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5101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9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04420.3

申请日:

2015.06.04

公开号:

CN104872023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50604|||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莆田市渔业行业协会

发明人:

严志洪; 郑金练; 吴文恩

地址:

351106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003号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0

代理人:

陈智雄; 黄秀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下层筏架和复数条第一绳索,该上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和复数条第一浮绳,该复数条第一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连接于所述第一浮绳上,所述下层筏架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该复数条第二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上层筏架和所述下层筏架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连接。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采用设置有上层筏架和下层筏架的装置,下层筏架沉入海中,从而使下层筏架具有较强的抵抗风浪能力,从而减少牡蛎苗脱离附着基的概率,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下层筏架和复数条第一绳索,该上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和复数条第一浮绳,该复数条第一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连接于所述第一浮绳上,所述下层筏架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该复数条第二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上层筏架和所述下层筏架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绳索的长度为2-6米。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层筏架连接有复数条第二绳索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一石砣,所述第二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石砣连接,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筏架连接。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层筏架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三绳索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二石砣,所述第三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石砣连接,该第三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层筏架连接。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将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采用引绳穿结成壳串;
b.将所述壳串投入牡蛎育苗池中进行采苗,使每个附着基上附着有牡蛎苗;
c.在当年6月份中旬将附着有牡蛎苗的所述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所述下层筏架上;
d.将所述装置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所述上层筏架浮于海面上,所述下层筏架沉入水中。
e.在当年11月份下旬将所述装置拉起,收获牡蛎。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牡蛎养殖期间,当上层筏架的第一浮球完全没入海水中,增加第一浮球的个数,使上层筏架浮于海面上。

7.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还包括在当年12月下旬另取附有牡蛎苗的壳串,并将该附有牡蛎苗的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一单层筏架上,该单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二浮球和复数条第三浮绳;该复数条第三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浮球装设于 所述第三浮绳上;所述单层筏架还连接有复数条第四绳索、复数个第三石砣,所述第三石砣沉入海底,所述第四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石砣连接,所述第四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三浮绳形成的框架连接;将所述单层筏架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所述单层筏架浮于海面上,在次年5月份下旬将所述单层筏架拉起了,收获牡蛎。

8.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当年6月份中旬所附着的牡蛎苗为葡萄牙牡蛎,该葡萄牙牡蛎苗的壳长为0.6-1.4厘米。

9.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当年12月下旬所附着的牡蛎苗为太平洋牡蛎苗,该太平洋牡蛎苗的壳长为0.3-0.7厘米。

说明书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及方法,特别是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水域,风浪大并常遭台风袭击的浅海水面资源十分广阔,少量较平静的内湾水产养殖已经饱和,开辟高风浪浅海水域的养殖生产,是渔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根本前途问题。牡蛎养殖通常采用单层筏架进行吊养。现有的单层筏架吊养管理方便。但是,养殖水深一般在靠近海岸的较浅位置,当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时,水面上的筏架就会受到风浪的影响剧烈晃动,筏架的剧烈晃动就会导致牡蛎苗脱离附着基,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筏架设计抗大风浪能力弱,易造成牡蛎苗脱离附着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下层筏架和复数条第一绳索,该上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和复数条第一浮绳,该复数条第一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连接于所述第一浮绳上,所述下层筏架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该复数条第二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上层筏架和所述下层筏架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绳索的长度为2-6米。
优选的,所述上层筏架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二绳索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一石砣,所述第二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石砣连接,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筏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层筏架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三绳索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二石砣,所述第三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石砣连接,该第三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层筏架连接。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将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采用引绳穿结成壳串;
b.将所述壳串进行采苗,使每个附着基上附着有牡蛎苗;
c.在当年6月份中旬将附着有牡蛎苗的所述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所述下层筏架上;
d.将所述装置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所述上层筏架浮于海面上,所述下层筏架沉入水中。
e.在当年11月份下旬将所述装置拉起,收获牡蛎。
优选的,在牡蛎养殖期间,当上层筏架的浮球完全没入海水中,增加浮球的个数,使上层筏架浮于海面上。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当年12月下旬将附有牡蛎苗的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一单层筏架上,该单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二浮球和复数条第三浮绳;该复数条第三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浮球装设于所述第三浮绳上;所述单层筏架还连接有复数条第四绳索、复数个第三石砣,所述第三石砣沉入海底,所述第四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石砣连接,所述第四绳索的另一端与第三浮绳形成的框架连接;将所述单层筏架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所述单层筏架浮于海面上,在次年5月份下旬将所述单层筏架拉起了,收获牡蛎。
优选的,在当年6月份中旬所附着的牡蛎苗为葡萄牙牡蛎,该葡萄牙牡蛎苗的壳长为0.6-1.4厘米。
优选的,在当年12月下旬所附着的牡蛎苗为太平洋牡蛎苗,该太平洋牡蛎苗的壳长为0.3-0.7厘米。
上述对本发明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采用设置有上层筏架和下层筏架的装置,下层筏架沉入海中,从而使下层筏架具有较强的抵抗风浪能力,从而减少牡蛎苗脱离附着基的概率,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其二,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从而减少藤壶贝类的附着量,牡蛎苗生长快。其三,本发明连接上层筏架与下层筏架的第一绳索的长度设置成2-6米,从而使波浪对下层筏架的破坏力相对上层筏架的破坏力降低到一半以下。其四,本发明的装置设计成双层筏架的结构后,抵抗风浪能力强,可抵抗台风季节,从而使养殖户可进行双季养殖,大大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其五,本发明的养殖牡蛎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养殖不同的牡蛎品种,大大提高生产产量和经济效益。其六,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下层筏架上(即平挂于下层筏架),从而减少风浪对壳串上的引绳的拉力。其七,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 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大大拓展了养殖空间,解决了浅滩区域养殖空间过于拥挤的问题。其八,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选用双层筏架,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非台风季节选用单层筏架,从而适应双季养殖天气的变化(在当年6月份到当年11月份的期间风浪大,台风多,阳光较为充足,牡蛎在下层筏架依然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好。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期间风浪较小,基本上没有台风,阳光较为不足,因此要采用单层筏架,浮在海面上养殖较为适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层筏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层筏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10、下层筏架11和复数条第一绳索12。该上层筏架10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101和复数条第一浮绳102。第一浮球101可以是泡沫等材料做成的具有较大浮力的球体。该复数条第一浮绳102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101连接于第一浮绳102上。下层筏架11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13,该复数条第二浮绳13连接成框架结构。上层筏架10和下层筏架11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12连接。
参照图1,第一绳索12的长度为2-6米。水面2米以下波浪对下层筏架11的破坏力相对上层筏架10的破坏力降低到一半以下。
参照图1,上层筏架10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二绳索14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一石砣15。该第二绳索14的条数和第一石砣15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二绳索14的条数优选的方案为第一浮绳102的条数的两倍。第二绳索14的一端与第一石砣15连接,该第二绳索14的另一端与上层筏架10连接。该第二绳索14和第一石砣15连接于上层筏架10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上层筏架10。以上第一绳索12、第一浮绳102、第二浮绳13和第二绳索14均为普通的绳索即可实现本发明。
参照图1,下层筏架11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三绳索20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二石砣21,第三绳索20的一端与第二石砣21连接,该第三绳索20的另一端与下层筏架11连接。该第三绳索20和第二石砣21连接于下层筏架11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下层筏架11,从而增加下层筏架11的稳定性能。
参照图1,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16,将用于附着牡蛎的附着基16采用引绳17穿结成壳串18。引绳17的长度为2.5米,每条壳串18上的附着基16为24片,该24片附着基16在引绳17上等间距设置。
b.在适合采苗的时候(什么时候采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就不详述),将所述壳串18投入葡萄牙牡蛎育苗池或者在育有葡萄牙牡蛎苗的自然海区中进行采苗,使每个附着基16上附着有葡萄牙牡蛎苗;一般每个附着基16上附着有10-20粒葡萄牙牡蛎苗就可进行生产培育。此时的葡萄牙牡蛎苗的壳长一般为0.6-1.4厘米。
c.在当年6月份中旬将附着有葡萄牙牡蛎苗的所述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下层筏架11上(即平挂于所述下层筏架11),从而减少风浪对壳串18上的引绳17的拉力。
d.将所述装置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上层筏架10在第一浮球101的浮力作用下浮于海面上,下层筏架11在自身重力、壳串18的重力以及第二石砣的作用下沉入水中。
e.对葡萄牙牡蛎苗进行养殖,在当年11月份下旬将所述装置拉起,收获葡萄牙牡蛎。此时的葡萄牙牡蛎的壳长可达到5-7厘米。
参照图1,在葡萄牙牡蛎养殖期间,当上层筏架10的第一浮球101完全没入海水中,根据浮力情况,增加第一浮球101的个数,使上层筏架10浮于海面上。
参照图2,该方法还包括在当年12月下旬另取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18,并将该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18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一单层筏架30上。该单层筏架30包括复数个第二浮球31和复数条第三浮绳32。该复数条第三浮绳32连接成框架结构,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平挂于该第三浮绳32形成的框架上。第二浮球31装设于第三浮绳32上。单层筏架30还连接有复数条第四绳索33、复数个第三石砣34。第三石砣34沉入海底,第四绳索33的一端与第三石砣34连接,第四绳索33的另一端与第三浮绳32形成的框架连接。该第四绳索33和第三石砣34连接于单层筏架30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单层筏架30。将单层筏架30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单层筏架30在第二浮球31的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海面上。对太平洋牡蛎苗进行养殖数月,在次年5月份下旬将所述单层筏架30拉起了,收获太平洋牡蛎。此时的太平洋牡蛎的壳长可达8-12厘米。第二 浮球31可以是泡沫等材料做成的具有较大浮力的球体,第三浮绳32、第四绳索33可以为普通绳子。
参照图2,在太平洋牡蛎苗养殖期间,当单层筏架30的第二浮球完全没入海水中,根据浮力情况,增加第二浮球的个数,使单层筏架30浮于海面上。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设置有上层筏架10和下层筏架11,下层筏架11沉入海中,从而使下层筏架11具有较强的抵抗风浪能力,从而减少牡蛎苗脱离附着基的概率,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从而减少藤壶贝类的附着量,牡蛎苗生长快。本发明的装置设计成双层筏架的结构后,抵抗风浪能力强,可抵抗台风季节,适用于一年双季养殖,大大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养殖牡蛎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养殖不同的牡蛎品种,大大提高生产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5-20米的海区中,大大拓展了养殖空间,解决了浅滩区域养殖空间过于拥挤的问题。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选用双层筏架,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非台风季节选用单层筏架30,从而适应双季养殖天气的变化(在当年6月份到当年11月份的期间风浪大,台风多,阳光较为充足,牡蛎在下层筏架依然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好。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期间风浪较小,基本上没有台风,阳光较为不足,因此要采用单层筏架30,浮在海面上养殖较为适宜)。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10、下层筏架11和复数条第一绳索12。该上层筏架10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101和复数条第一浮绳102。第一浮球101可以是泡沫等材料做成的具有较大浮力的球体。该复数条第一浮绳102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101连接于第一浮绳102上。下层筏架11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13,该复数条第二浮绳13连接成框架结构。上层筏架10和下层筏架11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12连接。
参照图1,第一绳索12的长度为2-6米。水面2米以下波浪对下层筏架11的破坏力相对上层筏架10的破坏力降低到一半以下。
参照图1,上层筏架10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二绳索14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一石砣15。该第二绳索14的条数和第一石砣15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二绳索14的条数优选的方案为第一浮绳102的条数的两倍。第二绳索14的一端与第一石砣15连接,该第二绳索14的另一端与上层筏架10连接。该第二绳索14和第 一石砣15连接于上层筏架10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上层筏架10。以上第一绳索12、第一浮绳102、第二浮绳13和第二绳索14均为普通的绳索即可实现本发明。
参照图1,下层筏架11还连接有复数条第三绳索20和沉入海底的复数个第二石砣21,第三绳索20的一端与第二石砣21连接,该第三绳索20的另一端与下层筏架11连接。该第三绳索20和第二石砣21连接于下层筏架11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下层筏架11,从而增加下层筏架11的稳定性能。
参照图1,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用于附着牡蛎苗的附着基16,将用于附着牡蛎的附着基16采用引绳17穿结成壳串18。引绳17的长度为2.5米,每条壳串18上的附着基16为24片,该24片附着基16在引绳17上等间距设置。
b.在适合采苗的时候(什么时候采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就不详述),将所述壳串18投入葡萄牙牡蛎育苗池或者在育有葡萄牙牡蛎苗的自然海区中进行采苗,使每个附着基16上附着有葡萄牙牡蛎苗;一般每个附着基16上附着有10-20粒葡萄牙牡蛎苗就可进行生产培育。此时的葡萄牙牡蛎苗的壳长一般为0.6-1.4厘米。
c.在当年6月份中旬将附着有葡萄牙牡蛎苗的所述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下层筏架11上(即平挂于所述下层筏架11),从而减少风浪对壳串18上的引绳17的拉力。
d.将所述装置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12米的海区中,上层筏架10在第一浮球101的浮力作用下浮于海面上,下层筏架11在自身重力、壳串18的重力以及第二石砣的作用下沉入水中。
e.对葡萄牙牡蛎苗进行养殖,在当年11月份下旬将所述装置拉起,收获葡萄牙牡蛎。此时的葡萄牙牡蛎的壳长可达到5-7厘米。
参照图1,在葡萄牙牡蛎养殖期间,当上层筏架10的第一浮球101完全没入海水中,根据浮力情况,增加第一浮球101的个数,使上层筏架10浮于海面上。
参照图2,该方法还包括在当年12月下旬另取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并将该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呈水平状态连接于一单层筏架30上。该单层筏架30包括复数个第二浮球31和复数条第三浮绳32。该复数条第三浮绳32连接成框架结构,附有太平洋牡蛎苗的壳串平挂于该第三浮绳32形成的框架上。第二浮球31装设于第三浮绳32上。单层筏架30还连接有复数条第四绳索33、复数个第 三石砣34。第三石砣34沉入海底,第四绳索33的一端与第三石砣34连接,第四绳索33的另一端与第三浮绳32形成的框架连接。该第四绳索33和第三石砣34连接于单层筏架30的各个角,从而固定住单层筏架30。将单层筏架30放入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12米的海区中,单层筏架30在第二浮球31的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海面上。对太平洋牡蛎苗进行养殖数月,在次年5月份下旬将所述单层筏架30拉起了,收获太平洋牡蛎。此时的太平洋牡蛎的壳长可达8-12厘米。第二浮球31可以是泡沫等材料做成的具有较大浮力的球体,第三浮绳32、第四绳索33可以为普通绳子。
参照图2,在太平洋牡蛎苗养殖期间,当单层筏架30的第二浮球完全没入海水中,根据浮力情况,增加第二浮球的个数,使单层筏架30浮于海面上。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设置有上层筏架10和下层筏架11,下层筏架11沉入海中,从而使下层筏架11具有较强的抵抗风浪能力,从而减少牡蛎苗脱离附着基的概率,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12米的海区中,从而减少藤壶贝类的附着量,牡蛎苗生长快。本发明的装置设计成双层筏架的结构后,抵抗风浪能力强,可抵抗台风季节,适用于一年双季养殖,大大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养殖牡蛎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养殖不同的牡蛎品种,大大提高生产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将装置投放到靠海岸边低潮时水深为12米的海区中,大大拓展了养殖空间,解决了浅滩区域养殖空间过于拥挤的问题。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选用双层筏架,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非台风季节选用单层筏架30,从而适应双季养殖天气的变化(在当年6月份到当年11月份的期间风浪大,台风多,阳光较为充足,牡蛎在下层筏架依然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生长好。而在当年12月到次年5月份的期间风浪较小,基本上没有台风,阳光较为不足,因此要采用单层筏架30,浮在海面上养殖较为适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型海区双层筏架双季吊养牡蛎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层筏架、下层筏架和复数条第一绳索,该上层筏架包括复数个第一浮球和复数条第一浮绳,该复数条第一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该复数个第一浮球连接于所述第一浮绳上,所述下层筏架包括复数条第二浮绳,该复数条第二浮绳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上层筏架和所述下层筏架之间通过复数条所述第一绳索连接。本发明在6月份-11月份的台风季节采用设置有上层筏架和下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