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5741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85339.0

申请日:

2008.03.14

公开号:

CN101265781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32; E05D7/085

主分类号:

E06B3/32

申请人:

利塔尔RCS通讯系统两合公司

发明人:

塞缪尔·克拉森; 雷尔马·克利斯

地址:

德国海格尔

优先权:

2007.3.14 DE 102007012980.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谢 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该门设备带有形成在门板(14)的第一止动侧(12a)上的第一铰链(16a)和与第一止动侧(12a)对置的第二止动侧(12b),在第二止动侧(12b)上形成了第二铰链(16b)。通过带有三个操作位置,即“关闭”操作位置(POS1)、“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和“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的操作元件(28),第一铰链(16a)和第二铰链(16b)可以与操作元件(28)一起形成关闭机构,该关闭机构根据操作元件(28)的操作位置(POS1、POS2、POS3)在门板(14)的一个或两个止动侧(12a、12b)上形成铰链或锁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锁闭例如壳体开口、壁开口、墙开口等开口的门设备,该门设备带有构造在门板(14)的第一止动侧(12a)上的第一铰链(16a),所述第一铰链具有:
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上部第一旋转销(18a),所述上部第一旋转销(18a)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22)上的上部第一旋转销座(20a)内,和
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下部第一旋转销(24a),所述下部第一旋转销(24a)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下部第一旋转销座(26a)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板(14)具有与所述第一止动侧(12a)对置的第二止动侧(12b),在所述第二止动侧(12b)上构造有第二铰链(16b),所述第二铰链(16b)具有:
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上部第二旋转销(18b),所述上部第二旋转销(18b)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上部第二旋转销座(20b)内,和
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下部第二旋转销(24b),所述下部第二旋转销(24b)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下部第二旋转销座(26b)内,
其中,可处于至少三个操作位置,即“关闭”操作位置(POS1)、“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和“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的操作元件(28)与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和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相连接,其中
在所述“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两个第一旋转销座(20a、26a)接合,且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两个第二旋转销座(20b、26b)接合;
在所述“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第一旋转销座(20a、26a)不接合,且所述门板(14)可绕所述第二铰链(16b)枢转;和
在所述“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第二旋转销座(20b、26b)不接合,且所述门板(14)可绕所述的第一铰链(16a)枢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通过线性作用的操作装置(30a、30b、32a、32b)与所述操作元件(28)相连接,且所述操作单元(28)具有可绕垂直于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和所述门板(14)延伸的轴(A)枢转的杆臂(H),所述操作装置(30a、30b、32a、32b)作用在所述杆臂(H)上,其中所述杆臂(H)根据所述操作单元(28)的操作位置(POS1、POS2、POS3)占据预先确定的枢转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30a、30b、32a、32b)是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在其一端(30ab、30bb、32ab、32bb)上与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26b)的端部区域相连,且以其另一端(30aa、30ba、32aa、32ba)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杆臂(H)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元件(28)具有可绕所述轴(A)旋转的盘(38),在所述盘(38)上,所述操作装置(30a、30b、32a、32b)的远离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以距所述轴(A)的对应于所述杆臂(H)的距离作用在支承点(L1、L2、L3、L4)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旋转盘(38)在所述门板(14)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与所述门板(14)平行地布置,且与所述可旋转盘(38)相连的所述轴(A)在使用者的方向上延伸通过所述门板(14)且在朝向使用者的端部上具有操作手柄(40)。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所有旋转销(18a、18b、24a、24b)的升程和所有支承点(L1、L2、L3、L4)的升程都等于零,且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两个第一旋转销座(20a、26a)完全接合,而所述的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两个第二旋转销座(20b、26b)完全接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在逆着所述第一旋转销座(20a、26a)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32a)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1、L3)的升程是最大升程,使得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第一旋转销座(20a、26a)完全不接合;且
在所述“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在逆着所述第二旋转销座(20b、26b)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b、32b)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2、L4)的升程是最大升程,使得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第二旋转销座(20b、26b)完全不接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在逆着所述的第二旋转销座(20b、26b)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b、32b)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2、L4)的升程(ht)小于最大升程(ho),其中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第二旋转销座(20b、26b)接合;且
在所述“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在逆着所述第一旋转销座(20a、26a)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通过所对应的所述的操作装置(30a、32a)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1、L3)的升程(ht)小于最大升程(ho),其中所述第一旋转销与所述的第一旋转销座接合。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旋转盘(38)的两侧上布置了用于所述操作装置(30a、30b、32a、32b)的所述支承点(L1、L2、L3、L4),
其中,用于与所述上部第一旋转销(18a)相连的所述操作装置(30a)的所述支承点(L1)和用于与所述下部第二旋转销(24b)相连的所述操作装置(32b)的所述支承点(L4)布置在所述可旋转盘(38)的一侧上,
且其中,用于与所述上部第二旋转销(18b)相连的所述操作装置(30b)的所述支承点(L3)和用于与所述下部第一旋转销(24a)相连的所述操作装置(32a)的所述支承点(L3)布置在所述可旋转盘(38)的另一侧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旋转盘(38)上的所述支承点(L1、L2、L3、L4)由在所述盘(38)上设置的钻孔构成,在所述各操作装置(30a、30b、32a、32b)的所对应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上的各个所述旋转销(42a、42b、44a、44b)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钻孔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30a、30b、32a、32b)是操作索,所述操作索在其一端(30ab、30bb、32ab、32bb)上与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26b)的端部区域相连,且以其另一端(30aa、30ba、32aa、32ba)与所述杆臂相连。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销(18a、18b、24a、24b)在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26b)的方向上逆着所述操作索(30a、30b、32a、32b)的拉伸方向(Z)分别通过拉力弹簧(78a、78b、80a、80b)以弹力张紧。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门板(14)的止动侧(12a)上布置相邻门板(114),所述相邻门板(114)在远离所述门板(14)的边缘区域(116)内铰接,且所述相邻门板(114)在为所述止动侧(12a)配设的铰链(16a)的区域内具有在所述门板(14)方向上垂直延伸的上支承接头(118)和在所述门板(14)的方向上垂直延伸的下支承接头(120),所述支承接头分别具有垂直的贯通钻孔(122、124),其中
所对应的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垂直指向上的上旋转销(18a)延伸通过所述上支承接头(118)的所述贯通钻孔(122),并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上旋转销座(20a)内,且
所对应的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垂直指向下的所述的下旋转销(24a)延伸通过所述下支承接头(120)的所述贯通钻孔(124)并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下旋转销座(26a)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元件(28)与为所述门板(14)的止动侧(12a)配设的所述的铰链(16a)一起构成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根据所述操作元件(28)的操作位置在所述门板(14)的止动侧(12a)上形成用于所述门板(14)和所述相邻门板(114)的铰链或锁栓。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除所述“关闭”操作位置(POS1)外,所述的操作元件(28)可以置于所述“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和所述“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其中
在所述“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所述旋转销(18a、26a)与两个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接合;
在所述“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中,所述旋转销(18a、26a)与所述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以及与所述支承接头(118、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124)不接合,其中,在所述门板(14)、所述相邻门板(114)和所述壳体(22)之间的锁定打开;且
在所述“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中,所述旋转销(18a、26a)与所述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不接合且与所述支承接头(118、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124)接合,其中所述门板(14)和所述壳体(22)之间的锁定打开,且所述门板(14)和所述相邻门板(114)之间的锁定关闭。

16.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中,所述旋转销(18a、24a)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旋转销(18a、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1、L4)的升程(hb)是最大升程,其中所述旋转销(18a、24a)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以及与所述支承接头(118、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124)完全不接合。

17.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中,所述旋转销(18a、24a)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所述旋转销(18a、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32a)相连的所述支承点(L1、L4)的升程(ha)小于最大升程(hb),其中,所述旋转销(18a、24a)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完全不接合,且所述旋转销(18a、24a)与所述支承接头(118、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124)接合。

说明书

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闭例如壳体开口、壁开口、墙开口等开口的门设备,门设备带有形成在门板的第一止动侧上的第一铰链,第一铰链具有:
与门板相连的上部第一旋转销,该上部第一旋转销接合在壳体的上部第一旋转销座内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其内,和
与门板相连的下部第一旋转销,该下部第一旋转销接合在壳体的下部第一旋转销座内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其内。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了这样的门设备,其中止动件,即铰链侧可以交换以实现可将门向另一侧打开。
例如在如冰箱的家用器具中已知,为改造在供货状态下向确定的侧打开的门,将铰链拧下且安装在对置的侧上。以此方式可使门在与供货状态相反的另一个方向上打开。
在此类已知的门设备中不能实现将门按意愿地时而向左止动,时而向右止动。仅以显著高的费用才能进行止动件交换。然而,如果根据使用应交换止动件,则需要完全的改造。
存在这样的应用,其中根据使用条件而事后进行止动件交换是有意义的,例如滚筒壳体、工具车或成排组合的开关柜的中间壳体。在一些情况中希望止动件在门板的右侧,而在另一些情况中希望止动件在门板的左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其中在任何时间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无改造成本地实现止动件交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闭例如壳体开口、壁开口、墙开口等开口的门设备,该门设备带有构造在门板(14)的第一止动侧(12a)上的第一铰链(16a),所述第一铰链具有: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上部第一旋转销(18a),所述上部第一旋转销(18a)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22)上的上部第一旋转销座(20a)内;和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下部第一旋转销(24a),所述下部第一旋转销(24a)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下部第一旋转销座(26a)内。其中,所述门板(14)具有与所述第一止动侧(12a)对置的第二止动侧(12b),在所述第二止动侧(12b)上构造有第二铰链(16b),所述第二铰链(16b)具有: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上部第二旋转销(18b),所述上部第二旋转销(18b)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上部第二旋转销座(20b)内;和与所述门板(14)相连的下部第二旋转销(24b),所述下部第二旋转销(24b)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壳体(22)上的下部第二旋转销座(26b)内。其中,可处于至少三个操作位置--即“关闭”操作位置(POS1)、“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和“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的操作元件(28)与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和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相连接,其中,在所述“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两个第一旋转销座(20a、26a)接合,且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两个第二旋转销座(20b、26b)接合;在所述“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所述第一旋转销(18a、24a)与所述第一旋转销座(20a、26a)不接合,且所述门板(14)可绕所述第二铰链(16b)枢转;并且在所述“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所述第二旋转销(18b、24b)与所述第二旋转销座(20b、26b)不接合,且所述门板(14)可绕所述的第一铰链(16a)枢转。
在此,门板具有与第一止动侧对置的第二止动侧,在第二止动侧上形成了第二铰链。此第二铰链具有与门板相连的上部第二旋转销,上部第二旋转销接合在壳体的上部第二旋转销座内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其内。
此外,第二铰链具有与门板相连的下部第二旋转销,下部第二旋转销接合在壳体的下部第二旋转销座内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其内。提供了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可置于至少三个操作位置“关闭”、“第一止动件打开”和“第二止动件打开”。为此目的,操作元件与第一旋转销和第二旋转销连接。在“关闭”的操作位置,第一旋转销与两个第一旋转销座接合且第二旋转销与两个第二旋转销座接合。在“第一止动件打开”的操作位置,第一旋转销与第一旋转销座不接合且门板可绕第二铰链枢转。在“第二止动件打开”的操作位置,第二旋转销与第二旋转销座不接合,且门板可绕第一铰链枢转。
在此门设备中,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与操作元件一起形成了关闭机构,关闭机构根据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在门板的一个或两个止动侧上形成了铰链或锁栓。因此对门的止动与锁闭进行组合,使得不需改造而可使用同一个机构将门时而向左打开且时而向右打开。
以唯一的锁闭和操作元件不同地操作门或壳体的多个关闭点或铰接点。以锁栓可将门向左止动地或向右止动地打开,而无需对机构进行改造。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任何时间实现止动件交换,而无需改造费用。
在此情况中,非常明显的是概念“门”也包括翻板、窗等,因而即包括每个铰接的部件。
概念“壳体”包括门可以铰接在其上的所有部件,例如墙、容器、柜、家具、隔板等。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构思,每个旋转销可以通过线性作用的操作装置与操作元件连接。
为此操作装置接合操作元件的杆臂,所述杆臂可绕垂直于旋转销和门板延伸的轴枢转。杆臂根据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占据预先确定的枢转位置。因此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可以以操作元件的简单的操作实现止动件交换。
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操作装置可以是操作杆,操作杆在其一端与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的旋转销端部区域相连,且以其另一端可枢转地支承在杆臂上。利用这种操作杆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在不同位置的压力和拉力实现了旋转销的移动,从而一方面实现了布置在门板上的锁栓的打开且一方面实现了该锁栓的关闭。
根据以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操纵为特征的优选的实施形式,操作元件可以具有可绕轴旋转的盘,在该盘上操作装置的远离旋转销的端部以距轴的对应于杆臂的距离分别作用在支承点上。在此类构造中,杆臂布置在可旋转盘上,以此实现了特别好的振动刚度。此类的操作元件也的生产也是简单的。
可旋转盘可以在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与门板平行地布置。为使得操作元件的使用者可舒适地操作且因此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止动件交换且同时打开锁栓,与可旋转盘相连的轴在朝向使用者的方向上延伸通过门板且在指向使用者的端部上具有操作手柄。
在“关闭”操作位置中,所有旋转销的升程和所有支承点的升程都等于零,即所有旋转销都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接合。因此双侧锁栓关闭;门被锁定。
而在“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中,第一旋转销在逆着第一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第一旋转销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可以是最大升程,使得第一旋转销与第一旋转销座完全不接合。因此通过对操作元件的简单操作允许第一止动侧上的锁栓打开。
同样,通过如下方式使第二止动侧上的锁栓简单地打开,即在“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中,第二旋转销在逆着第二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第二旋转销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同样是最大升程,使得第二旋转销与第二旋转销座完全不接合。
现在为保证在“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中,在第二止动件上的锁栓关闭且起铰链的作用,第二旋转销在逆着第二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第二旋转销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可以小于最大升程,其中第二旋转销与第二旋转销座接合。
同样,在“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中,第一旋转销在逆着第一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第一旋转销通过所对应配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小于最大升程,其中同样第一旋转销与第一旋转销座接合。
通过在可旋转盘的两侧上布置用于操作装置的支承点,可以实现特别地简单且紧凑的操作元件结构。为此将用于与上部第一旋转销相连的操作装置的支承点和用于与下部第二旋转销相连的操作装置的支承点布置在可旋转盘的一侧上。在可旋转盘的另一侧上布置了用于与上部第二旋转销相连的操作装置的支承点和用于与下部第一旋转销相连的操作装置的支承点。
通过使可旋转盘上的支承点通过在盘上引入的钻孔形成并将各操作装置的所对应的端部上的每个旋转销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该钻孔内,实现了操作元件的一种特别简单的结构且同时功能可靠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操作装置可以是操作索,操作索在其一端上与旋转销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的端部区域相连,且以其另一端与可以形成在可旋转盘上的杆臂相连。
为允许所属闭锁的简单的打开,旋转销可分别被拉力弹簧在朝向所对应的旋转销座的方向上逆着操作索的拉伸方向以弹簧张紧。因此在操作索的拉力操作中,可将所属的锁栓打开,而锁栓由弹簧力关闭且因此形成铰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基本构思,可以至少在门板的止动侧上布置另一个门的相邻门板。相邻门板可在远离该门板的边缘区域内铰接因此作为止动门打开。相邻门板在为止动侧配设的铰链的区域内具有在门板方向上垂直延伸的上支承接头。此外,相邻门板具有在门板的方向上垂直延伸的下支承接头。两个支承接头每个具有垂直的贯通钻孔。所对应的与门板相连的垂直指向上的上旋转销延伸通过上支承接头的贯通钻孔,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所对应的上旋转销座内。所对应的与门板相连的垂直指向下的下旋转销延伸通过下支承接头的贯通钻孔,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所对应的下旋转销座内。
操作元件与为门板止动侧配设的铰链一起形成了关闭机构,关闭机构根据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在门板的止动侧上形成了用于门板和相邻门板的铰链和锁栓。
例如,以三门壳体的中间门上的关闭机构可以因此根据操作元件的操作方向以简单的方式打开左门和中门或者右门和中门。
为实现以例如在三门壳体的中间门上的关闭机构将三个门打开而其中三个门中总有两个门可折叠,除“关闭”操作位置外,操作元件可以置于“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和“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在“关闭”操作位置中,旋转销与两个所对应的旋转销座接合。在“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中,旋转销与壳体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且与支承接头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不接合,使得在门板、相邻门板和壳体之间的锁定打开。在“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中,旋转销与壳体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不接合。当然,旋转销仍与支承接头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接合,使得门板和壳体之间的锁定打开,且门板和相邻门板之间的锁定关闭。门板和相邻门板因此可以折叠。
为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在“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中将相对于壳体和相邻门板的锁栓打开,旋转销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旋转销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可以是最大升程,使得旋转销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且与支承接头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完全不接合。
为使锁栓虽然相对于壳体打开但相对于相邻门板仍保持关闭,在“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中,旋转销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的方向上的升程和与旋转销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相连的支承点的升程可以小于最大升程,其中旋转销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完全不接合,且旋转销与支承接头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仍接合。
附图说明
如下将参考附图根据优选实施形式详细解释本发明,各图为:
图1a示出了处于“关闭”操作位置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局部视图;
图1b示出了处于“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局部视图;
图1c示出了处于“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局部视图;
图2示出了门板在左上旋转销范围内的示意局部视图和放大图;
图3示出了解释了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功能草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结合左上旋转销解释了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另一个功能草图的示意性;
图5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杆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6示出了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的操作元件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处于已组装状态的操作元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和截面视图;
图8a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杆的通过楔形件相对于壳体支撑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所述四个操作杆通过支撑和导向销支撑和导向;
图8b示出了图8a中图示的布置的示意图和侧视图;
图9示出了在图8a中表示在圈IX内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10示出了在图8b中表示在圈X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11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索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12示出了在图11中所示圈XII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13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索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四个操作索通过侧向转向装置导向;
图14示出了在图13中所示圈XIV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15示出了在图13中所示圈XV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16示出了用于拉索(Seilzug)的操作元件的替代结构的分解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操作元件结构的示意图,操作元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处于“关闭”操作位置;
图18示出了图17中的操作元件结构的示意图,操作元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处于“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
图19示出了三门壳体的布置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0示出了在图19中所示圈XX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图21示出了解释了图19和图20的布置的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功能草图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带有翻转功能的三重门的布置的示意性前视图和部分图示;和
图23示出了根据图22的带有翻转功能的三重门的布置的示意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的局部视图。在由钢板制成的门板14上,在左止动侧12a上形成了左铰链16a。左铰链16a具有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向上指向的左上旋转销18a,左上旋转销18a接合在壳体22上的左上旋转销座20a内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其内。此外,左铰链具有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向下指向的左下旋转销24a,左下旋转销24a接合在壳体22上的左下旋转销座26a内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其内。
在门板14上另外布置了右止动侧12b,在右止动侧12b上形成了右铰链16b。右铰链具有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向上指向的右上旋转销18b,右上旋转销18b接合在壳体22上的右上旋转销座20b内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其内。此外,右铰链16b具有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向下指向的右下旋转销24b,右下旋转销24b接合在壳体22上的右下旋转销座26b内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其内。
邻接门板14的壳体22具有与旋转销18a、18b、24a和24b垂直地延伸的壳体部分22a和22b,其中形成了作为圆环形凹陷的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与旋转销18a、18b、24a和24b垂直地延伸的壳体部分22a和22b由金属板制成,其中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形成为钻孔。
在门板14的中心布置了操作元件28,操作元件28与左旋转销18a、24a和右旋转销18b、24b连接,且在图1a的图示中处于“关闭”操作位置,或位置1(POS1)。在“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左旋转销18a、24a与两个左旋转销座20a和26a接合,且右旋转销18b和24b与两个右旋转销座20b和26b接合。
图1b示出了其中操作元件28处于“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或位置2(POS2)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局部视图。在“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左旋转销18a和24a与左旋转销座20a和26a不接合,且门板14可绕右铰链16b枢转。
图1c示出了其中操作元件28处于“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或位置3(POS3)的门设备的概略示意局部视图。在“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右旋转销18b和24b与右旋转销座20b和26b不接合,且门板14可绕左铰链16a枢转。
如在图1a至图1c中清楚地示出,左铰链16a和右铰链16b与操作元件28一起形成了关闭机构,该关闭机构28根据操作元件28的操作位置POS1、POS2或POS3在门板14的一个止动侧或两个止动侧12a和12b上形成了铰链或锁栓。
锁栓可放置在门上、壁上或盖上,锁栓的机构构造为使得它至少具有三个操作位置POS1、POS2或POS3。
图2示出了门板14在左上旋转销18a的范围内的示意性局部视图和放大图。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门板由钢板制成且具有指向壳体内部空间的框形的卷边,在卷边的上部平面区域内引入钻孔19。在钻孔19内布置了轴套34,左上旋转销18a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该轴套34内。
图3和图4示出了解释了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功能草图的示意性视图。如下将结合左上旋转销18a的操作示例性地解释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这对于其他旋转销也适用。
左上旋转销18a通过操作杆30a与操作元件28连接。操作元件28可通过手动操作绕垂直于旋转销18a和门板14延伸的轴A枢转。操作杆30a在其一端30ab与旋转销18a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的区域相连,且以其另一端30aa可枢转地支承在杆臂H上,其中杆臂H根据操作元件28的操作位置POS1、POS2或POS3占据预先确定的枢转位置。
操作元件28具有绕轴A可旋转的盘38,在盘38上,操作杆30a的远离旋转销18a的端部30aa以距轴A的对应于杆臂H的距离作用在支承点L1上。旋转销18a的升程由支承点L1的平行于旋转销18a且垂直于轴A的延伸方向上的升程htho确定。
该功能原理基于将旋转移动转化为直线升程。如在图3中示出,操作杆30a的提升机构布置在操作元件28上,使得从POS1到POS3的旋转移动产生小的升程,且在相反的方向上从POS1到POS2的旋转移动产生大的升程。
在门板14上的布置中,如在图4中图示,产生的效果是逆时针的旋转移动引起大的升程ho且将操作杆30a且以此将旋转销18a向下移动,使得门在此侧打开,而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移动却产生小的升程ht,其中旋转销18a仅在死点移动但门在此侧保持关闭。
在操作元件28上,在“关闭”操作位置(POS1)和“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之间以及在“关闭”操作位置(POS1)和“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之间的操作角α为90度。另外的操作角α也是可设想的,例如在6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图5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杆30a、30b、32a和32b的门板14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四个操作杆30ab、30bb、32ab和32bb在其一端30ab、30bb、32ab和32bb上与旋转销18a、18b、24a、24b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26b的端部区域相连。
操作杆30a、30b、32a和32b以其另一端30aa、30ba、32aa和32ba可枢转地支承在杆臂H上。操作杆30a、30b、32a和32b由金属与旋转销18a、18b、24a、24b一体地制成,。
操作元件28具有绕轴A可旋转的盘38,在盘38上,操作杆30a、30b、32a、32b的远离旋转销18a、18b、24a、24b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以距轴A的对应于杆臂H的距离分别作用在支承点L1、L2、L3、L4上。可旋转盘38布置在门板14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且与门板14平行地布置。与可旋转盘38相连的轴A在使用者的方向上延伸通过门板14。在操作元件的指向使用者的端部具有操作手柄40,如在图1a至图1c中示出。
由四个布置在门上的操作元件30a、30b、32a和32b根据操作元件28和盘38的旋转方向总是操作两个杆,使得一侧保持打开且另一侧保持关闭。因此,以此结构门可以选择地左侧止动地右侧止动地打开。
旋转销18a、18b、24a、24b的升程通过支承点L1、L2、L3、L4的平行于旋转销18a、18b、24a、24b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轴A的升程确定。
在“关闭”操作位置(POS1)中,所有旋转销18a、18b、24a、24b的升程和所有支承点L1、L2、L3、L4的升程等于零。因此,左旋转销18a和24a与两个左旋转销20a和26a完全接合,且右旋转销18b和24b与两个右旋转销20b和26b完全接合。
在“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左旋转销18a和24a在逆着左旋转销座20a和26a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左旋转销18a和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和32a相连的支承点L1和L3的升程ho是最大升程,使得左旋转销18a和24a与左旋转销座20a和26a完全不接合。
在“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右旋转销18b和24b在逆着右旋转销座20b和26b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右旋转销18b和24b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b和32b相连的支承点L2和L4的升程ho是最大升程,使得右旋转销18b和24b与右旋转销座20b和26b完全不接合。
在逆着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的方向上的最大升程ho至少大到如同旋转销18a、18b、24a和24b在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内的插入深度。
在“左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中,右旋转销18b和24b在逆着右旋转销座20b和26b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右旋转销18b和24b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b和32b相连的支承点L2和L4的升程ht小于最大升程ho,其中右旋转销18b和24b与右旋转销座20b和26b接合。
在“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中,左旋转销18a和24a在逆着左旋转销座20a和26a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左旋转销18a和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和32a相连的支承点L1和L3的升程ht小于最大升程ho,其中左旋转销与左旋转销座接合。
在逆着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的方向上的升程ht小于最大升程ho,升程ht小于旋转销18a、18b、24a和24b在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内的插入深度
由图5可见,可旋转盘38的两侧上布置了用于操作装置30a、30b、32a和32b的支承点L1、L2、L3、L4。用于与左上旋转销18a相连的操作装置30a的支承点L1和用于与右下旋转销24b相连的操作装置32b的支撑点L4布置在可旋转盘38的一侧上。用于与右上旋转销18b相连的操作装置30b的支承点L2和用于与左下旋转销24a相连的操作装置32a的支撑点L3布置在可旋转盘38的另一侧上。
图6示出了门板14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上的操作元件28的结构的分解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操作元件的结构处于已组装状态的侧视图和截面视图。
在可旋转盘38上的支承点L1、L2、L3、L4通过布置到盘38上的钻孔形成。在钻孔内可分别接合布置在各操作杆30a、30b、32a、32b的所对应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上的旋转销42a、42b、44a和44b。旋转销42a、42b、44a和44b可旋转地支承在钻孔内。
操作杆30a、30b、32a、32b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的远离旋转销42a、42b、44a和44b的背侧46a、46b、48a和48b展平地形成。
在旋转盘38的两侧上安装了覆盖盘50和52,覆盖盘50和52将旋转销42a、42b、44a和44b和各操作装置30a、30b、32a、32b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夹紧地在作为钻孔形成的支承点L1、L2、L3和L4内可旋转地固定。覆盖板50和52靠在操作杆30a、30b、32a、32b的端部30aa、30ba、32aa、32ba的分别展平的背侧46a、46b、48a和48b上。
安装在旋转盘38的两侧上的覆盖盘50和52以及旋转盘38分别具有中心通孔54、56和58,在组装状态下这些中心通孔对齐。轴A的朝向可旋转盘38的端部具有中心螺纹60,其中通过对齐的通孔54、56和58引入的螺钉62将已组装的设备固定到轴A。
轴A的朝向可旋转盘38的端部具有外四边形64作为旋转固定件。朝向轴A的覆盖盘52和可旋转盘38每个具有相应的方形开口66和68,使得已组装的布置由于旋转固定件而跟随轴A的旋转移动。
图8a示出了门板14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在门板14上布置了可旋转盘38和与之相连的操作杆30a、30b、32a、32b。进一步地,在门板14的此侧上布置了用于操作杆30a、30b、32a、32b的支撑和导向销74a、74b、76a和76b。支撑和导向销74a、74b、76a和76b用于防止延伸很长的操作杆30a、30b、32a、32b在操作中弯曲。
图8b示出了图8a所示布置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9示出了在图8a中所示圈IX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而图10示出了在图8b中所示圈X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在下旋转销24a和24b的区域内,在门板14和其下方的壳体部分22之间分别布置了向壳体内部空间倾斜的楔形件72a和72b。楔形件72a和72b在门板14的下侧上靠近下旋转销24a和24b地安装且可以由塑料制成。
图11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索30a、30b、32a、32b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示意性前视图,操作索30a、30b、32a、32b在其一端30ab、30bb、32ab、32bb与旋转销18a、18b、24a、24b的远离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的端部区域相连。操作索30a、30b、32a、32b以其另一端30aa、30ba、32aa、32ba与杆臂以及可旋转盘38相连。
图12示出了在图11中所示圈XII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性视图和放大图示。
旋转销18a、18b、24a、24b在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0b、26a、26b的方向上逆着操作索30a、30b、32a、32b的拉力方向Z被弹簧张紧。为此目的,在门板14和旋转销18a、18b、24a和24b之间分别布置了拉力弹簧78a、78b、80a和80b。
在旋转销18a、18b、24a、24b的远离旋转销座20a、20b、26a和26b的端部区域上形成了固定孔82a、82b、84a和84b以固定操作索30a、30b、32a、32b。
图13示出了布置有四个操作索30a、30b、32a、32b的门板的远离使用者的侧的示意性前视图。图14示出了在图13中所示圈XIV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性视图和放大图示,而图15示出了在图13中所示圈XV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性视图和放大图示。
在门板的布置了可旋转盘38和与之相连的操作索30a、30b、32a和32b的侧上布置了用于操作索30a、30b、32a和32b的转向装置86a和86b。转向装置86a和86b用于将索的导向与预先给定的位置情况相匹配。
可旋转盘38具有在操作索30a和32a的共同的支承点L5上的固定销88,以放置绕其通过的索,该索的两端形成了操作索30a和32a。进一步地,可旋转盘38具有在操作索30b和32b的共同的支承点L6上的固定销90,以放置绕其通过的索,该索的两端形成了操作索30a和32a(30b和32b?译注)。绕固定销88和90放置的索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92和94相互相连。
图16示出了用于拉索的操作元件28的替代结构的分解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操作元件结构的示意图,操作元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处于“关闭”操作位置,而图18示出了图17中的操作元件结构的示意图,操作元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处于“右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
操作装置28具有用于操作索30a、30b、32a和32b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置的夹紧块96和98,在它们之间可夹紧操作索30a、30b、32a和32b。在两侧安放在操作索30a、30b、32a和32b上的夹紧块96和98每个具有在已组装状态下相互对齐的中心贯通钻孔100和102。轴A的朝向夹紧装置的端部具有带有螺纹的钻孔60,其中通过对齐的贯通钻孔100和102引入的螺钉62将已组装的夹紧布置固定在轴A上。
轴A的朝向夹紧装置的端部具有用作旋转固定件的外四边形64。朝向轴A的夹紧块98具有相应的方形开口104,使得已组装的布置因旋转固定件而跟随轴A的旋转移动。
图19示出了三门壳体的布置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0示出了在图19中所示圈XX内图示的区域的示意图和放大图。
在门板14的左止动侧12a上布置了相邻门板114,所述相邻门板114铰接在远离门板14的左边缘区域116上。在门板14的右止动侧12b上布置了另外的相邻门板11,相邻门板11铰接在远离门板14的右边缘区域117上。
如下将描述门板14与左相邻门板114的相互作用。这也适用于对于门板14与右相邻门板115的相互作用,因此省略了更详细的阐述。
相邻门板114在为止动侧12a配设的铰链16a的区域内具有在门板14的方向上垂直地延伸的上支承接头118和在门板14的方向上垂直地延伸的下支承接头120,上支承接头118和下支承接头120分别具有垂直的贯通钻孔122和124。
所对应的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指向上的上旋转销18a垂直地延伸通过上支承接头118的贯通钻孔122,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上旋转销座20a内。
所对应的与门板14相连的垂直指向下的下旋转销24a垂直地延伸通过下支承接头120的贯通钻孔124,接合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下旋转销座26a内。
操作元件28与为门板14的止动侧12a配设的铰链16a一起形成了关闭机构,该关闭机构根据操作元件28的操作位置在门板14的止动侧12a上形成了用于门板14和相邻门板114的铰链或锁栓。关闭机构构造为使得它起到锁栓以及铰链的作用。
图21示出了解释了图19和图20的布置的关闭装置的功能原理的功能草图的示意图。
除“关闭”操作位置(POS 1)外,操作元件28可以置于“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和“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
在“关闭”操作位置(POS1),旋转销18a和26a与两个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和26a接合。
在“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旋转销18a和26a与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和26a接合,且与支承接头118和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和124不接合,使得门板14、相邻门板114和壳体22之间的锁定被打开。
在“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旋转销18a和26a与壳体22上的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和26a不接合。旋转销18a和26a与支承接头118和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和124接合。以此,门板14和壳体22之间的锁定被打开,且门板14和相邻门板14之间的锁定被关闭。
在“止动件完全打开”操作位置(POS5),旋转销18a和24a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和26a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旋转销18a和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相连的支承点和L4的升程hb是最大升程,使得旋转销18a、24a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且与支承接头118和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和124完全不接合。
在“止动件部分打开”操作位置(POS4),旋转销18a和24a在逆着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和26a的方向上的升程以及与旋转销18a和24a通过所对应的操作装置30a和32a相连的支承点L1和L4的升程ha小于升程hb,其中旋转销18a、24a与所对应的旋转销座20a、26a完全不接合,且旋转销18a、24a与支承接头118和120内的所对应的贯通钻孔122和124接合。
图22示出了带有翻转功能的三重门的布置的示意性前视图和局部图。图23示出了根据图22的带有翻转功能的三重门的布置的示意图和俯视图。
为门板14配设的左上旋转销18a接合在左相邻门114的支承接头118内,而不接合在旋转销座20a内。这同样适合于下旋转销(未示出)。因此,门板14和左相邻门板114相互铰接且可以一起被翻转。
为门板14配设的右上旋转销18b接合在右相邻门115的支承接头119内,而不接合在旋转销座20b内。这同样适合于下旋转销(未示出)。
因此,在右相邻门板115上的锁栓打开且右相邻门板115可以摆开。
也可以为以上所述的操作元件产生另外的升程,该升程与旋转方向无关总是打开。这例如适合于中间关闭(未示出),因为两侧与锁栓的操作方向无关地打开。

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闭壳体开口的门设备,该门设备带有形成在门板(14)的第一止动侧(12a)上的第一铰链(16a)和与第一止动侧(12a)对置的第二止动侧(12b),在第二止动侧(12b)上形成了第二铰链(16b)。通过带有三个操作位置,即“关闭”操作位置(POS1)、“第一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2)和“第二止动件打开”操作位置(POS3)的操作元件(28),第一铰链(16a)和第二铰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