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311039.X
2015.06.09
CN104840645A
2015.08.1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4申请日:20150609|||公开
A61K36/884; A61P1/08
A61K36/884
张玉芳
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2-1号中央龙湾小区5号楼1单元702室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是由下列中药组成:黄芪40-50g、人参5-10g、生白术10-15g、炙甘草10-12g、陈皮10-15g、当归10-12g、车前子15-20g、泽泻10-12g、葛根15-20g、柴胡6-9g、升麻3-6g。治愈率100%。
1.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黄芪40-50g、人参5-10g、生白术10-15g、炙甘草10-12g、陈皮10-15g、当归10-12g、车前子15-20g、泽泻10-12g、葛根15-20g、柴胡6-9g、升麻3-6g。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淤扰乱清空。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黄芪40-50g、人参5-10g、生白术10-15g、炙甘草10-12g、陈皮10-15g、当归10-12g、车前子15-20g、泽泻10-12g、葛根15-20g、柴胡6-9g、升麻3-6g。 优选用量:黄芪40g、人参10g、生白术15g、炙甘草12g、陈皮15g、当归10g、车前子15g、泽泻10g、葛根15g、柴胡6g、升麻3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药理分析:本发明所治之眩晕乃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上述方剂首选大剂量黄芪补气升阳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药。陈皮理气调中,使补气而不致壅气;当归补血而活血;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健脾,共为佐药。葛根、柴胡、升麻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为使药。诸药合用,补气健脾,升清降浊,则眩晕自愈。 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约200ml;二煎加热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两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忌食油腻碍消化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制成:黄芪40g、人参10g、生白术15g、炙甘草12g、陈皮15g、当归10g、车前子15g、泽泻10g、葛根15g、柴胡6g、升麻3g。 实施例2: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黄芪40-50g、人参5-10g、生白术10-15g、炙甘草10-12g、陈皮10-15g、当归10-12g、车前子15-20g、泽泻10-12g、葛根15-20g、柴胡6-9g、升麻3-6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其中40-50岁5例,50-60岁6例,60-70岁5例,70-80岁4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1年。 二、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均经西医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排除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所致的眩晕。 三、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一年内不复发。 、好转:临床症状消失,一年内偶有复发。 、无效:服药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 四、治疗效果:服药7天为一疗程,大部分患者一疗程治愈,症状严重、病程长者两疗程痊愈。2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五、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45岁,工人,2011年7月就诊。自述反复发作性眩晕3年,曾在市立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每次发作均需到医院静脉给药才能缓解。平素常感疲倦乏力,食少,便溏。此次发作已静脉用药(具体不详)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故来诊,要求服中药治疗。查体: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脉证合参,考虑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的眩晕。给予上述方药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为巩固疗效,继服4剂,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例2:李某,男,70岁,退休干部。2013年5月就诊。自述半年来,反复出现眩晕,如坐舟车,曾被市立医院诊断为“眩晕症”,住院治疗缓解出院,但仍时有反复,半年内反复6次。每次都需静脉给药才能缓解,此次又因劳累复发,自觉眩晕、耳鸣、倦怠乏力,大便溏。故来诊,要求中药治疗。据其症状体征考虑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是由下列中药组成:黄芪40-50g、人参5-10g、生白术10-15g、炙甘草10-12g、陈皮10-15g、当归10-12g、车前子15-20g、泽泻10-12g、葛根15-20g、柴胡6-9g、升麻3-6g。治愈率100。。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