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面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墙大都会设置石材或瓷砖,而现今的施工方法不外乎湿式与干式两种。其中湿式施工方法在预定贴合壁面上涂上一层水泥,再将瓷砖等待贴合物贴附,因为已全瓷化的瓷砖无法与水泥结合固定,造成湿式施工方法其水泥附着力有限,故仅能贴附尺寸较小的瓷砖。而干式施工方法使用尺寸较大的花冈石或大理石等石材,预先在待结合壁面架设架体,并在石材侧面安装若干固定片,再以此固定片与架体结合。该种干式方法固定结构以已获台湾专利为例,公告第00372567号“干式施工法石材固定构造改良”专利(1999年10月2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该专利包括有:固定件、活动片及嵌固件;其中,该固定件主要具有较长且厚的插杆,可插入并固定于结构墙内,及较短且扁平的定位片,可平贴于石材顶面;活动片枢设于固定件定位片上,而可转动调整,其两侧并具有对应的缺槽;嵌固件则具有嵌片,可插入该活动片的缺槽及石材的圆弧切槽,以将石材固定,而达施工便捷,可节省工时与工件,精度较佳且牢固等功效。台湾专利公告第00470106号“石材固定件”专利(“2001年12月2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其主要具有一L形状轮廓的结合体,该结合体的垂直端壁设有槽孔,而以定位组件穿过该槽孔深入建材(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内定位;改良特征在于:该结合体的水平端壁,其前端端壁向下弯折形成一对正中央垂直的下嵌体,该下嵌体正中央上方并向上突设有上嵌体,且上、下嵌体面向水平端壁的端面设有对应上嵌体面积大小的缺口;借助这些设置,在施工时,可使原充填在石材上下端嵌槽内的粘胶,在上下嵌体嵌入嵌槽内后部分被挤出的粘胶可经由缺口填入上、下两石材所形成的缝隙内,以达到可提升上、下两石材的结合稳固性,且上、下两嵌体因对正中央,故上、下两石材所对应的嵌槽成型施工较为便捷,可有效改善因不正导致必须挖深耗工费时的缺点。
由于湿式施工方法无法固定大尺寸石材,而干式工法必须依赖固定件来施工,而使用固定片不但成本增加,且施工不方便,费时又费力为其缺点。
再者,现代化的家具,为了具有质感,已大量使用人造石材作为桌面的面板,然而由于大尺寸的面板在成型时容易产生翘曲现象,制造不易且强度不高为其缺点。以上即为现有技术存有的最大缺点,此缺点为本领域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面板,能增加陶瓷面板的强度,并且施工容易。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陶瓷面板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该本体包括表面与底面,该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具有连通的横向通孔,在运用于家具桌面板时,加强框肋于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具有增加强度及施工容易的功效。
本发明采用此结构与相同厚度的现有面板相比较,其重量仅有现有面板的30%-40%,但面板强度却比现有面板高,且施工较为便利。并且因该横向通孔的设置,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属固定件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立体图;
图2本发明运用于建筑物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3本发明另一运用于建筑物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4本发明具有底板的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5本发明另一具有底板的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6本发明运用于家具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 10表面
11底面 12加强框肋
13空心部 14横向通孔
15横向卡槽 16结合孔
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本发明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可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获得更好的了解。
本发明陶瓷面板以陶瓷材料预先塑型再经烧结成全瓷化面板,以预铸成预定结构方式提供建筑物内、外的壁、墙或家具的桌面板等使用。
请参阅图1所示,由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1,该本体1具有表面10与底面11,其改良在于:该本体底面11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12,加强框肋12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13,本发明采用此结构与相同厚度的现有面板相比较,其重量仅有现有面板的30%-40%,但面板强度却比现有面板高,且施工较为便利。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12具有连通的横向通孔14(在塑型时即先设置,再烧结成型),因该横向通孔14的设置,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属固定件费用。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12具有连通的横向卡槽15(在塑型时即先设置,再烧结成型),因该横向卡槽15的设置,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属固定件费用。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前述本体1的底面11设有底板2,该底板2在前述各加强框肋12的横向通孔14或横向卡槽15塑型完成后再覆盖设置,然后再烧结成型,如此除可美化底面11外,更能提高面板的强度。
请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在运用于家具面板时,加强框肋12在结合处(与桌脚或柜体的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16,而得以螺栓(图中未表示出)与待结合桌脚或柜体结合,该加强框肋12的设置,使面板在烧结成型时不会有当尺寸较大时产生的翘曲缺点,具有增加面板强度及美观的功效。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