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998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2881.6

申请日:

2015.05.05

公开号:

CN104871924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7/02申请日:2015050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2

主分类号:

A01G17/02

申请人:

忻城县高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欧高龙

地址:

546200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新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张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畦;在冬季采集两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野生葡萄枝条进行扦插;选取雄株的葡萄栽培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每年施肥2次,苗木成活后,只留一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野生葡萄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一般2~3年可以结果,亩产可达2000~3000斤。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结合野生葡萄的天然特性,土肥水管理简易,投放农药较少,具有天然无公害、成本低、产量稳定、高产高效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a、育苗,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一般60~120厘米;
b、扦插,在冬季采集两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野生葡萄枝条进行扦插,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
c、种植,选取雄株的葡萄栽培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并按雌、雄比15: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
d、施肥,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幼果膨大期每亩施用45%复合肥20~40公斤,第二次在采收后亩施有机肥500~1000kg,拌人钙镁磷肥20~40公斤、纯氮5公斤、钾肥10公斤;
e、整枝,苗木成活后,只留一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40厘米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
f、病虫害防治,野生葡萄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前期注意地下害虫为害,后期随雨季到来,各种病害也时有发生,一般在发病前,每隔7天左右喷1次等量或200倍波尔多液,发病较重时,喷洒50%退菌特500倍液;
g、分批采摘,一般2~3年可以结果,亩产可达2000~3000斤,果穗有90%果粒变紫黑色,表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即可分批采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葡萄种植方法,其特征还在于,采用平棚架式种植,扦插苗生长后,选健壮新梢,立支柱直立引缚培养成单主干,主干新梢长至1.5米以上时摘心,选留先端两个副梢分别引至两边负载架面上作一级主蔓培养;一级主蔓梢长至50 cm 时,在30 cm 处摘心促发二次副梢,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二级主蔓培养;二级主蔓梢生长至距主干2~4 m时,再分别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三级主蔓培养,按同样方法培养四级主蔓。

说明书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果树。当前对葡萄品种的选育,要求具有丰产,抗病、抗寒、抗高温多湿、含糖量高等特点。仅仅依靠现有品种资源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因此,育种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并将野生葡萄资源的异质抗性基因导八栽培品种中,作为解决抗性基因贫乏的一项荤要措施。
我国是野生葡萄起源中心之一,世界葡萄属植物近7O种,东亚类群约有4O种,原产我国的就有35个种(包括变种)。近年来,我国科研和教学单位在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野生葡萄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利用。显然,从野生资源中寻找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用于改良现有栽培品种,将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葡萄属(vitis)的常见的一些野生种类有:
毛葡萄(V.quinquangularis Rchd.)
植株生长势强,嫩梢红绿色,有极密锈色蛛丝状绒毛;幼叶绿色,叶面有稀疏绒毛,叶背有较密锈色或灰色绒毛。由于树体生长环境条件不同,成龄叶片大小差异显著,叶长6.5-7cm,宽6-16cm,叶卵形或长椭圆形,在枝蔓上互生排例,叶片中厚,多为全绿,叶面平滑,有光泽。多年生枝皮易剥离,卷须间歇性,为二分叉,节处微膨大。既有雌雄异株,也有雌雄同株。果穗着生于结果母蔓第2-10节,以2-6节为多,每果蔓上平均4.3穗,最多可达8穗.果穗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和分歧形3种,多为圆锥形。有的有副穗。圆柱形的果穗紧密,分歧形的果穗较松.果穗大小与立地条件、管理水平及不同单株有关,平均长11.3 cm,宽6.2cm,平均重58.6g.果粒小,圆形,平均纵径13.6mm,横径13.2mm,平均百粒重136.3g。果皮紫黑色,种子1一4粒,多为3粒。由于毛葡萄分布广,类型复杂,各地物侯期不完全一致。大致是4月中旬萌芽,6月上、中旬开花,8月中旬至9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 9月下旬至10中旬果实完全成熟.据初步观察,毛葡萄座果率为95% ,结果枝比例为90% , 有大小年结果现象。
白毛葡萄(V.quinquangulavis Rehd)
白毛葡萄基本上保持了毛葡萄的特征特性.嫩梢黄绿色,有极密锈色或灰白色蛛丝状绒毛,新梢成熟后呈紫褐色,幼叶灰绿色。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3.5cm,宽11cm,在枝蔓上互生排列, 叶片中厚,叶缘锯齿较尖,叶面平滑,有光泽。卷须间歇性,为二分叉。雌雄同
株。果穗着生于结果蔓的第2一l2节,每果枝平均果穗4.5个, 最多可达8穗。果穗为圆锥形,多具副穗,穗长13cm,宽6cm,穗重85g。果粒着生较紧密,果粒小,近球形,平均纵径10.0mm, 横径9.8mm,平均百粒重104.5g,大小较整齐,成熟度一致。果皮白色透明且被覆白色蜡粉,这是区别于毛葡萄的重要特征之一。种子l一4粒,以2粒为常见。白毛葡萄4月中旬萌芽,6月中句开花,9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1 O月上中旬完全或熟,在同一条件下比毛葡萄晚熟10天左右。座果率为9O%左右, 结果枝比例可达9O%以上。白毛葡萄适应性广,抗性较强,尤以抗病性强为重要生物学特性。
刺葡萄(Vitis davidii var. davidii)
刺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下的一个变种。葡萄科木质藤本。长5~6 m,小枝被皮刺,刺长2~4 mm,无毛。卷须2叉1分枝。叶卵状椭圆形,长5~15 cm,先端尾尖,基部心形,缘不分裂或微3浅裂,具浅齿。两面无毛,基出脉5,网脉明显。花5数,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7~24 cm,花序梗长1~2.5 cm。花萼碟形,不规则5浅裂。花瓣帽状粘合脱落。子房圆锥形,浆果球形,径1.1~2.5 cm,成熟后紫红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产秦岭、伏牛山及其以南各省区市。刺葡萄在野生葡萄当中果实最大,是垂直绿化和葡萄杂交育种的宝贵材料。 本种小枝无毛,有皮刺,很好区别于本属其他种。适应高温多湿的条件,并具有一定的抗病虫能力;根供药用,可治筋骨伤痛。
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 W. T. Wang)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长6-13厘米,宽5-11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角,每侧边缘16-25个锯齿,齿端尖锐,微不整齐,上面绿色,初时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无毛,下面初时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3-5对,下面沿侧脉被白色短柔毛,网脉在下面明显;叶柄长3-6厘米,初时被蛛状丝绒毛,以后脱落,并有短柔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杂性异株,长5-11厘米,疏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花梗长1-1.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2.5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萼齿不明显,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约1毫米,花药黄色,椭圆形,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在雌花内雄蕊显著短而败育;花盘发达;雌蕊1,子房锥形,花柱不明显扩大。果实成熟时紫黑色,直径0.8-1厘米;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腹面中棱脊微突起,两侧洼穴狭窄呈条形,向上达种子上部1/3处。花期4-6月,果期6-10月。
腺枝葡萄(V.adenodada Hand-Mazz)
嫩梢灰绿色,有紫黑色腺毛.幼叶正面紫红色, 背面灰白色, 密生绒毛。叶片心形,长9cm,宽8cm,叶姿平展,中等厚,边缘具有较均匀的波状锯齿,不分裂。叶柄长3cm,成熟叶面浅绿光滑,叶背密被白色绒毛。一年生枝蔓褐色,节间长6一7cm,有刺斑。卷须二分叉, 间歇性着生。雌雄异株,花序圆锥形,较小。腺枝葡萄结果习性介于毛葡萄和刺葡萄之间, 物侯期与刺葡萄相似。本种生长势强, 多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
秋葡萄(V.romanetii Roman) 
幼枝紫色,密被绒毛及腺毛。幼叶正面紫绿色,背面紫白色;成龄叶片厚心形,长9一25 cm,宽8一l4cm,叶而浅绿色,叶背具灰色腺刚毛,叶缘裙皱明显,极不平展,叶脉间叶肉突起,叶为不明显三裂,锯齿为不均匀三角形。叶柄密生锈色短柔毛和长刚腺毛,长9一l2cm。卷须具二分叉,少数三分叉,间歇性着生。雌雄异株,圆锥花序。果粒小,球形,直径约l0 mm, 果皮紫黑色,果可食用或酿造果酒。秋葡萄多生长于低山坡灌木从中或山沟边,以海拔800 m以下的灌木丛中居多。
网脉葡萄(V.wilsonae Veitch)
幼蔓近圆柱形,有白色蛛丝状绒毛。叶心形, 长8一l5cm,宽5一l0cm,通常不分裂,有时为不明显三浅裂,叶正反两面常被有白粉。叶柄长4一7cm。卷须二分叉,间歇性着生。雌雄异株,花序圆锥形,长8一15cm。果实小,球形,直径为7一l8mm,果皮蓝黑色并被有白粉。网脉葡萄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
复叶葡萄(V. Piqsezkii Maxim)
幼枝和叶柄被有褐色柔毛。叶片多为卵圆形,长4一9cm,顶端突尖,基部宽心形,浅裂、深裂或全裂,叶边缘有粗锯齿,叶表无毛,叶背面有黄褐色绒毛。叶柄长4一9cm.圆锥花序, 5一10cm。果实球形,直径为l0mm,果皮黑褐色。复叶葡萄常生长在山坡或沟谷中。
葛藟葡萄(V.flexuosa Thunb)
枝蔓细长,幼枝被褐色或灰白叶包绒毛,老熟枝蔓无毛,一年生枝蔓灰色,节间长7一8 cm。叶浅紫红色,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叶长3.5一l1cm,宽2.5一9.5cm, 叶姿平展,叶片薄, 叶缘有不等的波状锯齿,叶面浓厚、无毛有光泽,叶背稍被绒毛,主脉和侧脉有柔毛。叶柄长3一6cm,有灰白色蛛丝状绒毛。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花序长6一l2cm,果穗多圆柱形,果粒着生极松,果实球形,直径6一8mm,9月上旬成熟,果皮紫黑色。葛藟葡萄多生长于山地灌木丛中。
东南葡萄(V.chunganensis Hu) .
幼枝蔓近圆形,无毛,红紫色.卷须与叶对生。叶心脏形,有的狭长形,长9一l9cm,宽4一l2.5cm,叶顶端微尖,叶缘锯齿小而稀,叶背密被白粉,侧脉5—6对,脉网不明显。叶柄长2.5一6.5cm。花序圆锥形,长约10cm。果实球形,直径10姗,果皮暗紫色。此种多生于山坡灌木丛中。
小果野葡萄(V.balanseana Planch)
幼枝和叶柄有白色蛛丝状绒毛,随叶片老化,绒毛逐渐脱落。卷须与叶对生。叶质较硬, 卵圆状心形,顶端渐尖,叶背无白粉,叶长3.5一l0cm,宽3一9cm,叶脉隆起,脉网明显是区别东南葡萄与小果野葡萄的重要特征。叶柄长2.5一6cm。花序圆锥形,长5.5一l3cm,与叶对生。果实近球形,直径为4一6mm,果皮深蓝色。小果野葡萄多生长于山地灌木林中。
众所周知,葡萄属于有性繁殖,也就是说,通过杂交得到的每一个单株都是来自母本和父本基因的独一无二的组合。葡萄的花可能是雌花、雄花或两性花。具有两性花葡萄单株在栽培上是首选,因为它们能够自花授粉,每一株葡萄都能结实,而单性花如果未经受精就得不到果实。目前,绝大多数栽培品种是两性花品种。
少数的栽培品种和多数的野生葡萄品种是雌株,这些植株的花具有完整的子房、柱头和心室,但是缺乏完整的雄性部分,这些花粉囊产生的花粉一般是不育的,支持花粉囊的花丝经常很短,向下弯曲远离子房,这样的品种要得到果实必须在附近定植雄株或者两性花植株。由于雄株不能结果,他们不能用于经济性农业,虽然少许用来作为砧木,这些植株的花包含功能性的花粉囊,但是花的中心仅有一小的未发育的子房而且没有柱头和心室,这些葡萄的繁殖是通过被风吹来的别的植株的花粉来完成受精,在北美和亚洲发现许多野生葡萄是雄株。株做种源。
广西的野生葡萄,其果皮、果肉和种子富含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物质,与吉林野生山葡萄、湖南野生刺葡萄一同被公认为酿造高级野生红葡萄酒的最佳原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罗城、都安、永福等地野生红葡萄酒产业开始兴起,用野生葡萄浆果酿造的山野葡萄酒不仅风味独特,还兼具保健功能,颇受市场青睐,野生葡萄酿酒业逐渐壮大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及广西野生葡萄酒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野生葡萄鲜果的需求量也随之“水涨船高”,造成野生葡萄原料供应逐渐减少。目前,广西葡萄酒酿造企业的野生葡萄鲜果年需求量达2万吨以上,而原料的供应还达不到需求量的一半,缺口很大,直接影响到酿酒企业的效益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广西虽然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但基本上都是雌雄异株的野生葡萄品种,花粉传播主要以风、昆虫为媒介,由于野生葡萄开花期恰逢多雨天气,影响了野生葡萄授粉和结实率,年产量波动较大。而且,雄株野生葡萄只授粉不结果,果农又无法对野生葡萄雌雄株进行辨别,所以每年都要浪费10%-15%的种植面积,这些品种因素都影响到野生葡萄的种植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野生葡萄种植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高产高效的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
a、育苗,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扦插基质非常重要,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一般60~120厘米;
b、扦插,在冬季采集两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野生葡萄枝条进行扦插,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在扦插之前先对插条进行催根处理,这样既可以加速成苗还能够提高插条成苗率,做法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生根剂,浸泡插条基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采用:ABT生根粉2号、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等,以强力生根剂效果最佳;
c、种植,一般在冬季进行,选取雄株的葡萄栽培品种(野生雄株或人工栽培的雄株葡萄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也可选用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株,例如巨峰葡萄、新疆马奶子葡萄、当地酸葡萄或其他品种进行授粉杂交)并按雌、雄比15: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扦插时按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将插条直接插到地膜覆盖的苗床上,顶芽露出地膜上,并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d、施肥,野生葡萄由于具有耐瘠、耐旱的特性,因而在土肥水管理程序上可以简化,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幼果膨大期每亩施用45%复合肥20~40公斤,第二次在采收后亩施有机肥500~1000kg,拌人钙镁磷肥20~40公斤、纯氮5公斤、钾肥10公斤;
e、整枝,苗木成活后,只留一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40厘米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抹芽、定梢可结合进行,一年生母蔓上的萌芽,视架面位置选留强健主芽,抹去所有副芽,多年生母蔓上的萌芽,除了用于更新和补空外,一律抹去,萌芽长成新梢10~15cm 时,视花序情况和生长方向定梢,每平方米留梢10~12个即可;
f、病虫害防治,野生葡萄除对霜霉病、白粉病、穗轴病等抗性稍弱外,对其他病虫害表现较强的抗病性,野生葡萄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前期注意地下害虫为害,后期随雨季到来,各种病害也时有发生,一般在发病前,每隔7天左右喷1次等量或200倍波尔多液,发病较重时,喷洒50%退菌特500倍液;
g、分批采摘,花果管理是栽培中的核心关键技术,葡萄的疏花疏果也很重要,野生葡萄开花后要进行疏花管理,花期剪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穗尖,全部剪掉副穗,疏除多余的花穗,根据预定产量一般留2500-3000穗左右。疏果就是将多余果,畸形果,外围果剪掉。野生葡萄扦插后一般2~3年可以结果,亩产可达2000~3000斤,果穗有90%果粒变紫黑色,表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即可分批采摘。
作为优选方案,采用平棚架式种植,架面距地面高度1.7~2.3 米,平棚立柱可用水泥柱、木杆、竹竿或石材,为了降低成本,也可混合搭配使用。柱距3~6 米,纵横用8~l0号铁丝或竹竿相连。架面用l0~l4号铁丝、塑料绳、竹木等材料扎成0.5~0.7米见方的承载面。扦插苗生长后,选健壮新梢,立支柱直立引缚培养成单主干,主干新梢长至1.5米以上时摘心,选留先端两个副梢分别引至两边负载架面上作一级主蔓培养;一级主蔓梢长至50 cm 时,在30 cm 处摘心促发二次副梢,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二级主蔓培养;二级主蔓梢生长至距主干2~4 m时,再分别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三级主蔓培养,按同样方法培养四级主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采用平棚架式种植,提高葡萄商品性,提早成熟,增加产量,减少喷药次数等,比篱架架式减少8O%左右修剪绑蔓人工,产量提高2O%左右。
2、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采用雄株的葡萄栽培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每年都开花结果,产量稳定,解决了野生葡萄只开花不结果或者大小年结果的问题。
3、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结合野生葡萄的天然特性,土肥水管理简易,投放农药较少,具有天然无公害、成本低、产量稳定、高产高效等优点。
4、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通过对野生葡萄繁殖技术研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葡萄资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对全国广大生产一线的技术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
a、育苗,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扦插基质非常重要,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一般60~120厘米;
b、扦插,在冬季采集两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野生葡萄枝条进行扦插,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在扦插之前先对插条进行催根处理,这样既可以加速成苗还能够提高插条成苗率,做法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生根剂,浸泡插条基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采用:ABT生根粉2号、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等,以强力生根剂效果最佳;
c、种植,一般在冬季进行,选取野生雄株或巨峰葡萄的葡萄栽培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并按雌、雄比15: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扦插时按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将插条直接插到地膜覆盖的苗床上,顶芽露出地膜上,并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d、施肥,野生葡萄由于具有耐瘠、耐旱的特性,因而在土肥水管理程序上可以简化,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幼果膨大期每亩施用45%复合肥20~40公斤,第二次在采收后亩施有机肥500~1000kg,拌人钙镁磷肥20~40公斤、纯氮5公斤、钾肥10公斤;
e、整枝,苗木成活后,只留一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40厘米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抹芽、定梢可结合进行,一年生母蔓上的萌芽,视架面位置选留强健主芽,抹去所有副芽,多年生母蔓上的萌芽,除了用于更新和补空外,一律抹去,萌芽长成新梢10~15cm 时,视花序情况和生长方向定梢,每平方米留梢10~12个即可;
f、病虫害防治,野生葡萄除对霜霉病、白粉病、穗轴病等抗性稍弱外,对其他病虫害表现较强的抗病性,野生葡萄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前期注意地下害虫为害,后期随雨季到来,各种病害也时有发生,一般在发病前,每隔7天左右喷1次等量或200倍波尔多液,发病较重时,喷洒50%退菌特500倍液;
g、分批采摘,花果管理是栽培中的核心关键技术,葡萄的疏花疏果也很重要,野生葡萄开花后要进行疏花管理,花期剪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穗尖,全部剪掉副穗,疏除多余的花穗,根据预定产量一般留2500-3000穗左右。疏果就是将多余果,畸形果,外围果剪掉。野生葡萄扦插后一般2~3年可以结果,亩产可达2000~3000斤,果穗有90%果粒变紫黑色,表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即可分批采摘。
作为优选方案,采用平棚架式种植,架面距地面高度1.7~2.3 米,平棚立柱可用水泥柱、木杆、竹竿或石材,为了降低成本,也可混合搭配使用。柱距3~6 米,纵横用8~l0号铁丝或竹竿相连。架面用l0~l4号铁丝、塑料绳、竹木等材料扎成0.5~0.7米见方的承载面。扦插苗生长后,选健壮新梢,立支柱直立引缚培养成单主干,主干新梢长至1.5米以上时摘心,选留先端两个副梢分别引至两边负载架面上作一级主蔓培养;一级主蔓梢长至50 cm 时,在30 cm 处摘心促发二次副梢,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二级主蔓培养;二级主蔓梢生长至距主干2~4 m时,再分别选留顶端两个副梢作三级主蔓培养,按同样方法培养四级主蔓。
应用实施案例1:
广西忻城县的土壤、气候适宜野生葡萄种植,某野生葡萄种植基地大力发展野生酿酒葡萄种植,但其生产上存在病害严重、管理难、产量低、不稳产、品种(系)杂等问题,制约着其野生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采用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后,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向群众传授野生葡萄的栽培技术。加上兴业县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野生葡萄生长,种植当年就获得了成功。果粒为圆形,小拇指般大小,大小整齐,果穗长得非常紧凑。野生葡萄10亩,亩产量3000斤左右,给酒厂生产葡萄酒,以每斤3元的价格计算,总产值达10万元。
应用实施案例2:
广西罗城县村户李某,种有10亩地野生葡萄,惯于在山野生长的广西特产野生毛葡萄一直“野性十足”,不是只开花不结果,就是结果,果子也是稀稀拉拉,收成极不稳定。采用本发明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后,经过组织技术人员技术指导,掌握了野生葡萄的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2326斤,这些野生葡萄的纯利十分可观。看着葡萄架上沉甸甸的果实,李某计划再多种10亩地。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野生葡萄的种植方法: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后起畦;在冬季采集两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野生葡萄枝条进行扦插;选取雄株的葡萄栽培品种和野生葡萄交叉种植;每年施肥2次,苗木成活后,只留一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野生葡萄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一般23年可以结果,亩产可达20003000斤。本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