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管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5641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6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7034.2

申请日:

2008.05.07

公开号:

CN101270587A

公开日:

2008.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3D9/08

主分类号:

E03D9/08

申请人: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学问

地址:

201206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金滇路18号E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赵 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用以清洗人体特殊部位的喷管、壳体、传动与切换机构、切换与驱动电机。其中喷管包括第一、第二喷管,每一喷管的前端设有出水部,后端设有进水部以及啮合部。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以及被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并与第一、第二喷管啮合部配合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切换机构,受切换电机控制,并可相对壳体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对第一或第二喷管进行选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喷管装置更加灵活、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
喷管,用以清洗人体特殊部位,包括第一、第二喷管,每一喷管的前端设有出水部,后端设有进水部以及啮合部;
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包括第一、第二壳体;
驱动电机;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以及被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的传动齿条,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或第二传动齿轮,而传动齿条与第一或第二喷管的啮合部配合并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
切换电机;
切换机构,受切换电机控制,可相对壳体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控制传动齿条与第一或第二喷管的啮合部的离合,对第一或第二喷管进行选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相对第一壳体摆动的摆动件以及控制该摆动件摆动的切换件,所述切换电机直接控制该切换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切换机构的摆动件上,直接受驱动电机控制,作为主动轮,而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壳体的前端。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弧形凸块,而第一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弧形凹槽。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卡扣块,而第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U型收容槽。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件的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7.
  如权利要求1至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喷管的第一、第二进水部为L型结构。

9.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第一、第二喷管、壳体、传动机构、驱动电机、切换机构以及切换电机;其中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其中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采用齿啮合的方式;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作用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切换机构,控制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的离合;以及切换电机,与切换机构相连,控制切换机构相对壳体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齿条,第一、二喷管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啮合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包括一摆动件,驱动电机安装在摆动件上,切换电机控制该摆动件的摆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弧形凸块,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弧形凹槽。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卡扣块,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U型收容槽。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件的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喷管具有L型的第一、第二进水部。

17.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切换电机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其中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采用齿啮合的方式;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作为传动机构的动力源;该喷管装置还包括一受切换电机控制的切换件与一可固定在坐便器支架上的固定件,切换件驱动壳体相对该固定件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控制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离合。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齿条,第一、二喷管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啮合部。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固定件上,而从动轮设置在壳体上。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相对于固定件进行摆动,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喷管具有L型的第一、第二进水部。

说明书

喷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的喷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清洗人体特殊部位(如生殖器与肛门区域)的喷管装置。
背景技术
坐便器通常安装在厕所便桶座上,从而人可以坐着用清洗喷管喷射出来的清洗水来清洗人体生殖器及肛门区域,而可以实现清洁人体生殖器及肛门的效果。
清洗喷管,一般包括清洗肛门的后喷管以及清洗女子生殖器的前喷管。该前、后喷管一般并排布置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当然,也有该前、后喷管并排布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有利于节省坐便器的体积。选用哪种布置方式,根据坐便器的结构与实际应用情况而定。
当使用者在排便后,按压后冲清洗按钮时,后喷管向前突出而将清洗水喷射到使用者的肛门区域。当使用者按压前冲清洗按钮时,前喷管向前突出而将清洗水喷射到使用者的生殖器区域。当清洗操作完成时,清洗喷管返回其初始位置。
现有技术中,所述前、后喷管的伸缩主要通过水的压力与弹簧来实现。具体地说,在喷管喷射清洗水的另一端连接一弹簧,该弹簧固定在座便器上。当需要冲洗时,往喷管里面供水,可以是温水或冷水。该供水具有一定的压力,且该压力突破弹簧的弹性力,驱使喷管往前伸出,并喷射出清洗水,实现清洗的目的。当停止使用时,停止向喷管供水。由于弹簧被拉伸而产生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喷管在失去水压后,迅速回缩而回复到初始位置。
然后,现有技术中的这样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即在水压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克服弹簧的弹性力而无法伸出或无法完全伸出,从而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实现冲洗的目的。
另外,由于每个使用者的不同,有高矮胖艘之分,因此使用者的肛门与生殖器的位置不同。而现有技术中的喷管,只能根据预先特定的长度,伸出到指定位置或回缩到初始位置,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来停留在任意中间位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喷管影响使用效果,无法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因此,需要一种更加舒适、可靠的喷管,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喷管的缺陷与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加舒适、可靠的喷管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喷管、壳体、传动机构、切换机构、切换电机以及驱动电机。喷管,用以清洗人体特殊部位,包括第一、第二喷管,每一喷管的前端设有出水部,后端设有进水部以及啮合部。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包括第一、第二壳体。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以及被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的传动齿条,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或第二传动齿轮,而传动齿条与第一或第二喷管的啮合部配合并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切换机构,受切换电机控制,可相对壳体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控制传动齿条与第一或第二喷管的啮合部的离合,对第一或第二喷管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相对第一壳体摆动的摆动件以及控制该摆动件摆动的切换件,所述切换电机直接控制该切换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切换机构的摆动件上,直接受驱动电机控制,作为主动轮,而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壳体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弧形凸块,而第一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卡扣块,而第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U型收容槽。
进一步的,摆动件的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喷管的第一、第二进水部为L型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壳体、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切换机构,切换电机与驱动电机。其中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其中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采用齿啮合的方式。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作用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切换机构,控制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的离合。切换电机,与切换机构相连,控制切换机构相对壳体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齿条,第一、二喷管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啮合部。
进一步的,切换机构包括一摆动件,驱动电机安装在摆动件上,切换电机控制该摆动件的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弧形凸块,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上设有卡扣块,而壳体上设有与之配合的U型收容槽。
进一步的,摆动件的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更进一步的,第一、第二喷管的第一、第二进水部为L型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切换电机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其中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采用齿啮合的方式;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作为传动机构的动力源;该喷管装置还包括一受切换电机控制的切换件与一可固定在坐便器支架上的固定件,切换件驱动壳体相对该固定件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控制传动机构与第一或第二喷管之间离合。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齿条,第一、二喷管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啮合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固定件上,而从动轮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壳体相对于固定件进行摆动,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第一、第二喷管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而壳体设有安装该限位弹片的卡槽。
进一步的,第一、第二喷管具有L型的第一、第二进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喷管装置结构紧凑,且更加灵活、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管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喷管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发明喷管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喷管装置的切换机构与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5a、图5b是本发明喷管装置切换机构与壳体另一位置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喷管装置限位弹片位置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a、图7b是本发明喷管装置第一、第二喷管后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喷管装置第一、第二喷管前端位于壳体内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喷管装置(未安装第二壳体)第一喷管伸出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喷管装置(未安装第二壳体)第二喷管伸出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图中相同的结构或功能用相同的数字标出。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附图没有必要按比例画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喷管装置100主要包括:壳体1、喷管2、驱动电机3、切换电机4、传动机构5以及切换机构6。其中:
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而喷管2包括第一喷管21与第二喷管22,分别清洗人体的不同部位。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形成收容空间,用以收容第一喷管21与第二喷管22。
所述驱动电机3,可正、反转,控制第一喷管21或第二喷管22的伸出与缩回,作为动力源。
所述切换电机4,可正、反转,从而切换选择是第一喷管21伸缩还是第二喷管22伸缩。
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在驱动电机3与第一、第二喷管21、22之间,受驱动电机3控制,驱动第一喷管21或第二喷管22运动的执行机构。
所述切换机构6,与切换电机4连接,受切换电机4控制,是切换选择第一喷管21或第二喷管22伸缩的执行机构。
如图3所示,本发明喷管装置100的第一喷管21还包括第一进水部211、第一喷嘴(或第一出水部)212以及第一啮合部213,而同样地,第二喷管22还包括第二进水部221、第二喷嘴(或第二出水部)222以及第二啮合部223。
本发明喷管装置100的传动机构5设置在驱动电机3与第一、第二喷管21、22之间。该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齿条51、第一传动齿轮52与第二传动齿轮53。其中第一传动齿轮52位于喷管装置100的后端,与驱动电机3直接连接,作为主动轮;而第二传动齿轮53位于喷管装置100的前端,作为从动轮。
本发明喷管装置100的切换机构6受切换电机4控制,可摆动的安装在壳体1上,包括切换件61以及由切换件61驱动的摆动件62。其中切换件61直接与切换电机4连接,而摆动件62与第一壳体11连接,相对第一壳体11,可做一定幅度的摆动(该角度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正负3度,即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均为3度)。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摆动件62充当第一壳体11的一部分。诚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切换件61与摆动件62一体设置,作为摆动件62的一部分。
结合图4所示,所述摆动件62具有一弧形凸块621,而第一壳体11则对应的设置一弧形凹槽110。这样设置,所述摆动件62与第一壳体11安装时,该弧形凸块621收容在所述弧形凹槽110内。再结合图2所示,所述驱动马达3设置在摆动件62上,而切换马达4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壳体11上。其中摆动件62上设有驱动马达的3的安装孔620,第一壳体11上设有切换马达4的安装孔111。
继续结合图5所示,所述摆动件62还包括一位于后端的卡扣块621。所述第二壳体12的后端相应的设有一弯折部121,该弯折部121形成一U型收容槽122。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安装在一起时,所述卡扣块622收容在U型收容槽122内。
因此,所述摆动件62通过所述弧形凸块621与弧形凹槽110、卡扣块621与U型收容槽122之间的配合,有效保证了摆动件62可相对于壳体1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
结合图1与图6所示,本发明喷管装置100还包括限位弹片7。所述壳体1上设有相应的卡槽123,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槽123设在第二壳体12上。该限位弹片7设置在该卡槽123内。该限位弹片7的目的是防止第一喷管21与第二喷管22位于停止位置后的滑动。
结合图1与图7所示,第一、第二喷管21、22的第一、第二进水部212、222为直角引入机构,即所述第一、第二进水部212、222大致为L型结构,使得进水管(未图示)可以与本发明喷管装置100平行设置。在第一、第二喷管21、22在伸缩过程中,会拖动进水管移动。现有技术中的喷管进水部通常都是垂直于喷管设置,会占用较大的喷管侧向空间。然后,由于安装有喷管装置的坐便器内部空间较小,喷管装置两侧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进水管在喷管来回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折弯或挤压,而造成喷管出水不畅或无法出水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喷管装置100的第一、第二进水部212、222采用直角引入机构,使得进水管可以大致平行于喷管纵向方向设置。当第一、第二喷管21、22来回运动时,进水管基本不占用喷管的侧向空间而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进水管弯折挤压的问题。
结合图1至图3及图8所示,第一壳体11的前端内侧,即对应于第一、第二喷管21、22收容在壳体1内后第一、第二喷嘴212、222所对应的壳体1位置处,设有挡水板112以及喷水斜面113。在图8中只显示了第二喷嘴222位置处的挡水板112与喷水斜面113。而第二喷管22在靠近挡水板112位置处也同样设有一挡水块224。这样所述挡水板112与挡水块224形成一完整的挡水壁,以防止清洗水进入到喷管装置100内部。当需要清洗喷嘴时,第一、第二喷管21、22收容于壳体1内,第一、第二喷嘴212、222喷射清洗水到喷水斜面113上,喷水斜面113将清洗水大部分反射回第一、第二喷嘴212、222,从而实现了清洗喷嘴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冲水来清洗喷嘴,即在第一、第二喷嘴212、222位置处引入水管,需要清洗喷嘴时,该水管喷出清洗水清洗。然而这样设置,需要引入第三方水管,结构较复杂。本发明喷管装置100通过喷嘴喷射的清洗水经过反射来实现自清洗,结构简单。而且,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了喷水斜面113,可以将大部分的清洗水正确的反射到喷嘴上面,使得清洗效果更为理想。
诚然,喷管2上也可以不设置挡水块224结构。在本发明喷管装置100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水块与壳体上的挡水板一体设置,从而构成挡水壁结构。在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水板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挡水板112的基础上继续向喷管2延伸,靠近第一、第二喷管21、22位置,从而单独构成挡水壁结构。
图9与图10为本发明喷管装置100工作状态示意图。当需要第一喷管21伸出时,切换电机4控制切换件61转动,切换件61带动摆动件62相对壳体1往顺时针方面偏转一角度(3度),传动齿条51与第一喷管21的第一啮合部213啮合。啮合后,驱动齿轮3驱动第一传动齿轮52开始转动,传动齿条51被第一传动齿轮52带动,驱动第一喷管21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喷管21伸出喷管装置100进行喷水。当需要第一喷管21缩回时,驱动齿轮3反方向转动,传动齿条51驱动第一喷管移动。当到达停止位置后,所述限位弹片7作用于第一喷管21上,而防止其滑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二喷管22未与传动机构5的传动齿条51啮合,且由于限位弹片7的作用而不发生运动。
同理,当需要第二喷管22伸出时,切换电机4控制切换件61反方向转动,切换件61带动摆动件62相对壳体1往逆时针方面偏转一角度(3度),传动齿条51与第二喷管22的第二啮合部223啮合。进一步,通过驱动齿轮3的正转与反转而驱动第二喷管22的伸出与缩回。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喷管21因为未与传动机构5的传动齿条51啮合,且由于限位弹片7的作用而不发生运动。
另外,本发明喷管装置100通过外部控制器的控制,并通过驱动电机3对喷管2的运动进行控制,如进行微调或在每一位置区域内进行来回移动,进行冲洗。
本发明喷管装置100的切换电机4控制切换机构6相对于壳体1进行摆动,从而对第一、第二喷管21、22进行选择。该切换机构6的摆动只是相对于壳体1而言,诚然,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切换电机4控制壳体1,使得壳体1相对于摆动件62进行摆动,进而同样可以对第一、第二喷管21、22进行选择。具体来讲,将切换机构6的切换件61反向过来,对壳体1进行控制,而此时摆动件62则作为固定件62安装在坐便器的支架上。当切换电机4转动时,切换件61驱动壳体1相对固定件(摆动件)62进行一定角度(优选的为正负3度)的摆动,进而控制传动机构5与第一或第二喷管21、22之间离合,从而对第一、第二喷管21、22进行选择。其次,通过驱动电机3来驱动传动机构5对第一、第二喷管21、22的伸缩进行控制。当然,届时该切换机构6的切换件61也可以与壳体1一体设置。此等变化,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轮(第一传动齿轮)52、从动轮(第二传动齿轮)53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齿条51,第一、二喷管21、22设有与齿条啮合的啮合部213、223。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52设置在固定件(摆动件)62上,而从动轮53设置在壳体1上。
进一步的,壳体1相对于固定件62的摆动角度为正负3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喷管装置100还可包括图1至图10所揭示的其他结构,如将第一、第二喷管21、22限定在停止位置的限位弹片7,第一、第二喷管21、22的第一、第二进水部221、221为L型等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上面已经揭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它们不是本发明范围的局限,熟知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对以上所述具体实施的修改和变化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喷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喷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喷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管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管装置,安装在坐便器上,包括:用以清洗人体特殊部位的喷管、壳体、传动与切换机构、切换与驱动电机。其中喷管包括第一、第二喷管,每一喷管的前端设有出水部,后端设有进水部以及啮合部。壳体,收容该第一、第二喷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以及被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带动并与第一、第二喷管啮合部配合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驱动第一或第二喷管的伸缩,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切换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