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4491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9005.6

申请日:

2015.05.07

公开号:

CN104770271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01G 23/00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23/00申请日:2015050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3/00; A01G17/00; A01C1/00; A01C1/08; A01C1/02

主分类号:

A01G23/00

申请人:

云南大学

发明人:

苏文华; 张光飞; 周睿; 郭晓荣; 杨波

地址:

650091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代理人:

杨宏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容器进行麻栎种子育苗的造林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采收;(2)种子筛选;(3)播种育苗;(4)造林。本发明所述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容器苗培育出苗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83%以上。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设施要求少,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简单,易推广应用的优点,在麻栎种苗生产及造林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其特征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种子采收: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麻栎种子成熟期, 当种子成熟掉落地上后直接手工捡收或在树下铺设塑料布收集;及时 采收后清除壳斗、小枝、叶片及有缺陷的橡实,保留饱满的种子;
(2)种子筛选:
a.种子选择:将采收的种子用2倍体积的50℃温水筛选,10 分钟后弃除漂浮水面的种子,剩下沉入容器底部的种子为成熟饱满的 种子,选出并放置于室内常温下通过24小时风干后备用,风干期间 用人工去除有虫眼的种子;
b.种子消毒:风干后的种子在贮藏前再用40%甲醛即福尔马林 200倍液浸泡20分钟或者用1%的次氯酸钠浸泡10分钟;
c.种子晾晒:浸泡消毒的种子要及时晾晒在平坦、干燥的地方, 摊放厚度3~5cm为宜,每天要翻动4~5次,晾晒7~8天后,当 种皮由红褐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有少部分种皮欲开裂时,将种子收集 摊放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屋内,摊放厚度控制在10cm为宜,摊放 期间要定期翻动种子,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60%,以防发芽、 变质和干裂;
(3)播种育苗:采用容器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一次性营养袋的选择:口径8~10cm,深15~20cm;
②制备育苗基质:按照腐殖土︰红土=1︰1或1︰2的体积比, 均匀混合制备育苗基质;
③基质装袋:将步骤②制备好的育苗基质装入步骤①准备好的营 养袋中,深度以基质表面离袋口1cm为宜;
④种子催芽:先在地面铺4~5层无纺布或1~2层草帘,再将筛 选出的饱满种子摊放5~6cm厚,上面盖2层无纺布,每天翻动2次, 种子干燥时要适时喷水,以保持种皮表面湿润为宜;5~6天后,40% 的种子发芽即可播种;
⑤播种:将步骤④催芽处理过的种子定植于装有基质的营养袋 中,营养袋中的基质挖一3~4cm深的小坑,定植1粒种子,表面再 盖上1~2cm厚的育苗基质;
⑥播种后管理:将步骤⑤播种好的营养袋移入育苗场地,营养袋 浇透水,标准以营养袋底部有水渗出为宜;之后在出苗前每隔1天 浇水1次,出苗后每周浇水2次;在1.5m高处遮一层透光率为50% 的遮阳网,50~60天后幼苗长出2~3片叶时将遮阳网移除,开始炼 苗,当长出5~7个叶片时即能上山种植造林;
(4)造林方法
①移栽种植造林时间:每年的5~7月,以雨季初期移栽种植最 为适宜;
②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种植株行距为用2x2m或 3x3m;
③坑穴大小:坑径10-15cm,深20cm;
④移栽种植:去除育苗袋,尽量不要把土球抖散,定植于挖好的 坑穴中,将坑穴培实,浇透定根水,提高幼苗成活率。

说明书

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容器进行麻栎种 子育苗的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 (Quercus)落叶森林树种,常生于石灰岩山地,适应性强,耐干旱、 瘠薄,并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抗尘土、搞风能力以及耐砍伐,萌生力 强的特性,是值得推广的石灰岩地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薪炭用材 等多功能林的树种,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不足,目前没有得到推广 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 行,成本低廉,成活率高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麻栎种子成熟期, 当种子成熟掉落地上后直接手工捡收或在树下铺设塑料布收集;及时 采收后清除壳斗、小枝、叶片及有缺陷的橡实,保留饱满的种子;
(2)种子筛选:
a.种子选择:将采收的种子用2倍体积的50℃温水筛选,10 分钟后弃除漂浮水面的种子,剩下沉入容器底部的种子为成熟饱满的 种子,选出并放置于室内常温下通过24小时风干后备用,风干期间 用人工去除有虫眼的种子;
b.种子消毒:风干后的种子在贮藏前再用40%甲醛即福尔马林 200倍液浸泡20分钟或者用1%的次氯酸钠浸泡10分钟;
c.种子晾晒:浸泡消毒的种子要及时晾晒在平坦、干燥的地方, 摊放厚度3~5cm为宜,每天要翻动4~5次,晾晒7~8天后,当 种皮由红褐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有少部分种皮欲开裂时,将种子收集 摊放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屋内,摊放厚度控制在10cm为宜,摊放 期间要定期翻动种子,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60%,以防发芽、 变质和干裂;
(3)播种育苗:采用容器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一次性营养袋的选择:口径8~10cm,深15~20cm;
②制备育苗基质:按照腐殖土︰红土=1︰1或1︰2的体积比, 均匀混合制备育苗基质;
③基质装袋:将步骤②制备好的育苗基质装入步骤①准备好的营 养袋中,深度以基质表面离袋口1cm为宜;
④种子催芽:先在地面铺4~5层无纺布或1~2层草帘,再将筛 选出的饱满种子摊放5~6cm厚,上面盖2层无纺布,每天翻动2次, 种子干燥时要适时喷水(保持种皮表面湿润);5~6天后,种子发 芽率达40%;
⑤播种:将步骤④催芽处理过的种子定植于装有基质的营养袋 中,营养袋中的基质挖一3~4cm深的小坑,定植1粒种子,表面再 盖上1~2cm厚的育苗基质;
⑥播种后管理:将步骤⑤播种好的营养袋移入育苗场地,营养袋 浇透水,标准以营养袋底部有水渗出为宜;之后在出苗前每隔1天 浇水1次,出苗后每周浇水2次;在1.5m高处遮一层透光率为50% 的遮阳网,50~60天后幼苗长出2~3片叶时将遮阳网移除,开始炼 苗,当长出5~7个叶片时即能上山种植造林;容器苗培育出苗率达 95%以上;
(4)造林方法
①移栽种植造林时间:每年的5~7月,以雨季初期移栽种植最 为适宜;
②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种植株行距为用2x2m或 3x3m;
③坑穴大小:坑径10-15cm,深20cm;
④移栽种植:去除育苗袋,尽量不要把土球抖散,定植于挖好的 坑穴中,将坑穴培实,浇透定根水,之后不用浇水,幼苗成活率达 83%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 林方法,容器苗培育出苗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 具有操作简便易行,设施要求少,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简单,易推 广应用的优点,在麻栎种苗生产及造林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及推广 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麻栎种子成熟期, 当种子成熟掉落地上后直接手工捡收或在树下铺设塑料布收集。橡实 落地后易被野兽啮食,所以要及时采集。采收后要清除壳斗、小枝、 叶片及有缺陷的橡实,保留饱满的种子。
(2)种子筛选:
a.种子选择:将采收的种子用2倍体积的50℃温水筛选,10 分钟后弃除漂浮水面的种子,剩下沉入容器底部的种子为成熟饱满的 种子,选出并放置于室内常温下通过24小时风干后备用,风干期间 用人工去除有虫眼的种子。
b.种子消毒:虽然在2倍体积的50℃温水中亦能杀死种子中 的大部分虫卵,为了保证种子出苗整齐,同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 种子贮藏前再用福尔马林(40%甲醛)200倍液浸泡20分钟或者用1% 的次氯酸钠浸泡10分钟。
c.种子晾晒:经浸泡的种子要及时摊开晾晒,以防发热霉烂。 晾晒地点选在平坦、干燥的地方,摊放厚度3cm或4cm或5cm,每天 要翻动4次或5次,晾晒7天或8天后,种皮由红褐色逐渐变为黄 褐色,有少部分种皮欲开裂时,便将种子收集起来,摊放在通风、无 阳光直射的屋内。摊放厚度控制在10cm为宜,摊放期间要定期翻动 种子,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或45%或60%,以防发芽、变质和干 裂。
(3)播种育苗:采用容器育苗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一次性营养袋的选择:口径8~10cm,深15~20cm。
②制备育苗基质:按照腐殖土︰红土=1︰1的体积比,均匀混 合制备育苗基质。
③基质装袋:将步骤②制备好的育苗基质装入步骤①准备好的营 养袋中,深度以基质表面离袋口1cm为宜。
④种子催芽:先在地面铺4层或5层无纺布或1层或2层草帘, 再将筛选出的饱满种子摊放5cm或6cm厚,上面盖2层无纺布,每 天翻动2次,种子干燥时要适时喷水(保持种皮表面湿润即可);5 天或6天后,种子发芽率达40%。
⑤播种:将步骤④催芽处理过的种子定植于装有基质的营养袋 中,营养袋中的基质挖一3cm或4cm深的小坑,定植1粒种子,表 面再盖上1cm或2cm厚的育苗基质。
⑥播种后管理:将步骤⑤播种好的营养袋移入育苗场地,营养袋 浇透水,标准以营养袋底部有水渗出为宜;之后在出苗前每隔1天 浇水1次,出苗后每周浇水2次;在1.5m高处遮一层透光率为50% 的遮阳网,50天或55天或60天后幼苗长出2片或3片叶时将遮阳 网移除,开始炼苗,当长出5个或6个或7个叶片时即能上山种植造 林;容器苗培育出苗率达95%以上
(4)造林方法
①移栽种植造林时间:每年的5月或6月或7月,以雨季初期移 栽种植最为适宜;
②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种植株行距为用2x2m或 3x3m;
③坑穴大小:坑径10cm或15cm,深20cm;
④移栽种植:去除育苗袋,尽量不要把土球抖散,定植于挖好的 坑穴中,将坑穴培实,浇透定根水,幼苗成活率达80%以上。
实际应用表明: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实生苗成 活率高达80%以上。

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容器进行麻栎种子育苗的造林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采收;(2)种子筛选;(3)播种育苗;(4)造林。本发明所述的麻栎种子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方法,容器苗培育出苗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83以上。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设施要求少,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简单,易推广应用的优点,在麻栎种苗生产及造林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