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3931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4783.5

申请日:

2010.05.26

公开号:

CN101864963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9/04申请日:20100526|||公开

IPC分类号:

E21D9/04

主分类号:

E21D9/04

申请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维军; 李治强; 董凤杰; 朱华平; 黎龙强; 樊建国; 周川岭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街中段3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首先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和中部中间区域,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逐级掘进开挖。本发明适合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安全可靠,且节省了大量的临时支撑钢架,由于弧形导坑法开挖尽快成环,对围岩扰动小,初期支护稳固,将传统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为“两台阶四部开挖法”,施工循环时间短,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费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和中部中间区域,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逐级掘进开挖,对各部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上部环行开挖、出碴及上部初期支护:首先对上部区域进行超前支护,然后采用弧形导坑法对上部区域进行环形开挖,开挖后立即对上部区域初喷4cm厚混凝土和架立型钢钢架,并钻设锁脚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第二步:中部及下部开挖、除渣及其初期支护:依次开挖中部左侧区域、下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两侧区域采用左右错台开挖,开挖后均初喷4cm厚混凝土并接长型钢钢架,钻设锁脚锚管,并在底部钢架基础垫设槽钢或混凝土垫块,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最后开挖中部中间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即预留核心土开挖;第三步:底部开挖、出渣及底部初期支护:开挖隧底剩余部分,并施工初喷4cm混凝土及隧底钢架,使支护体系及时封闭成环;第四步: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开挖,直到隧道完成;最后:进行仰拱衬砌及仰拱填充施工,完成后进行二衬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中两部每循环进尺为0.8m,下部利用上部超前支护作业的时间一次进尺1.6m,底部在上部进行超前支护时进行开挖,一次开挖长度为3~6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仰拱栈桥灌筑边墙基础和拱部以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每部分6米施工,在隧底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绑扎仰拱钢筋,安装仰拱环向止水带、纵向止水带,浇筑仰拱混凝土,仰拱施工完后安装填充挡头板,浇筑填充混凝土。

说明书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进行,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全面展开,其特点是开挖断面大,因而施工难度大为增加,尤其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大断面客运专线隧道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难题。而现有技术中,有十一部法、九部法、以及六部法,然后采用多台阶分部开挖,但因分块较多,所需临时支撑较多,施工成本投入较大,同时造成各步序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施工进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施工复杂、进度缓慢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和中部中间区域,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逐级掘进开挖,对各部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上部环行开挖、出碴及上部初期支护:

首先对上部区域进行超前支护,然后采用弧形导坑法对上部区域进行环形开挖,开挖后立即对上部区域初喷4cm厚混凝土和架立型钢钢架,并钻设锁脚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中部及下部开挖、除渣及其初期支护:

依次开挖中部左侧区域、下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两侧区域采用左右错台开挖,开挖后均初喷4cm厚混凝土并接长型钢钢架,钻设锁脚锚管,并在底部钢架基础垫设槽钢或混凝土垫块,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最后开挖中部中间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即预留核心土开挖;

第三步:底部开挖、出渣及底部初期支护:

开挖隧底剩余部分,并施工初喷4cm混凝土及隧底钢架,使支护体系及时封闭成环;

第四步: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开挖,直到隧道完成;

最后:进行仰拱衬砌及仰拱填充施工,完成后进行二衬施工。

更进一步地,上、中两部每循环进尺为0.8m,下部利用上部超前支护作业的时间一次进尺1.6m,底部在上部进行超前支护时进行开挖,一次开挖长度为3~6m。

更进一步地,利用仰拱栈桥灌筑边墙基础和拱部以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每部分6米施工,在隧底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绑扎仰拱钢筋,安装仰拱环向止水带、纵向止水带,浇筑仰拱混凝土,仰拱施工完后安装填充挡头板,浇筑填充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适合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施工安全可靠,且节省了大量的水平、竖向、斜向的临时支撑钢架,每米节约型钢约1.9t;

2、工程质量可靠,由于弧形导坑法开挖尽快成环,对围岩扰动小,初期支护稳固,与二次衬砌结合紧密;

3、将传统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为“两台阶四部开挖法”,施工循环时间短,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本发明首先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1、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2、中部右侧区域4和中部中间区域6,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3、下部右侧区域5和下部中间区域7,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1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8的长度为10m,逐级掘进开挖,对各部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上部1环行开挖、出碴及上部1初期支护:

首先对上部1区域进行超前支护,然后采用弧形导坑法对上部1区域进行环形开挖,开挖后立即对上部1区域初喷4cm厚混凝土和架立型钢钢架,并钻设锁脚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中部及下部开挖、除渣及其初期支护:

依次开挖中部左侧区域2、下部左侧区域3,中部右侧区域4、下部右侧区5域,其中,两侧区域采用左右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保持左右错开3m,开挖后均初喷4cm厚混凝土并接长型钢钢架,钻设锁脚锚管,并在底部钢架基础垫设槽钢或混凝土垫块,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最后开挖中部中间区域6和下部中间区域7,即预留核心土开挖;

第三步:底部8开挖、出渣及底部8初期支护:

开挖隧底剩余部分,并施工初喷4cm混凝土及隧底钢架,使支护体系及时封闭成环;其中,底部8采用全幅分段施工,并在上面铺设栈桥;

第四步: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开挖,直到隧道完成;其中,上、中两部每循环进尺为0.8m,下部利用上部1超前支护作业的时间一次进尺1.6m,底部8在上部1进行超前支护时进行开挖,一次开挖长度为3~6m。

最后:进行仰拱衬砌及仰拱填充施工,完成后进行二衬施工;利用仰拱栈桥灌筑边墙基础和拱部以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每部分6米施工,在隧底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绑扎仰拱钢筋,安装仰拱环向止水带、纵向止水带,浇筑仰拱混凝土,仰拱施工完后安装填充挡头板,浇筑填充混凝土,最后进行二衬,二衬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衬砌边墙和拱部。

本发明适合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施工安全可靠,且节省了大量的水平、竖向、斜向的临时支撑钢架,每米节约型钢约1.9t;工程质量可靠,由于弧形导坑法开挖尽快成环,对围岩扰动小,初期支护稳固,与二次衬砌结合紧密;将传统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为“两台阶四部开挖法”,施工循环时间短,可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费用。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首先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和中部中间区域,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逐级掘进开挖。本发明适合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安全可靠,且节省了大量的临时支撑钢架,由于弧形导坑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