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133400.4
2015.03.26
CN104771293A
2015.07.15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H 3/04申请日:20150326|||公开
A61H3/04
张海勇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楼村社区狮山工业区9号A栋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44263
丁敬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以及用于监测使用者是否摔倒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采集发射装置。本发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设计新颖,通过设置采集发射装置,从而可以快速判断出使用者是否摔倒,并能及时的将摔倒的信息发送给接收人,从而可以使使用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1. 一种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控制 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以及用于监测使用 者是否摔倒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采集发射装置(8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设置在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上的传感 器(704),所述采集发射装置(801)设于传感器(704)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发射装置 (801)发送的摔倒信号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接收发送装置(80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第三扶杆(112)以及固定 在第三扶杆(112)上的计算机系统(600),所述接收发送装置(802)设 于计算机系统(600)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用于设定预定时间的设定 模块(803)、用于计算使用者摔倒时间的计时模块(804)以及用于比较摔 倒时间和预定时间的比较模块(805),若摔倒时间大于预定时间,所述接 收发送装置(802)向外发送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保险带机构(700),所述保险带机构(700) 包括第一端部(702)和第二端部(703),所述传感器(704)与第二端部 (703)的底端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保险带机构(700)还包括保险带(701)、设于保险带(701)一 端的第一连接部(706)以及设于传感器(704)上的第二连接部(705), 所述第一连接部(706)与第二连接部(705)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06)与第二连接部(705)为活动式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部(706)可相对第二连接部(705)在轴向上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端部(702)包括带有倒钩的勾形部(7021)、与勾形部(7021) 通过枢轴(7024)相连的密封部(7022)以及设在枢轴(7024)上可以对 密封部(7022)施加向外方向的力的弹性部件(7023),所述勾形部(7021) 与密封部(7022)的前端部相重叠。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其中之一所述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 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包括底部连接杆(101)、 支撑杆、第一扶杆(106)、第二扶杆(107)以及第三扶杆(112),所述底 部连接杆(101)呈U型框架,在所述底部连接杆(101)上设置有向上延 伸的四根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102)与第三支撑杆(103)之间设 置有第一扶杆(106),第二支撑杆(105)与第四支撑杆(104)之间设置 有第二扶杆(107),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0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05) 之间或所述第一扶杆(106)与第二扶杆(107)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连接 杆(108),在所述底部连接杆(101)下方设置有车轮(109)。
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的康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 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背景技术】 中国慢慢步入老龄社会,加之子女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这 些行动不便的亲人,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人,往往没有更适应他们自己使 用的康复辅助自理工具,即使有相关健身设备,也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或者 还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使得行动不便的人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康复辅助自 理运动,这些人长时间做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从 而逐渐丧失运动能力,这样更不利于恢复健康,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对 于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他们提供一款康复辅助自理装置,使他们能保 持必要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有技术中,当这些行动不便的人摔倒时,因未有及时被发现,而 会造成意外的身亡。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康复辅助自理车,以克服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有控制系统的 康复辅助自理车。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设有控制 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复辅 助自理车本体以及用于监测使用者是否摔倒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采 集发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设置在康复辅 助自理车本体上的传感器,所述采集发射装置设于传感器内。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 包括用于接收采集发射装置发送的摔倒信号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接 收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 包括第三扶杆以及固定在第三扶杆上的计算机系统,所述接收发送装置设 于计算机系统内。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 包括用于设定预定时间的设定模块、用于计算使用者摔倒时间的计时模块 以及用于比较摔倒时间和预定时间的比较模块,若摔倒时间大于预定时间, 所述接收发送装置向外发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保险带机构, 所述保险带机构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传感器与第二端部的底端 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险带机构还包括保险带、设于保 险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于传感器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 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为活动式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相对第二连接部在轴向上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带有倒钩的勾形部、 与勾形部通过枢轴相连的密封部以及设在枢轴上可以对密封部施加向外方 向的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勾形部与密封部的前端部相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包括底部连接 杆、支撑杆、第一扶杆、第二扶杆以及第三扶杆,所述底部连接杆呈U型 框架,在所述底部连接杆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四根支撑杆,其中,第一支 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扶杆,第二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之间设 置有第二扶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或所述第一扶杆 与第二扶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连接杆,在所述底部连接杆下方设置有车 轮。 本发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设计新颖,通过设置采集 发射装置,从而可以快速判断出使用者是否摔倒,并能及时的将摔倒的信 息发送给接收人,从而可以使使用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保险带结构的康复辅助自理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圆圈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C-C的剖视图; 图5为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的框体示意图; 图6为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的其它模块的框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安装 在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侧面的支撑机构20、安装在所述康复辅助 自理车本体100上的桌板300、安装在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上的 坐板400、安装在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上的计算机系统500、安装 在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上的靠背机构600、设置在康复辅助自理 车本体100上的保险带机构700以及采集发射装置801。在本实施方式中, 计算机系统500固定在第三扶杆112上。本发明通过设置采集发射装置 801,从而可以快速判断出使用者是否摔倒,并能及时的将摔倒的信息发送 给接收人,从而可以使使用者可以得到快速及时的治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康 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包括底部框架101、支撑杆、第一扶杆106和第二 扶杆107。底部框架101呈“U”型,在底部框架10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 四根支撑杆102、103、104、105,其中,第一支撑杆102与第三支撑杆103 之间设置有第一扶杆106,第二支撑杆105与第四支撑杆104之间设置有 第二扶杆107。在第一支撑杆102与第二支撑杆105之间或第一扶杆106 与第二扶杆107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8,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一扶杆 106与和第二扶杆107的稳定性。在底部U型框架101下方设置有车轮109, 从而使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可以较轻易的移动位置。 所述底部框架101包括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 和用于将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和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的连接起来的底部 第三连接杆1013。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和底部第 三连接杆1013为通过焊接方式、插接方式或者其它方式组装在一起的结 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和 底部第三连接杆1013也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的U型框架。 支撑机构200安装在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的周边,通过支撑 机构200可以使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更稳定,在使用时不容易 发生侧翻。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机构200安装在辅助支撑杆110、111 上。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左侧支撑机构200、右侧支撑机构200 以及前支撑机构,其中,所述左侧支撑机构200安装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 杆110上,所述右侧支撑机构200安装在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11上,前 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三支撑杆103和第四支撑杆104上。 在第一扶杆106下方与底部U型框架101之间设有第一辅助支撑杆 110,在第二扶杆107下方与底部U型框架101之间设有第二辅助支撑杆 111。在第一扶杆106和第二扶杆107之间通过插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设有倒 U型的第三扶杆112。 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套管203、连接支撑杆201和轮子202,其中, 左侧套管203套装在第一辅助支撑杆110上。在套管203上方设置有上限 位锁紧机构204,在所述套管203下方与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之间设置有 弹簧205。所述套管203可围绕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10旋转以实现所述 支撑机构200的收起和打开。所述连接支撑杆201一端安装在所述套管203 上,另一端安装有轮子202。 所述右侧套管203套装在第二辅助支撑杆111上,在套管203上方设 置有上限位锁紧机构204。在所述套管203下方与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之 间设置有弹簧205,所述套管203可围绕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11旋转以 实现所述支撑机构200的收起和打开。所述连接支撑杆201一端安装在所 述套管203上,另一端安装有轮子202。另外,前支撑机构与左侧支撑机 构、右侧支撑机构均相同,在此就不在赘述。 所述上限位锁紧机构204采用的是一抱箍,通过螺钉可以对所述抱箍 进行锁紧定位。所述抱箍的固定位置可以调整,通过松开螺钉,调整抱箍 的位置至新的目标位,再锁紧螺钉即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上限位锁紧 机构204可以有很多种方案,不应仅仅将本实施例中的抱箍锁紧方案限定 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现有技术中,上限位锁紧机构204的方案等同替换 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套管203在围绕支撑杆旋转时,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行程,在所 述套管203旋转,以实现所述支撑机构200打开时,有一定位行程进行定 位;在所述套管203旋转,以实现所述支撑机构200收起时,有一定位行 程进行定位。所述支撑机构200的收起设置可以节省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 辅助自理车的空间。 在所述安装有防侧摔机构的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平放在地 面时,所述轮子202距离地面设有间距。这种方案的设计,目的在于:当 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平放在地面,正常使用,没有发生侧倾斜 时,防侧摔的支撑机构200不发生作用。只有当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 自理车发生向一侧的倾斜时,防侧摔的支撑机构200就发生作用,此时, 支撑机构200上的轮子202与地面接触,防侧摔的支撑机构200对设有控 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形成支撑,防止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发生侧翻。 防侧摔的支撑机构200上设置的轮子202为直轮,设置轮子202的目 的是在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发生侧面倾斜时,支撑机构200上 的轮子202接触地面,可以不影响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正常的 移动。 所述桌板300通过枢轴连接的方式与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 本体100组装在一起,由于采用了枢轴连接,所以可以通过转动桌板300 以使其处于不同位置。在其它方式中,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它方式将桌 板300固定在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上,以便使用者可以用来放置杯子、 饭碗或者其它物品。 请进一步参阅图2所示,所述保险带机构700包括第一端部702和第 二端部70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702与第三扶杆112为可分离式 连接,当使用者进入康复辅助自理车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端部702将 保险带机构700打开,并将保险带机构700包裹住使用者并置于使用者的 腋下,再将第一端部702卡持在第三扶杆112上,从而将使用者固定在第 三扶杆112上,防止使用者因不小心或者其它原因而摔倒。当使用者想从 康复辅助自理车内出来时,先通过第一端部702打开保险带机构700,接 着将保险带机构700从使用者的腋下拉出,接着使用者就可以从辅助自理 车内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端部703与第三扶杆112为不可分离式连接。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端部703也可与第一端部702一样痛第三扶杆112 为可分离式连接。 所述保险带机构700还包括传感器704。所述传感器704与第二端部 703相连接,所述保险带机构700还包括保险带701、设于保险带701一端 的第一连接部706以及设于传感器704上的第二连接部705,所述第一连 接部706与第二连接部705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06 与第二连接部705为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06可相对第二连接部 705在轴向上转动,从而可以防止保险带701在长度方向上发生扭曲。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端部702包括带有倒钩的勾形部 7021。所述第一端部702还包括与勾形部7021通过枢轴7024相连的密封 部7022以及设在枢轴7024上可以对密封部7022施加向外方向的力的弹性 部件7023,所述勾形部7021与密封部7022的前端部相重叠,从而当勾形 部7021与密封部7022闭合后可以包裹住第三扶杆112。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弹性部件7023为弹片。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 复辅助自理车本体100、用于监测使用者是否摔倒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 去的采集发射装置801以及用于接收采集发射装置801发送的摔倒信号并 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接收发送装置802。所述采集发射装置801设于 传感器704内,所述接收发送装置802设于计算机系统600内。在其它实 施方式中,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也可只设有采集发射装置 801,待监测到使用者摔倒后直接将摔倒信号发送给接收者。在本实施方式 中,接收者可以为使用者的家属、朋友或者医院。 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还包括用于设定预定时间的设定 模块803、用于计算使用者摔倒时间的计时模块804以及用于比较摔倒时 间和预定时间的比较模块805,若摔倒时间大于预定时间,所述接收发送 装置802向外发送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模块803、计时模块804 以及比较模块805均设于计算机系统600内。 当使用者因不小心或者其它原因摔倒或者晕倒后,保险带701被拉直 从而受到力,此时设于传感器704内的采集发射装置801感应到了使用者 倒下。使用者倒下后的一种情况是可以再次爬起来;另一种情况是倒下后 爬不起来,此种情况较为严重。后一种的情况发生时,需要立即告知家属 或者医院以对其进行急救。为了监控后一种情况,通过设定模块803设定 预定时间,以排除第一种情况的误监控。当采集发送装置801监测到使用 者摔倒后,计时模块804开始计时。接着比较模块805将计时模块803中 得到的摔倒时间与预定时间进行比较,若摔倒时间大于预定时间,那就是 后一种情况。此时需要通过接收发送装置802发送信号立即告知家属或者 医院以对其进行急救。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时间可以设定为15S,接收 发送装置802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它通讯设备向使用者家属、医院或者其 他人发送信息或者打电话以通知相应人,从而对使用者以进行急救。采集 发送装置801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信号发送给接收发送装置 80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模块803、计时模块804、比较模块805以及接 收发射装置802设于计算机系统500内;采集发射装置801设于传感器704 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设定模块803、计时模块804、比较模块805、接 收发射装置802以及采集发射装置801也可以均设于传感器704内。仅通 过传感器704而将信号发送给接收者,省去了计算机系统600,从而节省 了使用空间和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模块803、计时模块804、比较 模块805、接收发射装置802以及采集发射装置801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习知的部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康复辅助自理车本体以及用于监测使用者是否摔倒并可将摔倒信号发送出去的采集发射装置。本发明所述设有控制系统的康复辅助自理车设计新颖,通过设置采集发射装置,从而可以快速判断出使用者是否摔倒,并能及时的将摔倒的信息发送给接收人,从而可以使使用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