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产后病的复宫冲剂 本申请是一种治疗妇科产后病的药物,它是以天然中草药为药效成份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目前避孕措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人工流产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救措施,在我国各地开展较为普遍。人工流产术虽然简便易行,但对人体并非没有损害,因此绝大多数妇女术后身体都比较虚弱,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例如阴道出血、腹痛、腰背酸痛、周身乏力、发热、组织残留等等。有些受术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不能康复,尤其是多次施行人流手术,或人流手术间距较短,素来体弱者,表现更为显著。这将直接危及到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自然流产或正常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停引起腰痛、腹痛、阴道出血不止,低烧等症,在临床上也非常普遍。许多产妇产后出现乳汗不下,子宫复旧缓慢,甚至出现感染等症,给产妇的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产影响身体健康。
关于人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目前西医对短期内腰背酸痛、腹痛、周身乏力等症只是听其自然恢复,对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有组织残留,或发热者,分别给以对症治疗,对组织残留者行二次刮宫。近年来中医也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报导,有些治疗范围较局限,例如,福州台江医科所的“去痛饮”用于人流术后腹痛(陕西中医杂志,1984年)杭州第一医院的″完胞饮”用于人流术后淋漓十余日血未止者(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等。通常都是以治疗阴道流血者为多。对人流术后全身状态涉及较少。CN1101565A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该药物对于防治人流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该药物是针对人流术后机体虚弱发病而研制的,主要用于人流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该药物对于正常产妇产后的乳汁不下、恶露不尽甚至感染等症的治疗则不适合使用。
本发明目的是发明一种具有活血养血、祛瘀生新作用的中成药,可用于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正常产后恶露不尽,或由于瘀血内停所引起的腰痛、腹痛、阴道出血不止,低烧等症的治疗。
本发明药物地处方组成按重量配比如下:
当 归20-30份 川 芎5-15份
益母草45-55份 桃 仁3-8份
蒲公英45-55份 干 姜3-8份
上述处方中各组份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当 归25份 川 芎7.5份
益母草50份 桃 仁5 份
蒲公英50份 干 姜5 份
上述处方中的干姜优选是炮姜。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取处方量的当归、川芎以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的四味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的加水量以水没过药面为度,第一次煎煮1-2小时,第二次煎煮0.5-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70~8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当归和川芎挥发油,混匀,即得
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得的清膏可以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常用的药剂,如片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膏剂等。
本发明药物中除了可以含有蔗糖、糊精、乙醇等成份,还可以含有其他的药用赋形剂,如淀粉,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除了可用治疗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之外,还可以治疗自然流产,正常产后的恶露不尽,或由于瘀血内停所引起的腰痛、腹痛、阴道出血不止,低烧等症。并且对产后乳汁不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复宫冲剂具有促进子宫复旧,促进恶露转归,预防感染,促进乳汁早分泌的作用,尤以促进恶露转归和促进乳汁早分泌疗效突出。对提倡母乳喂养早哺乳,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是很有价值的。
本发明的复宫冲剂用于人流术,减少术后综合反应疗效显著,能减少出血,特别是对于多次人流术者和产后6个月之内妊娠行人流术者以及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者,具有促进身体恢复的良好作用,可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
实施例。
处 方:当 归2500克 川 芎750克
益母草5000克 桃 仁500克
蒲公英5000克 炮 姜500克
制 法:
以上六味,先取当归、川芎以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当归、川芎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半小时,保持水没过药面,蒸馏1小时收集所得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的益母草、桃仁、蒲公英、炮姜一起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的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8(70-8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及70%乙醇80-100毫升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当归和川芎挥发油,混匀,即得,约制成1000包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