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西葫芦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近几年来,虽然“菜篮子工程”计划的实施,缓解了部分城乡人民吃菜难的问题。蔬菜领域的杂种优势利用,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蔬菜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由于蔬菜生产具有季节性,因此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蔬菜供应淡、旺季仍然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解决蔬菜生产季节性的方法,它通过杂种优势的利用,培育出早青一代西葫芦。
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早青一代西葫芦是以阿尔及利亚花叶自交系(代号:6-9-5-20-3-9)为母本,黑龙江小白皮(代号:26-6-6-19-20-3)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其父母本可以调换使用。
下面介绍成早青一代西葫芦杂交一代的两个亲本性状:
(1)、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代号6-9-5-20-3-9为早青一代西葫芦的母本,是本所育成和独有的纯种自交系,植株属矮秧型,早熟品种。生长势中等,适宜株行距50×60cm,亩种植2200株,节间很短,叶面近脉处有少量白斑,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3-4节;以后每节出现雌花。瓜长圆筒形,瓜柄部稍细,果面光滑,嫩时瓜皮绿色带白色网纹,老熟瓜呈桔黄色皮。单瓜平均重1-1.5kg,果长长28-31厘米,横径12-14厘米,亩产瓜平均3500公斤,在太原地区4月下旬直播大田,7月上中旬老瓜成熟。
(2)黑龙江小白皮:代号26-6-6-19-20-3为早青一代西葫芦的父本,是本所育成和独有的纯种自交系,植株属矮秧型,早熟品种。生长势中等,适宜株行距50×50cm,亩种植2400株,节间较短,叶绿色,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茎第2-3节;瓜长圆筒形,果面光滑,嫩时瓜皮淡白色,老熟后瓜呈浅黄色皮。单瓜平均重1-1.5kg,果长长28-30厘米,横径9-10厘米,果肉浅黄色,亩产瓜平均2500-3000公斤。在太原地区4月下旬直播大田,7月上中旬老瓜成熟。
本发明的较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典型优点:
(1)早熟,下种后45天可采摘250g以上的嫩瓜,是目前我国最早的西葫芦一代杂交种。
(2)适宜保护地栽培,叶片小,叶柄短,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株行距一般50×60cm,亩种植2200株,在塑料大棚、小拱棚内栽培,无狂长现象。
(3)结瓜性能好,雌花多,瓜码密,嫩瓜皮色浅绿,在一株上可同时结3-4个瓜,而且可以同时长成。
(4)经济效益高。该种在蔬菜淡季上市(太原地区一般是4月20日左右),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而且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平均价格0.8-1元计算,亩收入高达4000-5000元。
(5)可躲过病毒病的危害。本品种对病毒病抗力中等,但在炎夏高温来临时已到采收后期,它可以躲过病毒病的危害。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杂交制种过程:
母本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代号:6-9-5-20-3-9)是由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的群体中经6代单株自交选择而成;父本:黑龙江小白皮(代号:26-6-6-19-20-3)是由黑龙江小白皮的群体中经6代单株自交选择而成。
杂交亲本以母本∶父本=4∶1地比例种植,大面积制种,只需在方圆原1公里内没有种植其它的西葫芦品种。在采种区的隔离区条件满足后,在母本雌花开放前将母本的雄花及雄花花蕾全部彻底打掉,在父母本开花期由蜜蜂将父本的雄花花粉带到母本雌花柱头上即进行天然杂交,在早晨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到收获时,从母本上收下的瓜掏出的瓜籽即是经过杂交制得的早青一代西葫芦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