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8082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80073.0

申请日:

2008.12.07

公开号:

CN101429785A

公开日:

2009.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6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橡塑路1号变更后权利人:610054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3号登记生效日:20131224|||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6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魏安生变更后权利人: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胜利西路2469号中铁建橡胶工程公司变更后权利人: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方工业基地橡塑路1号登记生效日:2011102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68; E02D29/16; E02B3/16; C08L95/00; C08K5/01; C08K3/34; C08K3/36; C08L53/02(2006.01)N

主分类号:

E04B1/68

申请人:

魏安生

发明人:

张保忠; 金家康; 魏安生; 郭 勇; 邓乃伏; 张桂明; 李 婷

地址:

053000河北省衡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胜利西路2469号中铁建橡胶工程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云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止水防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应用于大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施工缝、变形缝的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自凝结止水带包括有止水环和与之连为一体的止水翼边,在所述的止水翼边的上下侧面设置有由沥青、改性剂、增塑剂、稳定剂、增粘剂和凝结剂构成的过渡层。上述自凝结止水带中的过渡层结构中包含有树脂沥青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沾合剂,可使得过渡层与止水带本体牢固的沾接在一起,剥离强度很高;并且接触到现浇混凝土后(遇水)发生反应,逐步凝结固化为一体。因此可以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止水带本体与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漏水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包括有止水环和与之连为一体的止水翼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止水翼边的上下侧面设置有由下列重量份的材料构成的过渡层:
沥青:45—55、
改性剂SBS:9--13、
增塑剂:3--5、
稳定剂:0.8--1.2、
凝结剂:20--30、
增粘剂:7—1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采用环烷油或芳烃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的凝结剂采用硅酸钙或活性二氧化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剂采用古马隆树脂、松香树脂或石油树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5毫米。

6、
  制备自凝结止水带的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  过渡层材料的制备
首先将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50℃~170℃范围,同时边搅拌边将改性剂和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2-2.5小时,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凝结剂和增粘剂,搅拌20-40分钟,最后加入稳定剂搅拌10—15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将所得的过渡层材料涂装在止水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自凝结止水带的方法,其特征为,涂装在所述的止水带本体表面的过渡层的厚度在4—10毫米间。

说明书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止水防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应用于大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施工缝、变形缝的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
止水带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隧道地铁、人防工事、地下建筑等工程中的止水防水工程,而上述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的止水带存在的渗水、窜水造成的危害也一直是人们致力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施工工艺、采取复合止水等措施大大减少了其漏水现象,但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收缩所形成的裂缝渗水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第5.1.11条,混凝土凝固时产生的收缩易使止水带与下面的混凝土产生缝隙,从而导致变形缝漏水。根据这种情况,条文中规定顶、底板中的止水带安装成盆形,有助于消除上述弊端。我们知道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是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由此造成的缝隙漏水问题是普通止水带自身无法克服的。
附图1为普通止水带实际应用示意图,从图中可见,由于混凝土1的凝固收缩与止水带2的结合面3间产生裂缝,形成一条渗水通道4。
附图2为改进后的自粘型或复合型止水带实际应用示意图。防渗效果有所改善,但由于防水粘合材料5自身的缺陷并不能完全适应混凝土1的凝固变形,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自身也会开裂形成渗水缝隙4,止水带四周形成渗水通道。究其原因,所用防水粘合材料为粘合剂与常规防水材料(GB橡胶、改性沥青、膨胀橡胶、嵌缝材料)的混合体,虽然能与水带牢固粘接又能与混凝土粘接牢固,但自身并没有变形能力,因此所使用的具有防水粘合性能的止水带同样克服不了混凝土长期蠕变收缩而撕裂形成缝隙漏水的问题。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与混凝土和为一体的自凝结止水带。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制备上述自凝结止水带的生产工艺。
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包括有止水环和与之连为一体的止水翼边,在所述的止水翼边的上下侧面设置有由下列重量份的材料构成的过渡层:
沥青:45—55、
改性剂:9--13、
增塑剂:3--5、
稳定剂:0.8--1.2、
凝结剂:20--30、
增粘剂:7—11。
另外,上述自凝结止水带的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的增塑剂采用环烷油或芳烃油;
——构成所述的凝结剂采用硅酸钙或活性二氧化硅;
——所述的增粘剂采用古马隆树脂、松香树脂或石油树脂;
——所述的过渡层的厚度为4—10毫米间。
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即:
制备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 过渡层材料的制备
首先将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50℃~170℃范围,同时边搅拌边将改性剂和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2-2.5小时,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凝结剂和增粘剂,搅拌20-40分钟,最后加入稳定剂搅拌10—15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将所得的过渡层材料涂装在止水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并且涂装在所述的止水带本体表面的过渡层的厚度在4—10毫米间。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所生产的自凝结止水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的树脂沥青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沾合剂,可使得过渡层与止水带本体牢固的沾接在一起,剥离强度很高。同时本发明配方中的硅酸钙成分,实际上是水泥的主要组成部分,接触到现浇混凝土后(遇水)发生反应,逐步凝结固化为一体。所以通过本发明的过渡层材料可以很好的将止水带与混凝土联结为一个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止水带实际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自粘型或复合型止水带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凝结止水带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凝结止水带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即在止水带本体2的两侧(或一侧)表面上涂敷有一层厚度在4—10毫米间的过渡层材料6。将该自凝结止水带埋入混凝土1中后,该过渡层材料6能够与混凝土1凝结固化为一体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二者之间随着混凝土的凝固而分离,形成漏水缝隙的产生。
上述自凝结止水带的制备工艺为:
实施例1
将55公斤的道路石油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50℃,同时边搅拌边将10公斤的改性剂SBS和5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2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5公斤的凝结剂粉状硅酸钙和8公斤的增粘剂古马隆树脂,搅拌20分钟,最后加入1.0公斤的稳定剂WD搅拌10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4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2
将50公斤的道路石油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60℃,同时边搅拌边将12公斤的改性剂SBS和3公斤的芳烃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4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0公斤的凝结剂活性二氧化硅和9公斤的增粘剂松香树脂,搅拌25分钟,最后加入0.8公斤的稳定剂SWD搅拌10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8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3
将52公斤的重交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70℃,同时边搅拌边将9公斤的改性剂SBS和3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3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30公斤的凝结剂粉状硅酸钙和10公斤的增粘剂石油树脂,搅拌30分钟,最后加入1.0公斤的稳定剂DS-01搅拌15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10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4
将50公斤的重交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65℃,同时边搅拌边将13公斤的改性剂SBS和3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5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5公斤的凝结剂活性二氧化硅和11公斤的增粘剂石油树脂,搅拌40分钟,最后加入1.2公斤的稳定剂SDJ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5
将50公斤的道路石油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70℃,同时边搅拌边将9公斤的SBS改性剂及4公斤的芳烃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2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30公斤的硅酸钙做凝结剂及8公斤的古马隆树脂做增粘剂,搅拌40分钟,最后加入1.2公斤的稳定剂WD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6
将50公斤的重交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60℃,同时边搅拌边将10公斤的SBS改性剂及3公斤的芳烃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30分钟,后继续10公斤的石油树脂做增粘剂,搅拌35分钟,最后加入0.9公斤的稳定剂SDJ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7
将45公斤的重交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55℃,同时边搅拌边将12公斤的SBS改性剂及3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4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30公斤的活性二氧化硅做凝结剂及11公斤的石油树脂做增粘剂,搅拌35分钟,最后加入1.1公斤的稳定剂DS搅拌15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8
将55公斤的道路石油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65℃,同时边搅拌边将12公斤的SBS改性剂及4公斤的芳烃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3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5公斤的硅酸钙做凝结剂及8公斤的松香树脂做增粘剂,搅拌40分钟,最后加入1.1公斤的稳定剂SWD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9
将50公斤的重交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60℃,同时边搅拌边将9公斤的SBS改性剂及5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2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0公斤的硅酸钙做凝结剂及11公斤的石油树脂做增粘剂,搅拌30分钟,最后加入1.2公斤的稳定剂SWD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实施例10
将55公斤的道路石油沥青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加热将温度升高到150℃,同时边搅拌边将10公斤的SBS改性剂及5公斤的环烷油做增塑剂加入其中,搅拌150分钟,后继续搅拌并依次加入25公斤的活性二氧化硅做凝结剂及10公斤的松香树脂做增粘剂,搅拌40分钟,最后加入1.0公斤的稳定剂DS-01搅拌12分钟,即得过渡层材料;
第二步 与止水带的贴合
将止水带本体铺展开,表面清除干净,并在其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涂装一层5毫米的过渡层材料,并抹平、粘帖隔离膜,成捆包装。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止水防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应用于大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施工缝、变形缝的自凝结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自凝结止水带包括有止水环和与之连为一体的止水翼边,在所述的止水翼边的上下侧面设置有由沥青、改性剂、增塑剂、稳定剂、增粘剂和凝结剂构成的过渡层。上述自凝结止水带中的过渡层结构中包含有树脂沥青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沾合剂,可使得过渡层与止水带本体牢固的沾接在一起,剥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