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20174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0CN102720174ACN102720174A21申请号201210187994322申请日20120608E02D3/00200601E02D3/10200601E02D3/04620060171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72发明人正清74专利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代理人唐宗才54发明名称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施工步骤为采用砂层挤密、插排水板、填方静载、强夯动载、逐层加载方式,将深淤区的淤泥。
2、层、高填方的土层通过砂层相结合,将淤泥的挤淤、排水与填方的静载、动载相结合,在进行高填方快速回填、分层强夯施工的同时,通过逐层、逐级加载实现深淤区的快速排水固结。该地基处理方法实现高填方的快速施工和深厚淤泥区的快速固结,是施工工序的分级加载与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巧妙组合,方法实用,效果明显,安全可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具体实施方法步骤如下基表清理清除表层杂物,积水排出;排水通道埋设结合场地地形,分区埋设盲沟作为水平排水通道,设置集水井及水泵进行排。
3、水;砂层填筑压实视淤泥厚度及表层泥质确定砂层厚度,砂层厚度为1530M,机械压实;插排水板根据淤泥深度、泥质确定排水板材质、规格、间距;底层填方依据砂层挤密效果等情况确定底层填方厚度,底层填方厚度30M;底层强夯分两遍进行,根据底层填方厚度、土质等确定强夯的能量级,夯点间距,两遍强夯的间隔时间;第二层填方根据下部土层、砂层及淤层位移观测情况,确定填方厚度,填方厚度比底层增加12M;第二层强夯分两遍进行,根据第二层填方厚度、土质等确定强夯的能量级、夯点间距,两遍强夯的间隔时间,强夯的能量级比底层增加5001000KNM;逐层填方,逐层夯实自下而上,填方厚度递增,强夯能量级递升;顶层填方预留沉降量。
4、,至交工面高程,顶层厚控制在5M以内;顶层强夯分两遍进行强夯,强夯能量级3000KNM以内;表层满夯锤印搭接,满夯一遍,满夯能量级为1500K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中,水泵排水保持集水井内水位不高于06M至地基处理达标结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中,机械压实采用推土机、履带式挖掘机,边摊铺、边碾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中,排水板长度同淤泥深度,其排水板间距为1015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和中,根据下部土层、砂层及淤。
5、层位移观测情况,确定填方厚度,自下而上,厚度递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和中,根据填方厚度、土质等情况布置夯点,确定强夯的能量级,夯击能量级从1000KNM至3000KNM,夯击级能量呈递升趋势;强夯分两遍进行,时间间隔为13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中,表层补土推平,选用能量级为1500KNM的夯机,锤印搭接,满夯一遍。权利要求书CN102720174A1/3页3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深厚淤泥区结合高填方施工的地基处理方法。背。
6、景技术0002在建筑工程中,深厚淤泥区的地基处理,通常采用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等方法,由于方法单一,其排水固结周期长;深厚淤泥区上部实施高填方施工,若先进行深淤区的地基处理再进行高填方施工,则耗费工期更长;如深淤区地基处理不当,高填方施工时,极易出现填方滑移沉陷等安全问题;高填方施工的每个工序,都会对深淤区的排水固结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特大型钢铁项目场地平整工程,位于我国东南某海岛,其入海口区域下部淤泥较深,上部需进行土方回填施工,深淤区的淤泥(E185;W675;FA45KPA)深度为100230M;上部高填方厚度约为150M;地基处理涉及深厚淤泥与高填方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如何处。
7、理好高填方施工与深淤区排水固结的关系,达到上部高填方快速施工,下部深淤区快速固结,从而实现深淤区与高填方地基处理的最佳结合,是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领域的难题之一。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实现高填方快速施工,深淤区快速固结。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砂层挤密、插排水板、填方静载、强夯动载、逐层加载方式,将深淤区的淤泥层、高填方的土层通过砂层相结合,将淤泥的挤淤、排水与填方的静载、动载相结合,在进行高填方快速回填、分层强夯施工的同时,通过逐层、逐级加载实现深淤区的快速排水固结。0005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实施步骤为1基表清理。清除。
8、表层杂物,积水排出。00062排水通道埋设。结合地形分区,埋设盲沟作为水平排水通道,设置集水井及水泵进行排水。00073砂层填筑压实。视淤泥厚度及表层泥质确定砂层厚度,通常砂层厚度为1530M,机械压实。00084插排水板。根据淤泥深度、泥质确定排水板材质、规格、间距。00095底层填方。依据砂层挤密效果等情况确定底层填方厚度,通常底层填方厚度30M。00106底层强夯。分两遍进行,根据底层填方厚度、土质等确定强夯的能量级,夯点间距,两遍强夯的间隔时间。00117第二层填方。根据下部土层、砂层及淤层位移观测情况,确定填方厚度,通常填方厚度比底层增加12M。说明书CN102720174A2/3页。
9、400128第二层强夯。分两遍进行,根据第二层填方厚度、土质等确定强夯的能量级、夯点间距、两遍强夯的间隔时间,强夯的能量级比底层增加5001000KNM。00139逐层填方,逐层夯实。自下而上,填方厚度递增,强夯能量级递升。001410顶层填方。预留沉降量,至交工面高程(各层厚控制在5M以内为宜)。001511顶层强夯。分两遍进行强夯,选用强夯的能量级在3000KNM以内。001612表层满夯。锤印搭接,满夯一遍,选用能量级为1500KNM以内。0017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是分层快速回填与强夯处理相结合,实现高填方快速施工;砂层、土层,分层加载;静载、动载,逐级加荷;实现深厚淤泥区的快速排水固结。
10、。本方法将深淤区高填方的施工工序与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巧妙组合,方法实用,效果明显,安全可行。0018附图说明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深淤区高填方剖面示意图。图1中1、淤泥层,2、砂层,3、底层,4、第二层,5、顶层,6、排水板,7、盲沟,8、集水井。0021图2是本发明高填方强夯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中9、第一遍夯点,10、第二遍夯点,11、夯点间距。具体实施方式002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淤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实现高填方快速回填,深淤区快速固结。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基表清理排水通道埋设砂层填筑砂层压实插排水板底层填方底层强夯第二层填方第二层强夯顶层。
11、填方顶层强夯表层满夯。0023具体实施方法步骤如下1基表清理。清除表层杂物,积水排出。00242排水通道埋设。结合场地地形,分区域埋设盲沟7、集水井并安设水泵8;后续施工过程,保持集水井持续抽水至地基处理达标。设盲沟纵横向间距30M,交叉处设直径500MM集水井,小型自动泵抽水。00253砂层填筑压实。视淤泥1厚度及表层泥质,确定砂层2填筑厚度为30M,机械压实采用推土机、履带式挖掘机,边摊铺、边碾压。00264插排水板。根据淤泥深度、泥质确定排水板6材质、规格、间距。排水板长度同淤泥深度,其间距为10M。00275底层填方。依据砂层挤密效果、监测数据,确定底层3填方厚度约为30M,根据土质确。
12、定虚铺厚度,过程无需压实,表土推平。00286底层强夯。选用夯击能1000KNM的强夯设备,夯点间距为25M,按照图2所示第一遍夯点1、第二遍夯点2、夯点间距3、分两遍进行夯击,间隔时间12天。00297第二层填方。根据下部土层、砂层及淤泥层位移观测等情况,确定第二层4填方厚度约为40M。说明书CN102720174A3/3页500308第二层强夯。选用夯击能2000KNM的强夯设备,夯点间距为35M,按照图2所示第一遍夯点1、第二遍夯点2、夯点间距3、分两遍进行夯击,间隔时间约2天。00319顶层填方。顶层5厚约为5M,预留沉降量,至交工面高程。003210顶层强夯。选用夯击能3000KNM。
13、的强夯设备,夯点间距为40M,按照图2所示第一遍夯点1、第二遍夯点2、夯点间距3、分两遍进行夯击,间隔时间23天。003311表层满夯。表层补土推平,选用能量级为1500KNM的夯机,锤印搭接,满夯一遍。0034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1设沉降板、水平位移监测桩进行位移测量,埋设孔压传感器进行深淤区孔隙水压力监测,为施工的各个工序提供技术参数。00352砂层填筑可就近使用风积海砂,回填土中应剔除有机物(含量控制在5以内)和其它杂物,土中夹杂的石头粒径不宜大于200MM。00363强夯锤采用1518T的圆形扁平锤,宜设46个排气孔,对称均匀分布,锤底直径2530M;履带式起重机,自动脱钩,足够的起。
14、吊力保证安全。00374点夯的夯击次数根据现场试夯确定,后一击的夯沉量小于前一击的90时,方可停夯;最后两次夯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应大于100MM。00385施工前、中、后期,进行现场十字板剪切、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或动力触探测试,施工过程中,随时取样了解淤泥和填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的变化。00396依据地基竖向位移速率、水平位移速率、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淤泥和填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的变化情况,调整工序进度,控制加载速度,防止地基破坏。00407采取分片顺序进行填土、强夯流水作业,分段交叉进行间歇、施工作业,优化施工进度计划。00418在边缘区域进行土方填筑或夯击施工时,应防止边坡失稳。00429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集水井持续排水,井内水位不高于06M;高填方施工完成,后续抽水不少于28天,至地基处理达标结束。说明书CN102720174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20174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2017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