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7884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6754.7

申请日:

1990.08.03

公开号:

CN1049386A

公开日:

1991.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1B1/06

主分类号:

D01B1/06

申请人:

棉花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兰伯特·H·威尔克斯; 威廉·F·莱勒; 马丁·梅纳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1989.08.08 US 390,71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包括:多个基本上相互平行放置可自由转动的尘笼辊;该尘笼辊在连续轨道内用以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转动;多个处于与连续轨道的第二侧面具对靠关系的轧辊;一用以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的装置;一用以将由脱除装置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回收而将经轧棉的棉籽弃置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以将回收装置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馈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输送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它包括:多个基本上相互 平行放置的、可自由转动的尘笼辊,所述多个尘笼辊在一连续轨道上被 驱动而转动,所述连续轨道具有用于接受籽棉的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与 该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多个轧辊,每个轧辊具有一个以与尘笼辊 呈对靠关系而位于连续轨道的第二侧面上的外圆周表面,从而使其对尘 笼辊施加一个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轧辊包括一个位于靠近在连续 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堆置籽棉的那个部位处的轧辊和以尘笼辊转动方向而 言位于该第一个轧辊的下游处的另一个轧辊;和一个可活动地设置在靠 近所述另一轧辊处、用以与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 和经轧棉的棉籽相接触并将之清除的清除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包括一个 被驱动成转动方向与所述尘笼辊的转动方向一致的可转动毛刷剥棉锡 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包括一个 带有多个间隔开的、从其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锯齿片的可转动锡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设置在靠近 所述可转动锡林处并用以清除附着在锯齿片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的可转 动毛刷剥棉锡林;还包括一个位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与毛刷剥棉锡林 之间用以阻止从连续轨道的某些区域抽吸空气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包 括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利用可转动毛刷剥棉锡林抽吸空气,和一 个该开口的遮盖装置用以改变该开口的大小和改变通过该开口利用可转 动毛刷剥棉锡林抽吸的空气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用以将由清 除装置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下来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进行回收并 将经轧棉的棉籽弃置的回收装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一个 滑板输送器和一个可转动回收锯齿辊,所述回收锯齿辊包括一个锡林和 多个从该锡林外表面上伸出的锯齿片,所述输送器设置在所述毛刷剥棉 锡林和所述回收锯齿轮之间用以将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下来的 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输送到回收锯齿辊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输送装置, 该装置用以将回收锯齿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 一侧面上的第一轧辊和另一轧辊之间的一个部位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 通气道和一个用以通过该通气道抽吸空气的鼓风机,所述通气道设置在 靠近所述回收锯齿辊处,将该回收锯齿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通 过该通气道,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通气道的一端与连续轨 道的第一侧面之间并位于该第一轧辊和另一轧辊之间的一个部位处的给 棉帘子,用以将从通气道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馈送到连续轨道的第一 侧面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设置在通气 道和给棉帘子之间的分离器用以将从输送气流中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 分离开来。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连接到滑 板输送器的端部靠近收锯齿辊的部位的钢丝刷用以将未被轧棉的籽棉保 持在回收锯齿辊的锯齿片上;和多个设置在基本上平行于回收锯齿辊的 锡林并在回收锯齿辊下方的固定式尘棒,相对于回收锯齿辊而言所述多 个尘棒是这样设置,使得当来被轧棉的籽棉在尘棒和回收锯齿辊之间通 过时,缠在未被轧棉的籽棉中的经轧棉的棉籽将被分离出来,而未被轧 棉的籽棉则仍附着在该锯齿片上。
11: 一种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它包括:多个基本上相 互平行设置的、可自由转动的尘笼辊,所述尘笼辊在一连续轨道上被驱 动而转动,所述连续轨道具有一个用以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和一个与该 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多个轧辊,每个轧辊具有一个以与尘笼辊呈 对靠关系而位于连续轨道的第二侧面上的外圆周表面,从而使其对尘笼 辊施加一个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轧辊包括一个位于靠近在连续轨 道的第一侧面上堆置籽棉的那个部位处的轧辊和以所述尘笼辊转动方向 而言位于该第一轧辊的下游处的另一个轧辊;和用以将从连续轨道的第 一侧面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送回到连续轨道第一侧面上第一轧辊和 另一轧辊之间的一个部位处的输送装置。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 个通气道,一个用以抽吸一股输送气流通过该通气道的鼓风机和一个位 于靠近该通气道的给棉帘子,由此将从该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回收的 未被轧棉的籽棉利用该输送气流通过通气道输送并引导到给棉帘子上, 然后馈送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可活动地 设置在靠近所述另一轧辊处的清除装置,用以与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 上的未被轨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相接触并将之清除。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包括一 个可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该锡林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尘笼辊的转动方向 相同。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包括一 个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并从其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锯齿片的可转动锡林。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位于所述 输送装置和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之间的回收装置,用以将从连续轨道的 第一侧面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回收并将经轧棉的棉籽弃置。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一 个可转动的回收锯齿辊和多个以基本上与回收锯齿辊的锡林平行设置的 并位于回收锯齿辊下方的固定尘棒,相对于回收锯齿辊而言所述多个尘 棒是这样设置,使得当未被轧棉的籽棉在尘棒和回收锯齿辊之间通过时 可将缠在未被轧棉的籽棉中的经轧棉的棉籽分离出来,而未被轧棉的 籽棉则仍附着在锯齿片上,所述回收锯齿辊包括一个锡林和多个从它上 面伸出的锯齿片,其中一个滑板输送器是设置在回收锯齿辊与连续轨道 的第一侧面之间,以便将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 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引导到回收锯齿辊。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设置在滑 板输送器的端部靠近回收锯齿辊处的钢丝刷,用以将未被轧棉的籽棉保 持在回收锯齿辊的锯齿片上。
19: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 个可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和一个设置在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与该可转动 毛刷剥棉锡林之间的通气道,所述毛刷剥棉锡林适于由其转动的结果产 生一股气流用以将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通过通气道而达到连续轨道的第 一侧面上。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设置在毛 刷剥棉锡林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之间用以阻止该毛刷剥棉锡林从连续 轨道的某些区域抽吸空气的节流器,该节流器在其内具有一开口,通过 该开口可以借助该毛刷剥棉锡林抽吸空气,和一个该开口的遮盖装置用 以改变开口的大小和改变通过该开口利用该可转动毛刷剥棉锡林抽吸的 空气量。
21: 一种处理籽棉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沿着一连续轨道驱动多个间隔开的平行设置的尘笼辊,所述连续轨 道具有一个用以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和一个设置在其对置处的并与多个 轧辊对靠的第二侧面;将籽棉堆置在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靠近第一轧 辊处;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其特征在于:借助一个设置在非常靠近连 续轨道的第一侧面的转动锡林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靠近另一轧辊处 清除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该锡林与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 上的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相接触,其中以尘笼辊转动方向而 言所述另一轧辊设置在该第一轧辊的下游处。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弃置经轧棉 的棉籽同时还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回收的步骤。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的步骤包括 沿着一个倾斜的滑板输送器并朝着一个可转动的回收锯齿辊引导来自可 转动毛刷剥棉锡林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该可转动的回 收锯齿辊包括一个锡林和多个从它的外圆周表面伸出的锯齿片,由此使 未被轧棉的籽棉附着在锯齿片上而同时弃置经轧棉的棉籽。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回收的未被 轧棉的籽棉直接馈送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所述第一轧辊的下游处 一部位上的步骤。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馈送回收的未被轧棉 的籽棉的步骤包括:利用抽吸一股通过一通气道的气流从回收锯齿辊的 锯齿片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将未被轧棉的籽棉通过该通气道输送到 倾斜的给棉帘子上和将未被轧棉的籽棉沿着给棉帘子引导到连续轨道的 第一侧面上的各个步骤。
26: 一种处理籽棉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沿着一连续轨道驱动 多个间隔开的尘笼辊,所述连续轨道具有一个用于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 和一个设置在其对置处并与多个轧辊对靠的第二侧面;将籽棉堆置在连 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靠近第一轧辊处;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其特征在 于:该方法包括将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靠近另一轨辊的一部位上回收。 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一轧辊和所 述另一轧辊之间的一部位上,其中以所述尘笼辊的转动方向而言所述另 一轧辊是位于第一轧辊的下游处。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未被轧棉的 籽棉的步骤包括产生一股通过一通气道的气流以便将未被轧棉的籽棉抽 吸到该通气道中,通过该通气道输送未被轧棉的籽棉并将未被轧棉的籽 棉引导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各个步骤。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输送未被轧 棉的籽棉的步骤之前,先弃置经轧棉的棉籽而同时回收未被轧棉的籽棉 的步骤。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未被轧棉的 籽棉的步骤包括沿着一倾斜的滑板输送器并朝着一个包括有一个锡林和 多个从其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锯齿片的可转动回收锯齿辊引导从连续轨 道的第一侧面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由此使未被轧棉的 籽棉附着在该锯齿片上,然后利用一股气流将该籽棉从锯齿片上抽吸到 通气道中。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一个位于靠 近所述另一轧辊并与该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非常靠近的锡林从该连续轨 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的步骤中,使该锡 林与在该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相接 触,并将所述清除下来的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堆置在所述滑 板输送器上。

说明书


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处理籽棉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已经推荐出各种不同型式的用于籽棉的轧棉设备。在转让给本专利申请受让人的美国专利4,441,232号所叙述地一种型式的轧棉设备中,设有多个在一连续的轨道上被驱动而转动的尘笼辊。至少一个轧辊以与尘笼辊呈对靠的关系置于该连续轨道的接受籽棉一侧面的对置的一侧面上。

    一个负压源通过尘笼辊抽吸空气,这样通过各尘笼辊抽吸至少一部分籽棉上的纤维部分。当尘笼辊沿该连续轨道运动时,籽棉也随同尘笼辊一起运动,而由负压源所抽吸的纤维部分就由轧辊进行轧棉并通过该抽吸管道从该设备中取走。

    虽然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设备在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方面是有效的,但该设备仍需要进行某些改进。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轧棉设备是按下述方式进行设计的,即尘笼辊的整个外表面是用以脱除籽棉的棉绒的。那就是,从尘笼辊的外表面上最初堆置籽棉的地方起直到从尘笼辊的外表面上清除经轧棉的棉籽的地方止,该籽棉始终连续地经受着轧辊的轧棉作用。这样,虽然在尘笼辊的外表面上籽棉最初堆置到尘笼辊上的部位是覆盖着相当厚的籽棉,在籽棉已沿着尘笼辊的外表面向前运动并经受轧辊的轧棉作用之后,籽棉堆就变薄,结果是,尘笼辊的外表面上有一部分表面区域变成不受覆盖。但是,该轧棉设备没有设计成能以任何特定的方式来利用这不受覆盖的表面区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尘笼辊上不受覆盖的表面区域趋向于减低负压源的抽吸作用,从而更有可能使籽棉过早地从尘笼辊的外表面上掉落。

    因此,如果尘笼辊的外表面上不受覆盖的并通过轧辊的轧棉作用而可以获得的那一部分表面区域能够以某种有效的方式使其可被加以利用的话,那该是最为理想的。如果上面所提到可以获得的表面区域能够采用某种办法使其能被加以利用的话,则轧棉设备更大的潜力就可以发挥出来并由此使其效率提高。此外,该负压源保持籽棉在外表面上的能力也不会被减弱。

    此外,虽然上述轧棉设备能够有效地脱除籽棉的大约90-95%的棉绒,但如果该轧棉设备能够用来脱除籽棉的几乎全部棉绒则更为理想。当然脱除籽棉的几乎全部棉绒将减少废料,从而有助于提高与运用该轧棉设备相关的成本效益。

    上述轧棉设备中在性能方面可以改进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在籽棉经受轧棉过程之后,如何从尘笼辊的表面上清除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的问题。虽然上述专利中提到利用一部设置在轧棉设备的排出管道内的鼓风机以便增加清除籽棉的速度和效率,该设计并不能完全适用,因为它难以供给足够的力从尖笼辊的表面上拉住全部籽棉。因此,如果有一种不同型式的装置能够保证脱除尘笼辊表面上的全部籽棉的话,将是非常理想的事。

    从上述情况着眼,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能够脱除籽棉几乎全部棉绒的用以脱除籽棉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适用于从轧棉设备的表面上清除所有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的用以脱除籽棉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能够回收未经完全轧棉的籽棉部分的用以脱除籽棒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附加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设备和方法,即适用于将回收的籽棉再馈送回到轧棉设备的表面上从而脱除籽棉的全部棉绒的用以脱除籽棉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即适用于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馈送回到尘笼辊外表面上的那部位处的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纤部分的设备和方法,而该部位则为通过轧辊的轧棉作用而可在尘笼辊外表面上获得的可加以利用的表面区域。

    上述和其它目的都可以通过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来实现。该设备包括多个基本上彼此相互平行排列的可自由转动的尘笼辊。该尘笼辊被驱动而在一连续的轨道上转动,而该连续轨道包括一个用于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和位于该第一侧面对置处的一个第二侧面。并设有多个轧辊,每个轧棉具有一个以与各尘笼辊成对靠关系而位于连续轨道上的第二侧面上的外圆周表面。该多个轧辊包括位于靠近在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堆置籽棉的那个部位的一个轧辊和以尘笼辊转动方向而言位于上述轧辊的下游处的另一个轧辊。一个位于靠近该另一轨辊处的脱除装置用以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脱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以将已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轧辊和另一轧辊之间的部位上的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包括沿着一连续轨道驱动多个互相间隔开而平行设置的尘笼辊,由此使该连续轨道具有用以接受籽棉的一第一侧面和一个与多个轧辊相对靠的位于第一侧面的对置处的第二侧面,在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靠近该一个轧辊处堆置籽棉,脱除籽棉纤维部分并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靠近该另一轧辊的部位处清除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方面包括将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靠近该另一轧辊处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第一轧辊和另一轧辊之间的部位处的步骤。

    下面将参照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最佳实施例作更详细地描述,其中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其中:

    图1是本发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而

    图3是本发明设备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

    首先参看图1,本发明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包括带有多个可独立地自由转动的尘笼辊21的尘笼辊设备20,这些尘笼辊构成一个垂直于尘笼辊轴线的一个连续的圆形轨道。该连续轨道具有一个用以接受籽棉的外表面(即第一表面)。各尘笼辊21都是相互间以极小的间距关系排列的。各尘笼辊21都是安装在一尘笼23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以使各相邻尘笼辊21之间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的方式进行安装的。

    尘笼23和尘笼辊21是通过任意一种例如一个连续地与尘笼辊21相接触的齿轮24等合适的机构绕着一纵向轴线同步地转动。而齿轮24则由一个合适的驱动装置26驱动。

    多个轧辊35,37,39,41,43,45都设置在尘笼23内。尽管该图中绘出六个轧辊,但也可以配置多于或少于图中所示数目的任何所需要数目的轧辊。每一个轧辊35,37,39,41,43,45的直径要比每个尘笼辊21的直径较大些。每一个轧辊35,37,39,41,43,45的外圆周表面与由多个尘笼辊21形成的连续轨道的内表面(即第二侧面)相对靠。这样则各轧辊将向着各尘笼辊21施加一个力。

    轧辊中之一的轧辊35置于靠近倾斜式给棉帘子30处。该倾斜式给棉帘子30用以将待轧棉的籽棉31导向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即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其它轧辊37,39,41,43,45则设置在第一个轧辊35在尘笼辊21的转动方向A上的各下游处。虽然图1绘出一个用以将籽棉引导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的倾斜式给棉帘子,但应当理解到,也可采用能用以将籽棉进喂并引导到各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任何合适型式的装置。

    连接在一合适的负压源28上的管道27也设置在尘笼23内。负压源28以基本上恒定的量从尘笼23的外面抽吸空气。负压源28以径向向内从各尘笼辊21之间抽吸空气,从而产生一个作用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趋向于将棉花保持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力。

    在工作过程中,籽棉31是堆置在由转动的尘辊21所形成的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籽棉31是通过由管道27在尘笼辊21的内表面上所产生的负压力来保持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作用在籽棉31上的抽吸力趋向于抽吸在相邻尘笼辊21之间的籽棉31所含的至少一部分纤维部分。当籽棉31随着转动的尘笼23一起运动时,在邻近的尘笼辊21之间伸展的纤维部分就由第一轧辊35进行轧棉,从而从籽棉31上脱除该伸展的纤维部分。两相邻尘笼辊21之间的间隙要小于棉籽直径,这样则可以很容易地从棉籽上分离该纤维部分而不会将棉籽粒拉进尘笼辊21中去。被分离的纤维部分通过管道27内产生的负压输送,并通过管道27从设备中排出去。

    在经过第一轧辊35之后,籽棉随同尘笼23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由于管道27内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便可在相邻尘笼辊21之间抽吸更多的纤维部分。随着籽棉31继续进一步绕着尘笼23向前运动,已被抽吸的纤维部分将由下一个轧辊37进行轧棉,并通过管道27从设备中排出去。

    籽棉31继续随同尘笼23向前运动,相邻尘笼辊21之间抽吸另一部分纤给部分,其后由下一个轧辊39进行轧棉。上述操作过程将继续进行,一直到籽棉31经过最后一个轧辊45。在经过最后一个轧辊45之后,籽棉将处于一个与尘笼23外表面相切即大致垂直地面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籽棉31将由于重力的作用及由于在该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以阻止该负压将籽棉保持在尘笼辊21上的隔压镶边33而从尘笼辊21上掉落下来。

    上面所述用以脱除籽棉纤维部分的设备和方法的型式的已经公开在美国专利4,441,232号中,该专利公开的技木方案作为参考资料结合到本专利申请中。    

    进一步参看图2,该轧棉设备20包括一个用以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清除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毛刷剥棉锡林47,该锡林47设置在大致靠近最后一个轧辊45且在尘笼23的转动方向A上该轧辊45的下游处,由此使毛刷剥棉锡林47的毛刷48逆着尘笼辊21的外表面运转并刷向该表面,从而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从尘笼辊21的外圆周表面上清除掉。相对尘笼23的转动方向而言毛刷剥棉锡林47可以放置在图1中所示位置的少许上游处。驱动毛刷剥棉锡林47转动,经证实使其圆周表面速度大约比尘笼23的圆周表面速度大四倍则能给出满意的结果。已发现对于尘笼23采用200英尺/分的圆周表面速度是合适的。

    一个倾斜式滑板输送器49位于靠近毛刷剥棉锡林47处。该倾斜式输送器49为用以将已经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下来的经轧棉的棉籽和未经轧棉的籽棉进行导引的装置。这些已经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用毛刷剥棉锡林47清除下来的经轧棉的棉籽和未被轧棉的籽棉就会被刷到滑板输送器49上。

    一个钢丝刷51刚性地连接在倾斜式滑板输送器49的一端上。钢丝刷51压在一个用以将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下来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回收和经轧棉的棉籽弃置的装置的外圆周表面上。

    用以回收未被轧棉的籽棉和弃置经轧棉的棉籽的装置包括一个回收锯齿辊53。回收锯齿辊53包括一个带有多个锯齿片57的可转动的驱动锡林55。锯齿片57带有从其上伸出的若干锯齿,而锯齿片57从锡林55向外伸出。各锯齿片57彼此相互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此间距足以使经轧棉的棉籽在两锯齿片57之间通过。巳发现每个锯齿片57之间在中心的间隙为3/4英寸是合乎要求的。回收锯齿辊53的转动方向与毛刷剥棉锡林47的转动方向相反。固定式钢丝刷51压靠在锯齿片57上以便将未被轧棉的籽棉保持在锯齿片57上,并有助于保证棉绒可靠地附着在锯齿片57上。

    在回收锯齿辊53的下面设有多个固定式尘棒59。这些固定式尘棒59都是非常靠近回收锯齿辊53的外圆周表面。尘棒59适用于保持未被轧棉的籽棉附着在锯齿片57上。同时,该尘棒59能够清除缠在未被轧棉的籽棉纤维中的经轧棉的棉籽。

    尘棒59与锯齿片57之间的间隙,和尘棒59中每个尘棒之间的间隙都可改变以便适应具有不同特性(例如具有不同棉籽大小的籽棉)的各种籽棉类型,也适应具有不同的棉绒脱除量的籽棉。可以调整尘棒59以使上面所提到的间隙可根据要求予以改变。

    在回收锯齿辊53的上方设置一个固定式导向板61。导向板61用以偏折可能从尘笼辊21的表面上掉落下来的经轧棉的棉籽或未被轧棉的籽棉的运动方向。导向板61将杂散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偏折到回收锯齿辊53前方的一个位置上。

    转动的剥棉刷52可以设置在靠近回收锯齿辊53处,用以从回收锯齿辊53的锯齿片57上清除籽棉。相对于回收锯齿辊53而言,剥棉刷52是这样设置,使得从剥棉刷52上伸出的刷毛54与锯齿片57相接触。

    轧棉设备20还包括一个用以输送已经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的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一个通气道63,一个分离器65,一个鼓风机67和一个倾斜式给棉帘子69。通气道63的一端设置在靠近回收锯齿辊53的外圆周表面处而通气道63的另一端则连接在分离器65上。鼓风机67也连接在分离器65上。鼓风机67通过分离器65和通气道63抽吸空气,使得由剥棉刷52从回收锯齿辊53的锯齿片57上清除下来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被鼓风机67产生的气流所抽吸。另一种可取的选择最好是取消剥棉刷52,从而可以完全依靠气流的抽吸力清除锯齿片57上的籽棉。在这两种情况的任一情况下,都是用气流通过通气道63将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到分离器65中。分离器65从气流中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分离出来,随后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向下送到倾斜式给棉帘子69上再回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倾斜式给棉帘子69引导未被轧棉的籽棉返回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第一轧辊35和最后一个轧辊45之间的一个部位处。

    虽然图1中绘出的给棉帘子69是位于轧辊41和43之间,应当理解到,以尘笼23的转动方向A上而言,可以将给棉帘子69设置在图1所示的位置的更上游或更下游的部位处。关于设置给棉帘子69的位置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须送回到尘笼辊21外表面上相对于尘笼23的转动方向A而言位于第一轧辊35的下游的一个部位处。

    如前面所提到的,利用给棉帘子30或其它任何合适的给棉装置将籽棉31堆置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该籽棉输送在沿着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与此同时,籽棉经受轧辊35,37,39,41,43,45的轧棉作用。在籽棉到达最后一个轧辊45处时,已从棉籽上脱除大约90~95%的棉绒。在某些情况下,巳从籽棉中脱除所有的棉绒从而形成经轧棉的棉籽,而在其它情况下,在棉籽上仍保留一部分棉绒从而形成未被轧棉的籽棉。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短语“未被轧棉的籽棉”是指已经受过轧辊的轧棉作用但在棉籽上仍留有一部分棉绒或有可能仍留有全部棉绒的籽棉。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短语“经轧棉的棉籽”是指在其上已经不留存或基本不留存棉绒的棉籽。

    当籽棉到达最后一个轧辊45时,毛刷剥棉锡林47将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刷掉并使之落到滑板输送器49上。尽管有重力并存在用以切断抽吸力的隔压镶边33趋向于使未被轧棉的籽棉以前述方式从尘笼的外表面上掉落,但仍有一部分未被轧棉的籽棉附着在尘笼辊21上。这是因为在各尘笼辊21之间已被抽吸但未被轧辊进行轧棉的纤维部分趋向于将未被轧棉的籽棉保持在尘笼辊21的表面上。这样,可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47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并将该未被轧棉的籽棉引导到滑板输送器49上以便由此馈送到回收锯齿辊53上。同样地,任何可能挤塞在尘笼辊21之间的经轧棉的棉籽则由毛刷剥棉锡林进行清除。

    当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到达收锯齿辊53时,利用钢丝刷51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压靠在回收锯齿辊53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使其棉绒牢固地附着在锯齿片57上。虽然经轧棉的棉籽也由滑板输送器49向下导引到回收锯齿辊53上,但是,各锯齿片57之间的间隙则足以使经轧棉的棉籽通过该锯齿片57之间,并由该处将该经轧棉的棉籽弃置到一个合适的棉籽收集装置50内。

    附着在锯齿片57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从尘棒59和锡林55之间通过。当未被轧棉的籽棉绕过尘棒59时,其棉绒仍牢固地附着在锯齿片57上。但是,当未被轧棉的籽棉通过尘棒59上面时,任何可能缠在未被轧棉的籽棉的棉绒上的经轧棉的棉籽即被脱开。各尘棒59之间的间隙足以使被脱开的经轧棉的棉籽掉落到棉籽收集装置50中。

    当未被轧棉的籽棉到达通气道63的开口处时,鼓风机67所产生的气流将抽吸通过可转动剥棉刷52从锯齿片57上清除下来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如上面所提到的另一种可取的选择是,可以取消剥棉刷52,由此可依靠鼓风机67所产生的气流抽吸来自回收锯齿辊53的锯齿片57的籽棉。通过通气道63将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到分离器65,然后送到给棉帘子69上最后返回到由转动的尘笼辊21形成的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

    本发明的轧棉设备的优点之一是当籽棉31沿着尘笼23的外表面输送时,通过轧辊35,37,39,41,43,45的轧棉动作连续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当籽棉31最初堆置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时,基本上整个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都被籽棉所覆盖。但是,随着籽棉沿着尘笼23向前运动,纤维部分从籽棉31中被脱除,因此处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籽棉的厚度逐渐变薄。这样,在籽棉到达第三或第四轧辊39,41时,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可获得可加以利用的额外空间。这部分通过轧辊的轧棉动作而获得的可加以利用的表面区域提供了用以堆置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回收到的未被轧棉的籽棉的理想地方。

    因此,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给棉帘子69应当这样设置,即可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尘笼辊21外表面上且沿着尘笼23的一个位置处,该位置则为由于轧辊的轧棉动作而在尘笼辊21上获得可加以利用的额外表面区域。同样很明显的是,给棉帘子的精确位置不是非常关键的,只要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能堆置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距最初在尘笼辊21上堆置的籽棉的区域的下游足够远的部位处即可,这样就使轧辊的轧棉动作有机会进一步对籽棉进行轧棉而为被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提供必需的可加以利用堆置空间。

    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堆置在上述部位与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送回给棉帘子30比较,前者的优点较多。如果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送回给棉帘子30,则该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就在轧辊35,37上与新喂给的籽棉争夺轧棉空间。此外,将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送口给棉帘子30就意味着没有利用由于轧辊的轧棉动作而获得的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可加以利用的那部分表面区域的优点。

    参看图2,本发明的轧棉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个用以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及在回收未被轧棉的籽棉的同时也弃置经轧棉的棉籽的设备71。设备71包括一个带有多个以其锯齿从其外表面上伸出的、相互间隔开的锯齿片75的转动锡林73。锡林73的转动方向与尘笼辊21的转动方向A相同。虽然锯齿片75设置在极邻近尘笼辊21的外表面的位置处,但在锯齿片75的尖部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之间应存在间隙。锯齿片75在沿着锡林73的外圆周表面的间距须足以使经轧棉的棉籽通过该锯齿片75之间。

    当籽棉沿着尘笼辊21的外表面向前运动并趋近转动锡林73时,未被轧棉的籽棉上的棉绒则被锡林73的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锯齿片75所捕捉。未被轧棉的籽棉因此而附着在转动锡林73上,而经轧棉的其上不带或基本上不带棉绒的棉籽则同时被弃置到棉籽收集装置79中。

    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一个位于靠近转动锡林73处的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该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相对于转动锡林73是这样安排的,使得从锡林77的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刷毛81与锯齿片75相接触,而且须与附着在锯齿片75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相接触并将其清除下来。毛刷剥棉锡林77的转动方向与锡林73的转动方向相反。此外,毛刷剥棉锡林77以大于锡林73的圆周表面速度转动,以便保证充分地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最好毛刷剥棉锡林77的圆周表面速度大约是锡林73的圆周表面速度的2倍。

    通气道83起着一种将已经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由转动锡林73回收并将收回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回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输送装置的作用。通气道83具有一个部分地环绕着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的端部85。通气道83的另一端部87则指向尘笼辊21的外表面。当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转动并清除那些附着在转动锡林73的锯齿片75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时,毛刷剥棉锡林77的转动动作产生一股气流,该气流将未经轧棉的籽棉通过通气道83输送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

    图2所示的轧棉设备的其它特征基本上与前面图1所描述的是一样的那些特征,因此对那些特征将不再重复描述。

    根据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当未经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到达最后一个轧辊45时,未经轧棉的籽棉将附着在转动锡林73的锯齿片75上。但是,由于在锯齿片之间存在间隙及经轧棉的棉籽上不带有或基本上不带有能够附着在锯齿片75上的棉绒,所以经轧棉的棉籽将会通过锯齿片75之间并被弃置到棉籽收集装置79中。这样,带有锯齿片75的转动锡林73就起着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回收未被轧棉的籽棉和弃置经轧棉的棉籽的作用。

    借助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从锯齿片75上清除附着在锯齿片75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然后利用由于毛刷剥棉锡林77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将未被轧棉的籽棉输送通过通气道83。未被轧棉的籽棉堆置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这样一个部位处,该部位相对于尘笼23的转动方向A而言位于在尘笼辊21上最初堆置籽棉31的部位的下游处。前面提出关于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重新堆置未被轧棉的籽棉的精确的部位问题的相同的意见在此处仍是适用的。这样,应当理解到,设置通气道83的位置不能认为仅限制于图2所示的具体位置。

    图3示出本发明的轧棉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一个具有与图2所示装置相似特征的装置。更具体地说,该轧棉设备包括一个用以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并用以回收未被轧棉的籽棉而在这同时弃置经轧棉的棉籽的可驱动而转动的设备100。设备100包括一个具有多个带有从其外圆周表面上伸出锯齿的锯齿片103的可驱动而转动的锡林101。锡林101的转动方向与尘笼23的转动方向A相反。各锯齿片103彼此相互隔开一个足以使经轧棉的棉籽通过锯齿片103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尘笼辊21而言锡林101是这样设置,使得锯齿片103的尖部与尘笼辊21的外圆周表面稍微隔开。转动的锡林101设置在非常靠近尘笼辊21的外表面的位置处,从而当锡林101转动时,位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未被轧棉的籽棉能附着在锯齿片103上。其上不带或基本上不带棉绒的经轧棉的棉籽则不能附着在锯齿片103上。因此,由于各锯齿片103被此相互隔开一个足以使经轧棉的棉籽从锯齿片103之间通过的距离,所以经轧棉的棉籽就可弃置到直槽105中。

    在靠近转动的锡林101处设置一个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107。毛刷剥棉锡林107的转动方向与锡林101的转动方向相反。毛刷剥棉锡林107以大于锡林107的圆周表面速度的一个圆周表面速度转动以保证从锯齿片103上充分地脱除未被轧棉的籽棉。毛刷剥棉锡林107最好以大约两倍于锡林101的圆周表面速度的圆周表面速度转动。相对于锡林101而言毛刷剥棉锡林107的位置是这样设置,使得由其外圆周表面上伸出的刷毛109与锯齿片103相接触并能从锯齿片103上将未被轧棉的籽棉刷掉。

    当毛刷剥棉锡林107转动时,产生一股气流。所产生的气流迫使从锯齿片103上清除下来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通过管道111而达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

    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为了降低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107对轧棉设备以最有效的状态进行工作的能力方面所施加的任何影响而特别设计的。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图2所示的设备中,毛刷剥棉锡林77的转动动作导致产生一股气流,借助这股气流将未经轧棉的籽棉通过通气道83输送到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但是为了产生这股气流,该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77必须从尘笼23的内部抽吸空气。从尘笼23内部抽吸空气趋向于抵消负压源28用以在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保持籽棉的力。如果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的抵消作用足够大时,则籽棉在其经受所有的轧辊的轧棉动作之前,有可能已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掉落下来。

    在承认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上,本申请人已研制了轧棉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关的各优点以外的附加的优点。更具体地说,如图3中所示,轧棉设备20包括一个节流器115,该节流器用以阻止由节流器115覆盖的尘笼23的部位上从尘笼23的内部抽吸空气。然而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107却仍然能够从设置转动的锡林107的区域向上抽吸空气,在待由转动的锡林107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清除未经轧棉的籽棉的地方,这种空气的抽吸实际上有助于从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拉住未经轧棉的籽棉。

    节流器115包括一个槽121,通过该槽抽吸空气以便产生一股上面所提到的用以将未经轧棉的籽棉输送返回尘笼辊21的外表面上的气流。节流器115还包括一个用以改变由转动的毛刷剥棉锡林107所吸入的空气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活动滑板117和一个固紧装置119。该滑板能够横过槽121前、后移动以便根据需要遮盖槽121的任何部分。将槽121置于所要求的位置之后,固定固紧装置119以便固定滑板117的位置。该固紧装置例如可以是一元宝螺母。如果不用上述元宝螺母,作为可供选取替换物可用任何一种合适的固紧装置以固定滑板117于该位置上。

    图3所示的其它特征与图1所示有关特征是相同的,对这部分特征的描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还有,除了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毛刷剥棉锡林107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毛刷剥棉锡林77是在尘笼23的不同部位抽吸空气之外,图2和图3所示轧棉设备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

    本发明的原理、各个最佳实施例以及工作方式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已经描述过。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里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实施例都是作为示范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条件下其他人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改变。因此,本申请人明确地表示凡属本发只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变换和等效产品等都应包括在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之内。

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方法及设备.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以脱除籽棉的纤维部分的设备包括:多个基本上相互平行放置可自由转动的尘笼辊;该尘笼辊在连续轨道内用以接受籽棉的第一侧面转动;多个处于与连续轨道的第二侧面具对靠关系的轧辊;一用以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未被轧棉的籽棉和经轧棉的棉籽的装置;一用以将由脱除装置从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上清除的未被轧棉的籽棉回收而将经轧棉的棉籽弃置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以将回收装置回收的未被轧棉的籽棉馈送回到连续轨道的第一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