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泡饮保健茶及配制方法,尤其以柿树叶制成柿叶茶作主料,配制出色、香、味、形具普通茶地特色,保健功能却优于普通茶和已有保健茶的配制方法。 柿叶:柿科植物。柿树的叶子,主要成份含生物碱、鞣质、酚类,树脂、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香脂精化合物等与茶叶相同,还含“黄酮式”抗癌物质。很久以来,人们就用柿叶风干后作药用或代泡饮茶,土名叫“柿叶茶”。
配制保健茶的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CN1043863A《以青柳叶为原料制备青健茶的方法》和专利公开号CN1043246A《六君茶的制作方法》,虽然都采用多种植物加工合成。但始终利用茶叶作主要原料来保持茶的基本特色,在加工过程中,仍然保持揉捻等制茶的主要工艺。
本发明的特征是:用九种物料组分为五料,即以柿叶为主料,灵芝、茯苓为副料,野岩茶、红籽叶为填充料,银花、石斛为调料,紫苏、陈皮为杀青药料,经加工合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加工工艺流程中,对所用材料不经揉捻,采用药液杀青较为省力,也不需揉捻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是:在拼配拌和工艺上,以副料磨浆与主料进行拌和,拌和后入烘房以40℃以下,25℃以上的温度烘烤,让三种物料在烘干过程中得到充分亲和,使拼配物料均匀。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是:利用民间很久以来将柿叶风干当药用或代茶饮的方法进行优化加工为主料,拓宽了保健的保健范围。所得产品具有止渴生津、清凉健胃、提神健脑、止血降压、抗衰防老、健身美容、防癌抗癌、头晕失眠等多种保健治疗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五料两步拌和法则”,即把五种料按组分别进行粗加工后,再进行拼配精加工来完成。
五料粗加工
1、主料:将青鲜柿叶进行漂洗→杀青→密封→风干→烤干→制沫。
2、副料:用菌丝或菌体(干、鲜均可)切细→磨浆→熬制。
3、填充料:用稍叶漂洗→杀青→烘干→制沫。
4、调料:以药用干料制沫。
5、杀青药料:烘干→制沫→纱布袋包→熬制药液。
拼配精加工
1、将主料制沫装入专用木箱内,把副料浆均匀喷入主料,密盖入烘房以40℃以下的微温烤30小时,或盖密玻璃放烈日下爆晒30小时。得主、副拌和料。
2、趁热取出主、副拌和料,均堆拌入调料和填充料,入容器内密封24小时取出装袋即成袋装灵芝柿叶茶,成形即成块状灵芝柿叶茶。
本发明在实施中各料的配料比例如次
主料60-80%、副料1-5%、填充料10-20%、调料5-10%、杀青药料5-10%,各料总量为100%。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杀青时,杀青水不得超过100℃,而最佳方案是,当杀青水沸到100℃以上时,突然加入备好的杀青药液,使其降温到80℃左右时,保持衡温,放入杀青料温浸10分钟,取出立即入容器内密封焖3小时左右。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主料风干过程中,每隔两小时翻动一次,避免叶面粘贴造成变质,其最佳方案是用线或竹丝,串成叶串后杀青,经密焖后取出,固定两头,悬空风干,有利翻动,不会造成叶面粘贴变质。
本发明方法所得产品,经贵州省劳动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进行各种元素测定:含锌86.6ppm、钙199.0ppm、铁30.6ppm、镁38.6ppm等人体必需元素,比普通茶高30倍,重金属元素符合国家标准范围;经贵阳中医学院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未呈现毒性反映”;经卫生防疫部检验,“符合GBn144-81卫生标准”。
本发明所得产品富含维生素C(约占76ppm)比柠檬还高;内外止血效果较好,具现有资料记载100例的临床止血验证,疗效达90%;经四年来部份中老年人长期饮用,均反映提神、美容、降压、平喘止咳等有疗效,而且夜间饮用本品不会造成失眠。
本发明所得产品比其它茶液变质得慢,一般茶液24小时变质,本品可达35小时以上才变质;再一个特点是耐泡,一般茶冲4-5开就淡味,本品泡七开不减味,不退色,至八开起开始退色、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