苡仁12-16;锯锯藤6-15;牡丹皮10-15;地耳草9-15;羊蹄草13-16;纤花耳草11-17;没药9-13;铧头草12-18。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诸药合用,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3-20;蚤休9-16;白花蛇舌草15-18;苦苣7-13;竹茹 11-15;半边莲8-16;薏苡仁12-16;锯锯藤6-15;牡丹皮10-15;地耳草9-15;羊蹄草13-16;纤花耳草11-17;没药9-13;铧头草12-1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5-18;蚤休11-14;白花蛇舌草16-17;苦苣8-12;竹茹 12-14;半边莲10-14;薏苡仁13-15;锯锯藤8-13;牡丹皮11-14;地耳草11-13;羊蹄草14-15;纤花耳草13-15;没药10-12;铧头草14-1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6.5;蚤休12.5;白花蛇舌草16.5;苦苣10;竹茹 13;半边莲12;薏苡仁14;锯锯藤10.5;牡丹皮12.5;地耳草12;羊蹄草14.5;纤花耳草14;没药11;铧头草15。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土粉置于炒锅内,中火加热,翻炒10分钟,加入当归片(当归:土粉=10:3),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凉,粉碎,备用;竹茹除去杂质,粉碎,备用;
(2)取净没药,加10%的米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表面光亮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
(3)将除当归、竹茹和没药以外的原料药一同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取出,粉碎,得混合细粉;
(4)将步骤(1)-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筛,以醇泛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45-65℃(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0-60℃,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5℃)。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的时间为3-6小时(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4-5小时,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4.5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过80-140目筛(优选的过100-12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10目筛)。

8.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没药洗净,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牡丹皮洗净,沥干,置锅内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褐色时,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当归、蚤休、竹茹和薏苡仁置于药罐中,加入4-6倍量的纯净水浸泡1.2-1.8小时(优选加入5倍量的纯净水浸泡1.5小时),中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0-56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3分钟),过滤,滤渣补加2倍量的纯净水,继续加热煎煮18-32分钟(优选继续加热煎煮25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3)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纯净水没过药面3-5cm,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10-20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15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煎液合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细粉,继续文火煎煮15-20分钟(优选继续文火煎煮18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经高温灭菌,冷却,封装,即得。

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取当归片,中火炒至外表微黑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没药除去杂质,捣碎,备用;薏苡仁置于中药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2)竹茹洗净,加姜汁拌匀(竹茹:姜=10:1),稍闷,置锅内文火加热,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捣碎,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一同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6-10倍量的清水浸泡30-50分钟(优选加8倍量的清水浸泡40分钟),大火加热煮沸7分钟,然后转小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26-42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4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1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55%,静置20-30小时(优选静置25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加入到上述清膏中,搅拌均匀,加入10%的乳糖细粉和7%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快速搅拌制粒机搅拌10分钟,过六号筛,干燥,分装,即得。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粉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各原料药粉碎过70-130目筛(优选过100目筛),得混合细粉;
(2)将上述混合细粉按照20-30g/袋(优选按照25g/袋)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说明书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急性阑尾炎一般发病急骤,常在“喜怒无常,饮食无度,寒暖五节”以后突然发生的腹部疼痛不适,同时可能有肢体无力、食欲不振、头痛、便秘等前兆。慢性阑尾炎的症状主要有:1、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能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3、腹部压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阑尾炎属中医学“肠痈”范畴,病名首见于《素问·厥论》“少阳厥逆,机关不利……,发肠痈不可治”。中医对肠痈的认识已有千余年历史,历代医家对其并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统一,其中,“热毒郁结、不通则痛”是本病的病机特点,早期以肠腑气滞为主,故病人多也都腹部阵发性疼痛,以及通点不固定的特点。中期瘀久则化热,故病人多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拒按、尿短赤等实热证。后期蕴热化火化毒,病人出现高热、腹痛剧烈、压痛广泛等热毒炽盛症候。卢兆聚自拟“肠痈汤”治疗阑尾炎,总有效率高达91%,疗效显著。伍伟通过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急慢性阑尾炎40例,有效率为85%,高于西药对照药。可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
申请公布号 CN 103446350 A(申请号201210191646.3)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组成:大黄5-15克,丹皮4-13克,金银花9-15克,连翘9-15克,紫花地丁9-15克,生甘草3-9克,木香4-13克,赤芍5-15克,冬瓜子25-35克。申请公布号 CN 103784542 A(申请号 201210561528.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银花35-45份;大黄15-25份;丹皮25-35份;桃仁25-35份;冬向仁20-30份;芒硝15-25份;木香20-30份;川练35-45份;蒲公英20-35份;赤勺25-35份;凤尾草15-25份;月季花15-25份。申请公布号 CN 104257805 A(申请号 201410499973.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斑鸠菊9-15g,落葵5-20g,白药子5-10g,金银花20-30g,草红藤10-15g,丁癸草5-15g,猪殃殃10-20g,地耳草10-20g,败酱草10-20g,马齿苋20-30g。
多数病患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难免有后遗症,更多患者还是愿意以内服药进行保守治疗。为此,我们研究小组经过多年临床中以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药物对急性阑尾炎的初期治疗观察效果,研制了一种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清热解毒剂疗效确切,愈后不复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3-20;蚤休9-16;白花蛇舌草15-18;苦苣7-13;竹茹 11-15;半边莲8-16;薏苡仁12-16;锯锯藤6-15;牡丹皮10-15;地耳草9-15;羊蹄草13-16;纤花耳草11-17;没药9-13;铧头草12-18。
优选的方案中,当归15-18;蚤休11-14;白花蛇舌草16-17;苦苣8-12;竹茹 12-14;半边莲10-14;薏苡仁13-15;锯锯藤8-13;牡丹皮11-14;地耳草11-13;羊蹄草14-15;纤花耳草13-15;没药10-12;铧头草14-16。
更加优选的,当归16.5;蚤休12.5;白花蛇舌草16.5;苦苣10;竹茹 13;半边莲12;薏苡仁14;锯锯藤10.5;牡丹皮12.5;地耳草12;羊蹄草14.5;纤花耳草14;没药11;铧头草15。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将土粉置于炒锅内,中火加热,翻炒10分钟,加入当归片(当归:土粉=10:3),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凉,粉碎,备用;竹茹除去杂质,粉碎,备用;
(2)取净没药,加10%的米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表面光亮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
(3)将除当归、竹茹和没药以外的原料药一同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取出,粉碎,得混合细粉;
(4)将步骤(1)-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筛,以醇泛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45-65℃(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0-60℃,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55℃)。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干燥的时间为3-6小时(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4-5小时,更加优选的干燥的时间为4.5小时)。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过80-140目筛(优选的过100-12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110目筛)。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没药洗净,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牡丹皮洗净,沥干,置锅内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褐色时,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当归、蚤休、竹茹和薏苡仁置于药罐中,加入4-6倍量的纯净水浸泡1.2-1.8小时(优选加入5倍量的纯净水浸泡1.5小时),中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0-56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43分钟),过滤,滤渣补加2倍量的纯净水,继续加热煎煮18-32分钟(优选继续加热煎煮25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3)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纯净水没过药面3-5cm,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10-20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15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煎液合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细粉,继续文火煎煮15-20分钟(优选继续文火煎煮18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经高温灭菌,冷却,封装,即得。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当归片,中火炒至外表微黑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没药除去杂质,捣碎,备用;薏苡仁置于中药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2)竹茹洗净,加姜汁拌匀(竹茹:姜=10:1),稍闷,置锅内文火加热,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捣碎,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一同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6-10倍量的清水浸泡30-50分钟(优选加8倍量的清水浸泡40分钟),大火加热煮沸7分钟,然后转小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26-42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4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1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55%,静置20-30小时(优选静置25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加入到上述清膏中,搅拌均匀,加入10%的乳糖细粉和7%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快速搅拌制粒机搅拌10分钟,过六号筛,干燥,分装,即得。
所述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各原料药粉碎过70-130目筛(优选过100目筛),得混合细粉;
(2)将上述混合细粉按照20-30g/袋(优选按照25g/袋)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本发明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病灶,恢复脏腑功能,疗效确切,愈后不复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本发明药物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诸药合用,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90g/份):当归13份;蚤休9份;白花蛇舌草15份;苦苣7份;竹茹 11份;半边莲8份;薏苡仁12份;锯锯藤6份;牡丹皮10份;地耳草9份;羊蹄草13份;纤花耳草11份;没药9份;铧头草12份。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土粉置于炒锅内,中火加热,翻炒10分钟,加入当归片(当归:土粉=10:3),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凉,粉碎,备用;竹茹除去杂质,粉碎,备用;
(2)取净没药,加10%的米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表面光亮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
(3)将除当归、竹茹和没药以外的原料药一同置于6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取出,粉碎,得混合细粉;
(4)将步骤(1)-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40目筛,以醇泛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清热解毒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8丸,温水送服,3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朱XX,男,43岁,公司经理。患者于2010年6月后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一天前工作过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两个多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伴有头痛、发热症状。同事找来止痛药服下,症状未见缓解,疼痛剧烈,怀疑是急性阑尾炎,遂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 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尿黄。体温在38.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多,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经腹腔镜检查,确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8丸,温水送服,3天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腹痛消失,其他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检查患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患者痊愈。三个月后回访,患者无复发。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70g/份):当归20份;蚤休16份;白花蛇舌草18份;苦苣13份;竹茹15份;半边莲16份;薏苡仁16份;锯锯藤15份;牡丹皮15份;地耳草15份;羊蹄草16份;纤花耳草17份;没药13份;铧头草18份。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没药洗净,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牡丹皮洗净,沥干,置锅内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褐色时,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捣碎备用;
(2)将当归、蚤休、竹茹和薏苡仁置于药罐中,加入5倍量的纯净水浸泡1.5小时,中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3分钟,过滤,滤渣补加2倍量的纯净水,继续加热煎煮25分钟,过滤,合并两次煎液;
(3)将除步骤(1)和步骤(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纯净水没过药面3-5cm,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各煎煮15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煎液合并,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细粉,继续文火煎煮18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滤液经高温灭菌,冷却,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清热解毒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80-100mL,温热服用,3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85g/份):当归15份;蚤休11份;白花蛇舌草16份;苦苣8份;竹茹 12份;半边莲10份;薏苡仁13份;锯锯藤8份;牡丹皮11份;地耳草11份;羊蹄草14份;纤花耳草13份;没药10份;铧头草14份。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当归片,中火炒至外表微黑色,取出放凉,研成细粉,备用;没药除去杂质,捣碎,备用;薏苡仁置于中药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2)竹茹洗净,加姜汁拌匀(竹茹:姜=10:1),稍闷,置锅内文火加热,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捣碎,备用;
(3)将剩余原料药一同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8倍量的清水浸泡40分钟,大火加热煮沸7分钟,然后转小火煎煮三次,每次各煎煮34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1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55%,静置25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80℃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细粉加入到上述清膏中,搅拌均匀,加入10%的乳糖细粉和7%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快速搅拌制粒机搅拌10分钟,过六号筛,干燥,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清热解毒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0-25g,温水冲服,3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李XX,男,27岁,公务员。患者于2012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检查:患者腹痛剧烈,全腹有弥漫性压痛,体温38.7℃,持续不退,自汗烦渴,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便秘,舌质红绎而干,苔黄厚干燥,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1.5万左右,超声检查:阑尾充血、水肿,结合腹腔镜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颗粒剂,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0-25g,温水冲服,3天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腹痛消失,其他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检查患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患者痊愈。三个月后回访,患者无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75g/份):当归18份;蚤休14份;白花蛇舌草17份;苦苣12份;竹茹 14份;半边莲14份;薏苡仁15份;锯锯藤13份;牡丹皮14份;地耳草13份;羊蹄草15份;纤花耳草15份;没药12份;铧头草16份。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各原料药粉碎过100目筛,得混合细粉;
(2)将上述混合细粉按照25g/袋计量,分装入袋,即得。
本发明所得清热解毒粉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袋,热水冲服,3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80g/份):当归16.5份;蚤休12.5份;白花蛇舌草16.5份;苦苣10份;竹茹 13份;半边莲12份;薏苡仁14份;锯锯藤10.5份;牡丹皮12.5份;地耳草12份;羊蹄草14.5份;纤花耳草14份;没药11份;铧头草15份。
上述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土粉置于炒锅内,中火加热,翻炒10分钟,加入当归片(当归:土粉=10:3),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凉,粉碎,备用;竹茹除去杂质,粉碎,备用;
(2)取净没药,加10%的米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表面光亮时,取出,放凉,碾碎,备用;
(3)将除当归、竹茹和没药以外的原料药一同置于5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5小时,取出,粉碎,得混合细粉;
(4)将步骤(1)-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10目筛,以醇泛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清热解毒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8丸,温水送服,3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当归: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化学成份:根含挥发油,甘肃岷县产者含0.4%,四川汶县产者含0.7%。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亚丁基苯酞、邻羧基苯正戊酮及Δ2,4-二氢酞酐。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蚤休:基原: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性状:干燥根茎呈灰黄至灰褐色,圆柱形,略扁压,长4.5~8.5厘米,径2.5~3.5厘米,节结密生,呈盘状隆起,棕色鳞叶多已脱落,残留须根及其痕迹。茎基处下陷,时有灰白的残茎,周围密被棕色菲薄鳞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气微,略有辣味。化学成份:七叶一枝花根含蚤休甙、薯蓣皂甙,薯蓣皂甙元的3-葡萄糖甙、3-鼠李糖葡萄糖甙、3-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甙和3-四糖甙,娠二烯醇酮-3-查考茄三糖甙等多种皂甙。药理作用:①平喘、止咳作用,②抗菌作用。性味:苦辛,寒,有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白花蛇舌草:基原:为茜草种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化学成份:全草中分出卅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对香豆酸等。药理作用:①抗肿瘤作用,②抗菌、消炎作用,性味:苦甘,寒。性味:苦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
苦苣:基原: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性味:①《千金·食治》:“味苦,平,无毒。”②《嘉祐本草》:“味苦,平,一云寒。”功能主治:治黄疸,疔疮,痈肿。
竹茹:基原: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性状: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性味:甘,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主治: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半边莲:基原:为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皂甙、氨基酸。生物碱中主要为山梗菜碱、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异山梗菜酮碱等。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为一种果聚糖。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薏苡仁: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入脾、肺、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锯锯藤:基原: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性味:性平,味甘辛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止血。
牡丹皮:基原: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②降压作用;③抗菌作用;性味:辛苦,凉。归经: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地耳草:基原: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含黄酮类、内酯(香豆精)、鞣质、蒽醌、氨基酸、酚类。性味: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羊蹄草:基原: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生物碱、酚类。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
纤花耳草:基原: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纤花耳草,以全草入药。性味: 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癌症,阑尾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
没药:基原: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化学成份:没药树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树胶约57-65%,此外为水分及各种杂质约3-4%。药理作用:没药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性味:苦,平。归经:入肝经。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铧头草:基原: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或尼泊尔堇菜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辛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330例,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47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5.5±4.5岁。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8例,阑尾周围脓肿16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和腹腔镜检查确诊。
1.2  病例诊断标准
 (1)大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常起始于上腹或脐周,经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在右下腹部,或为固定性持续性疼痛;(2)可伴有发热、头痛、倦怠乏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消化性症状;(3)舌质渎红,苔白腻,化热后,舌苔淡黄,热甚则可出现里焦燥苔,脉弦,化热后可见弦数,滑数脉;(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至1-2万之间,中性白细胞比率多增高。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得药物,共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药物(如氨苄西林胶囊、阑尾消炎片、阑尾消炎丸等常规药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恢复正常,腹腔镜检查无明显阑尾炎病理现象;显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但相关检查仍有阑尾炎病理现象存在;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1.5  治疗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治愈163例(70.9%), 显效42例(18.2%),有效22例(9.6%),无效3例(1.3%),总有效率98.7%。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选择当归、蚤休、白花蛇舌草、苦苣、竹茹、半边莲、薏苡仁、锯锯藤、牡丹皮、地耳草、羊蹄草和纤花耳草等共14味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蚤休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白花蛇舌草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等,疗效显著;竹茹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锯锯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止血;牡丹皮具有抗菌、清热的作用;没药和铧头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诸药合用,加强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固肠止痛之功。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而对照组仅为79%。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及制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阑尾炎的清热解毒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当归13-20;蚤休9-16;白花蛇舌草15-18;苦苣7-13;竹茹11-15;半边莲8-16;薏苡仁12-16;锯锯藤6-15;牡丹皮10-15;地耳草9-15;羊蹄草13-16;纤花耳草11-17;没药9-13;铧头草12-18。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