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鱼的保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冷却的海水保鲜鱼的方法及装置,特别适宜于渔船上使用。 目前,渔船上对海产品的保鲜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冰块保鲜,其将冰块拌在海产品中间,以此来降低海产品的温度,使海产品维持在低温状态,这种方法需从陆地上带冰,在船上保温保管,作业时,船员劳动强度大,保鲜效果差,时间短;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平板急冻机制冷进行海产品保鲜,它将制冷剂经节流阀送到多层平板蒸发器中,把平板表面冷却成低温,捕捞上的海产品经淡水冲洗、分类、装盘后放在平板上进行速冻,以达到保鲜的目的。这种方法需用大量淡水,船员劳动强度大,费用高,冷冻量少。日本专利62-163654(A)公布了一种保存鲜鱼的装置,其用水泵从深海抽出海水,经冷凝器冷却后输入水箱,而后将捕获的鲜鱼投放其中,降温,再通过鱼水分离器,将降温的鱼从水中分离,送于贮藏室里贮存。该装置使用冷却的海水的目的是降低鱼温,减少冷藏时的能耗。上述装置复杂,不易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保鲜鱼的方法及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保鲜效果好,所需费用低的保鲜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地方法及装置实现的。
一种使用冷却的海水保鲜鱼的方法,利用压缩冷凝设备冷却海水,其特征在于冷却的海水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鱼仓,由下向上浸透,浸没鱼后从鱼层上部溢出,溢出的海水回收冷却再用,整个过程采用强制循环,保持鱼仓温度在零度以下,达到保鲜的目的。
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鱼仓装置,仓体用木材加工,呈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鱼仓外部设有供水管,每距40-60cm高度设有一供水支管通向鱼仓,鱼仓内设有多层出水管,其中鱼仓底板上设置的出水管和底部的供水支管直接连通,中间各出水管和相应高度的供水支管可快速连通,方便地装上卸下;鱼仓的一侧面设有活动档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明采用压缩冷凝机组制冷。用压缩机2压缩已汽化的制冷剂,使其以高温高压的气体形式进入冷凝器1,冷凝器1采用海水冷凝,其内管采用φ25~φ32的不锈钢管加工,以防海水腐蚀。经海水冷凝后,冷凝剂经贮液器3进入热交换器4,进一步冷却,最后经节流阀5进入海水蒸发器6,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把海水冷却到零度以下。制冷剂吸热汽化后返回热交换器4,变成低压蒸汽,而后经压缩机压缩,冷凝循环再用。贮液器3贮存一定量的液体,以便在船体倾斜时向蒸发器6提供足够的液体。
冷却的海水经高压泵7加压后进入鱼仓8,鱼仓8底板上设有出水管12,其上均匀地设有多个出口孔,冷却的海水从出水孔喷出,由下向上浸透,从鱼的上部溢出。为增加保鲜效果,还可以分层供水、分层进行冷却处理,在鱼仓内每距一定高度设置一出水管,保鲜时,鲜鱼从下向上一层一层的放置处理,冷却的海水通过各供水支管11依次从每层底部的出水管12喷出,由下向上浸透,浸没鱼层后,从鱼层上部溢出。溢出的海水进入过滤槽9,过滤后返回蒸发器冷却再用。整个过程利用高压泵强制循环。上述冷却的海水温度可达0℃~-4℃,其从鱼仓中通过,带走海产品的热量,鱼仓的温度可达零度以下,达到保鲜的目的。
用于上述方法的鱼仓装置,可根据船舱仓体的大小和工作需要设计加工。可以加工成一个或多个鱼仓。仓体可用木材加工,呈方体结构。有的仓体侧壁也可以直接利用船舱壁替代。为方便放置鲜鱼,鱼仓的一侧壁设有活动档板13。鱼仓外部设有供水管10,每距40~60cm高度设有一供水支管11通向鱼仓,鱼仓内各供水支管11相应高度设有出水管12。其中底板上设置的出水管12和底部供水支管11直接连通,中间的各出水管12可和相应高度的供水支管11快速连通,方便地装上卸下。上述各出水管可用园钢管加工,呈“Ε”形,它们上面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为保持鱼仓底板的平整,卸鱼方便,底板上的出水管也可用方钢加工,将其直接固定在底板底下,在底板上钻有出水孔。上述各供水支管上可设有开关阀门,控制各出水管的供水。
保鲜时,首先在底层放置鲜鱼,打开底部供水支管的开关,冷却的海水从底部出水管12喷出,由下向上浸透,浸没鱼层后,从鱼仓设活动档板13的一侧溢出,回收冷却强制循环,直到该鱼层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接着将第二层出水管和供水支管快速连通,放置第二层鲜鱼,打开第二层供水支管开关,按上述过程冷却处理第二层鲜鱼,依次进行下去。冷却的海水从每层底部出水管喷出,带走海产品的热量,控制鱼仓温度在零度以下,达到保鲜的目的。
本发明可手动或自动控制压缩冷凝设备和海水循环设备工作,使鱼仓温度控制在零度以下。
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及装置保鲜,操作简单,保鲜效果好,所需费用低,是渔船上鲜鱼及其它海产品保鲜的理想方法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鱼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冷凝器1,压缩机2,贮液器3,热交换器4,节流阀5,海水蒸发器6,高压泵7,鱼仓8,过滤槽9,供水管10,供水管11,出水管12,活动档板13。
实施例:
一种使用冷却的海水保鲜鱼的方法,利用压缩冷凝机组冷却海水。冷却的海水温度可达0℃~-4℃,其通过高压泵7加压后,经供水管10、供水支管11进入鱼仓。仓内分三层供水,由下向上一层一层地依次对鲜鱼进行保鲜处理,海水由各层底部的出水管喷出,由下向上浸透,浸没鱼后,从各鱼层上部溢出,溢出的海水回收进人过滤槽,过滤后冷却再用。整个过程利用高压泵强制循环,保持鱼仓温度在零度以下。所用鱼仓装置用木材加工,呈方体结构,其中一侧是可活动的档板13。鱼仓外部设有供水管10,分别在底部、50cm高,100cm高设置三支供水支管11通向鱼仓,各供水支管上设有开关,仓内三支供水支管11的相应高度设有出水管12,出水管用园钢管加工,呈Ε形,每个上面钻有φ4的出水孔18个。底部的出水管和供水支管直接连通,保鲜时先放置50cm厚的鲜鱼一层,打开底部供水支管开关,海水从底层出水管喷出,由下向上浸透,浸没鱼后从鱼层上部设活动档板的一侧溢出,回收冷却循环再用,直到该鱼层温度达零度以下,进行下一层处理。将第二层的出水管放置仓内鱼上,快速将其和第二层供水支管连通,装上活动档板,接着放置第二层鲜鱼,鱼层50cm厚。打开第二层的供水支管开关,进行第二层的循环处理,接着进行第三层的冷却处理。冷却的海水从仓内鱼层通过,带走鱼的热量,保持鱼仓温度在零度以下,达到保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