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当吸尘器本体在地板、地毯或垫子之类的表面上移动时能清洁这些表面。 常规的真空吸尘器设计成在移动吸尘器时,吸尘器本体或手柄不会被家俱或桌脚卡住,以提高真空吸尘器的使用性能。未经审查的公布号为No.63-103852号日本公开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这样的吸尘器,其中多个滚轮各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角部位置,还揭示了另一种吸尘器,其中在吸尘器本体的上前部有一个比吸尘器本体宽的转动滚轮手柄。
在上述已有技术的前一种形式中,滚轮各自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缘的角部位置,以防止吸尘器本体被家俱或桌脚卡住。然而,这种吸尘器本体有一缺点,即当桌脚或柱子的角部卡入滚轮之间时,吸尘器就会被挡住。后一种形式的常规吸尘器虽然没有上述缺点,但由于旋转滚轮同时作为手柄使用,当使用手柄时吸尘器本体的使用性能不稳定及不能令人满意,其强度也较差。
鉴于已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即使该吸尘器本体的外轮廓比较平坦,也能避开待清洁表面上的障碍物,而且具有优异的移动和操作性能。
上述目的可由这样的真空吸尘器来实现。它包括一个可连接吸管的吸尘器本体;一个可使吸尘器本体移动的移动部件;还有一个可转离障碍物地变角度部件,它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并可转动;在吸尘器本体前部形成的一集尘腔;设在吸尘器本体后部的风机;变角度部件的位置安排成可绕集尘腔外壁转动;变角度部件的一部分从吸尘器本体的前表面及前侧表面突起。
进行清洁操作时,拉动吸管,使吸尘器本体依靠移动部件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
如果在待清洁表面上碰到如桌子之类的障碍物,吸尘器本体就会与之碰撞。这种情况下,由于变角度部件从吸尘器本体的上下壳体向外突起,变角度部件首先碰上障碍物。此时,进一步拉动吸管,变角度部件就会转动,吸尘器本体转离障碍物而不会翻倒,最终使吸尘器本体平稳地移动到避开障碍物的位置。
由于变角度部件的位置安排成可沿集尘腔外壁转动,设置变角度部件不会增加吸尘器本体的高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所进行的描述可了解得更清楚。
图1至图14显示了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1为此真空吸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2为此真空吸尘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此真空吸尘器的底部视图;
图4A、4B及4C为显示避开障碍物操作的示意图;
图5A和5B为真空吸尘器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真空吸尘器从吸尘器上边观看的主体图;
图7为真空吸尘器从吸尘器反面观看的立体图;
图8为盖件处在关闭状态时卡钩部件的纵剖视图状态;
图9为盖件处在开启位置的卡钩部位的纵剖视图;
图10为立体图,显示了真空吸尘器的盖件与上外壳连接处的部位;
图11为下外壳罩盖的底部视图;
图12为显示压力传感器的弹性支撑件的部分纵剖视图;
图13为显示压力传感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14为显示弹性支撑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15至图26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15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形式的部分剖视的平面图;
图16为图15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7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分解立体图;
图18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三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图18中的重要部分在组合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0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四形式的部分剖视侧视图;
图21为图20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2为图20实施例的底部视图;
图23及图24为显示图20的实施例进行避开障碍物操作时的示意图;
图25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五形式的底部视图;
图26为此另一实施例的第六形式的底部视图。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参看附图,电动真空吸尘器的本体1包括由刚性热塑树脂(洛氏硬度为50至80)制成的上外壳2和由刚性热塑树脂(洛氏硬度为50至80)制成的下外壳3。柔软材料4整体塑制于上下外壳2和3的整个表面。
柔软材料4由弹性热塑树脂制成,其厚度约为1.5毫米至3.5毫米,其橡胶肖氏硬度约为30至40。位于吸尘器本体1前部的集尘腔5顶部敞开。集尘腔5的开口或敞开式顶部由可开启的盖件6来关闭,盖件6包括外盖7和内盖8。外盖7和内盖8由螺钉9连接在一起。外盖7和内盖8由刚性热塑树脂制成。在外盖7和内盖8之间安装有可连接吸管10的变角度管连接部11、清洁操作控制板12、用于开启关闭盖件6的卡钩13以及使盖件6趋向开启的盘簧15。
管连接部11的外周有滑环16。与滑环16滑动接触的接触件17位于内盖8内,邻近的操作部分10’通过接触件17与控制板12电连接。
金属杆结构的变角度销18装配于外盖7的固定座7a及内盖8的固定座8a内。变角度销18和把手20一起通过把手座21安装在上外壳2上表面上的安装座19上,从而盖件6安装在上外盖2上以改变角度。盘簧15装配在变角度销18上,一旦卡钩13脱开,盘簧15的作用力即将盖件16弹开。
刚性热塑树脂制成的内箱体22形成了集尘腔5的内壁。内箱体22开口的一边22a靠近上外壳2开口的一边2a。集尘容器24容纳在内箱体22内,集尘容器24包括无纺织物23和整体塑制于无纺织物23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集尘容器24可挡住细尘而形状不变。纸袋过滤器25位于集尘容器24内。合成树脂制成的支座26可旋转地安装在集尘容器24的进口部位上。支座26使纸袋过滤器25的底板25’保持在集尘容器24的进口部位。在纸袋过滤器25直接位于内箱体22内而不使用集尘容器24的情况下,支座26可旋转地安装在上外壳2开口的侧边2a附近。
与内盖8挤压接触的密封衬垫27安装在集尘容器24开口的侧边。密封衬垫27的形状使之还与内箱体22开口的侧边22a挤压接触。
内箱体22有格栅状流通窗28。电机室29位于吸尘器本体1后部。电机室29由前室30和后室31组成,风机32位于电机室29内并弹性支撑及固定在橡胶制成的前后缓冲垫33和34之间。透气的隔声管35围绕着风机32的电机部分。电机室29通过前后缓冲垫36和37装在下壳盖38的上侧。下壳盖38和下外壳3之间形成了排气通道39。下壳盖38的下表面有多个大致呈U形的肋条40。还安装有降低排气噪声用的隔声材料41、调整排气流的金属网42、大致呈箱盒形的微尘过滤件43以及一个排气过滤件44。
内箱体22的流通窗28与电机室29的前部开口29a相联通。电机室29的下开口29b与排气通道39相联通。当风机32旋转时,进入吸管10的空气穿过纸袋过滤器25和集尘容器24,进而经过流通窗28进入风机32以形成排气流。然后,此排气流经过电机室29下开口29b、金属网42、灰尘过滤件43(可挡住99%的0.3微米的尘埃)以及排气过滤件44(主要用来调整排气流,由透气海绵制成),然后经过吸尘器本体1后表面处的排气口排到吸尘器本体1外面。
使吸尘器本体1避开障碍物的变角度部件45安装成绕内箱体外周旋转。变角度部件45由合成树脂制成,呈盘状。由氯乙烯树脂之类柔软材料制成的缓冲器47安装在变角度部件45的外周。变角度部件45包括底板45a和环形架45b,缓冲器47安装在环形架45b的外表面上。
安装在变角度部件45上的缓冲器47的部分外周从吸尘器本体1的前表面和前侧表面突起。从下外壳3突起的最大量约为6毫米,从上外壳2突起的最大量约为4毫米。
变角度部件45支撑在与下外壳3的底面成一体成形的轴承部48上,这可通过紧固体46(比如螺钉)和护盖49来实现,这样,变角度部件45可沿或左或右方向也即沿正常或相反方向改变角度。变角度部件45的环形架45b的外径大致与吸尘器本体1的横向最大宽度W相等。在此实施例中,最大横向宽度定为260毫米。变角度部件45的心轴R1从吸尘器本体1重心线P向吸尘器本体1的前侧偏置。变角度部件45有一转动限位装置,将转动角度限制在约60°至180°的范围内。
转动弹簧50围绕成形于下外壳3上的轴承部45安装。转动弹簧50的一端卡在成形于下外壳3内底面上的接纳部51,弹簧另一端卡入整体成形于变角度部件45底板45a上的接纳部52内。当缓冲器47与待清洁表面上的如桌子之类的障碍物碰撞时,变角度部件45变会转动,而在缓冲器47转离障碍物后,变角度部件45受转动弹簧50的反作用力而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5A及图5B所示,两个成形槽45C1和45C2穿透变角度部件45的底板45a。成形于下外壳3内底表面的凸台3a1和3a2各自接纳在两个槽45c1和45c2内。小凸块3b1和3b2成形于下外壳3内底表面上,以使变角度部件45的底板45a止动。当变角度部件45转过预定角度时,凸台3a1和3a2各抵靠在槽45c1和45c2端部,而小凸部3b1和3b2也抵靠在底板45a上。结果,变角度部件45的转动角度得到限制。在此实施例中,变角度部件45的转动范围定为60°,即向左30°,向右30°。
各自成形于吸尘器本体1前侧部的端部16用于变角度部件45的进出,端部从变角度部件45的心轴R1向后布置。更好地,安装在变角度部件45上的缓冲器47应该至少突起超过吸尘器本体1的前表面的整个横向宽度。在此实施例中,虽然只有缓冲器47从图1所示的上外壳2个的柔软材料4突起,也可以缓冲器47和变角度部件45都从那里突起。
当从吸尘器本体1的顶部观看时,吸管10大致位于吸尘器本体1横向宽度的中心线Q1上。吸管10与盖体6相连,此连接部件在变角度部件45上方。当从吸尘器本体1顶部观看时,从吸尘器本体1突起的那部分变角度部件45的形状最好相对中心线Q1基本左右对称。卡钩13的操作按钮有一凹部14a,以指出按纽的最佳揿压位置。
为使变角度部件45能绕内箱体22平稳地转动,在变角度部件45外缘部安装有多个滚轮53。在下外壳3的内底表面还安装有多个滚轮54,以接纳变角度部件45的外底表面。有了这些滚轮53和54,变角度部件45就能在上外壳2和下外壳3之间平稳地转动。
一对前脚轮55和一对后脚轮55a安装于下外壳3的下底表面。向下开口的凹部56a成形于下外壳3下表面的前部,吸管10的定位座57成形于固定手柄部位56。加长管58与吸管10相连,吸尘头59与加长管59相连。在这里,通过将加长管58上的固定钩60与定位座57卡合,吸管10以及相连接的部件可处于如图7所示的大致直立支撑位置。
吸尘器本体1的后上部还做成一个贮存室61用于收藏诸如角刷之类的小配件。卷线筒62安装于下壳盖38和上外壳3之间。卷线筒62的操作按钮63靠近贮存室61,可在吸尘器本体1的后上部操作。
与盖件6相连的那部分吸管10比每个前脚轮的垂向转动轴R2更靠近吸尘器本体1的前端。吸尘器本体1的前表面呈弯曲形。当从吸尘器本体1顶部观看时,吸尘器本体1前表面的外形与如图4所示的缓冲器47(安装在变角度部件45上)从吸尘器本体1突起的那部分外形基本相似。安装在变角度部件45上的缓冲器47有了这样的外形,在拉动吸管10从而移动吸尘器本体1时,更有利于使缓冲器47最先碰撞待清洁表面上的诸如桌子之类的障碍物64。
尽管最好变角度部件45能绕垂向心轴R1在水平方向转动,心轴R1也可倾斜,以使变角度部件45能在倾斜方向转动。
位于吸尘器本体1前下表面和凹部56a和吸管定位座57设置在吸尘器本体1横向宽度的中央。在固定钩60与吸管定位座57相卡合的时候,吸尘头59的最外缘大致与吸尘器本体1的后表面最外缘齐平。操作把盖65用螺钉之类固定在凹部56a的内底。操作把盖65的上壁也起着滚轮53导轮板的作用,以使变角度部件45平稳转动。
带电源插头的导线66缠绕在卷线筒62上,卷线筒62有一止线件67。可拆卸的盖68连接于储藏小配件的贮存室61。
弹性支撑件70与安装在集尘容器24开口侧边上的密封衬垫27一体成形。弹性支撑件70将压力传给安装于关闭集尘腔5开口的盖件6上的压力传感器69。在盖件6关闭时内盖8与弹性支撑件70相接触的那部分有一小孔71。小孔71通过管子72与压力传感器69连通。
密封衬垫73位于电机室29与下壳盖38之间,且安装在电机室29下开口29b的周缘上。
在上述结构中,为进行吸尘操作,如图6所示,吸管10、加长管58及吸尘头59与吸尘器本体1相连。
在吸尘操作时,拉动吸管10,使吸尘器本体1依靠前后脚轮55和55a在待清洁的地板、地毯、垫子之类的表面上移动。此时,如图4A所示,吸尘器本体的缓冲器47与待清洁表面上的家俱或柱子之类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此时如图4B所示,当进一步拉动吸管10时,缓冲器47与变角度部件45一起转动,吸尘器本体1如图4C所示转离障碍物64而不翻倒,这样,最终使得吸尘器本体1可平稳地偏离障碍物64。
当缓冲器47偏离障碍物时,缓冲器47在转动弹簧50的作用下转动而回到原先位置。
即使前后脚轮55和55a陷在地毯之类中间时,也能进行如图4A、4B和4C所示的操作。在相同条件下本发明与常规吸尘器相比,本发明吸尘器的操作力提高了。
图15至图16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5至图16中与图1至图14相同的那些部分各以相同的数字表示。
图15和图16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形式。带状可动缓冲器680安装在支承件690上且沿导向部700转动。拉簧660各与可动缓冲器680两端相连。滚柱部670使可动缓冲器680稳定移动。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表面以及从前表面延续的吸尘器本体1的两侧的那一部分上,可动缓冲器680从形成吸尘器本体1外壳的上下外壳2及3突出。在吸尘器本体1没有可动缓冲器680的那部分,有一固定缓冲器650位于上下外壳2和3之间。
图17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形式。一些或一组滚柱760保持在支撑件740和顶盖750之间,圈状缓冲器770可绕这组滚柱760转动,从而形成履带结构。缓冲器770位于上外壳2和下外壳3之间。
图18和图19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三形式。一些滚柱760a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整个外周缘,圈状缓冲器770a可绕这组滚柱760a转动。如图17所示,缓冲器17位于上下外壳连在一起的那部位。
图20至图24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四形式。摇板710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下表面上。摇板710可绕轴部720左右转动。一对前轮55安装在摇板710的下表面上。摇板710上有一弹簧件730在摇板710转动后,弹簧件730的弹簧力使摇板710转回原先的位置。如图21所示,当障碍物未与摇板710碰撞时,摇板710保持在其中央位置。
图25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五形式。有两个摇板800和801。前脚轮55分别安装在摇板800和801上。摇板800和801各安装了回复弹簧,在摇板转动后,该弹簧可使摇板回复至其初始位置。
图26显示了此另一实施例的第六形式。摇板900安装于吸尘器本体1的前下表面上。摇板900可绕轴部901左右转动。摇板900下表面装有两只前脚轮55、摇板900有一操作部902。操作部902有一锁定机构903。当操作部902被抓紧时,锁定机构903使摇板900停止转动。
从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可获得如下优点:
(1)在吸尘时,若吸尘器本体1被桌脚之类的障碍物64挡住,只要很小的操作力就能避开障碍物64,因此操作性能极佳,同时具有优异的移动性能。
(2)吸尘器本体1永远不会被障碍物64卡住,吸尘操作不致因移开障碍物而中断,可连续进行吸尘。因此,吸尘效果极佳。
(3)吸尘器本体不会被障碍物卡住,因此不会对吸管10和吸尘器本体1施加过大的力,从而零部件的可靠性高,吸尘器更经济。
(4)当吸尘器本体1与家俱之类的障碍物碰撞时,缓冲器和变角度部件将冲击力分解从而减小了这些力,同时由于其中的转动弹簧的弹簧力作用,抵消了这些分力。因此缓减了冲击力,家俱不易受损伤,吸尘器本体1也不受伤害,从而具有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可针对商业用吸尘器,将吸尘头用吸管连接并固定在吸尘器本体上。此时,可考虑在吸尘头上安装下表面有脚轮的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可相对吸尘头摆动。更佳地,回复弹簧安装在支撑底座上,这样当支撑底座与障碍物碰撞而转离障碍物时,回复弹簧促使支撑底座转回其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在立式吸尘器中,吸尘器本体带有风机和集尘腔,吸尘器本体倾斜地连接着吸尘头,还设有促使吸尘头移动的驱动件,此时可考虑将用于转离障碍物的变角度部件安装在吸尘头的外周边。此时,变角度部件最好呈可绕吸尘头整个外周边移动的带状缓冲器形式。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可连有吸管的吸尘器本体,促使吸尘器本体移动的驱动件,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的可转离障碍物的变角度部件,成形于吸尘器本体前部的集尘腔,位于吸尘器本体后部的风机,变角度部件安排成可绕集尘腔外壁转动的形式,变角度部件的一部分从吸尘器前表面及前侧面突起。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吸尘器本体的外轮廓较平,真空吸尘器也能容易地转离障碍物,且具有优异的移动和操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