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烧锅炉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97666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6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3815.7

申请日:

2013.03.13

公开号:

CN104169647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C 9/08申请日:20130313|||公开

IPC分类号:

F23C9/08; F23J15/06; F23L7/00

主分类号:

F23C9/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 IHI

发明人:

內田辉俊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03.14 JP 2012-05666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肖日松;李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1)的排气(2)与再循环排气(34、38)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5),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13)而供给冷却流体(15)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和通过循环泵(17)而在与下游侧GGH(9)之间进行循环流体(19)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20)。在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6),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其调节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与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所述低低温EP(6)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的排气与再循环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
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而供给冷却流体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通过循环泵而在与下游侧GGH之间进行循环流体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在该组合型热交换器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
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组合型热交换器的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与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具有:
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其能够个别地调节划分流动于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排气的流量;
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冷却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
循环流体侧旁通阀,使供给至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GGH;
入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
出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排气温度;
叶片开度控制器,其个别地控制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
入口温度控制器,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
出口温度控制器,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以及
运行控制器,其根据运行状态而对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入口温度控制器和出口温度控制器进行指令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在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进行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至完全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至最小开度的切换,在氧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控制开度,
所述入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空气燃烧时,在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最小流量且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切换时,预先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并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比所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氧燃烧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
所述出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氧燃烧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

说明书

氧燃烧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燃烧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一般实施的锅炉大体上是空气燃烧,关于这样的基于空气燃烧的锅炉,存在专利文献1、2所示的锅炉。
在基于空气燃烧的锅炉中,存在由于空气中的氮成分引起的显热损失而引起热效率下降这一问题。因此,作为使燃烧引起的热效率提高的一个方法,考虑富氧化燃烧。在富氧化燃烧中,得知,由于与空气燃烧相比较,氮成分相对地减少,因而显热损失下降且热效率提高。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锅炉等中,提出了纯氧燃烧或纯氧燃烧+排气再循环(参照专利文献3等)。在采用这样的氧燃烧方式的情况下,由于排气的大部分成为二氧化碳(CO2),因而能够使分离装置简略化并回收二氧化碳,因此,作为有效的方法而引人注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6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318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410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锅炉中,有必要清除从锅炉排出的排气中的煤尘的严格的排出浓度限制。因此,在锅炉的下游,在干式电集尘器(称为干式EP)、具有除尘塔的煤烟分离方式的脱硫装置、用于防止硫酸腐蚀和防止白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气体-气体热交换器(称为上游侧GGH和下游侧GGH)的组合,追加设置湿式电集尘器(称为湿式EP),由此,达成既定的除尘性能。
可是,在该情况下,存在用于对排气进行除尘的构成变得复杂且排气处理装置的设备费和运行费增加这一课题。
于是,近年来,提出了这样的排气处理装置:在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称为Gas Air Heater GAH,气体空气加热器)的出口,设置有使排气的温度下降至85℃以上且90℃以下左右的热回收器,在该热回收器的出口,设置有在85℃以上且90℃以下左右的排气中发挥高的除尘效果的干式电集尘器(称为低低温EP)。前述低低温EP能够使灰的电阻率下降,消除反电离现象而提高除尘性能。依据具备前述低低温EP的排气处理装置,由于能够省略除尘塔和湿式EP,因而得到比现有技术更紧凑且经济的锅炉系统。
另一方面,在氧燃烧锅炉系统中,提出了这样的排气再循环方式:在锅炉本体的出口设置有气体式空气预热器,将取出下游的经除尘的排气的一部分取出而得到的再循环排气通过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而预热并引导至前述锅炉本体。可是,当欲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设置前述低低温EP时,氧燃烧引起排气温度上升,因而有必要除了前述热回收器之外还设置另1个用于热回收的排气冷却器,将引导至前述低低温EP的排气冷却,从而成为适合于除尘的温度。
可是,在除了前述热回收器之外还设置排气冷却器的情况下,存在排气处理装置的构成变得复杂且设置空间增加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做出的,欲提供谋求氧燃烧锅炉中的排气处理装置的简略化和设置空间的减少的氧燃烧锅炉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的排气与再循环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
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而供给冷却流体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通过循环泵而在与下游侧GGH之间进行循环流体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由此,在该组合型热交换器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
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组合型热交换器的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与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
在上述氧燃烧锅炉系统中,优选,所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具有:
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其能够个别地调节划分流动于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排气的流量;
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冷却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
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GGH;
入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
出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排气温度;
叶片开度控制器,其个别地控制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
入口温度控制器,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
出口温度控制器,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以及
运行控制器,其根据运行状态而对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入口温度控制器和出口温度控制器进行指令控制。
在上述氧燃烧锅炉系统中,优选, 
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在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进行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至完全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至最小开度的切换,在氧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控制开度,
所述入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空气燃烧时,在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最小流量且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切换时,预先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并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比所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氧燃烧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
所述出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氧燃烧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由于在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经由内置有上游侧GGH传热部和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组合型热交换器而设置低低温EP,因而能够起到使排气处理装置简略化而谋求设置空间的减少这一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空气燃烧时的工作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的工作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氧燃烧时的工作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图示示例一起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图中,1是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在该锅炉本体1的出口经由用于进行排气2的脱硝的脱硝装置3而配置有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该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进行排气2与后述的再循环排气的热交换而进行再循环排气的预热。
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经由组合型热交换器5而设置有作为干式电集尘器的低低温EP6。在该低低温EP6的出口,经由诱导通风机7而设置有脱硫装置8。在该脱硫装置8的出口,设置有下游侧GGH9。而且,在该下游侧GGH9的出口,经由升压风扇10而设置有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1。
在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内部,设置有使排气2划分并流动至左右室5a、5b的划分壁12。在由划分壁12划分的一方的室5a,配置有通过具备供给泵13的供给流路14而供给冷却流体15(低压供水)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另外,在由前述划分壁12划分的另一方的室5b,配置有通过具备循环泵17的循环流路18而连接至前述下游侧GGH9并循环供给循环流体19(循环水)的上游侧GGH传热部20。
而且,在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具备以下的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
在前述一方的室5a的出口,配置有能够由第1驱动装置22a调节开度的第1内部叶片22,并且,在前述另一方的室5b的出口,配置有能够由第2驱动装置23a调节开度的第2内部叶片23。
在连接至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流路14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配置有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另外,在连接至前述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流路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配置有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
前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根据从叶片开度控制器27发送至前述驱动装置22a、23a的信号而个别地调节开度,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与运行条件(空气燃烧时、空气燃烧/氧燃烧切换时、氧燃烧时)相应的指令26a而工作。
在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设置有入口温度计28。该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输入至入口温度控制器29。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与运行条件相应的指令26a而工作,调节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在图1中,为85~90℃的范围的任意的温度)。
另外,在前述下游侧GGH9的出口,设置有出口温度计30。该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输入至出口温度控制器31。前述出口温度控制器31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的指令26a而工作,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而调节前述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在图1中,为45~75℃的范围的任意的温度)。此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如果输入有来自出口温度控制器31的信号,则将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的指令26a截断,根据来自出口温度控制器31的信号而调节前述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
此外,在图1的实施例中,为了使说明简略化,对供给泵13和循环泵17通过恒定旋转而运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除了前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同时地控制供给泵13引起的冷却流体15的流量和循环泵17引起的循环流体19的流量。
在图1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由具备次级升压风扇32的次级再循环线33将由前述低低温EP6除尘的低低温EP6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次级再循环排气34而取出。该次级再循环排气34,在引导至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而预热之后,将氧35(O2)混合而供给至前述锅炉本体1。
另外,由具备初级升压风扇36的初级再循环线37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初级再循环排气38而取出。然后,初级再循环排气38分支成2个系统,一部分作为供给至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并通过热交换而预热的排气38a。另外,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其他部分作为通过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旁通并保持着低温排气38b的状态经由阻尼器39a、39b等来与前述经预热的排气38a混合从而调节温度的初级再循环气体。经温度调节的初级再循环气体引导至未图示的粉煤轧机等并夹带粉煤40而供给至前述锅炉本体1。在图1的实施例中,对将前述低低温EP6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次级再循环排气34而取出,另外,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初级再循环排气38而取出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但只要是前述低低温EP6的下游,次级再循环排气34和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取出位置就是任意的。
如上所述,由于构成在内部具备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和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因而使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与前述低低温EP6之间的构成简略化,因而,还能够减少设置空间。
而且,根据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叶片开度控制器27调节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的开度,而且,入口温度控制器29调节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由此,进行控制,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因而将调节为适合于除尘的85~90℃的排气供给至前述低低温EP6,发挥高的除尘性能。
另一方面,从前述低低温EP6供给至湿式的脱硫装置8的排气冷却至例如40~50℃左右,但由于在该脱硫装置8出口的排气中含有硫酸雾,因而如果保持原样地将排气供给至下游,则存在下游的配管、机器发生硫酸腐蚀的问题。
因此,根据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出口温度控制器31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而控制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因而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温度调节为45~75℃左右,能够防止由于排气中的硫酸雾而引起下游机器腐蚀的问题。在此,已知由前述下游侧GGH9将脱硫装置8出口的排气的温度提高5~25℃左右是有效的。可是,如果由下游侧GGH9过度提高排气温度,则下游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1处的冷却引起的回收负荷增加,因而优选通过在前述5~25℃的范围内升温而成为前述45~75℃的排气温度。
以下,参照图2~图4,说明氧燃烧锅炉系统。
图2示出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的排气温度控制方法。由于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锅炉本体处于冷罐状态,因而通过将油或气体在空气中燃烧而提高锅炉本体的温度。
<空气燃烧时>
当通过图1的锅炉本体1而将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的空气燃烧时,不进行次级再循环排气34和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再循环,空气分别从位于次级升压风扇32的上游侧的进气口和位于初级升压风扇36的上游侧的进气口导入,分别通过次级升压风扇32和初级升压风扇36而升压,通过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而升温,供给至锅炉本体1。在上述空气燃烧时,如图2所示,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空气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控制为完全打开。
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空气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引起的冷却流体15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量控制为最小流量,在将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引起的循环流体19向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此时,不进行下游侧GGH9出口的温度控制,而是任其发展,仅进行将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的控制。
<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
在图3所示的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切换时)的指令26a,进行这样的切换: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而控制为完全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而控制为最小开度。
此时,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切换时)的指令26a,预先将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引起的冷却流体15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将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引起的循环流体19向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前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例如,第1内部叶片22的开度为50%,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为50%)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在比前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此时,不进行下游侧GGH9出口的温度控制,而是任其发展,仅进行将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的控制。
<氧燃烧时>
在图4所示的氧燃烧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控制为控制开度。
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控制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另外,出口温度控制器31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而控制前述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
由此,在氧燃烧时,通过将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例如,85~90℃),从而确保前述低低温EP6引起的高的除尘性能,通过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出口设定温度T2(45~75℃),从而能够防止下游机器发生硫酸腐蚀的问题。
此外,当然,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添加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能够广泛地利用于像锅炉那样的氧燃烧设备。
符号说明
1    锅炉本体
2    排气
4    气体式空气预热器
5    组合型热交换器
6    低低温EP
9    下游侧GGH
12   划分壁
13   供给泵
15   冷却流体
16   排气冷却器传热部
17   循环泵
19   循环流体
20   上游侧GGH传热部
21   交换热量调节装置
22   第1内部叶片
23   第2内部叶片
24   冷却流体侧旁通阀
25   循环流体侧旁通阀
26   运行控制器
26a  指令
27   叶片开度控制器
28   入口温度计
29   入口温度控制器
30   出口温度计
31   出口温度控制器
34   次级再循环排气(再循环排气)
38   初级再循环排气(再循环排气)
T1   入口设定温度
T2   出口设定温度

氧燃烧锅炉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氧燃烧锅炉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氧燃烧锅炉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燃烧锅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燃烧锅炉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9647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9647A21申请号201380013815722申请日20130313201205666520120314JPF23C9/08200601F23J15/06200601F23L7/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IHI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內田辉俊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肖日松李婷54发明名称氧燃烧锅炉系统57摘要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1的排气2与再循环排气34、38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5,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13而供给冷却流体15的。

2、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和通过循环泵17而在与下游侧GGH9之间进行循环流体19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20。在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6,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其调节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与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所述低低温EP6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12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0163120130313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6782JA20130919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9647ACN104169647A1/2页21一种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的排气与再循环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而供给冷却流体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通过循环泵而在与下游侧GGH之间进行循环流体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在该组合型热交换器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组合型热交换器的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与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2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具有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其能够个别地调节划分流动于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排气的流量;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冷却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循环流体侧旁通阀,使供给至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GGH;入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出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排气温度;叶片开度控制器,其个别地控制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入口温度控制器,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

5、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出口温度控制器,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以及运行控制器,其根据运行状态而对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入口温度控制器和出口温度控制器进行指令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在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进行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至完全。

6、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至最小开度的切换,在氧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控制开度,所述入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空气燃烧时,在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最小流量且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切换时,预先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权利要求书。

7、CN104169647A2/2页3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并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比所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氧燃烧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所述出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氧燃烧时,经由。

8、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权利要求书CN104169647A1/7页4氧燃烧锅炉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氧燃烧锅炉系统。背景技术0002一直以来,一般实施的锅炉大体上是空气燃烧,关于这样的基于空气燃烧的锅炉,存在专利文献1、2所示的锅炉。0003在基于空气燃烧的锅炉中,存在由于空气中的氮成分引起的显热损失而引起热效率下降这一问题。因此,作为使燃烧引起的热效率提高的一个方法,考虑富氧化燃烧。在富氧化燃烧中,得知,由于与空气燃烧相比较,氮成分相对地减少,因而显热损失下降且热效率提高。0。

9、004另一方面,近年来,在锅炉等中,提出了纯氧燃烧或纯氧燃烧排气再循环参照专利文献3等。在采用这样的氧燃烧方式的情况下,由于排气的大部分成为二氧化碳CO2,因而能够使分离装置简略化并回收二氧化碳,因此,作为有效的方法而引人注目。000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60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3180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41075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锅炉中,有必要清除从锅炉排出的排气中的煤尘的严格的排出浓度限制。因此,在锅炉的下游,在干式电集尘器称为干式EP、具有除尘塔的煤烟分离方式的脱硫装置、用于防止硫酸腐蚀和防止白烟的上游侧。

10、和下游侧的气体气体热交换器称为上游侧GGH和下游侧GGH的组合,追加设置湿式电集尘器称为湿式EP,由此,达成既定的除尘性能。0007可是,在该情况下,存在用于对排气进行除尘的构成变得复杂且排气处理装置的设备费和运行费增加这一课题。0008于是,近年来,提出了这样的排气处理装置在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称为GASAIRHEATERGAH,气体空气加热器的出口,设置有使排气的温度下降至85以上且90以下左右的热回收器,在该热回收器的出口,设置有在85以上且90以下左右的排气中发挥高的除尘效果的干式电集尘器称为低低温EP。前述低低温EP能够使灰的电阻率下降,消除反电离现象而提高除尘性能。依据具备前述低低温E。

11、P的排气处理装置,由于能够省略除尘塔和湿式EP,因而得到比现有技术更紧凑且经济的锅炉系统。0009另一方面,在氧燃烧锅炉系统中,提出了这样的排气再循环方式在锅炉本体的出口设置有气体式空气预热器,将取出下游的经除尘的排气的一部分取出而得到的再循环排气通过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而预热并引导至前述锅炉本体。可是,当欲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设置前述低低温EP时,氧燃烧引起排气温度上升,因而有必要除了前述热说明书CN104169647A2/7页5回收器之外还设置另1个用于热回收的排气冷却器,将引导至前述低低温EP的排气冷却,从而成为适合于除尘的温度。0010可是,在除了前述热回收器之外还设置排气冷却。

12、器的情况下,存在排气处理装置的构成变得复杂且设置空间增加这一问题。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做出的,欲提供谋求氧燃烧锅炉中的排气处理装置的简略化和设置空间的减少的氧燃烧锅炉系统。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将来自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的排气与再循环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设置有组合型热交换器,其内置有通过供给泵而供给冷却流体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通过循环泵而在与下游侧GGH之间进行循环流体的循环的上游侧GGH传热部,由此,在该组合型热交换器的出口设置有低低温EP,具备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其调节所述组合型热交换器的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与所。

13、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交换热量且至少将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0013在上述氧燃烧锅炉系统中,优选,所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具有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其能够个别地调节划分流动于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和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排气的流量;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冷却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其使供给至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流体旁通并返回至下游侧GGH;入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排气温度;出口温度计,其检测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排气温度;叶片开度控制器,其个别地控制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入口温度控制器。

14、,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出口温度控制器,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以及运行控制器,其根据运行状态而对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入口温度控制器和出口温度控制器进行指令控制。0014在上述氧燃烧锅炉系统中,优选,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在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进行所述。

15、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至完全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至最小开度的切换,在氧燃烧时,将所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侧的第1内部叶片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控制为控制开度,说明书CN104169647A3/7页6所述入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空气燃烧时,在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最小流量且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

16、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切换时,预先将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冷却流体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并将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引起的循环流体向上游侧GGH传热部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所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所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比所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在所述氧燃烧时,控制所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的开度,使得所述低低温EP入口的入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入。

17、口设定温度,所述出口温度控制器具备这样的构成在所述氧燃烧时,经由所述叶片开度控制器而控制所述上游侧GGH传热部侧的第2内部叶片的开度,使得所述下游侧GGH出口的出口温度计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0015发明的效果依据本发明,由于在气体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经由内置有上游侧GGH传热部和排气冷却器传热部的组合型热交换器而设置低低温EP,因而能够起到使排气处理装置简略化而谋求设置空间的减少这一优异的效果。附图说明0016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0017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空气燃烧时的工作的框图。0018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空气燃烧。

18、和氧燃烧的切换时的工作的框图。0019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中的氧燃烧时的工作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图示示例一起说明。0021图1示出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图中,1是进行氧燃烧的锅炉本体,在该锅炉本体1的出口经由用于进行排气2的脱硝的脱硝装置3而配置有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该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进行排气2与后述的再循环排气的热交换而进行再循环排气的预热。0022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的出口,经由组合型热交换器5而设置有作为干式电集尘器的低低温EP6。在该低低温EP6的出口,经由诱导通风机7而设置有脱硫装置8。在该脱硫装置8的出口,设置有下。

19、游侧GGH9。而且,在该下游侧GGH9的出口,经由升压风扇10而设置有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1。0023在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的内部,设置有使排气2划分并流动至左右室5A、5B的划分壁12。在由划分壁12划分的一方的室5A,配置有通过具备供给泵13的供给流路14说明书CN104169647A4/7页7而供给冷却流体15低压供水的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另外,在由前述划分壁12划分的另一方的室5B,配置有通过具备循环泵17的循环流路18而连接至前述下游侧GGH9并循环供给循环流体19循环水的上游侧GGH传热部20。0024而且,在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具备以下的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0025在前述一方。

20、的室5A的出口,配置有能够由第1驱动装置22A调节开度的第1内部叶片22,并且,在前述另一方的室5B的出口,配置有能够由第2驱动装置23A调节开度的第2内部叶片23。0026在连接至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流路14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配置有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另外,在连接至前述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流路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配置有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0027前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根据从叶片开度控制器27发送至前述驱动装置22A、23A的信号而个别地调节开度,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与运行条件空气燃烧时、空气燃烧/氧燃烧切换时、氧燃烧。

21、时相应的指令26A而工作。0028在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设置有入口温度计28。该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输入至入口温度控制器29。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与运行条件相应的指令26A而工作,调节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在图1中,为8590的范围的任意的温度。0029另外,在前述下游侧GGH9的出口,设置有出口温度计30。该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输入至出口温度控制器31。前述出口温度控制器31根据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的指令26A而工作,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

22、27而调节前述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在图1中,为4575的范围的任意的温度。此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如果输入有来自出口温度控制器31的信号,则将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的指令26A截断,根据来自出口温度控制器31的信号而调节前述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0030此外,在图1的实施例中,为了使说明简略化,对供给泵13和循环泵17通过恒定旋转而运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除了前述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1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同时地控制供给泵13引起的冷却流体15的流量和循环泵17引起的循环流体19的流量。0031在图1的氧燃烧锅炉。

23、系统中,由具备次级升压风扇32的次级再循环线33将由前述低低温EP6除尘的低低温EP6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次级再循环排气34而取出。该次级再循环排气34,在引导至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而预热之后,将氧35O2混合而供给至前述锅炉本体1。0032另外,由具备初级升压风扇36的初级再循环线37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初级再循环排气38而取出。然后,初级再循环排气38分支成2个系统,一部分作为供给至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并通过热交换而预热的排气38A。另外,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其他部分作为通过在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旁通并保持着低温排气38B的状态经由阻尼器39A、39B等来与前。

24、述经预热的排气38A混合从而调节温度的初级再循环气体。经温度调节的初级再循环气体引导至未图示的粉煤轧机等并夹带粉煤40而供给至前说明书CN104169647A5/7页8述锅炉本体1。在图1的实施例中,对将前述低低温EP6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次级再循环排气34而取出,另外,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初级再循环排气38而取出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但只要是前述低低温EP6的下游,次级再循环排气34和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取出位置就是任意的。0033如上所述,由于构成在内部具备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和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前述组合型热交换器5,因而使前述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与前述低低温E。

25、P6之间的构成简略化,因而,还能够减少设置空间。0034而且,根据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叶片开度控制器27调节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的开度,而且,入口温度控制器29调节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和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由此,进行控制,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因而将调节为适合于除尘的8590的排气供给至前述低低温EP6,发挥高的除尘性能。0035另一方面,从前述低低温EP6供给至湿式的脱硫装置8的排气冷却至例如4050左右,但由于在该脱硫装置8出口的排气中含有硫酸雾,因而如果保持原样地将排气供给至下游,则存在下游。

26、的配管、机器发生硫酸腐蚀的问题。0036因此,根据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出口温度控制器31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而控制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因而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温度调节为4575左右,能够防止由于排气中的硫酸雾而引起下游机器腐蚀的问题。在此,已知由前述下游侧GGH9将脱硫装置8出口的排气的温度提高525左右是有效的。可是,如果由下游侧GGH9过度提高排气温度,则下游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1处的冷却引起的回收负荷增加,因而优选通过在前述525的范围内升温而成为前述4575的排气温度。0037以下。

27、,参照图2图4,说明氧燃烧锅炉系统。0038图2示出作为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空气燃烧时的排气温度控制方法。由于氧燃烧锅炉系统起动时的锅炉本体处于冷罐状态,因而通过将油或气体在空气中燃烧而提高锅炉本体的温度。0039当通过图1的锅炉本体1而将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的空气燃烧时,不进行次级再循环排气34和初级再循环排气38的再循环,空气分别从位于次级升压风扇32的上游侧的进气口和位于初级升压风扇36的上游侧的进气口导入,分别通过次级升压风扇32和初级升压风扇36而升压,通过气体式空气预热器4而升温,供给至锅炉本体1。在上述空气燃烧时,如图2所示,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空。

28、气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控制为完全关闭,将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控制为完全打开。0040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空气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引起的冷却流体15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量控制为最小流量,在将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引起的循环流体19向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的状态下,控制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此时,不进行下游侧说明书CN104169647A6/7页9GGH9出。

29、口的温度控制,而是任其发展,仅进行将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的控制。0041在图3所示的空气燃烧和氧燃烧的切换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切换时的指令26A,进行这样的切换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从完全关闭逐渐地增大开度而控制为完全打开,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从完全打开逐渐地减小开度而控制为最小开度。0042此时,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切换时的指令26A,预先将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引起的冷却流体15向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的供给量调节为额定流量,将前述循环流体侧旁。

30、通阀25引起的循环流体19向上游侧GGH传热部20的循环调节为额定流量,以前述第1内部叶片和第2内部叶片22、23的切换过程的中间点例如,第1内部叶片22的开度为50,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为50作为切换点,在比该切换点更靠前的阶段,控制前述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5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在比前述切换点更靠后的阶段,控制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此时,不进行下游侧GGH9出口的温度控制,而是任其发展,仅进行将前述低低温EP6的入口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的控制。0。

31、043在图4所示的氧燃烧时,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将前述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6侧的第1内部叶片22控制为完全打开,将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控制为控制开度。0044前述入口温度控制器29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控制前述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4的开度,使得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入口温度计28的检测温度成为入口设定温度T1。另外,出口温度控制器31接收来自前述运行控制器26的运行条件氧燃烧时的指令26A,经由前述叶片开度控制器27而控制前述上游侧GGH传热部20侧的第2内部叶片23的开度,使得前。

32、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出口温度计30的检测温度成为出口设定温度T2。0045由此,在氧燃烧时,通过将前述低低温EP6入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入口设定温度T1例如,8590,从而确保前述低低温EP6引起的高的除尘性能,通过将前述下游侧GGH9出口的排气温度保持为出口设定温度T24575,从而能够防止下游机器发生硫酸腐蚀的问题。0046此外,当然,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添加各种变更。004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氧燃烧锅炉系统能够广泛地利用于像锅炉那样的氧燃烧设备。0048符号说明1锅炉本体2排气4气体式空气预热器说明书CN104169647。

33、A7/7页105组合型热交换器6低低温EP9下游侧GGH12划分壁13供给泵15冷却流体16排气冷却器传热部17循环泵19循环流体20上游侧GGH传热部21交换热量调节装置22第1内部叶片23第2内部叶片24冷却流体侧旁通阀25循环流体侧旁通阀26运行控制器26A指令27叶片开度控制器28入口温度计29入口温度控制器30出口温度计31出口温度控制器34次级再循环排气再循环排气38初级再循环排气再循环排气T1入口设定温度T2出口设定温度说明书CN104169647A101/4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9647A112/4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9647A123/4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9647A134/4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69647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