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架电线支撑和/或支撑桩地基的施工的模块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的建筑部分。特别地,其在于一种用于高架电线支撑和/或支撑桩地基的施工的新的模块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高架电线支撑和/或支撑桩地基的施工的系统在于通过不同的阶段完全在现场实现地基:手工或者机械地挖掘,浇注管的定位,手工混凝土卸料,采用机械方法安装桩。
这样的系统呈现出不利的方面:浇注管对于地基块体的找正误差(miscentring);不遵守挖掘和浇注管基底两者之间的距离导致桩在地面上安装的深度较低;难于控制通常在现场准备或在货栈购买然后运到施工地点的混凝土地质量;由于混凝土卸料,带来浇注管可能的移动;难于使地基块体墙壁一致;由于实现防止雨水流动的斜坡,带来可能的新形成(emerging)的块体表面缺陷。
这些后果,虽然在不同的部分,在专利申请No.US6178714和No.US2004000114中部分地处理和解决。
申请No.US6178714涉及一种用于可移动模块化结构的施工的系统,其包括平的混凝土基底,用来插入及锁定垂直的杆和/或柱的规则间隔的孔;一系列标准尺寸的块体,每个都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孔;一系列固定柱和杆,一旦插入,呈现下一个块体的用于装配的锁定元件,这样就生成了墙壁,其不需要使用混凝土且易于拆除。
申请No.US2004000114涉及一种用于块体施工的模块化系统,包括提供为一系列通道的半成品物件。半成品物件可由塑胶制成,用混凝土填充或钢棒加固,以建造路基、地基、梁、墙壁和房顶。
然而,现有的建造技术和这两件专利申请均不能解决上述不利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一种用于高架电线支撑和/或支撑桩地基的施工的新的模块化系统,目的在于克服现存系统的各种问题和缺点。
特别地,这种新的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地基的施工过程在安装阶段较少受限于由上述不利方面引起的那些不可控制的变化,而使其有效率且有效。
本发明包括三种类型(A、B、C)的预制模块:它们具有不同的几何学特征且可按照不同的模式组合,以依照所需要的桩的种类和用来锁定完成的块体层,以及重建(restore)块体的整体性(monolithicity)的钢棒来满足各种地基施工的需要。下述为上述模块的建造特征。
A型模块:用作模块B和C的基底的预制块体,设有用于完成的块体固定棒(bar)的安装的四个孔(每个角一个),以及必要的用于模块移动的插孔凹口,其中该固定棒可重建块体本身的整体性。
B型模块:用作A型模块顶层的预制块体。采用足够数量的B型模块以达到取决于待安装的桩的地基必需的深度。B型模块设有用于完成的块体固定棒的安装的四个孔(每个角一个),必要的用于模块移动的插孔凹口,用于安装桩的中心孔和接地线凹槽,其中该固定棒可重建块体本身的整体性。
C型模块:用在新形成的块体的顶部的预制块体。C型模块设有用于完成的块体固定棒的安装的四个孔(每个角一个),必要的用于模块移动的插孔凹口,用于安装桩的中心孔和允许雨水流动的表面斜坡,其中该固定棒可重建块体本身的整体性。
钢棒:插入各个模块A、B、C的角孔的圆的元件。各元件通过将高粘附力、易膨胀的水泥浆填入空腔因而固定,为了允许全部块体层的固定(“模块紧密结合”)以及块体本身的整体性的重建,其在低压下注入。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为其模块性,同传统的现场技术比较,通过组成预制元件,改善和简化地基施工。本发明使块体地基的施工能够具有高技术性的型面,且解决了传统技术引起的各种后果和不利的方面。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完全的模块性,通过采用恰当数量的预制模块,能够达到取决于待安装的桩的地基必需的深度。
2.地基块体的高技术性的型面。
3.易于安装,允许桩找正以及生成使雨水流动的恰当的斜坡。
4.支撑桩的插入深度的控制。
5.用于模块施工的混凝土的质量的科学控制,例如直接由混凝土生产设备生产。
6.无混凝土的时效后果。仅在卸料后28天,混凝土可以被认为是“成熟的”:所以,在这28天之前,所有影响地基块体的压力均可导致混凝土成分的崩溃。
7.不需等待混凝土硬化的时间。
8.无惰性物质偏析。
9.无由于工作地点的问题,例如在粗糙的地点施工的地基块体和在平面施工的地基块体质量相同。
10.减少建筑时间。
上述优点在对附图的说明中会更清楚。
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显示了用于地基施工的模块组成布置的3D视图:模块A(作为基底)(A),一个或多个模块B层(B),模块C(C)以及连接模块与重建块体的整体性的棒(D)。
图2显示了A型模块的3D视图和纵向的截面图,其以棒插入孔(E)和模块移动插孔(F)为特征。
图3显示B型模块的3D视图和纵向的截面图,其以与图2中同样的孔(E)和插孔(F)、桩插入的中心孔(G)和接地线凹槽(H)为特征。
图4显示C型模块的3D视图和纵向的截面图,其以与前图中同样的孔(E)、插孔(F)和中心孔(G),以及使雨水流动的斜坡(L)表面(I)为特征。
本发明不限于给出的说明,而是可以不超出本发明地修改。
这个发明具有若干优点,且使使用者可以克服许多采用当前可用的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