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80051774.6
2005.10.06
CN101283157A
2008.10.08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6B 3/72公开日:2008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6B3/72(2006.01); E06B1/52(2006.01)
E06B3/72
神谷股份有限公司
岛添正义; 笹原和人; 高山胜义; 神谷忠重
日本国神奈川县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刘激扬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门的翘曲。在门的边框部件(4)的内部空间(5)中,设置金属方管(9a、9b),并且在边框部件(4)的上下边框(3a、3b、3c)中开设空气进出孔(13)。
1. 一种门,该门具有边框部件(4),在该边框部件(4)中,上下边框(3a、3b)连接于左右的纵边框(2a、2b)之间的各自上下,在该边框部件(4)的内部空间(5)中,在上下边框(3a、3b)之间设置多个纵中间梁件(7),在该形态中,表面件(8a、8b)接合于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部空间(5)中,沿上述纵边框(2a、2b)设置至少1个金属方管(9a或9b),并且在上下边框(3a、3b)中的任意者或两者上,形成将门的外部(14)和内部空间(5)连通用的空气进出孔(13)。2. 一种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门施工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左右的每个墙中安装门外框(103a、103b),接着,在这些墙上进行必要的踢脚板(105)的施工,壁纸(106)的粘贴,然后,相对上述左右的门外框(103a、103b)中的每个,在调节左右的纵框(110a、110b)的垂直度、直线度、间隙的同时,通过安装部件(111)而安装,然后,安装门(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右的门外框(103a、103b)中,分别预先形成纵框的嵌合用的嵌合槽(107a、107b),并且具有纵框(110a、110b),该纵框(110a、110b)按照上述墙的厚度以下的宽度形成,形成在其表面上与门(1)的端部面对的面(E)、从其突出的突部(F),将上述左右各自的纵框(110a、110b)与上述左右各自的嵌合槽(107a、107b)嵌合,采用安装部件(111)安装,接着,使门(1)的端部与上述纵框的表面的门的端部面对的面(E)面对。
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尤其适用于高度高的,所谓的木制高门,涉及可有效地防止翘曲的门结构,并且涉及下述施工方法,即在结束踢脚板的施工,壁纸的粘贴之后,完全事后设置该门吊装用的门框,安装该门。 背景技术 作为住宅用门窗隔扇等而广泛使用的门,包括有齐边拉门、框架门等,上述齐边拉门一般具有下述的结构,其由左右的纵边框与上下的横边框构成,并且具有必要的中间梁和芯材,表面件与这些框件接合。 另外,如果着眼于这些门的使用环境,则伴随季节的推移,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不同,并且即使以1天的单元来看,在朝、夕、昼夜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仍不同,此外,是否对门本身照射光,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也不同,还有,是否进行制冷、供暖,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也不同。即,门本身置于剧烈的温度、湿度的变化中。 如果这样的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则构成门的材料的内部应力主要伴随水份的变化而改变,由此,产生翘曲的问题。 于是,在过去,形成有作为要解决该翘曲的问题的几种方案。即,1种已有技术涉及下述的技术,其中,像在日本特开平7-197750号文献中提出的那样,该技术涉及齐边拉门结构的门,其由在具有左右的竖框和上下的横框的门框部和通过该门框部围绕的门中间部构成,上述门框部的竖框和横框分别包括外框件和内框件,在内框件上接合门中间部的内部结构件,上述内框件由通过金属制的薄板件形成的方管形成,门整体的刚性提高。 另一种门像日本特开2001-280026号文献中提出的那样,涉及下述的门,其为木制门,该门由具有左右的纵边框和上下的横边框的门边框部件围绕的中间板构成,上述门边框部件中的纵边框和横边框具有木制的内侧保持边框和设置于其外侧的外侧保持边框,在该内侧保持边框和外侧保持边框之间的内外两个面上接合表面件,并且在内侧保持边框的内侧面上接合门中间部的中间板,上述内侧保持边框包括在内侧面上可安装上述中间板的外周缘的第1凹槽,并且在其外侧面上沿纵向而具有第2凹槽,在安装于上述第1凹槽中的中间板的接合部周缘的内外面上接合装饰框,并且在上述第2凹槽内部,嵌入金属制的方管。 另外,为了吊装门,必须在墙上安装门框(纵框)。 在许多的施工现场,依然采用下述的施工方法。即,在墙面抹灰基底施工后,进行门外框的施工,然后安装纵框。此时暂时进行门的吊装,确认纵框的安装形态,为了进行以后的作业,取下门。然后,进行踢脚板的施工,粘贴壁纸。接着,结束门的吊装。 如果采用上述施工技术,在于进行踢脚板、壁纸粘贴的施工之前将纵框安装于门外框上时,为了暂时进行门的吊装,必须同时将门框和门这两者携带到施工现场,为了进行该同时的装载,具有所占体积庞大的问题。 此外,在于现场暂时吊装门之后,为了进行此后的踢角板的施工、壁纸的粘贴,将门取下,但是,该取下的施工,或将取下的门移到不妨碍施工的位置的作业花费很多的工夫。 另外,还必须要求对为了进行此后的踢脚板、壁纸粘贴的施工而安装的门框和已取下而放置的门等的门窗隔扇进行养护的作业。特别是,根据是否必须在此后,在踢脚板、壁纸粘贴的施工后,进行门框的调整;是否在此后的施工中,损伤门框;必须根据客户的情况,改变门的打开方便性等,在必须重新进行门框的安装时,不得不将墙破坏、重新施工。 于是,作为解决这些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案,人们知道有日本特许3303192号文献的门框的事后施工方法。 图31表示了该施工方法,其涉及下述的门框的事后施工方法,在该方法中,左右的纵框1104形成于建筑物的墙1100A、1100B的抹灰基底1101上,安装于门外框1102的左右,在进行壁纸1103的施工之后,在墙1100A、1100B的门外框1102上进行该左右的纵框1104的施工,该方法由下述的工序构成:在上述壁纸施工后的墙1100A、1100B的门外框1102的左右,安装左右的纵框1104;调整上述左右的纵框1104的各自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将门1107吊装于上述左右的纵框1104的内部,并且进行纵框1104和门1107之间的错位差的调整,另外,上述工序中的左右的纵框1104的安装和其调整通过下述的安装部件1105而进行,该安装部件1105设置于上述左右的纵框1104的各自的门外框1102侧的侧面,并且可从其相反侧的侧面,安装于门外框1102上,并且可调整与门外框之间的间隙。 在该场合,门框的左右的纵框1104呈コ状,按照覆盖墙的方式形成。即,左右的纵框1104的宽度大于墙的厚度,由中间部1108和左右的覆盖部1109构成。 发明内容 如果采用上述过去的门的技术,在门的结构部件要产生翘曲时,由于金属方管的刚性抵抗该翘曲,故可的确预防翘曲,另外,在暂时产生翘曲后,由于金属方管具有恢复力,故通过该恢复力,使门的翘曲恢复原状。 然而,通过金属方管而进行翘曲的防止像上述那样,依赖于金属方管的刚性和恢复力的功能,非主动地防止对应于基于门使用环境的变化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产生的门的结构部件的内部应力的变化。于是,门的翘曲防止有限。 特别是,在这些已有技术的场合,即使在具有将翘曲恢复用的金属方管的情况下,门的内部空间关闭。封闭于其它的内部的空气在温度提高时,朝向上方运动,由此,较高温度的空气偏于门内部的上方。另外,带有水份而变沉的空气偏于门内部的下方。于是,门的上下的范围内的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如果伴随门使用环境的变化,即,季节变化、昼夜、日照的有无、制冷供暖的有无等,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则上述内部空间的温度、湿度的分布不均匀。于是,内部应力的变化增加,容易发生翘曲,在仅仅上述金属方管的场合,产生界限。 特别是在高度超过2200mm的高度的门的场合,由于高度高,故容易产生翘曲。于是,难以制造高度大的木制齐边拉门。如果对此进行更具体地说明,则即使在设置金属方管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如此,在为高门时最大变形量为7mm,变形残留量为低于3mm,对于仅仅通过金属方管,防止高门的翘曲来说,是不充分的。为此,为了形成过去的高门,木制门的一般的厚度在30~36mm的范围内,此时,采用形成45mm的厚度,厚度增加,或放入玻璃强化刚性,或在外周进行铝金属的增强等的花费工夫的结构。 另外,如果采用图31所示的过去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首先,由于纵框1104的左右部1109由墙覆盖,故纵框1104通过安装部件1105安装于门外框1102上,在进行垂直度、直线度、间隙调整的场合,纵门框1104的左右部1109的端部1110的位置有微小不同。 即,沿符号Y-Y方向,若干端部1110的位置不同。 于是,在进行踢脚板的施工、贴壁纸之后,进行该纵框1104的安装和调节的场合,具有踢脚板的端部和端部1110之间产生稍稍的间隙的危险。 为此,实际上,由于该微妙的问题,还必须在踢脚板的施工,粘贴壁纸之前,安装纵框1104,对其进行调节,然后,进行踢脚板的施工,粘贴壁纸。为此,为了进行此后的踢脚板、粘贴壁纸的作业,纵框的养护、门的养护必须为较短期间,或必须调整粘贴壁纸的专业人员等的工期和吊装门的作业工期的日程。另外,由于纵框1104覆盖墙的形态,故不产生门框的整体的质朴感。 此外,由于纵框1104为覆盖墙的形态,故在增加左右纵框之间的开口尺寸时,具有限制。 还有,在纵框的露出面上,粘贴装饰片。但是,在过去的场合,在外部露出至少5个面,装饰片的粘贴的工时、面积大,由此,对成本的降低造成限制。特别是,由于纵框1104覆盖墙,故形成铰链1106从墙突出的结构。于是,在步行安全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在图31中,具有与一个、另一个墙1100A、1100B相垂直而定位的墙1100C。 标号1500表示房间,标号1600、1700表示走廊。在此场合,即使在将门1107吊装于房间1500和走廊1600之间的开口部的情况下,仍难以将门吊装于墙1100B和1100C之间的走廊1700处。其原因在于即使能够将纵框1104安装于墙1100C上,在与其面对的墙1100B的位置,仍难以安装纵框1104。即,安装于墙1100B中的与墙1100A面对的位置的纵框1104;安装于墙1100B中的与墙1100C面对的位置1300的预定的纵框1104为标号1400的部位,相互妨碍。 于是,本申请的门的发明的目的在于不仅可提供一种下述的门,其在因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的急剧的变化、用法,门暂时翘曲、扭曲,暂时变形的场合,可实现通过金属方管将该翘曲、扭曲恢复原状的功能;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提供下述的门,其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通过该空气进出孔,使空气从门的内部到外部,从外部到内部而实现进出,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自然在门的上下范围内均匀,即使产生上述的严酷的门使用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应于其变化,使门上下范围内的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在各部分均匀,使门上下方向的内外的温度差、湿度差在各部分均匀,防止翘曲、扭曲。此外,提供下述的门,其中,可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人的视线也看不到,外观上的不利情况也不产生,并且不妨碍门表面的外观设计的自由度,实现上述目的。 另外,本申请的门的安装方法的发明提供可进行门框的完全事后施工的上述门的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涉及一种门,具有边框部件,在该边框部件中,上下边框连接于左右的纵边框之间的各自上下,在该边框部件的内部空间5中,在上下边框之间设置多个纵中间梁,在该形态中,在表面上接合表面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部空间中,沿上述纵边框设置至少1个金属方框,并且在上下边框的任意者或两者上,形成将门的外和内部空间连通用的空气进出孔。 按照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不仅提供下述的门,其中,在伴随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的急剧的变化、用法,门暂时翘曲、扭曲,或暂时变形的场合,可实现通过金属方管,将该翘曲、扭曲恢复原状的功能;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提供下述的门,其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通过该空气进出孔,使空气从门的内部到外部,从外部到内部而实现进出,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自然在门的上下范围内均匀,即使产生上述的严酷的门使用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应于其变化,使门上下范围内的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在各部分均匀,使门上下方向的内外的空气的温度差、湿度差在各部分基本均匀,防止翘曲、扭曲。此外,可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人的视线也看不到,外观上的不利情况也不产生,并且不妨碍门表面的外观设计的自由度,可实现上述目的。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必要特征在于设置金属方管;设置空气进出孔或空气流路的确保这两者。即,如果采用金属方管,则对翘曲产生恢复力,同时将最大变形量、变形残留量的值抑制在一定值以下,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则具有限制,不适合用于高门。另外,如果采用空气进出孔,虽然具有使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均匀,或使内部空间内的空气的状态快速地恢复原状的效果,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则判定由于变形的反复,最大变形量和残留变形量均逐渐增加。于是,在仅仅通过形成空气进出孔的场合,不适合用于高门。但是,如果具有这2个措施,则可有效防止翘曲,防止高门用的翘曲的效果充分地实现。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的发明涉及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施工方法,其中,在左右的各自墙中安装门外框,接着,在这些墙上进行必要的踢脚板的施工,壁纸的粘贴,然后,相对上述左右的各自的门外框,通过安装部件,在进行垂直度、直线度、间隙调节的同时,安装左右的纵框,然后,安装门,在上述左右的墙的左右各自的门外框上事先形成纵框嵌合用的嵌合槽,并且具有纵框,该纵框按照上述墙的厚度以下的宽度形成,形成在其表面上与门端部面对的面、相对其突出的突部,左右各自的上述纵框与上述左右各自的嵌合槽嵌合,采用安装部件安装,然后,将门的端部与上述纵框的表面的门的端部面对的面面对。 如果采用以上的施工方法,可在结束踢脚板的施工和壁纸的粘贴的全部作业之后,分别将纵框嵌合于左右的门外框的嵌合槽中,通过安装部件,自由地进行纵框的垂直度、直线度和间隙的调节。特别是,不会因该调节,改变踢脚板的安装状态。于是,在调节该纵框之前,横木可按照规范而进行施工,于是,壁纸也可按照规范而进行施工。因此,具有下述的效果。 1)由于像上述那样,可实现完全事后施工,故在建筑工序方面,可完全将粘贴壁纸的专业人员等的工期和吊装门的作业等的工期分离,作业效率良好。 2)由于像上述那样,可实现完全事后施工,故可在马上进行必要的作业之前,将纵框带到现场,进行纵框的施工,由此,它们放置于现场的天数也几乎是没有的,也不会将其损伤,该损伤防止用的现场内的放置场所、移动作业、多余的养护也是不需要的,作业效率提高,可显著地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3)已施工的纵框的外部的形态、吊装门的外部的形态质朴,提供舒服感。其原因在于不是覆盖门外框的左右部而安装纵框,而是按照接纳于门外框的左右的宽度范围内的方式安装纵框。 4)在门外框的嵌合槽中,通过安装部件安装纵框,但是,由于纵框的左右侧面牢固地约束在嵌合槽的壁上,故不需要其他的辅助部件,纵框的安装强度增加。 5)由于按照与门外框的嵌合槽嵌合的方式安装纵框,故可在使左右的纵门框之间的尺寸(开口部的开口)一定的状态,增加纵框的厚度。其原因在于可增加形成于门外框上的嵌合槽的深度,增加纵框的厚度。由此,可根据施工要求,增加纵框的强度。 6)由于以嵌合方式将纵门框安装于门外框的嵌合槽中,故将纵门框从墙的面拉入。由此,在吊装门的纵框的场合,吊装门,以可开闭的方式保持用的铰链不从墙的面突出。在折页的场合,也是同样的。于是,房间内的步行是安全的。 7)由于以嵌合方式将纵框安装于门外框的嵌合槽中,故通过调节形成于门外框上的嵌合槽的深度,与相对它的纵框的嵌合度,可进一步增加左右的纵框之间的开口尺寸。 8)特别是,框-框接纳性良好。这意味着可在没有门框和门框的相互的妨碍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即,可在一个墙上,安装一个开口部用的纵框,并且还在相对它而改变90度的朝向的位置,安装另一开口部用的再一纵框。 即,可在门外框上形成嵌合槽,在其上嵌合纵框,通过安装部件而安装该纵框,由于纵框不从墙面突出,故可在一个墙上,以相互形成90度的方式,在不相互妨碍的情况下安装2个纵框。即,可实现框-框的接纳。另外,由于以可开闭的方式支承门的铰链可不从墙面突出,故可自由地选择该铰链的安装位置,可自由地选择门的打开方向和开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门结构用于平开门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结构用于推拉门时的立体图; 图3为以剖开的方式表示出本发明的门的第1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门的第1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去除了表面件的形态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门的第1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门的第1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仰视图; 图7为沿图4中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门的第2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与图4相同的主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门的第3实施例的齐边拉门的与图4相同的主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3、比较例1~3的结构的差异的图表; 图11为表示外观上的不良的评价的图表; 图12为表示加热照射变形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13为表示比较例1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14为表示比较例2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15为表示比较例3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16为表示结束本申请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的工序的中途的踢脚板、壁纸粘贴时的主视图; 图17为沿图16中的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为沿图16中的18-18线的剖视图; 图19为表示门安装施工方法中的工序的最终阶段的安装纵框时的主视图; 图20为表示沿图19中的20-20线,与其中一个纵框与门外框的嵌合、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21为表示纵框安装于门外框上用的安装部件的一个实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2为沿图19中的20-20线而表示的剖视图; 图23为表示通过门安装施工方法吊装门的形态,并且表示框-框接纳的优点的剖视图; 图24为实施门安装施工方法用的门外框的另一实例的剖视图; 图25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单扇推拉门的安装的横向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单扇推拉门的安装的门顶部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单扇推拉门的安装的门底部的剖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双槽推拉门的安装的横向剖视图; 图29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双槽推拉门的安装的门顶部的剖视图; 图30为本发明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用于双槽推拉门的安装的门底部的剖视图; 图31为说明过去的门安装施工方法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15,对本发明的门的结构的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在此场合,可适用于平开门、推拉门这两者。 图1~图7为本发明适用于齐边拉门的一个实例。在图1~图7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标号1表示齐边拉门整体,在该齐边拉门1中,在左右各自形成2个纵边框,标号2a、2b表示左边的纵边框,而标号2c、2d表示右边的纵边框。这些左右的纵边框2a、2b和2c、2d之间在顶部,通过顶边框3a连接,在底部,通过2根底边框3b、3c连接。由此,构成边框部件4。在本实施例的场合,以上下的高度为2400mm的门为实例。 在上述边框部件4的内部,分隔有空间5,其中,安装有中间梁6,并且多个纵中间梁7安装于上下边框3a、3c之间。另外,在内外各面上,分别安装表面件8a、8b,由此,形成普通的齐边拉门。显然,在本实例为一个实例,而且为简单说明的实例,包括有其它的各种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中,对这样的齐边拉门进行了下述的设计。 首先,作为前提,在上述内部空间5中,沿纵边框2a、2b或2c、2d,纵向地设置金属制的方形管9a、9b。 该金属制的方形管9a、9b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示出采用截面呈ロ状的钢管的实例,但是,也可采用コ状或其它的异形的金属方管。 为了沿纵边框,在上下安装该金属方管,在本实例中,给出下述的实例,其中,门外边侧的金属方管9a通过在上下的范围内间隔开地设置的安装部件10、11、12安装于纵边框2b上,吊架侧的金属制方管9b采用图中未示出的钉而安装于纵边框2d上。也可位于其它的安装侧。 设置该金属方管9a、9b,以便在伴随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的急剧的变化、用法,门暂时翘曲,扭曲,暂时变形的场合,发挥通过其恢复力,将上述翘曲、扭曲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功能。 另外,第1设计在于在门的上下边框3a、3b、3c中形成空气进出孔13。该空气进出孔13在图示的实例的场合,形成下述的空气进出孔,其中,在上边框3a或下边框3b、3c各自的端面15上,形成用于将内部空间5和外部14连通的槽,通过表面件8a、8b而覆盖该部分,由此,其结果是,将内部空间5和外部14连通。但是,也可在上下边框3a、3b、3c各自的中间区域16或其附近的部位,形成将外部14和内部空间5连通的通孔那样的空气进出孔。 像这样,空气进出孔13不位于门的表面件8a、8b等的部位,形成于上下边框3a、3b、3c上,由此,不妨碍门的外观设计。 即,如果在表面件8a、8b上形成空气进出孔,则在外观上,空气进出孔在门的表面露出。于是,在打算于门的表面上,根据要求进行各种外观设计的场合,由于该空间进出孔的存在,妨碍外观设计的自由度。即使在像这样,于门外边侧、吊架侧的侧面形成空气进出孔的情况下,仍形成于与进出门的人的视线相一致的位置,由此,在外观上不优选。但是,如果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由于人的视线也未到达,故也没有外观上的不利情况,不妨碍门表面的外观设计的自由度。 像这样,在上下边框中形成空气进出孔13的理由如下。 如果门的内部空间5内的空气实质上封闭于内部空间5的内部,则温度上升的空气偏于内部空间5内的上方,或包括大量的水份的较重的空气偏于内部空间5的下方。在任何的场合,在内部空间5内的上下的范围内,处于没有使空气的温度、湿度均匀的状况。在这样的场合,表面件8a、8b的内外的温度差,湿度差在门的上下方向的各部分是不均匀的。如果该情况反复进行,则产生表面件8a、8b等的翘曲、扭曲。 特别是,在伴随季节变化、朝夕的时间变化等,门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急剧变化时,或伴随日光的照射的有无,供暖、制冷的有无,门使用环境变化时,呈现上述不利情况。 如果特别是,像本发明那样,在上下边框3a、3b、3c中形成空气进出孔13,由于空气通过该空气进出孔13,从门的内部到外部,从外部到内部而实现进出,故内部空间5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自然地在门的上下的范围内,实现均匀化。于是,即使在产生上述严酷的门使用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在门上下的范围内的内部空间5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对应于该变化,通过内外空气的循环,容易实现各部分的均匀化,门上下方向的表面件8a、8b的内外的温度差、湿度差在各部分基本均匀,防止翘曲、扭曲。 以上,在本实施例的场合,金属管9a、9b、9c针对门的翘曲、扭曲,提供恢复力,并且上下边框3a、3b、3c中的空气进出孔13产生内部空间5中的自然空气的流动,提供门上下范围内的内部空间5中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均匀化造成的翘曲防止功能,由此,空气进出孔和金属方管这两者相配合,更好地防止门的翘曲。 图8的实例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其为门外边侧的金属方管9a为1个的场合的实例。另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 同样在此场合,与在先实施例1相同,通过金属方管和空气进出孔的双方,防止门的翘曲。 图9的实例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其为与图8的实例成比例,去除吊架侧的金属方管,在门外边侧,仅仅具有1个金属方管9a的实例。另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同样在本实施例3的场合,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金属方管和空气进出孔的双方,防止门的翘曲。 下面根据图10~图12,给出针对结构的差异和针对外观上的不良的评价;针对加热照射变形试验结果,将上述实施例1、2、3与后述的比较例1、2、3进行比较的结果。 首先,对比较例进行说明,图13、图14、图15分别依次表示齐边拉门的比较例1、2、3,图13为具有金属方管9a、9b的实例,但是,为在上下边框3a、3b、3c中没有空气进出孔的过去的类型。图14的实例为相反地,在上下边框3a、3b、3c中形成空气进出孔13,并且还在中间梁6上形成空气进出孔17,但是,不具有金属方管的齐边拉门。图15的实例为与在图14的实例的门中,在左右各自形成2个纵边框的场合相比较,左右各自的纵边框2a、2c为2个,其它的方面与图14的比较例相同。 另外,图13~图15的比较例中的结构部分和实施例1的结构部分相同的部位采用同一标号。 首先,在针对图10的结构的差异的图表中,汇总有上述实施例1、2、3和比较例1、2、3的差异。该图表中的纵边框的强化的意义指与左右各自的纵边框为1个(比如,标号2a或2c的部分)相比较,该纵边框为2个(即,标号2a和2b、2c与2d)。 图11为汇总有经过在下面图12所示的加热照射变形试验后的各结构的门a.翘曲;b.开闭不良的各项目的外观上的不良的结果的图表,图中的符号○表示完全没有产生的场合的评价,图中的符号△表示稍稍产生的场合,图中的符号×表示产生的场合。在实施例1的门的场合,上述a、b均为○。另外,在实施例2、3中,a、b均为○。相对该情况,在比较例1中,a、b均为×。在比较例2、3中,a为△,b为○。 像根据此而判断的那样,如果设置金属方管、谋求经由设置于上下边框中的空气进出孔的门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分布的均匀化的两者的功能实现,可防止门的翘曲。 图12表示各门的加热照射变形试验的结果。该试验的目的在于以门的热的安全性为试验项目,检查热造成的门的变形、变化。作为试验体的实施例1~3、比较例1~3中的各门采用实际上使用的类型,通过太阳热量程度的辐射热量而加热各门的一个面,调查面外变形(翘曲)。 试验方法对应于实际的施工,设置于没有热造成的变形的具有刚性的躯体上,在门的一侧的整个面上,按照8小时照射700Kcal/m2hr的辐射热,然后,放置16小时。将该24小时作为1个周期,进行5个周期的反复加热,进行各门的最大变形量和变形残留量的测定。 其结果为图12,纵轴为变形量(mm)。像也根据此而判断的那样,在实施例1的门中,最大变形量为5.06mm,同样在该试验实例中,为最小,并且残留变形量也为1.26mm,是较小的。另外,在实施例2的门中,残留变形量为最小,为0.71mm,在实施例3的门中,为1.01mm。相对该情况,比较例1、2、3的依次的残留变形量为2.36mm、2.93mm、3.25mm。依次的最大变形量为7.06mm、6.96mm、13.7mm,为较大的变形。 像根据这些情况而判明的那样,设置金属方管、谋求经由设置于上下边框中的空气进出孔的门内外的空气的流通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分布的均匀化的两者的功能实现,可防止门的翘曲。特别是,称为所谓的高门的上下高度为2400mm左右的门为因高度高(长),容易产生翘曲的类型,但是,如果像这样形成,则可容易提供没有翘曲的高门。 进一步具体地说,在比较例1的场合,由于没有空气进出孔,而仅仅有金属方管,故像上述那样,最大变形量大,另外,同样对于比较例3,由于没有金属方管,仅仅具有空气进出孔,故像上述那样,最大变形量大。但是,实施例1、2像上述那样,最大变形量和残留变形量均可减小,实施例3可像上述那样,减小变形残留量。其原因在于具有金属方管和空气进出孔的双方。 下面按照图16~31,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例中给出的门的安装施工方法的实施形态进行具体说明。在实施方式的说明时,按照施工工序的顺序而进行说明。另外,在这里,以具有高度高,从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的门的吊装为实例而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6~图24中,对平开门进行说明,在图25~30中,对适用于推拉门的实例进行说明。 在图16中简化图示的主视图和沿其中的17-17线的剖视图的图17和沿18-18线的剖视图的图18表示在安装吊装门用的门框之前,分别在墙上安装踢脚板、贴完壁纸时的状态。即,对在图中未示的地板和墙101进行施工。示出在墙101中,在对墙基底102和分隔门安装用的开口部A用的门外框103a、103b进行施工,然后,在墙基底102上粘贴装饰件,比如石膏板104,进行必要的踢脚板105的施工,然后,贴完壁纸106之前的状态。 本发明像这样,即使在贴完踢脚板105和壁纸106之后,仍可对门框完全进行事后施工,其是由在下面给出的方案造成的。首先,在上面给出的各自的门外框103a、103b上,在组装该门外框103a、103b之前,形成预先嵌合门框的纵框用的嵌合槽107a、107b。相反地说,具有该嵌合槽107a、107b的门外框103a、103b按照该嵌合槽107a、107b部分朝向开口部A的方式组装。该嵌合槽107a、107b中的每个在各门外框103a、103b的表面108上,沿该门外框103a、103b的纵向呈凹状从上方延伸到下方。其尺寸伴随建筑物的类型、外观、所吊装的门的类型、外观等而有多种多样,但是,在这里,作为一个实例,在上述门外框103a、103b的宽度W为97mm,进深L为18mm的场合,嵌合槽107a、107b的各自的宽度T为77mm,进深S为9mm左右。 另外,在到上述之前的工序中,在粘贴壁纸106时,该壁纸106的端部106a沿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的侧壁而延伸。显然,也可将壁纸的端部106a刚好对准嵌合槽107a、107b的端部109而粘贴。 接着,预先配备的门框的纵框110a、110b中的每个与上述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嵌合。已嵌合的状态分别在图20、图22、图23中示出。即,纵框110a、110b中的每个的宽度P按照与上述嵌合槽107a、107b的宽度T,没有过多过少而嵌合的程度设定,并且其进深Q按照大于嵌合槽的进深S的方式设定。如果比如,与上述门外框103a、103b和嵌合槽107a、107b的尺寸实例相对应,则上述P为低于77mm,上述Q为21mm左右。 另外,分别在该纵框110a、110b上,沿纵向以规定间距设置多个,比如4个安装部件111。该安装部件111可采用各种形式、结构,但是,本实施例中给出的内容如下所述。 即,在踢脚板、壁纸施工后,在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上安装左右的纵框110a,110b,朝向该左右的纵框110a,110b的安装通过安装部件111而进行。另外,上述安装部件11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调整从与安装有安装部件111的上述左右的纵框110a、110b的各自中的与门外框103a、103b侧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朝向门外框103a、103b的安装和门外框103a、103b之间的间隙,像图20,图21所示的那样,由安装于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螺纹部112的筒状部分的门外框103a、103b上的固定部113;具有与固定部113的螺纹部112螺合的螺纹部形成于内面的法兰114的圆筒状的旋转部115;外嵌于上述旋转部15上,经由法兰114将旋转部11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上述左右的纵框110a、110b中的门外框103a、103b侧的侧面上的安装环116构成,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固定部113的筒状部分上设置锁定板117,可通过该锁定板117将形成螺纹部112和缺口118的筒状部分推开。 此外,上述安装部件111在构成安装部件111的固定部113和旋转部115螺合的状态,通过安装环116预先安装于左右的纵框110a、110b上,从用于使旋转部115旋转的六角扳手R的嵌合孔119插入螺钉120,通过该螺钉120,将固定部113固定于门外框103a、103b上,进行安装部件111的固定,由此,左右的纵框110a、110b安装于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上。 于是,在踢脚板105的安装、壁纸106的粘贴之后,即,在完全粘贴壁纸之后,纵框110a、110b中的每个可通过该安装部件111,分别安装于各自的门外框103a、103b上。 即,如果着眼于其中一个纵边框110a而进行描述,则纵框110a与嵌合槽107a嵌合。另外,通过嵌合孔119,借助螺钉120将固定部113安装于门外框103a上。 接着,调整上述纵框110a的垂直度和直线度,该调整通过使上述安装部件111的旋转部115相对安装而固定于门外框103a的固定部113旋转的方式进行,上述旋转部115的旋转通过将六角扳手R与设置于旋转部115的嵌合孔119嵌合,使其旋转的方式进行,另外,上述旋转部115与上述固定部113的螺纹部112螺合,由此,还可容易进行细微的调整,可正确地进行纵框110a的垂直度和直线度的调整。 纵框110b相对另一门外框110b的垂直度和直线度的调整和安装也是相同的。 然后,在通过上述左右的纵框110a、110b构成的门框内,进行门1的吊装,另外,进行门框和门1之间的错位差(间隙)的确认,对其进行调整,该错位差的调整也可按照与上述的左右的纵框110a、110b的垂直度和直线度的调整相同的顺序进行。 另外,在结束上述门框和门1之间的错位差的调整之后,使设置于上述安装部件111的固定部113的内部的锁定板117旋转,将形成有固定部113的缺口118的螺纹部112推开,旋转部115按照不相对固定部113旋转的方式固定,由此,完成门框的施工和门1的吊装。 上述吊装作业如普通方法那样,通过铰链122,以可开闭的方式保持。 此外,在上面描述中,按照与嵌合槽107a、107b的各自的端部对准的方式对壁纸106的端部109进行处理,但是,壁纸106的端部109也可沿嵌合槽107a、107b的各自的壁面和底面而延伸,壁纸106的端部109经由嵌合槽107a、107b的各自的端部,稍稍立起,纵框110a、110b嵌合定位于分别的嵌合槽107a、107b中,然后将其与纵框110a、110b的侧壁接合。 还有,在图17、图18的实例中,给出在石膏板104上粘贴壁纸106的实例,但是,也可在角部的部位,按照通常方法,采用墙角护条(コ一ナ一ビ一ド)。 再有,就墙基底的结构来说,可采用在过去使用的各种类型,但是,也可像图24所示的那样,增加门外框103a的宽度,在该门外框103a上设置踢脚板105或粘贴壁纸106。 如果采用上述的实施形态,则具有下述的效果。 1)在结束踢脚板105的施工和壁纸106的粘贴全部施工之后,通过完全事后施工方法吊装门。其原因在于在踢脚板105的施工、壁纸106的粘贴之后,将纵框110a、110b嵌合于左右的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中,通过安装部件111,自由地进行纵框110a、110b的垂直度、直线度和间隙调节。特别是其原因在于通过该调整,不改变踢脚板105的安装状态。其原因在于,在该纵框110a、110b的调整之前,踢脚板105可按照规范而进行施工,于是,壁纸106也可按照规范而进行施工。 2)由于可像上述那样,进行完全事后施工,故在建筑工程方面,可将粘贴壁纸的施工人员等的工期和吊装门的作业的工期完全分离,作业效率良好。 3)由于可像上述那样,进行完全事后施工,故可在进行必要的作业之前,将纵框、门带到现场,进行施工,于是,将它们放置于现场的天数也几乎没有,也不造成损伤,该损伤防止用的现场内的放置场所的移动作业、多余的养护也是不需要的,作业效率提高,可大大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4)已施工的门框的外部的形态、吊装了门等的外部形态质朴,提供舒畅感。其原因在于不是覆盖门外框103a、103b的左右,安装纵框110a、110b,而是按照接纳于门外框103a、103b的左右的宽度范围内的方式,安装纵框110a、110b。 5)通过安装部件111,在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中安装纵框110a、110b,但是,由于纵框110a、110b的左右侧面牢固地约束在嵌合槽107a、107b的壁上,故不需要其它的辅助部件,纵框110a、110b的安装强度增加。 6)由于按照与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嵌合的方式,安装纵框110a、110b,故在使左右的纵框110a、110b之间的尺寸(开口部的开口)一定的状态,可增加纵框110a、110b的厚度。其原因在于可增加形成于门外框103a、103b中的嵌合槽107a、107b的深度,增加纵框110a、110b的厚度。由此,可根据施工要求,增加纵框的强度。 7)纵框110a、110b相对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实质上仅仅在3个面(正面、左右侧面)在外部露出。于是,在纵框110a、110b上粘贴也在图中未示出的装饰片,但是,粘贴装饰片的面积和工时少,容易谋求成本的降低。 8)由于在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上嵌合而安装纵框110a、110b,故从墙的面K拉入纵框110a、110b。在图23中示出有符号K。由此,吊装门1,以可开闭的方式保持用的铰链122不从墙的面K向外面突出。在折叶的场合,也是同样的。于是,房间内的步行安全。 9)由于在门外框103a、103b的嵌合槽107a、107b上嵌合而安装纵框110a、110b,故通过调节形成于门外框103a、103b上的嵌合槽107a、107b的深度,与和此相对的纵框110a、110b的嵌合度,可进一步增加左右的纵框110a、110b之间的开口尺寸。作为一个实例,即使在建筑物和墙的类型为过去的状态,仍可确保750mm以上的开口尺寸。 10)特别是框-框接纳性良好。 针对图23,对其进行说明,符号a表示一个墙,符号b表示另一墙,符号A1表示吊装门1用的一个墙a和另一墙b之间的开口部,符号c表示第3墙,符号A2表示吊装门1用的一个墙a和第3墙c之间的开口部,符号d表示房间,符号e、f分别表示走廊。 像根据该图而显然知道的那样,可在一个墙a上,安装开口部A1用的纵框110a,并且还在相对其改变90度的朝向的位置,安装开口部A2用的另一纵框110a。即,可在门外框103a上形成嵌合槽107a,在其内嵌合纵框110a,通过安装部件111而安装,由于纵框110a不从墙面K突出,故可在一个墙a上按照形成90度的方式,在不相互妨碍的情况下安装2个纵框110a。即,可实现框-框的接纳。另外,由于以可开闭的方式支承门1的铰链22不从墙面K突出,故可自由地选择该铰链122的安装位置,自由地选择门1的打开方向和开门方便性。在图23的实例中,开口部A1的门1的打开方向朝向走廊侧,开口部A2的门1的打开方向朝向房间d侧。也可与此相反。另外,同样对于开门方便性,开口部A2用的门1为箭头M,但是,也可使铰链122与此相反而为箭头N。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铰链122不从墙面K突出,步行没有危险,可自由地设定。 但是,在由上述墙的厚度以下的宽度形成的纵框110a、110b中的每个上,划分有在其表面上面对门1的端部的面E;从该面E向前突出而形成的突部F。由此,在安装门1时,门的端部与上述面E面对。于是,门1的端部隐蔽于突部F的背后。由此,在图22中,在人从一侧V1观看时,看到突部F的端部F1和墙的端部K1,在人从另一侧V2观看时,看到面E的端部E1和墙的端部K1。均呈现2个台阶部。于是,给人造成舒畅的外观的印象。 但是,作为上述门1的吊装,安装实例而给出的为平开门,但是,也可适用于推拉门。图25~图27为适用于推拉门1的实例,图28~图30为适用于双槽推拉门1的实例,与到目前描述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其的说明。另外,像图26和图29所示的那样,推拉门1悬吊于天花板上实现开闭,由此,在支承天花板125的基底件126上以埋入形态设置吊轨123,推拉门的行驶车轮124以悬吊的形态在上述吊轨123上行驶。在此场合,在天花板125上粘贴壁纸127,另外,吊轨123位于天花板125的上方,推拉门的顶端位于与天花板125基本相同的标高处,由此,在人站在室内而观看推拉门时,几乎无法辨认出推拉门的吊轨123。即,可呈现没有顶框的外观,还可完全防止相对推拉门顶部的明显的漏出。 另外,由于悬吊推拉门,故像图27、图30所示的那样,推拉门1的底端相对地板面微微上浮。 此外,推拉门的止振件128设置于地板上,止振件128面对推拉门1的槽129的内部。
《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门的翘曲。在门的边框部件(4)的内部空间(5)中,设置金属方管(9a、9b),并且在边框部件(4)的上下边框(3a、3b、3c)中开设空气进出孔(13)。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