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胸治疗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5898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61209.8

申请日:

2015.05.21

公开号:

CN104799930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80申请日:201505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80

主分类号:

A61B17/80

申请人:

柳立军

发明人:

柳立军; 柳林; 刘淑贞

地址:

050061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泰华街313号1栋1单元1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代理人:

任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枷胸治疗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骨折肋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正常肋骨上的肋骨支撑板和裹附在胸腔外壁上的外固定机构;所述肋骨支撑板包括长条形基板,基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板,基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牵引基板的牵引孔,下固定板横向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钉的至少三个螺纹孔。本发明通过肋骨支撑板和外固定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骨折肋骨尽快复位并固定,有效消除反常呼吸,快速治疗连枷胸。

权利要求书

1.  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在骨折肋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正常肋骨上的肋骨支撑板(1)和裹附在胸腔外壁上的外固定机构;所述肋骨支撑板(1)呈倒T型,包括长条形基板(11),基板(11)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板(12),基板(11)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板(13),上固定板(12)上开设有用于牵引基板的牵引孔(14),下固定板(13)横向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钉的至少三个螺纹孔(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支撑板基板(11)与上固定板(12)、下固定板(13)错位设置,基板(11)设置在骨折肋骨(32)骨折段(321)的内侧,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设置在正常肋骨(31)外侧;肋骨支撑板(1)下端通过穿接在下固定板螺纹孔中的自攻螺钉固定在正常肋骨上,肋骨支撑板(1)上端通过穿过牵引孔的缝合引线固定在正常肋骨的周围组织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13)的宽度大于基板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宽度为5~10mm,厚度为1mm,下固定板的宽度为10~15mm。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支撑板为钛合金基板或可吸收材料基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机构为外固定支架(2),外固定支架(2)包括设置在患者脊柱部位的定位柱(21)以及设置在定位柱(21)上用于定位肋骨的若干收紧条(2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支架(2)的定位柱(21)上通体设置有螺纹,收紧条(2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收紧条另一端的卡扣(23),所述卡扣(23)螺纹旋接在定位柱(21)上。

说明书

连枷胸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连枷胸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会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此种体征称为连枷胸。由于连枷胸常合并有肺挫伤,而且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因此其预防和治疗对于病人来尤为重要。
目前连枷胸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肋骨固定术。手术器械固定连枷胸肋骨骨折的方法起源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临床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固定器械得到应用。
开胸固定肋骨是目前治疗连枷胸的主要手段,为开放式手术,对肋骨进行固定的器具有固定架,克氏针、薄形钢板、 可吸收骨钉等。开胸内固定的方式为:在胸部后外侧切口,暴露损伤的肋骨,将骨折线前后骨膜全周剥离3~4cm,之后整复移位的骨折断端,有游离骨折碎片时尽量复位。如选用Judet固定架,则根据肋骨骨折的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按肋骨形态加以弯曲,将固定架锐角侧(55°)的2个爪或3个爪安放在肋骨的下缘,然后用专用钳将固定架紧紧固定在肋骨骨折处,对骨折肋骨进行固定;如选用克氏针,则在骨折的前、后肋骨断端处各钻一小孔,将直径1.5~2.0mm的克氏针,自一端的小孔穿入,然后通过呈浮动的骨折段的髓腔,再从另一断端的小孔穿出,克氏针两端在小孔外各露出约1cm长,并略加弯折,使之能牢固地固定在肋骨上;如选用钢板,则根据肋骨骨折情况,选择长度超过肋骨骨折段的不锈钢钢板,按肋骨的弧度加以弯曲;用不锈钢丝经钢板之孔眼绕过肋骨4个点进行捆扎,其中在前后骨折的断端上各捆扎1点,另两点在中央的浮动肋骨上,使肋骨与钢板紧密固定在一起。上述三种方式都为开放手术内固定方式,手术复杂,操作难度大,胸壁损伤大,游离大面积肌肉及肋骨,损伤神经,术后疼痛,固定用器具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损伤;并且每根骨折肋骨都需要单独操作一次,患者痛苦大。
中国专利CN101502455B公开了一种连枷胸外固定架,用于救治胸部肋骨骨折的连枷胸,包括设有肋条的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夹持钳、护胸板和背带,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前端分别与护胸板铰接,后端经尼龙搭扣相连接,上端与背带连接,使用时通过夹持钳将骨折肋骨与外固定架上的肋条绑缚在一起,形成连枷作用。此种结构的胸外固定架,治疗过程为不开胸治疗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痛苦,但其仅适用于骨折层次分明的情况,而对于粉碎性骨折则无法起到骨折肋骨复位的作用;并且此外固定支架在使用时,其夹持钳需要从胸腔外插入到胸腔内夹持骨折肋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痛苦,且术后夹持钳的拆除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连枷胸治疗装置,在能够快速有效治疗连枷胸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患者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连枷胸治疗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骨折肋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正常肋骨上的肋骨支撑板和裹附在胸腔外壁上的外固定机构;所述肋骨支撑板呈倒T型,包括长条形基板,基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板,基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牵引基板的牵引孔,下固定板横向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钉的至少三个螺纹孔。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肋骨支撑板基板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错位设置,基板设置在骨折肋骨骨折段的内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设置在正常肋骨外侧;肋骨支撑板下端通过穿接在下固定板螺纹孔中的自攻螺钉固定在正常肋骨上,肋骨支撑板上端通过穿过牵引孔的缝合引线固定在正常肋骨的周围组织上。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下固定板的宽度大于基板宽度。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基板的宽度为5~10mm,厚度为1mm,下固定板的宽度为10~15mm。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肋骨支撑板为钛合金基板或可吸收材料基板。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外固定机构为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患者脊柱部位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定位柱上用于定位肋骨的若干收紧条。
上述连枷胸治疗装置,所述外固定支架的定位柱上通体设置有螺纹,收紧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收紧条另一端的卡扣,所述卡扣螺纹旋接在定位柱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通过肋骨支撑板和外固定机构的配合使用,肋骨支撑板从胸腔内支撑连枷胸,并与胸部皮肤外的外固定机构联合固定浮动的胸壁,能够使骨折肋骨尽快复位并固定,有效消除反常呼吸,迅速治疗连枷胸。本发明的肋骨支撑板可在胸腔镜下完成放置,手术无需开胸,手术切口小、微创,手术时间短,不损伤肌肉、血管、神经,术后患者疼痛轻,伤口愈合美观;肋骨支撑板放置好后,最主要的是可以支撑浮动的胸壁,不是固定骨折肋骨本身;配合外固定机构,可使骨折肋骨尽快复位;且治疗过程中对胸部肌肉组织几乎无损伤;肋骨支撑板可在局麻下取出,操作简单,无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肋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肋骨支撑板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外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肋骨支撑板,11.基板,12.上固定板,13.下固定板,14. 牵引孔,15.螺纹孔,2.外固定支架,21.定位柱,22.收紧条,23.卡扣,3.肋骨,31.正常肋骨,32.骨折肋骨,321.骨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连枷胸治疗装置,包括肋骨支撑板1和外固定机构;用于在胸腔镜下,通过内置肋骨支撑板,并配合胸外外固定机构,对患者进行连枷胸的治疗。肋骨支撑板1设置在胸腔内的多发骨折肋骨内侧,并与肋骨交叉垂直设置,肋骨支撑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正常肋骨上,肋骨支撑板用于将骨折肋骨的骨折段撑起,避免胸腔塌陷;外固定机构裹附在胸腔外壁,用于与肋骨支撑板配合固定骨折肋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肋骨支撑板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呈倒T型结构。具体包括长条形基板11,基板11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板12,基板11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板13,基板与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错位设置,在保证基板韧度的基础上,避免基板损伤胸腔内器官。
上固定板12上开设有牵引孔14,用于将牵引线穿过牵引孔后,将基板从胸腔内引出到上方的正常肋骨上。下固定板13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用于通过在螺纹孔中安装自攻螺钉将基板固定在下方的正常肋骨的周围组织上。本发明中,肋骨支撑板采用钛合金材料制作,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胸腔情况塑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可吸收材料。
本发明中,下固定板13的宽度大于基板的宽度,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肋骨支撑板不发生移动。基板的宽度为5~10mm,厚度为1mm,下固定板的宽度为10~15mm,长10mm,基板的长度可根据肋骨受伤数量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基板的宽度优选为5mm,下固定板的宽度优选10mm。
肋骨支撑板使用时,基板11设置在骨折肋骨32骨折段321的内侧,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正常肋骨31外侧;肋骨支撑板1下端通过穿接在固定板螺纹孔中的自攻螺钉固定在在下方正常肋骨上;肋骨支撑板1上端通过穿接在牵引孔中的牵引线固定在上方正常肋骨的周围组织上,如图3所示,以保证肋骨支撑板的位置固定,不会发生移位。
本实施例中,外固定机构采用外固定支架2,外固定支架2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定位柱21和若干收紧条22,定位柱21上通体设置有螺纹,收紧条2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收紧条另一端的卡扣23,卡扣23螺纹旋接在定位柱21上,以便于根据患者身形调整收紧条位置。
本发明应用于治疗连枷胸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对连枷胸的病人进行胸部CT扫描,确定损伤肋骨的部位、范围以及胸内损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指征,确定肋骨支撑板的长度。
其次,全身麻醉,在浮动胸腔壁的上、下正常肋骨处分别切开皮肤,暴露正常肋骨。
再次,电刀切开肋间肌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观察下,以穿过肋骨支撑板上端牵引孔中的牵引带引导将肋骨支撑板置入胸腔壁内侧,并使肋骨支撑板的基板位于骨折肋骨的骨折段,肋骨支撑板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位于上方正常肋骨外侧和下方正常肋骨外侧;再在下端正常肋骨上电钻钻孔,采用自攻螺丝穿过下固定板的螺丝孔后,将肋骨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方骨折肋骨上;调整牵引带,通过缝线的方式将上固定板固定在上方正常肋骨的周围组织上。
然后,缝合切开皮肤。
最后,根据患者身形调整收紧条在定位柱上的位置,将定位柱放置在患者脊柱部位,将收紧条的另一端绕过胸腔外壁后固定在卡扣内固定即可。收紧条在绕制过程中,应与连枷胸位置向对应,与肋骨支撑板配合起到定位肋骨的作用,便于骨折肋骨的愈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外固定机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因此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就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连枷胸治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连枷胸治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连枷胸治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枷胸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枷胸治疗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枷胸治疗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骨折肋骨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正常肋骨上的肋骨支撑板和裹附在胸腔外壁上的外固定机构;所述肋骨支撑板包括长条形基板,基板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板,基板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牵引基板的牵引孔,下固定板横向开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钉的至少三个螺纹孔。本发明通过肋骨支撑板和外固定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骨折肋骨尽快复位并固定,有效消除反常呼吸,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