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5051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6573.9

申请日:

1995.10.16

公开号:

CN1147962A

公开日:

1997.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4.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9/29; A61D7/00

主分类号:

A61K39/29; A61D7/00

申请人:

北京医科大学;

发明人:

王宇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第九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顺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低等非灵长类实验动物血循环中注入富含人类肝炎病毒的血清或血浆,使低等非灵长类实验动物能长期携带人肝类病毒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实验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向低等非灵长类动物血循环中注入含人类肝炎病毒的血清 或血浆,使其长期携带人肝类病毒。

说明书


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 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动物体内导入天然病毒的方法。

    动物嗜肝病毒具有非常狭窄的宿主范围,主要侵染肝组织,并诱发各种肝损害。根据自然宿主的不同,目前已明确了嗜肝病毒家族中的4个成员,分别为HBV、WHV、DHBV和GHBV。

    人的乙型肝炎病毒仅能感染人和大猩猩,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和大猩猩异常稀少和昂贵,无法广泛应用,极大地阻碍了对HBV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尤其是对治疗HBV感染的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价。

    自1964年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来,世界上广泛地进行了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试图建立感染人乙肝病毒非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努力均未获成功。HBV的这种特异的、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和嗜肝细胞性,被认为是由于宿主肝细胞膜上具有病毒特异性受体的缘故。HBV进入人或大猩猩肝细胞,正是通过这种受体的有效介导,而其它低等动物,由于缺乏这种受体,不能介导HBV进入细胞。

    按照分子病毒学一般原理,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粒子通过表面特异结构吸附在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通过与细胞膜直接融合或经胞饮方式进入细胞浆后形成内质体,再进行膜融合,进入胞浆。而没有受体的介导时,病毒不能进入细胞迅速被胞浆内溶酶体系统降解。这是对迄今未能建立HBV感染小型动物模型的解释。

    另一类用低等动物建立携带HBV的动物模型是转基因小鼠。虽然这种小鼠可产生各种HBV成份,但因HBV基因是稳定地整合在动物体内所有细胞染色体中,成为了实验动物的一种新的遣传特征,与HBV存在于人肝细胞内的过程相距甚远,意义不同,其应用也很有限。

    本项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项创造性的技术,可使包括一般实验动物在内地多种动物成为体内长期携带自然状态肝炎病毒的动物模型。这类动物的一个共同特性为:不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在肝细胞膜上不含该病毒的特异性受体。

    本项发明的内容是:将富含肝炎病毒的人血清,直接注射入实验动物大鼠循环血系统,主要是门静脉,造成一定时间的被动病毒血症。使人肝炎粒子与动物肝细胞等广泛接触,从而使肝炎病毒有效地进入以肝细胞为主的组织细胞,并处于长期携带状态。

    以Wistar大鼠为例:取生后一个月,体重约120g的雄性Wistar大白鼠,用2%戊巴妥钠按0.4ml/只,腹腔注射麻醉。切开腹腔后,分离确认肝门静脉。用26号针头注入0.5毫升富含HBV的人血清,缝合切口,使其逐渐恢复。术后第三天,再向大鼠静脉注入0.5m1同样血清,表性对照组以HBV标志全阴性人血清注射。饲养动物,直至采取肝细胞进行检测。对上述方法处理的大鼠,在攻击后第1、2个月取肝活检进行HBV DNA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得到如下结果。

    (1)全部阳性实验动物肝组织出现大量含HBV DNA杂交阳性及HBsAg免疫组化阳性细胞。

    (2)含HBV的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主心呈放射状分布。

    (3)随着携带病毒时间推移,肝组织中HBV DNA及HBsAg的阳性数量着色强度明显增加。

    本项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所涉及原理:

    (1)正确地选择对HBV低免疫反应动物,使用的是非自然宿主;

    (2)属于在体(in vivo)转染,不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

    (3)经静脉注射;

    (4)直接检查受试动物肝组织内HBV成份,而不管是否有病毒血症或抗原血症。

    本发明的优点是:方法简便、且可使常规实验动物用此方法,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并可处于长期携带状态且标准化。效率高,可应用于病毒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药物筛选。

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使非自然宿主动物携带人类肝炎病毒的新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低等非灵长类实验动物血循环中注入富含人类肝炎病毒的血清或血浆,使低等非灵长类实验动物能长期携带人肝类病毒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